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作者:吴秀芬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一大批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等公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租户、住户、物业管理公司及酒店管理公司提出的修改调整,这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文在此背景下,以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暖通空调设计为阐述对象,着重对空调冷热源、空调水系统、空调方式的选择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冷热源;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中图分类号:TU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8-105-021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北部,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为商业步行街,地下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商业用房,地上共分为八个多层建筑,共四层,均为商业用房。

西区为商业步行街和办公,西区商业地上分为西段和东段,地下连成一体,西区西段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六层为商业用房,七层以上分别为二栋超高层写字楼。

西区东段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六层为商业用房,西区东段与西段,地下一层商业用房向下沉式广场直接开放。

东区和西区形成综合建筑群,东区总建筑面积174041.89平方米,建筑高度20.55米。

西区总建筑面积421569.87平方米,分为商场和办公。

商业用房的建筑高度大约32m,办公楼的建筑高度大约199m。

办公共48层,其中在15、30层为避难层。

建筑总图如图1所示。

2空调冷热源本项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相对集中设置中央冷热源,东区商业群合用一套冷热源系统,制冷换热站房设在地下二层,空调总冷负荷为12660 kW,设置3台单台制冷量为4220 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的制冷剂为R134a,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冷却塔布置在商业屋面。

东区商业群冬季空调热源采用市政集中热源,冬季115/80℃的市政热媒经地下二层制冷换热站房内设置的冬季空调板换机组换热后,提供60/50℃空调热水。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
【摘要】介绍了某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游泳池及商业办公区的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
一、工程概况
青岛财富中心位于青岛金融街,总建筑面积89000平方米,建筑高度228米,是超高层建筑。

它综合了银行办公、商用办公、公寓式酒店和俱乐部等功能。

地下五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四十六层,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至二十二层为办公用房;二十三、二十五层为会所;二十六至四十五层为公寓;其中,十三层、二十四层及三十五层为避难层(设备层),四十六层为设备层。

二、暖通专业设计范围
3.3 围护结构的传热设计参数
四、空调系统的设计
4.1 设计冷、热负荷及指标
4.2 空调系统的选择及冷热源的配置
根据该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域的使用特点,并充分考虑业主的使用要求,该工程的商业办公区和公寓式酒店区的空调系统采用双热源单冷源系统。

夏季空调均采用变冷媒流量热泵型(变频多联机vrv)中央空调方式,兼过渡季制冷(制热)使用;冬季空调均采用低温热水盘管(安装于vrv室内机出口端,与室内机共用送风机)送风。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摘要:城市建筑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加大超高层建筑工程能容纳更多的人,通过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就能分析出当地城市发展的现状。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合理的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能确保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能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能源损耗的问题还要考虑正常运营的问题。

关键词:超高层;暖通空调1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1.1 经济性原则在超高层建筑当中要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原则,才能更加符合具体需求,在对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经济性就是投入费用比较少回报率比较高,想实现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满足环保、节能、稳定、同时投资费用少。

设计师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不仅要促使投入的造价成本有所降低,还要考虑到其与功能业态是否能相适应,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要减少高承压等级材料的使用,降低配电容量,所选择的材料当中要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而且要确保供应材料的供应商是正规厂家,同时要了解市场行情货比三家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以及是否具备可靠性,购买设备时要考虑具体使用的设备数量和需要的设备型号和价格问题。

1.2 健康舒适原则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暖通空调系统主要目的是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室内温度适宜对于人的舒适度和健康都会有很大帮助。

暖通空调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健康和舒适的基本原则,所选择的材料也要符合节能环保需求,避免选择劣质材料危害人类健康。

暖通空调一般在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消耗得比较多,要想控制暖通空调的效率则需要通过设计进行控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暖通空调的适应性,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减少人员的投入。

1.3 循环与绿色原则新时代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开采资源导致资源出现了匮乏的情况,国家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问题社会也同样关注节能环保,所以每个行业都在能源消耗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遏制,暖通空调在超高层建筑中的设计也考虑到了节能环保问题,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将能耗降低措施加入到设计中。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本文介绍了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主要包括集中空调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以及节能措施。

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作复杂,这需要设计人对项目整体有全局把控,充分了解项目特点及业主实际需求,以确保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与可靠性。

本文对该项目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设计做了一些总结,供初次接触超高层暖通设计的同行交流學习。

