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专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专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专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专硕 333 教育综合考试是为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等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理解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3、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开展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1)教育学原理约 60 分(2)中国教育史约 30 分(3)外国教育史约 30 分(4)教育心理学约 30 分4、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2)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3)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四、考查内容(一)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2、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基本要素(3)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4、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社会功能(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5、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的教育目的6、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7、课程(1)课程概述(2)课程设计(3)课程改革8、教学(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4)教学方法(5)教学组织形式(6)教学评价9、德育(1)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3)德育原则(4)德育途径与方法10、班主任(1)班主任工作概述(2)班集体的培养(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1、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2)教师的素养(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二)中国教育史1、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在官府”(2)大学与小学(3)国学与乡学(4)“六艺”教育2、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孟轲的教育思想(4)荀况的教育思想(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6)道家的教育思想(7)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3、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兴太学以养士(3)察举制度与任子制(4)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4、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3)科举制度的建立5、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2)书院的发展(3)朱熹的教育思想6、早期启蒙教育思想(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7、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洋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2)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8、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2)“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3)清末教育宗旨9、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3)1922 年“新学制”10、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2)教育制度改革(3)学校教育的发展1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三)外国教育史1、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2、古罗马教育(1)共和时期的教育(2)帝国时期的教育3、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2)世俗教育4、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2)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3)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4)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5、近代欧美国家的教育(1)英国教育的发展(2)法国教育的发展(3)德国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的发展6、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2)洛克的教育思想(3)卢梭的教育思想(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6)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7)斯宾塞的教育思想(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7、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新教育运动(2)进步教育运动(3)实验教育学(4)文化教育学(5)实用主义教育学(6)批判教育学8、现代欧美教育制度(1)英国教育的发展(2)法国教育的发展(3)德国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的发展(5)日本教育的发展(四)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2、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4)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1)学习的内涵与分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内涵(2)学习动机的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表征与类型(2)知识的理解(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6、技能的形成(1)技能的内涵与类型(2)操作技能的形成(3)心智技能的形成7、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的内涵(2)学习策略的分类(3)学习策略的训练8、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问题解决的内涵(2)问题解决的过程(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4)创造性及其培养9、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态度与品德的内涵(2)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3)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内涵(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总之,专硕333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科的多个重要领域,考生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一、概述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认识和掌握程度。

本考试试题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考生需全面准备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理论部分1. 教育学的定义和基本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过程的学科,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特点。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探索和塑造人的发展和培养过程。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性原理、发展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

个别性原理强调个体差异,发展性原理着重个体发展,社会性原理关注人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相互作用。

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数据分析和实证验证,理论研究方法注重理论构建和推理,实践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

4.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5. 教育社会学基础知识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阶层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社会化作用。

常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

6. 教育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经济学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成本及其效益。

常见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理论和效益评估理论。

三、实践部分1. 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评价策略的确定。

实施教学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学生评价与反馈学生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困难的重要手段,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是指对学校及其教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

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教育综合考试是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测试考生对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份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概要内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的定义、目的和价值-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当代教育的挑战与趋势3. 教育理论- 古典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改革理论4.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类型和特点- 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比较5.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二、心理学基础1.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2. 学习心理学-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风格与策略3. 教育心理学- 教师角色与学生心理 - 学习环境与学习效果4. 社会心理学- 群体心理与教育-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三、教育管理学1. 教育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教育管理的模式与方法2. 学校管理-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管理的策略与技巧3.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 教育评价的实施与改进4. 教育领导- 教育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 教育领导的挑战与应对四、教育技术1. 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3.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 远程教育的实施与管理五、教育伦理1.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尊重、公正、责任- 教育伦理的实践问题2.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3. 学生权益保护- 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 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措施六、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研究的类型-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2. 教育研究的设计- 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 数据分析与解释-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4. 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 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 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应能够全面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教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在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考试内容广泛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综合考试的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

以下是教育综合考试的主要内容概述:一、教育学基础知识(500字)教育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定义、范畴和目标,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以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熟悉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并能够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心理学与教育(600字)心理学与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了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以及特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实践,同时需要关注特殊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教育管理(500字)教育管理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考生需要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400字)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考试设计、评价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教育测量工具和评价方法,能够进行测量和评价的合理应用,并分析评价结果以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育法律法规(300字)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学校管理条例等。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了解教育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六、教育热点问题(300字)教育热点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师素质提升等。

