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二及答案

合集下载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一及答案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一及答案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一及答案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A卷)院系专业法学成绩年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1.古典主权理论来源于()A.马克思 B.布丹 C.狄骥 D.马里旦2.有关法律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概念及概念间的连接使法律得以表达B.法律概念有改进法律、提高法律科学化程度的功能C.法律概念只能来自社会生活D.由于法律概念的不同,同一法律规则或原则可能表达不同的含义3.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的本质在于()A.阶级意志B.人类经验C.人的理性D.客观关系4.在行政执法中,当没有直接法律依据而又必须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这体现了执法的()A.合法性原则B.比例原则C.信赖保护原则D.合理性原则5.我国法律的通过通常需要过半数以上的代表同意,其中代表数量的基数为()A.全体代表人数B.到会人数C.投票人数D.有效票数6.德沃金认为法的要素包括()A.法律原则B.法律规则C.法律概念D.政策E.法律理想7.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表现在()A.作为解释的对象的法律文本是客观的B.法律解释遵守的语法是客观的C.法律解释所依赖的价值体系具有相对客观性D.法律体系、法律位阶制度对法律解释的约束E.法律解释完全是非个人化和确定性的客观活动8.现代程序法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有()A.公开原则B.程序平等原则C.参与原则D.多数裁决原则E.时限原则9.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情况中不能减轻、免除或解除相关法律责任的是()A.某甲不小心在打工的企业损坏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随后自杀B.某甲偷了一辆价值100元的自行车,14年后被人查出C.某甲遇到抢劫的一个手拿利刀的歹徒时奋力反抗,夺过刀时将其中一个歹徒刺成重伤D.某甲偷汽车时被事主抓住,双方签定了向事主赔偿1000元损失的协议,事主不再报案E.甲企业与乙企业缔结合同后,由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更换导致违约10.以下说法体现了正义相对主义的有()A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B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C理无常理,事无常非D祈求正义无异于砰砰敲桌子!一种将个人要求变成绝对要求的感情表现E正义的最低要求是相同情况的相同对待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1、权利2、法律程序3、法律价值4、法律规则5、法律责任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怎样理解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与道德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2、试述现代法律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一、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 法是社会道德的体现D. 法是经济基础的反映2. 法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权利义务为调整内容D. 以道德教化为手段3.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法具有规范作用B. 法具有教育作用C. 法具有强制作用D. 法具有道德教化作用(二)简答题1. 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 简述法的主要功能。

(三)论述题论述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D(二)简答题1. 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

(2)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无论身份地位、财富状况,都必须遵守。

(3)法以权利义务为调整内容。

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4)法具有强制性。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2. 简述法的主要功能。

答案:法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规范功能:法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2)教育功能:法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人们的法律素质。

(3)强制功能: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保障法律权益的实现。

(4)保障功能:法保障国家、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论述题论述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法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没有法,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

2. 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法通过调整经济关系,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法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和系统解释D.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答案:D5.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主体、客体和内容B. 主体、客体和权利C. 主体、权利和义务D. 客体、权利和义务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A.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B. 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D. 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包括:A.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解释C. 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废止、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机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答案:ABC2.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公民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的确定依据包括:A. 制定机关的级别B. 制定时间的先后C. 规范内容的重要性D. 规范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答案:AC4.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B. 法律适用的合理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_周永坤_填空题下

法理学_周永坤_填空题下

法理学题库二:填空题(下)101.法律解释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____和____所进行的阐释。

102.法律责任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____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责任方式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补偿性方式和_____方式两类。

103.法律监督是指法定监督主体依据_______对_______进行调控和纠偏、审查和监督,并能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制度。

104.法律监督从监督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_____监督和______监督。

105.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创始人将监督理论的主题定位在如何防止_____变成_____。

106.司法监督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监督和______监督。

107.法律职业是指_____、______和律师这三种受过专门法律教育、符合法定条件、从事法律工作的一种社会角色。

108.在我国,法官的级别为____级,法官不得兼任__________的组成人员。

109.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影响,直接导致了_____的出现,它是法律社会化的结果。

110.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_______。

111.法的作用是指法律对______以及最终对______所产生的影响。

113.民主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应当包含的三大原则是遵循____原则、服从多数原则、保护_____原则。

114.法学一词,在我国先秦时称“刑名法术之学”或“________”。

但总的说来,在我国,法学或法律科学这一名称,直到______________西方文化大量传入后才广泛使用。

115.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6.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次的本质则指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从法产生的一般过程看,经历了从____________调整到____________调整、______________调整到____________调整的发展阶段。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三及答案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三及答案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C卷)院系专业法学成绩年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1.将法的要素归纳为律令、技术、理想的法学家是()A.霍布斯B.哈特C.德沃金D.庞德2.认为法律的本质是人类经验的系统化的是()A.自然法学B.历史法学C.现实主义法学D.规范法学3.主张以立法者的目的作为法律解释的出发点及最高准则,法官不应拘泥于条的学说是()A.目的法学B.概念法学C.自由法学D.利益法学4.诉讼程序使诉讼结果和法官的人格分离,有利于缓解当事人同法官的紧张关系,这体现了程序具有()A.控制权力的功能B.认同功能C.选择功能D.宣示功能5.我国的法律(狭义)公布权属于()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国家主席D.国务院总理6.维护和体现法治的基本制度一般包括()A.国家机关分权制衡B.司法独立C.司法审查D.议会至上E.多党政治7.与西方相比,传统中国法的词义具有如下特点()A.法与事物的常态相关B.法表示一定的规范C.法的含义注重指制定法D.法的词义中首要的惩罚制裁E.法表示与规范相关的一定后果8.下列有关法律解释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解释方法中目的解释优先于语意解释B.法律解释是立法性活动C.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确定性D.法律解释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具有同样效力E.对刑法应作有利于打击犯罪的解释9.下列有关立法方面的说法错误的有()A.立宪主体与立法主体一般是同一的B.我国目前的立法体制是一元的C.授权立法与立法的权力来源是不同的D.法律一经公布程序就发生法律效力E.公开性原则是立法原则之一10.下列有关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高B.法律原则不能直接作为审判依据C.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容易改变D.两个冲突的法律规则只能有一个是有效的E.两个冲突的法律原则只能有一个是有效的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1、英美法系2、法律概念3、道德相对主义4、授权立法5、法律原则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试述法律责任的涵义及其本质。

