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其中,“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结构和信誉度的提高。
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1)影响因素多在建筑工程中,因其涉及面广,所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建筑工程因其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各种偶然的或不确定因素都极容易导致工程的质量发生量变和质变,如同一种材料,不同厂家提供给施工现场的,这就可能因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极微小的不同,导致影响到施工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再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偶然一次的违反操作工序或是设计中的一点误差,都会引起工程质量的变异,致使建筑工程无法达到相关的质量要求。
(3)质量隐蔽性强。
建筑工程的成品因其在建设过程中生产过程长,生产工序纷繁复杂,所以在众多的工序中因其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如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有利的监督,不能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完工后表面质量可能很好,从而容易产生判断错误,导致不合格的产品被确认为是合格的产品。
二、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了,在整体上来讲,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旧的体制下的一些残余还在限制新的管理体制的理念,部分地区的质量监管还难以实现严格、公平,极大的限制了质量监督管理的制约机制的建立。
【建筑工程论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9篇)

【建筑工程论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9篇)第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建设,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成本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建筑自身的成本关注也越来越高。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在建筑管理的过程当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本文首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房屋工程建筑成本管理的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严格的计划和规划,从而保证其建筑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对成本进行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建筑行业整体的经济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概述房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严格的预算和管理,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严格的施工计划,做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施工预算的有效控制。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一定的期限内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高效经济的对房屋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房屋建筑管理施工质量现状2.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在房屋建筑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可以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或者部分工程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的建筑过程中,对于工程自身的质量数据没能进行严格的分析,在整体的检测过程当中存在着投机取巧的现象,因此导致了检测过程的不严谨现象,造成了数据的误差现象,影响了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功能。
然而,高层建筑施工与普通建筑施工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大的施工难度。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1、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通常较长,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交付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如天气、地质条件等。
2、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运用到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深基础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高空作业技术等。
同时,对施工精度和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施工安全风险大高层建筑施工往往涉及到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等,施工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垂直运输量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大量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施工人员运输到不同的楼层,这就对垂直运输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1、深基础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基础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深基础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
在深基础施工中,需要解决好地基处理、桩基础施工、基坑支护等技术问题。
2、垂直运输技术垂直运输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垂直运输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井架等。
在选择垂直运输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3、模板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目前常用的模板形式有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模、爬模等。
在选择模板形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高层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论文

论高层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摘要】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质量控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控制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愈加突出,高层建筑的质量关乎国计民生,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对其质量的控制更加不容忽视,由于高层建筑相对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1.1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一是一次性。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可逆的,因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只能一次成功,不能失败。
二是固定性与生产的流动性。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工程项目全部施工完后,由施工单位就地移交给使用单位。
三是单件性。
每一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
四是体积庞大性。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大量的工程材料、制品和设备构成的实体,体积庞大,房屋占有很大的外部空间,因此只能露天进行生产,其质量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
五是预约性。
房屋工程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可先生产后交易,其只能是在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1.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一是影响因素多。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是质量波动大。
由于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还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展现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然而,高层建筑的施工相较于普通建筑来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施工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1、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量大,结构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施工阶段,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再到装饰装修等,因此施工周期通常较长。
2、施工技术要求高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对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等要求更为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深基础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高层模板与脚手架技术等。
3、施工安全风险大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面临着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多种安全风险。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高层建筑施工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工种的协同作业,需要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高层建筑基础施工1、深基础施工高层建筑通常需要采用深基础,如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箱型基础等。
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包括灌注桩和预制桩。
灌注桩施工时,需要注意成孔质量、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灌注等环节;预制桩则需要保证桩的制作质量和沉桩的精度。
2、基坑支护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有土钉墙、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等。
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基坑深度等因素。
3、降水与排水为了保证基础施工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需要进行降水和排水。
常用的降水方法有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布置降水井,控制降水速度,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1、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预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探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预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恩施地区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同时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许多质量问题。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预拌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以及抗震标准不断提高的今天,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已然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必要性。
一、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1、预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偏低的成因分析(1)粗骨料强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制强度低。
粗骨料级配、含泥量、最大粒径、针片状含量等对混凝土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往往对粗骨料的强度给予忽视。
对一些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 其粗骨料强度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也无须检验。
但对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 粗骨料的强度非常关键, 因此必须检验。
在生产中, 多数搅拌站的粗骨料检验报告中, 没有列出碎石压碎指标值。
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 采用低配制强度, 过分利用水泥的富裕系数, 造成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存在很大危险, 影响工程质量。
