统计学实验报告7.统计指数分析
第七章--统计指数

8240
Q1P1
1 kp
Q1P1
10400
8240
2160元
【例2】计算甲、乙两种商品旳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额
(万元) 基期 报告期
销售量比上年 增长(%)
甲 •件
20
25
10
乙 • 公斤 30
45
20
合计 — 50 70
——
K Q
Q1P0
Q1 Q0
Q0 P0
1.1 20 1.2 30 116%
到同度量 和权数 旳作用
基本编制原理
根据客观现象间旳内在联络,引入 同度量原因; 将同度量原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 原因变动旳影响; 将两个不同步期旳总量指标对比, 以测定指数化指标旳数量变动程度。
一般编制原则和措施
⒈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旳编制:
—采用基期旳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原因
KQ
Q1P0 Q0 P0
统计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旳变 动情况和对比关系旳一种特有旳分析措施。
指因为各个部分旳不同性质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不能直 接进行加总或对比旳总体
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数量变动旳比较指标;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应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数量变动情况和对比关系旳特殊相对数。
《统计学》第七章 统计指数
对象 指数
销售额 销售量 价格 指数 指数 指数
(总动态指数)
原因 指数
指数体系旳基本形式
⑴ 相对数形式:——对象指数等于各个 原因指数旳连乘积
Q1P1
Q0 P0
k PQ
Q1P0 Q0 P0
K Q Q1P1 Q1P0
统计学――第七章指数分析PPT课件

5
二.指数的种类
按指数所反映的范 围和计算方法不同
个体指数 总指数
个体指数是反映单个现象变动的相对数 总指数是反映多个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10
1、数量指标的综合指数
例1:假设某商店销售三种商品,基期和报告期的
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公斤 套 件
基期销售量
q 0
50 75 100
报告期销 售量 q 1
62.5 90 115
基期价 格p0
20 10 5
报告期价格
p 1
14 8 5
合计
—
—
—
—
—
11
三种商品的个体物量指数分别为:
31
二、加权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有时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不能直
接用综合指数公式编制总指数,而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采用 平均数形式编制总指数,这种方法就称为平均数指数法。
平均数指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加权算术平均数指 数;另一种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2
(一)基期总值加权的算术平均数指数 基期总值加权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实际上是以
6
二.指数的种类
按指数反映的社会 经济现象特征的不同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变化的指数。如: 商品销售量指数、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生产经营工作质量变动情况的指数。 如:物价指数、产品成本指数。
统计学实验报告7.统计指数分析

在Excel中实现综合指数及其相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的复制功能
5.实验过程及步骤
(1)在工作表中输入已知数据的名称和数值(包括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基期销售量和报告期销售量)
(2)计算综合指标的各个综合总量在单元格G4中输入公式“=C4*E4”,在H4中输入“=D4*F4”,在I4中输入“=C4*F4”,在J4中输入“=D4*E4”,公式复制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学学号11学生姓名辅导教师
系别
经济与管理系
实验室名称
实验时间
1.实验名称
统计指数分析
2.实验目的
掌握各项指数的计算及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在Excel中完成各项指数及有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复制
3.实验内容
甲乙丙三种商品基期和报告期各项数据如下:
商品
计量单位
价格(元)P
在A7中输入合计,在单元格中输入“=SuM(G4:G6),再将单元格G7的公式向右复制到J7
(3)分别计算各个综合指标及其分子分母之差额
在单元格A10中输入“销售额总额指数”,在单元格F10中输入公式“=H7/G7*100”,
在单元格H10中输入公式”=H7-G7”
格H11中输入公式“=J7-G7”在单元格F12中输入公式“=H7/I7*100”在单元格H12中输入“=H7-I7”
销量q
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
甲
个
30
28
1000
1200
乙
双20212来自001600丙
公斤
23
25
1500
1500
合计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实验一:用Excel构建指数分布、绘制指数分布图图1-2:指数分布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一般的电子产品寿命均服从指数分布。
在一些可靠性研究中指数分布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分析指数分布、掌握EXPONDIST函数的应用技巧。
指数函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无记忆性。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产生“填充数组原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快捷地生成一组有规律的数组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二:用Excel计算置信区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2、学习CONFIDENCE函数的应用技巧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1、实验软件:Excel 20072、实验数据:自选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第1步:打开Excel2007新建一张新的Excel表;第2步:分别在A1、A2、A3、A4、A6、A7、A8输入“样本均值”“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显著性水平”“置信区间”“置信上限”“置信下限”;在B1、B2、B3、B4输入“90”“30”“100”“0.5”第3步:在B6单元格中输入“=CONFIDENCE(B4,B2,B3)”,然后按Enter键;第4步:在B7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第5步:同样在B8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计算结果如图2-1四、实验结果或数据处理图2-1:实验二:用Excel产生随机数见图3-1实验二:正态分布第1步:同均匀分布的第1步;第2步:在弹出“随机数发生器”对话框,首先在“分布”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态”选项,并设置“变量个数”数值为1,设置“随机数个数”数值为20,在“参数”选区中平均值、标准差分别设置数值为30和20,在“输出选项”选区中单击“输出区域”单选按钮,并设置为D2 单元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统计学 第七章 统计指数

