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探讨

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探讨

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1-06-23T08:03:46.43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6期作者:倪永钧缪增克[导读] 在提倡环保节能的今天,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建筑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暖通空调作为绿色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建筑采风、建筑通风和空调系统等部分。

暖通空调的设计是绿色建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筑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降低暖通空调消耗能源的同时,也要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能型社会。

倪永钧缪增克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在提倡环保节能的今天,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建筑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暖通空调作为绿色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建筑采风、建筑通风和空调系统等部分。

暖通空调的设计是绿色建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筑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降低暖通空调消耗能源的同时,也要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能型社会。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在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尽可能减少污染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暖通空调资源消耗量大,因此,施工人员在要始终把节能减排的理念放在重要位置,使暖通空调可以在建筑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在建筑的过程中更好地协调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对施工环节进行了合理地优化,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既能提升用户居住的体验,又能做到环保节能。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类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体积和复杂的结构,需要合理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能耗的节约。

本文从高大空间建筑的特点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入手,介绍了在这类建筑中的设计方法和节能技术。

也提出了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大空间建筑的特殊需求,为未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研究背景,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节能技术,技术挑战,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建筑环境舒适性和能耗节约的重要影响。

在高大空间建筑中,由于空间体积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差,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以保证建筑内部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稳定和舒适。

高大空间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能耗,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高大空间建筑中,室内排风困难,易造成空气污染和细菌滋生,而良好的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不仅关乎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能耗节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对于未来高大空间建筑的设计与建设而言,重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舒适生活。

1.2 研究背景: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高大空间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由于高大空间建筑的特殊性,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面临许多挑战。

研究如何有效地设计和运行高大空间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性,已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更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摘要:建筑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与环保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在探索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在各个环节践行绿色建筑理念。

暖通空调作为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也需要对其安装设计环节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方法引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常规的大面积供热、能源浪费严重的供热方式不同,采用暖通空调系统具有舒适、卫生、环保、节能等优点,而且由下而上的供热更符合人体生理特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日益广泛。

人们都会把房间的气温设定在22~27℃。

冬季,由于居民外出或对室内的气温没有严格的规定,采暖系统仍然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能耗。

因此,暖通空调系统有按需供热、按需计量的特性,实现了在无人时供热、无人时降温或断开空调等节能措施。

1建筑暖通空调概述暖通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化建筑的核心结构之一,主要功能在于对建筑内部的采暖、通风、空气、生活环境等实现有效地把控和调节,进一步达到低碳节能的质量标准。

在具体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是经过冷热交替对建筑内部整体环境中的空气实行过滤、祛湿、冷却等处理,当空气达到标准值时将其传输至各个空调房间内。

与此同时,在气候环境的差异下,依据季节更替对建筑内部的余热与湿气进行对冲,从而使得建筑内部的环境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需求。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初期阶段,设计人员主要应用的是定流量水系统,对装置尾部的风量实行分档分区域调整,该控制手段操作起来较为简便,但是无法达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精准掌控。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定流量水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活水平的建筑需要。

此时建筑企业运用风量系统和变水量系统,同时依靠与之配对的电动调节阀与风阀执行器等各类暖通空调操纵装置,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系统温度和湿度的准确调控,再加以回收系统装置的运用,达到将通风系统传送出的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目的,从而使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充分达成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运转模式,有效提升暖通系统的节能与优化水平,从而与低碳建设理念相契合。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大楼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对节能设计与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暖通空调系统是超高层大楼中耗能最多的系统之一,因此对其节能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进行概论。

一、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系统特点1. 复杂性:超高层大楼的建筑结构复杂,空间分区多,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2. 能耗大:由于楼层高,导致输送空气的压力增大,并且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来使整栋楼内达到相同的舒适度。

3. 负荷变化大:超高层大楼的室内外环境差异大,负荷变化大,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节。

二、节能设计1. 合理选择空调系统:针对超高层大楼的特点,应该选择适用于高空建筑的节能空调系统,如变频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2. 科学设计风管系统:在设计风管系统时,要根据楼层高度合理布置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气流阻力;同时要考虑到空气的流通速度和温度分布,避免产生短路现象,达到能效最大化。

3. 配套设施选用:在选用变频驱动的风机、泵等设备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型号,以免出现设备过大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4.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根据室内外环境和人员流动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