标签: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水系统分区;节能;燃气管井通风一、概述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领域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超高层建筑建设犹如雨后春笋,建筑高度也一次次刷新祖国的天际线。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作为建筑机电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主也越来越重视,本文结合项目实际,分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难点与重点。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芙蓉区五一大道以北,燕山路以南,佳兆业广场(在建)以东,芙蓉华天宾馆以西。

项目总用地22669㎡,总建筑面积:332008㎡。

地上部分为裙房、东塔、西塔。

其中东塔高299.60米,共57层,主要功能为办公、超五星级酒店及商务会所。

西塔高269.80米(后调整为303.00米),共64层,主要功能为酒店式办公和商务会所。

裙楼高34.10米,主要功能为酒店配套用房及商业。

地下共6层,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及地下商业。

三、设计参数及冷热负荷(一)设计参数(二)冷热负荷裙楼及地下商业,西塔酒店式办公,东塔办公,东塔酒店(包含裙楼酒店配套用房)空调冷热负荷计算值如表3所示。

四、空调冷、热源根据项目业态的不同,充分考虑建设方要求以及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本项目商业、西塔酒店式办公、东塔办公以及东塔酒店分别设置独立的冷热源系统。

商业裙楼、西塔酒店式办公、东塔办公冷水机房设置于负六层,锅炉房设置于负一层。

东塔酒店冷水机房设置于负三层,锅炉房设置于负一层。

东莞某超高层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东莞某超高层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东莞某超高层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东莞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随着东莞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随着高楼大厦的兴建,对于建筑物内部的空调暖通系统设计也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以东莞某超高层办公楼为例,探讨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一、项目概况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1. 整体布局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对整个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与布局。

在东莞某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分区送风的方式,将整栋建筑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送风与回风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我们还充分考虑了建筑的高度差异,采用了多个独立的空调系统,确保了整个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和温度均匀。

2. 供暖系统在供暖系统方面,我们选择了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主要供暖方式。

通过在地下埋设换热器,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进行换热,达到供热的目的。

这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还采用了辅助的电加热设备,以应对极端天气时的供暖需求。

3. 空调系统对于空调系统,我们选择了冷冻水循环系统作为主要供冷方式,通过冷却塔和冷水泵将冷却水送入各个区域的末端设备进行制冷。

我们还引入了新风系统和新风换气机,确保了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我们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自动调节供暖和制冷设备的运行,实现能耗的最佳化。

4. 管道与风口设计在管道与风口的设计上,我们选择了高效的隔音材料,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噪音污染。

还针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差异,采用了多级送风和回风的方式,确保了整栋建筑的通风和空气流通效果。

5. 节能减排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节能减排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

通过采用先进的供暖和制冷技术、智能控制系统以及高效的隔热和隔音材料,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为满足建筑物内外环境要求而设计的系统。

该商业综合体位于长沙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包括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等功能区域。

对于办公楼的设计,考虑到长沙的气候特点,采用了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冷却系统和供应系统组成。

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和冷凝泵,主要用于冷却空气。

供应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和风扇,主要用于将冷空气送入办公楼内部。

还配备有新风系统,用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购物中心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商业氛围的营造和用户体验。

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

多联机空调系统通过多个室内机与一个室外机相连,使每个室内空间能够独立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满足购物中心内不同商户的需求。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还设置了静电空气净化系统和臭氧消毒系统。

酒店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更注重客户的舒适度。

采用了分区空调系统。

分区空调系统将整个酒店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区域,并通过独立的供暖和制冷系统为每个区域提供个性化的温度控制。

还设置了独立的新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在整个商业综合体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能耗和节能问题。

为了减少能耗,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和能耗监测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湿度自动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从而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能耗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商业综合体的能耗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长沙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考虑了建筑物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节能要求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通过科学的系统设计和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建筑物内外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率,并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用户体验。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192023.07 |每个区分设换机组,每个区的高度不超过45m [2]。

市政供应的高温热水(70~120℃)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分为空调、采暖2个热力入口,热力入口处设置关断阀门、平衡阀、流量计、除污器、温度计等。

经过水-水热交换器进行换热,供应空调热水,回水温度在45~60℃。

3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践3.1空调水系统设计该项目属于超高层建筑,建筑越高,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的装置、管材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当装置、管材在2M p a 以上工作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压力等级下,其造价成本会成倍上升[3]。