考生需要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研究,能够对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综上所述,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基础知识、心理学与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2024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2024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2024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5. 教育学的价值
二、教育学的历史与现状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4. 教育学流派与分支学科
5. 元教育学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与生产力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4. 教育与文化
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 教育目的的概述
2.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 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4.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5.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六、教育制度
1. 教育制度的概述
2.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 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
4. 学制改革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
5. 现代学制的类型
七、课程与教学
1. 课程概述
2. 课程设计
3. 课程实施与评价
4. 教学概述
5. 教学过程与组织方式
6. 教学原则与方法体系
7. 教学评价与反馈
8. 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教育概念和理论。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教育的定义与特点(2)教育发展的历史概述(3)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与学科特点(4)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等(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2.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1)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与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与管理(3)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4)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5)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5)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保障(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意义(2)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与改革(3)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指标体系(4)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措施与政策5. 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方向(3)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4)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5)学生发展与德育工作三、考试形式1. 选择题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每个题目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 填空题考生在题目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答案或关键词。

3. 简答题考生需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回答问题的问题。

四、考试时间和分数分配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总分:100分。

3. 每题分数分配: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五、参考书目1. 张宝军. 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李曼. 教育学要点与面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杨笑梅. 教育改革与发展[M]. 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陈丽华. 教育法律法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六、考试评分方式考试采取纸笔形式进行,评分标准按照答题要求进行评分,总分取各题目得分之和,最后按百分制得出成绩。

2024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2024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2024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制定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2024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2024年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的内容。

一、教育综合基本理论1.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

2.教育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3.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教育新知1.教育学科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2.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和新领域。

3.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和新挑战。

4.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与热点。

三、教育观点、理论和学说1.国内外经典教育思想。

2.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学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4.当代教育思潮、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

5.教育发展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测。

四、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1.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要求。

2.学校教育的组织管理、教育评价和质量监控。

3.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4.学校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五、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学习与认知心理学。

3.个体差异与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5.教育评价与心理咨询。

六、教育测量与统计1.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2.教育测量的设计与应用。

3.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七、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教育推多国比较教育政策和管理模式。

八、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1.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

2.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政策与管理。

九、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1.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学理论与方法。

2.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政策与实践。

十、教育社会学1.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以上就是2024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通过熟悉大纲内容,考生可以了解到考试的重点和考查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可以结合各科目的教材和参考书,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

《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

教育学原理部分
第1章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第2章教育的概念
第3章教育、社会与人
第4章教育目的
第5章教育制度
第6章教师、学生与学校
第7章课程
第8章教学
第9章德育
中外教育史部分
第1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第2章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第3章外国古代教育
第4章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5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部分
第1章绪论
第2章心理发展
第3章学习及学习的理论
第4章知识的获得
第5章学习动机
第6章学习策略
第7章教学心理
第8章课堂学习管理
第9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10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11章心理健康
第12章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第13章教师心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部分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2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3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4章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Ⅰ、考试性质教育学综合考试是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教育学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20分中外教育史约12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认识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教育学的价值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含义与类型2.教育的个体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4.教育功能的实现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定义、基本特点、基本类型及其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理论基础4.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举措3.当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概念2.教师职业的地位及基本特征3.教师专业发展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5.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的地位及学生发展6.师生关系六、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七、课堂教学l.教学与教学理论2.课堂教学设计3. 课堂教学策略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 生活环境与学生心理及行为失范产生4.学生的学校生活5.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6.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主任的角色作用5.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主要策略十、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教育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的含义2.学生评价的功能3.学生学业评价4.学业品德评价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2.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3.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4.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5.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2.毛入学率、生师比、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国家主义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含义3.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4.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5.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看待我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6.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7.学校文化的特性参考书目: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西周“学在官府”现象的客观原因2.“六艺”教育3.孔丘的教育思想4.齐国的稷下学宫5.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6. 孟轲的教育思想7.荀况的教育思想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绝对的“性恶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1.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2.太学、宫邸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5.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6.王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四、隋唐时期的教育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2.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创新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4.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5.韩愈的教育思想“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6.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五、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2.分斋教学3.宋朝官学制度的特点4.书院的产生及宋朝书院的特点5.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蒙学教材6.王安石的教育理论和人才思想7.朱熹的教育思想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论“大学”和“小学”教育;论“读书法”。

六、明朝的教育1.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官学制度的特点2.明朝书院的发展及东林书院的特点3.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儿童教育思想七、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1.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2.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思想3.王夫之的道德观及道德修养方法4.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八、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京师同文馆2.洋务学堂的特点3.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5.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九、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3.严复的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4.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5.清末的留学教育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十、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壬子癸丑学制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十一、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十二、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教育制度改革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2.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的措施3.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5.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6.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7.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8.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参考书目: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06月出版。

四、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二)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五、外国近代教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3.天主教教育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1.英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1.英国教育的发展《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