三、施工要点1. 精细化施工:在风管、水管及绝缘材料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施工,确保管道的损耗和漏风率都在合理范围内。

2. 避免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过度的加工和拼接,以免造成管道的漏气及水管的渗漏现象。

3. 设备调试:在安装好暖通空调设备后,要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免造成日后的维护负担。

4. 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并进行临时设施的加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进行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施工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其特点并注重细节,尤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以确保最大程度地节能和使用安全。

暖通和建筑方案配合

暖通和建筑方案配合

暖通和建筑方案配合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是设计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暖通是指建筑物中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而建筑方案是指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设计。

合理的暖通和建筑方案配合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首先,暖通和建筑方案需要密切配合,以确保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管道、设备和出风口的布局和位置符合建筑物的设计。

例如,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中,需要合理划分出供暖和空调的区域,并将管道和设备放置在这些区域内,以便提供舒适的室内气候。

其次,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和立面设计。

建筑物的外墙和窗户是与外界环境隔离的界面,对室内热量和通风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中,需要考虑采光、通风和隔热的要求,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另外,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还需要充分考虑空调系统的效能和节能。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要求确定合理的空调冷负荷和热负荷计算,并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和控制系统。

此外,还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风管和水管的布局,以及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配合,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

而且,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也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舒适性。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住宅、商业建筑和办公楼等。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如室内空间的布局、温度的控制、通风的要求等,以便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和能源高效的室内环境。

综上所述,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是设计建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暖通和建筑方案配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节能性和使用效果,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和宜居的环境。

因此,在设计建筑项目时,设计师和暖通工程师应密切合作,充分考虑暖通和建筑方案的配合,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暖通空调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摘要:针对“暖通空调”的环境污染问题,再结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实现可持发展,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u26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建筑能耗却不断上升,建筑中的能耗一般包括在通风、采暖、照明、空调、热水供应与电器等几项的能耗,这其中暖通空调能耗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对暖通空调能耗有着主要影响的因素有围护结构、室内设计标准、室内人员、室外气候条件以及设备照明等。

因此,绿色暖通技术的节能与环保在民用建筑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1.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室内空气的高品质是暖通空调追求的目标之一。

目前提出了两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一种是利用建筑自身和天然能源来保障室内环境品质;另一种是依靠机械、电气等设施,创造一种扬自然环境之长、避自然环境之短的室内环境。

这两种手段都不约而同的适应了“绿色建筑”的要求,实现了环保节能。

1.1 优化建筑结构研究指出不舒适的室内环境,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设计思想造成的。

1.1.1“绿色建筑”要求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目的是将能源和资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的布局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充分利用太阳能。

1.1.2改善室内生态环境,多是利用建筑自身结构的改善和天然能源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虑太阳辐射和自然通风问题。

绿色建筑常采取的措施是:选用节能玻璃窗;采用通风窗技术,即将空调回风引入双层窗夹层空间,带走由日光引起的对流热量。

1.1.3“合理的自然通风”也是绿色建筑的优势之一,它可以在过渡季节提供新鲜空气并实现降温,并在空调供冷季节也可以利用夜间通风,降低围护结构和家具的蓄热量,减少第二天空调的启动负荷。

1.2 自然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自然能源利用率是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之一。

在工程中已经大量使用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1. 简介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改进建筑的设计、材料、设备等方面,降低建筑能耗,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而暖通空调系统则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负责提供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设计或改造建筑时如何有效地节能与优化空调系统。

2. 建筑节能的意义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占据很大一部分。

通过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优化设计,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建筑节能还能降低能源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建筑节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择、建筑外立面设计、采光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影响因素:3.1 建筑结构建筑的结构对能源消耗和热损失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建筑结构可以减少能量流失,提高建筑隔热性能,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

3.2 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能量消耗。

例如,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可以减少热传导,降低建筑内外热交换,进而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3.3 采光设计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电照明的使用。

通过增加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建筑内的能耗,并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3.4 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是建筑中耗能最大的设备之一。

采用高效的空调系统,结合合理的设计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并保持室内舒适度。

4.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参考措施:4.1 高效设备选择选择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可以显著降低系统能耗。

例如,使用能效比高的空调机组、变频器控制的风机和泵等。

4.2 空调系统设计优化通过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优化管道布局、末端设备选择等,可以减少系统的阻力损失、输配风量、泵功耗等,提高系统效率。