因此,空调水系统分区合理与否,对于项目安全、节能、经济以及运行管理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水系统设计应全面考虑建筑特点、避难层设置等合理布局。

该工程空调系统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空调水系统,夏天可供应6~12℃冷冻水,冬天可供应50~65℃空调热水。

冷冻水供和回水管路是空调水系统中最关键也最复杂的部分之一。

按照使用功能和业态,B楼办公部分以15层避难层为分界线,5~15层为低区空调水系统,15~30层为高区空调水系统,低区系统最大压力为1.24M p a,高区系统一次侧系统最大压力为1.24M p a,二次侧系统最大压力为1.84m p a。

一次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2℃,冷热源工作压力为0.9M p a,高区二次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5℃,冷热源工作压力为0.5M p a。

高区内冷水经换热机和连接回水管道的末端设置冷媒泵进行热交换,经换热机组换热后提供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4℃/50℃。

裙楼与地下室之间设有消防水池,消防泵井设置在裙楼机房,泵井通过水泵直接将冷却水送至各分区。

裙楼、B楼办公部分(5~30层)采用两管制同程系统。

该空调水系统利用设在地下制冷站自动补水排气定压机组进行定压补水,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达到0.82M P a,测试压力1.24M p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涉及空调冷源、热源,水
系统设计,竖向分区划分的分析对比,商业裙楼餐饮油烟系统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楼水系统竖向分区餐饮油烟
一、工程概况
该超高层项目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中天?会展城A区西南角,为两栋办公楼。

总建筑面积154451平方米,建筑高度195.15米,地上建筑总层数43层;共两层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房;负二层部分区域为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上三层裙楼主要功能房间为商业、
大堂、餐饮、办公室;地上两栋独立塔楼均为办公室。

二、冷、热源系统设计
1、冷热负荷:
本工程塔楼一超高层空调总冷负荷为5280kW,总热负荷为3890kW;塔楼二超高层空调
总冷负荷为6230kW,总热负荷为4430kW。

2、空调冷源系统:
塔楼一超高层空调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为2461kW电制冷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一台
制冷量为1231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五台横流式超低噪声冷却塔、五台冷却水泵和五
台冷冻水泵组成。

塔楼二超高层空调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为2110kW电制冷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一台制冷
量为1055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五台横流式超低噪声冷却塔、五台冷却水泵和五台冷
冻水泵组成。

空调主机房位于地下一层,冷却塔布置于4层裙楼室外天面。

冷水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
度为6℃/11℃,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28℃/33℃。

3、空调热源系统
原施工图设计阶段,空调供热热源来自区域热力站,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0℃/65℃,空调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和空调热水泵,接入空调冷冻水干管输送至各空调末端。

塔楼一和塔楼
二超高层热水输送系统均分别由二台热交换器、三台水泵(两用一备)组成。

空调热水供回
水温度为60℃/45℃。

因区域热力站的建设进度远远滞后本项目投产计划期限,本项目空调热源调整为自建热水锅炉。

首层原换热机房及部分房间使用功能调整后修改为燃气常压热水锅炉房。

修改后选用4
台2.1MW的燃气常压热水锅炉供暖,进出水温度为85℃/65℃,锅炉热水经板式换热器换成60℃/45℃的二次热水,分别接入塔楼一、二空调冷冻水系统干管。

塔楼一、二超高层共用锅炉房及其设备,供暖干管上分别设置热计量装置独立计量用热量。

三、空调水系统
1、空调冷冻水、热水系统均采用闭式系统,两管制,竖向主管同程,水平支管同程。

2、空调冷冻水、热水系统分高低两个区,高、低区之间通过板式换热器分隔。

板式换热
器及配套水泵、定压罐等设备分别设置在塔楼一、二超高层二十四层设备转换层机房中,二
十四层以下为低区,二十四层以上为高区。

3、低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均为6℃/11℃,高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4、低区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均为60℃/45℃,高区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5℃/40℃。

5、冷冻水系统均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五台冷冻水泵及三台空调主机分别并联后串接。

在冷冻水供回主水管之间设压差旁通控制阀。

6、高区空调冷热水系统均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泵、空调热水泵采用变频控制,以降低水泵的输送能耗。

7、冷却水均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五台冷却水泵及三台空调主机分别并联后串接,水
泵对冷水机组为压入式设置。