④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也称物量指数 例如: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例如: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固定构成指数 ⑤按其比较现象的特征不同: 时间指数: 时间指数: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动情况对比的相 对数 区域指数: 区域指数: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之间对比的相 对数 计划完成指数: 计划完成指数:反映研究现象在同一单位或同一地区实际数 与计划数之间对比的相对数 ⑥按其在指数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与作用不同: 现象总体指数: 现象总体指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变动的相对数 影响因素指数: 影响因素指数:只有一个因素变动,并从属于某一现象总体 指数的相对数
狭义理解: 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狭义理解: 百科全书》 复杂现象总体是相对于简单现象总体而言的。 复杂现象总体是相对于简单现象总体而言的。 简单现象总体指总体的单位和标志值可以直接加 简单现象总体指总体的单位和标志值可以直接加 以总计,如某种产品产量、产品成本等; 以总计,如某种产品产量、产品成本等; 复杂现象总体指总体单位和标志值不能直接加以 复杂现象总体指总体单位和标志值不能直接加以 不同商品的价格。 总计,如不同产品的产量、不同商品的价格。
下标 1表示报告期, 表示基期 0
√
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指数公式有: 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指数公式有: ∑ q1 p0 ∑ q1 p1 ∑ q1 pn
∑q
0
p0
∑q
0
p1
∑q
0
pn
拉氏指数
帕氏指数
不变价指数
反映多种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的指数公式有: 反映多种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的指数公式有: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文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文统计学的应用正确和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那么你们知道统计学的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文1:实验课程: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统计学实验A 陈正伟 13统计冯瑞 2013121110 _通过统计学(时间-到时间)实验报告如下:一、季节比率; (一)过程:(1)计算年内同季的平均数 (2)计算总的季的平均数(3)用季平均数除以总的季平均数得到季节比率 (二)结果:某地区旅游业产值季节资料(三)分析:(1)由图表可以看出第一季度为旺季,第二、四季度为淡季,第三季度为平级; (2)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是由旺转平,第四季度到第一季度是由平转旺;二、动差、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的计算; (一)过程:(1)由动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一阶中心动差、二阶中心动差三阶中心动差和四阶中心动差; (2)计算标准差,以变量的三阶中心动差除以标准差三次方,计算偏度; (3)以变量的四阶中心动差除以标准差四次方再减去3,计算峰度;(4)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每人每月生活费收入情况折线图(二)结果:(三)分析:由数据和分布图可看出大部分人的生活费收入在90-130之间,偏度趋近于0可知图线为正态分布,峰度>0,说明户数分布的比较紧凑三、趋势性的绘制; (一)过程:(1)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治愈情况统计表(2)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新增情况统计表;(3)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死亡统计表。
(二)结果:(三)分析:(1)8月26日-10月2日,“非典”病例每日治愈人数有所增加;(2)8月26日-10月2日,“非典”病例每日新增人数平缓并有所下降;(3)8月26日-10月2日,“非典”病例每日死亡人数变化较大,无明显增多四、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一)过程:(1)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散点图”,填写数据区域,绘制出散点图;(2)计算相关系数:①分别计算出x,y的平均数,标准差和x*y的平均数; ②通过公式求出回归系数b、a; ③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3)单击散点图内任意数据点,单击右键,选择“添加趋势线”,并在设置中选择“显示公式”(二)结果:(三)分析:由绘制的散点图可知,x,y的取值中基本无极端值,它们成线性关系。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10篇)