4.3 温控策略优化合理的温控策略可以根据建筑使用情况和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整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塔
• 冷却塔一般设置于屋顶上。
• 除安装面积外,尚应考虑管道和维修行人 通道。
• 冷却塔的占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的 0.5%~1.0%。
设备荷载
• 空调机房的荷载约为600~700kg/m2。 • 冷却塔的荷载: 横式冷却塔 1t/m2; 立式冷却塔 2~3t/m2 • 制冷机房、锅炉房:地面的荷载为4~6 t/m2; 且有振动。
户式空调及其安装要求
公寓住宅
• 小型中央空调的,有多联式和风管式两种 类型。 • 风管式空调系统要求层高不小于3米,复式 每套内每层宜设单独空调机房,无条件设 置空调机房的考虑室内机吊装在厨房或复 式上层的楼梯上方吊顶内,并在附近外墙 设截面不小于250150mm新风洞口。套内 结构梁高小于等于350的风管可在梁下通过, 大于350高的考虑风管穿梁留洞。
• 空调室内机形式多样化,应根据业主不同 要求,单独考虑。 • 每个卫生间均需设置直接对外墙排放的排 风系统。
公共建筑的空调设计
常用的空调方式
• 1、全空气空调系统:大空间房间采用。由空 调机房用风道将冷风或热风通过散流器或百叶 风口等送入室内,且还需设置回风口。这一系 统要有机房、要有吊顶空间。 • 2、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是按照 房间负荷的改变而相应改变送入室内的风量的 全空气系统,多用在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变风 量系统除风道外,有末端装置,叫VAV箱(变 风量末端),有时外区的VAV箱也要接热水管, 有的小风机需要接电源。
机械通风系统的室外进排风口设置
• 1、进风口应直接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 • 2、进、排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汽车 库有另行规定),当进风口设在绿化带时,不宜小 于1m; • 3、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 经常通行的地点; • 4、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口的 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进风、排风口水平距离 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 6m。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面做法
防潮层 绝热层 填充层 防水层 面层
绝热层
土壤上部、与不采暖房间相邻楼板上 部和住宅楼板上部的地板加热管之下, 以及辐射采暖地板沿外墙的周边,应 铺设绝热层。 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 厚度不宜小于下列要求: 楼板上部 20mm 土壤上部 30mm 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上部 40mm
排风管道的排出口高空排放时,宜 高出屋脊,排出口的上端高出屋脊 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 1、当排出无毒、无污染气体时,宜高出屋 面0.5m; • 2、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有毒气 体时,应高出屋面3.0m; • 3、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有毒气 体时,应高出屋面5.0m;
多联式空调系统: 室内机置于吊顶内,吊顶内净高约 400~500mm。 预留户式中央空调室外机位置 (140m2的套型室外机占地尺寸约 1500800左右)。
别墅
• 预留பைடு நூலகம்式中央空调室内机、室外机位置 (室外机占地尺寸约1800800左右)。室 外机距建筑本体距离不小于1m,宜设置在 靠近车库的次要立面。
填充层 防潮层 防水层
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 豆石颗粒径宜为5~12mm。加热管的 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辐射采暖地板铺设在土壤上时,绝 热层以下应做防潮层。 辐射采暖地板铺设在潮湿房间(如 卫生间、厨房和游泳池等)内的楼 板上时,填充层以上应做防水层。
空调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暖通空调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采暖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空调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通风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采暖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住宅采暖的几种形式
• 1、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热水散热器采暖。这 种系统的热水有集中锅炉房、城市热网经 换热站供给。 • 2、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这种系统的热水有集中锅炉房、城市热网 经换热站供给。 • 3、分户挂壁式燃气炉为热源的采暖系统。 室内系统可以使散热器也可以是地板辐射 采暖。
2.主机房的面积
• 制冷机房面积约占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的 0.5%~1%。
• 热交换站面积占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的 0.3%~0.5%。 • 锅炉房面积约占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的1% 左右。
各层空调机房的面积
• • • • 500 m2约要空调机房30 m2 1000 m2约要空调机房35~45 m2 2000 m2约要空调机房45~55 m2 3000 m2约要空调机房65~75 m2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在设计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 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60~90°角,且不 应小于45°,同时应考虑可利用的春秋季 风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 2、建筑群平面布置应重视有利自然通风因 素,如优先考虑错列式、斜列式等布置形 式。
• 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噪声低、易 于操作和维修的进排风口或窗扇。严寒和 寒冷地区的进排风口还应考虑保温措施。 •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离室 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1.2m。自然通风进 风口应远离污染源3m以上;冬季自然通风 用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 小于4m时,宜采取防止冷风吹向人员活动 区的措施。
直燃机房的特殊要求