冷却水均采用双管异程式系统。

8、冷却塔以拼装组合的形式布置于裙楼屋面,冷却塔进水管安装电动阀门,小容量制冷
机对应一台冷却塔,大容量制冷机对应两台冷却塔。

冷却塔选用超低噪音型,风机均采用变
频控制,当系统低负荷运行时,风机低速运行,便于节能和降低冷却塔运行噪音。

冷却水供
回水温度为28℃/33℃。

9、高、低区冷冻水、热水系统分别在二十四层换热机房和地下一层空调主机房采用闭式
隔膜膨胀罐定压,低位定压、补水并排气。

10、水系统的立管顶端和局部最高点设放气阀,水系统最低点和局部最低点设排污阀。

四、空调风系统
1、裙楼大堂、宴会厅、前厅、多功能厅等大空间空调系统采用单风机全空气定风量集中
送风系统。

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后,经表冷器处理至送风点送入室内服务区。

气流组织
为顶送顶回。

2、办公区、商业包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独立新风处理至室内等焓状态点
工况,经风管送至风机盘管出口侧送风管。

室内空调排风集中排放,维持室内的风量及压力
平衡。

3、塔楼办公标准层新风系统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设置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利用室
内排风对新风夏季预冷(冬季预热)进行热回收处理,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五、设计体会
1、水系统竖向分区划分量的选择
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产生的水静压对管道系统和设备的影响巨大,不同的竖向水系统划
分方式,其管道及设备的工作压力差别明显,超高层建筑制冷设备、管道、阀门和附件的投
资随设备和管道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加。

本项目建筑高度195.15米,空调主机房位于地下一层,其空调冷冻水系统设计最高处与
最低处的高差超过200米。

水系统的工作压力不仅包括静水压,还包括水泵运行产生的动水压,若不划分竖向分区,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将远远超过2.0MPa,这明显是不合适的,需通过划分竖向分区将全部楼层变成各自独立的静压区。

1.1、划分三个竖向分区
划分三个竖向分区时,各分区段的工作压力均不大于1.0MPa,这对于设备承压要求与系
统运行安全是有利的。

但由于高区、中区的冷冻水分别需要低一区的换热设备逐级提供,换
热温差的存在使高区、中区的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要求上层系统的水流量必须有所增加,
水泵的运行成本增加。

供水温度的提高,末端设备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温差将减少,在保证空
调效果的前提下,相对于低区末端设备,高区末端设备需要更大的换热面积,通常需选配大
一号的末端设备,投入更多投资成本。

1.2、划分两个竖向分区
划分两个竖向分区时,高低两个分区的工作压力均超过1.0MPa且不超过1.6MPa,为满
足运营安全的要求,冷冻水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和附件的工作压力均按1.6MPa级别选取。

为充分利用低区设备承压能力,减少高区换热设备及水泵容量,结合避难层设备间的楼
层位置,应使低区系统的工作压力接近1.6MPa,宜将高区换热设备设置于较高楼层的设备间中。

1.3、对比选择
通过参考其他文献,类似项目冷冻水系统设置三个竖向分区方案的整体经济性,远不如
设置两个竖向分区方案,在满足舒适性的基本前提下,合理经济性可为建设方节约大量建设
投资成本。

最终本项目选择高、低区换热机房设置于二十四层避难层,以上部分为高区,以
下部分为低区。

2、商业厨房油烟系统的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裙楼商业的具体业态不明,但餐饮服务必不可少,预留合适的餐饮
油烟管道系统,有利于运营阶段灵活组合分布不同的商业业态,利于提升商业价值。

裙楼商铺区域按20%的商铺面积估算厨房面积,厨房换气次数50次/h,油烟管风速不超
过10m/s。

设置油烟过滤装置,油烟尾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

排油烟风管采
用SS304不锈钢,风管厚度1.2mm,焊接连接。

风管安装时设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排水点
或排烟罩。

由于建筑条件限制部分排油烟管道较长,设置坡度较困难,为便于排除油烟管道
内的油水混合物,约隔15米左右设置一段DN15的排污短管,并安装球阀。

六、结语
在满足室内空调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设备选型及系统设计可节约大量投资成本,提高
整体经济性。

全面考虑商业办公建筑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合理预留必要的通风系统,为
业主日后运营管理提供便利条件,是设计人员的必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姜海元.北京某数据中心配套建筑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16,46(3):56-61
[2]DonaldE.Ross(著).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陈港.哈尔滨市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J].暖通空调,2013,43:107-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