(2)未考虑雨季砂石集料的含水以及施工现场加水致使水灰比过大。
有些搅拌站无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仪器, 在遇到下雨天气, 仅凭经验判断含水率, 未按有关规定增加砂石含水率测定次数,未及时调整砂、石用量及用水量, 有的干脆不估测也不调整, 这样造成雨天水灰比过大, 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
有些搅拌站生产区离施工现场较远, 加上近年来恩施地区气温较高,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 未对搅拌运输采取有效的防高温措施, 使得有的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 混凝土的水分蒸发, 坍落度减小。
由于有些施工人员对随意加水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认识不足, 为便于搅拌、泵送、浇筑, 就在施工现场随意加水以致水灰比过大, 坍落度增大, 从而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摘要:高层建筑集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属于资金密集型和能源高消耗型,因此,做好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建筑企业和工程发包方意义重大。
本文从高层建筑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讲述了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说明了控制好高层建筑工程质量要点,希望对做好高层建筑质量的控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特点;控制要点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on a lo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 belongs to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fore, it completes highris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proje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arty awarding. this paper, from the high building management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tells the story of high-rise build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hows the good high-ris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doe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ork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role.key words: high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points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获得企业不断发展机会的前提和不竭的动力。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各种问题发生,直接影响工期和投资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大、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致使施工的特点鲜明。
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高空作业期间,对材料、工具、设备、人员的运输和活动要进行完善的处理解决。
并要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电、用水、通讯、防火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要严格控制高空物体坠落打击造成安全事故。
1.1基础施工困难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一般埋深比较大、工程量多、施工复杂和难度大、作业环境差、技术难度高。
所以,需要针对周边环境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有效的基础施工方案,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减少基础施工的难度和费用,保证施工工期。
1.2高空作业多由于高层建筑高空作业条件差、工作面狭小、施工难度大,人力难于有效运输施工,所以应该最大可能地使用施工机械,使垂直运输体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垂直运输体系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运输手段,必须安全高效,才能使工程顺利按时地进行。
施工时,要合理地选择垂直运输体系的组合,还要解决好与其他施工机械比如水平运输机械的协作问题。
塔式起重机既能垂直运输,又能水平运输,有效工作范围大,是高层建筑的关键施工设备。
1.3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复杂、系统复杂,工期一般都会比较长,有的工期甚至达到几年时间,这就不得不面对不同的气候、日照等环境条件的制约,给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高层建筑的基础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如果地基土质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
预制桩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质量较有保证,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高、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提高。
在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施工作业面窄等特点,文章结合笔者的施工实践,就高层建筑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
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者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为高层建筑。
建筑物超过100m时定为超高层建筑。
现结合笔者的施工实践,就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加以分析。
1 梁柱节点施工问题及采取措施
1.1 加密箍筋设置不到位及处理措施
通常,梁柱节点要与本层的梁板一起浇筑,节点箍筋与本层梁板钢筋同时安装。
因为该处纵横梁和柱的纵筋交汇,另外加密箍筋又常常是井字复合筋,加密箍筋往往被丢掉或间距不能保证,也有的箍筋绑扎松扣、缺扣、贴不到主筋、弯钩角度不够等。
采取措施:可将封闭箍筋改为两个对口箍,在梁筋绑扎后按照规定的间距插入并焊接封闭。
1.2 纵向受力钢筋锚固焊接钢板处理
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下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在实际施工中,节点内梁的上下纵向钢筋排距却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净距,锚固长度不到位。
采取措施:上部第2层钢筋可以采用弯钩的形式,最上面的钢筋伸到节点外边全部焊接到1块12mm~16mm厚的钢板上。
采用这种固定板法设计,能够保证钢筋间距,方便节点安装,不足之处是就位后需要进行焊接作业。
1.3 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处理
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设计强度十分常见,且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也越来越大。
该区段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为满足柱的轴压比,要求同时控制柱的截面不应过大,柱必须采用较高等级的混凝土,然而对以受弯为主的梁板而言,过高的混凝土等级是不需要和不适宜的,一方面对梁板的抗弯承载力不明显;另一方面对构件承受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也不利。
所以,设计时普遍采用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2个~4个等级(1个等级5mpa)的办法。
实际工程中楼板的合适混凝土强度为c25,c35,而计算的柱混凝土强度常达到
c50或c60。
这就产生了同一浇筑层梁板与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问题。
采取的措施:
1.3.1 节点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相差5mpa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可按低等级梁板混凝土标号施工浇筑。
1.3.2 当节点混凝土强度相差10mpa时,考虑节点箍筋、纵筋的约束作用,混凝土的强度可比设计值提高20%~50%;混凝土1年龄期的强度是其28d强度的1.2倍~1.35倍;再考虑周边梁的约束,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可提高50%~100%,故可直接用梁板混凝土浇筑而不用采取处理措施。
1.3.3 节点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相差大于10mpa小于20mpa时,要区别情况分别浇筑,小于15mpa梁相节点可随梁板一同浇筑。
当相差15mpa及15mpa以上时可采取下列任一措施进行补足:可根据节点所处的部位及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相差级别的多少增设不同数
量的短钢筋来补足混凝土强度(中柱节点比角相节点的短钢筋用量可减少50%),此时要验算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是否超过3%,如超过要将箍筋焊接封闭;在节点内增设型钢,增加节点范围内的复合箍筋;节点水平加腋。
1.3.4 边节点混凝土强度相差20mpa及20mpa以上,中间节点混凝土强度相差25mpa及25mpa以上必须用高标号的柱混凝土浇筑。
此时只能按照一般的方法,在节点区外梁上用金属网分隔,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节点混凝土质量。
要确保节点混凝土先行浇筑,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时要留有余量,高出板面一部分,以备振捣时密实下沉。
2 建筑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
2.1 控制轴线
2.1.1 逐层传递轴线。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施工层
同步向上,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轴线。
因此在0.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1层楼面为基准预埋多块200mm×200mm×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2层及2层以上施工时,以1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1.2 线性控制实体。
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控制实体的关键。
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
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
2.2 控制垂直度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这样更能增加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可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光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4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
在安装4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
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3 控制标高线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4个洞口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
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找平仪,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对4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
所以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4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 建筑常见裂缝的控制
3.1 注重构造措施
采取构造措施防止常见裂缝: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合理设置;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
3.2 采取施工措施
3.2.1 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7d,宜15d后补砌挤紧。
3.2.2 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合理分隔分块施工,在柱、梁、
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
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450kg/m3。
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宜掺入外加剂;选择合理的较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一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钢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钢筋网带。
3.2.3 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等。
4 结语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诗明.浅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
筑,2011.11.
[2]殷继伟,章锡鼎.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
技术新产品,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