因为燃气有防火防烟要求,按燃气规范和 防火规范的要求,其机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单独设置机房;不能单独设置机房时, 机房应靠建筑物的外墙,并应采用耐火极 限大于2h的防爆墙和耐火极限大于1.5h的 现浇楼板与相邻部位隔开;当与相邻部位 必须设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2.不应与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疏散口贴邻 设置。
通风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通风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一般的规定
建筑物通风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但 列情况下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 1、散发大量余热、余湿; 2、散发烟味、臭味以及有害气体等; 3、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能 满足卫生要求; 4、人员停留时间较长,且房间无可 开启的外窗。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 统: 1、混合后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或腐蚀加剧; 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时;放 散强烈异味或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建筑物内设有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单 独房间或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燃油、燃气锅炉间与相邻的辅助间之间的 隔墙,应为防火墙;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 甲级防火门;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开设的玻 璃大观察窗,应采用抗爆能力的固定窗。 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 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相邻的 调压间应设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 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 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 3.燃气直燃型制冷机房单层面积大于 200m2时,机房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 口。 • 4.应设置泄压口,泄压面积不应小于机 房占地面积的10%(当通风管道或通风 井直通室外时,其面积可计入机房的 泄压面积);泄压口应避开人员密集 场所和主要安全出口。 • 5.不应设置吊顶。
锅炉房的特殊要求
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 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 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 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 下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 个直通室外。
• 锅炉房的外墙、楼地面和屋面,应有相应 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对于锅炉房占地面 积10%的泄压面积,泄压得方向不得朝向人 员密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 也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 • 地下锅炉房采用竖井泄爆方式时,竖井的 净横断面积,应满足泄压面积的要求。 • 泄压面积可以将玻璃窗、天窗、质量小于 120kg/m2的轻质屋顶和薄弱墙等面积包括 在内。
3、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此种系统一般设置在客房、包 房等小房间。 风机盘管装设于各房间,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循环冷却加热, 并不解决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为了使室内人员能呼吸到 新鲜空气,所以一般的风机盘管都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 而新风系统就是全室外空气处理机(也叫新风机组)进行 加热(或冷却)、加湿等处理后送入室内的系统。 对建筑来说,风机盘管在吊顶上的空间要400左右,梁下 至少也得有250mm。 4、VRV空调系统:这是一种风冷直接蒸发冷却室内空气的 变频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系统。 此种系统不需要制冷机房和锅炉房,但需要设置室外机平 台。 此种系统设计简单,可配合独立新风机设置。就末端系统 而言,类似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空调机房应当放在每个防火分区内, 不能把这个防火分区的机房,放在另一 个防火分区内。 2.空调机房在平面上与主要房间至少应 有一室之隔,为的是避免噪声振动给使 用带来无法解决的先天不足。 3.空调机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隔声门。 机房内应粘贴吸声材料。
4.空调机房的楼板荷载未700~800kg/ m2 。 5.各层空调机房最好能在同一位置上, 即垂直成一串布置,这样可以缩短冷、 热水管的长度,减少与其他管道的交 叉,既减少投资又节约能耗。
自然通风面积
1、 采用自然通风的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 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厨房的 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10%,并不得小于0.60m2。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4.2.8 条要求: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 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面积或设有通风换 气装置。(上海市的节能设计标准:外窗的可开 启面积不宜小于窗面积的30%)
公共建筑空调与吊顶的关系
• 吊顶高度的要求:
•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候,要求梁下 净高不小于40cm。 • 采用全空气系统时,要求梁下净高50~60cm。
机房的面积和高度
• 1.制冷机房、锅炉房的高度
建筑物总建 筑面积m2 1000 2000 3000 4000 冷冻机房、 建筑物总建 锅炉房净高m 筑面积m2 4.0 4.5 4.5 5.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冷冻机房、 锅炉房净高m 6.0 6.0 6.0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