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教学笔记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东山小学李媚清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8例2,完成P28“做一做”,P31“练习七”第5题。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

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2.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类,了解了分类的意义,课后同学们有没

有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书包和房间的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又激发

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

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2。

1.讨论分类标准。

师:星期天,四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

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人物的年龄、性别、装饰等不同之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分组的标准及选定这个标准的理由,使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按大人和孩子分组以及按男、女分组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分组(分类)标准,经历分类的第一步。

2.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或按男、女分。(板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课件出示)

师:表中的数据“8”和“4”分别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呢?

【学情预设】结合文字记录,学生都能理解“8”表示8个大人,“4”表示4个小孩;“6”分别表示6男和6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果的优势。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教学提示】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分类标准。也许学生说到的不止这两种标准,教师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教学笔记

分得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将两个表分开来看,发现大人多,小孩少,男女一

样多;也有的学生会同时观察两个表,对比其中的数据,发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不

一样,或对比其中的文字记录,发现分类的标准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

并总结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不同。

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通过计算发现,总人数是相同的。适时渗透“分标准不同,分

类结果也不同”的思想,但不管么分,每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

同的。

师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论怎么

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标准,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到简单的

统计表中,继续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和分类统计的过程,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

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类的结果也不同,从而体会

分类结果在不同准下的多样性。 3.自定标准分类。

师:同样是这些人,还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进分类?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按照左、右”标准分为两组,也可以按照“爸爸、

妈妈、孩子”分成三组。(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交流后,课件展示分类结果。

师: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

的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继续寻找分组的法,让学生明确分类标可有多个,具选择

哪个分类标准应根实际的要求而定。从而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能

力,体现分类的实际意义。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教学笔记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分类整理。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分类经验,学生会想到按照“男、女”标准来分类,也可能按照组别来分类,分类标准合理就行

2.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由于学生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学生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的困难不大。但在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时,学生可能会在选择分类标准上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可以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天上飞的与地上跑的;也可以按照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只要学生能说清楚即可,不要求严格地、完整地说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

按大人和孩子分

按男、女分

按左、右分

按爸爸、妈妈、孩子分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论怎么分,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同的。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的方法,所以选择分类标准比【教学提示】

这里的“统计表”是非常简单的、非正规的,表头并不完整,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度”。

较容易做到,但是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比较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意义选择分类标准的能力需要继续加强。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0第一题。

一、细x ì 心x īn 分f ēn 一yi 分f ēn

,填ti án 一yi 填ti án

参考答案 一、5 3 6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减负增效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