统计学实验报告第1篇为期半个学期的统计学实验就要结束了,这段以来我们主要通过exce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抽样分析,方差分析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真正地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也有很多体会。
统计学是比较难的一个学科,作为工商专业的一名学生,统计学对于我们又是相当的重要。
因此,每次实验课我都坚持按时到实验室,试验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然后自己独立操作数遍,不懂的问题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有时也跟同学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几次实验课下来,我感觉我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可见统计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显得相当必要,为以后进入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也为多掌握一门学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文科专业来说,能有操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真正利用好这些难得的机会,对我们的大学生涯有很大意义。
不仅是学习上,能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我感觉更大的意义是对以后人生路的作用。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理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书呆子,问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求做一次就傻了眼。
这肯定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学校的设施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很少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得到的好处会大于他自身的价值很多倍。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要做出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
这就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不知觉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以后的工作学习我们再把这些应用于工作学习,肯定会很少被挫折和浮躁打败,因为统计的实验已经告知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方能做出好的结果,方能正确的做好一件事。
统计学各章练习——统计指数分析

统计学各章练习——统计指数分析第七章统计指数分析⼀、名词1、统计指数:是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总指数:是说明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3、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编制的表明现象总规模和总⽔平变动情况的指数。
4、质量指标指数:是根据质量指标编制的表明现象总体质量⽔平变动的指数5、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形成的指数,它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然后进⾏对⽐来反映现象综合变动的总指数6、平均法指数: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来编制的总指数7、指数体系:是指由若⼲个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在数量上具有对应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整体。
8、因素分析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个指数共同发⽣作⽤的情况下,按照⼀定的顺序规则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向和程度的⽅法。
⼆、填空1、狭义的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总指数)和(类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指数);按其所⽐较现象的特征不同,可分为(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3、总指数的编制⽅法主要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法指数)两种。
4、在统计实践中,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般⽤(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般⽤(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5、平均法指数是以(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的,它的计算形式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两种。
6、在统计实践中,⽤算术平均法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基期价值总量)为权数;⽤调和平均法指数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以(报告期价值总量)为权数。
7、利⽤指数体系可以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向和影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别计算各个综合指标及其分子分母之差额
在单元格A10中输入“销售额总额指数”,在单元格F10中输入公式“=H7/G7*100”,
在单元格H10中输入公式”=H7-G7”
格H11中输入公式“=J7-G7”在单元格F12中输入公式“=H7/I7*100”在单元格H12中输入“=H7-I7”
导实验的教师批改后按照实验室收集存档。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学学号11学生姓名辅导教师
系别
经济与管理系
实验室名称
实验时间
1.实验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计指数分析
2. 实验目的
掌握各项指数的计算及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在Excel中完成各项指数及有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复制
3. 实验内容
甲乙丙三种商品基期和报告期各项数据如下:
商品
计量单位
价格(元)P
销量q
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
甲
个
30
28
1000
1200
乙
双
20
21
2000
1600
丙
公斤
23
25
1500
1500
合计
1)计算三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和个体价格指数。
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4)分析销售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额。(这一问分析要手写完成)
4. 实验原理
在Excel中实现综合指数及其相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的复制功能
5.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在工作表中输入已知数据的名称和数值(包括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基期销售量和报告期销售量)
(2)计算综合指标的各个综合总量 在单元格G4中输入公式“=C4*E4”,在H4中输入“=D4*F4”,在I4中输入“=C4*F4”,在J4中输入“=D4*E4”,公式复制
在单元格A13中输入“销售量指数”,在单元格F13中输入“=I7/G7*100”在单元格H13中输入“=I7-G7”
在单元格F14中输入公式“=H7/J7*100”在H14中输入“=H7-J7”
6.实验结论及心得
我院任课教师有实验课的均要求有实验报告,每个实验项目要求有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照格式书写完毕后,经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