法理 周永坤

法理  周永坤

法理学导论【法学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法1、概念: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用的方法2、特点:①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②在事实领域之外,则运用逻辑和纯数学分析3、形态:(1)规范实证分析法:这是法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法律文件或事实的分析从而找出法律的含义,抽象出法律的规则和原则。

除了西方规范法学派以外,一切具有实用倾向的法律解释学实际上都采用规范分析方法。

(2)社会调查的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法学中主要指通过对与法律有关的社会事实做调查并进行实证分析做出结论的方法。

它对立法学的研究和法律实施质量的评估具有特别意义。

在采取重大的立法行为之前,通常要对社会现实进行调查从而决定选择何种立法方案,如何在法律中实现利益平衡。

(3)历史考察的方法:是实证分析方法在历史领域的延伸。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法律本身表现为一个过程,因此认识和评价法律绝不可缺了历史考察这一时间维度。

只有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法律。

(4)经济分析法: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来阐述法律领域中的各种争议和问题的方法。

经济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实证的经济分析、规范的经济分析和公共选择分析。

法学中经济分析方法运用的领域非常广,它涉及到:侵权法学、契约法学、财产法学等应用法学,也涉及法理学、法史学、立法学等理论法学。

4、其他实证法学方法还有语言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方法二、价值分析法价值分析是相对于实证分析而言的方法,实证分析是对法律实在的分析,而价值分析则是对法律的价值评估。

它从价值入手,追问的基本问题是“法律应当是什么”。

价值分析方法在古希腊法学中早已运用。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概念是其先导。

启蒙思想家用人性、自由、平等、权利来批判封建专制的法律,使用的也是价值分析方法。

19世纪,西方法学中兴起了一股分析实证主义思潮,价值分析方法一度衰落。

20世纪下半叶,价值分析方法再度兴起。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周永坤笔记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周永坤笔记

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周永坤笔记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笔记(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第一章法学学(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1、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的研究对象即法学研究些什么或研究的客体问题。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这一点存在高度共识,但在具体的研究对象方面又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对“法律”这一概念外延的把握上存在差异。

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法律”就是指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规则或命令,或仅指国家法、制定法,最多包括国家认可的习惯法。

在西方,“法律”这个词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就不单单指国家制定的法,它也包括习惯、正义在内;不单单指一国的法律,而且包括不同国家共同适用的法律;不单单指国家内的法律,而且指国家间的法律。

与此相关联,不同学派在研究的侧重点方面也存在分歧。

具有价值法学倾向的法学家侧重于寻找法律的最高价值或最高目标,探究法与道德、法与正义的联系,探究法律的一般原则,探究良法的标准,探究作为法律之源的自然理性、人性、神的理性等。

具有规范法学倾向的人则认为法学应着重研究实在法,特别是研究国家法的规范及其结构要素,尤其应当注重对各种法律概念的分析。

至于正义问题,那是法律“应当怎样”的问题,不是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这当由伦理学去研究。

具有社会法学倾向的人则主张对社会中“活法”的研究,应当研究法与社会的关系、发的功能、法的实际效果,研究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等等。

我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广泛意义上的法律,包括国家制定法,习惯、正义,同时也包括国际法。

2、法学的性质法学的性质问题研究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把法学称为“法律科学”是“科学泛化”的产物。

法学不属于科学。

德国法学家基尔希曼1847年针对概念法学和历史法学,否定法学的科学性与有用性。

基于这样的表述,从知识分类学的角度出发,法学是规范学科。

规范学科追求善,即公平,正义。

3、法学体系与结构法学包括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史学、比较法学(含宏观的比较和微观的比较);其中法史学包括法思想史与法制度史;法思想史同样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与国外法律思想史;法制度史包括中国法律制度史与国外法律制度史。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效果C. 法律的本质和结构D. 法律的历史发展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被公认为法理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托马斯·阿奎那C. 汉斯·凯尔森D. 罗纳德·德沃金答案:C3. 法的权威性来源于什么?A. 法律内容的合理性B. 法律制定者的权威C. 公民的普遍遵守D. 国家强制力的保障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A. 法律与道德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B. 法律应当基于人的理性和自然法则C. 法律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正义性D. 所有法律都是社会契约的产物答案:D5. 法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A. 法律与道德是两个独立的领域B. 法律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正义性C. 法律的基础是社会习俗和传统D. 法律应当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标答案:A6. 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效力B. 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法律责任C. 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效力D. 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答案:D7. 法的解释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文本解释和系统解释B. 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C. 逻辑解释和比较解释D. 文本解释和历史解释答案:D8. 法的效力等级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C. 行政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D. 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行政法规答案:A9. 关于法律关系,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具体化B.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抽象表达C. 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非正式联系D. 法律关系是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答案:A10. 法律责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障法律的实施B.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 预防和制裁违法行为D.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法律的概念和分类B.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C. 法律的实施和效果D. 法律的价值和功能答案:ABCD2. 法的效力来源可以是以下哪些?A. 神的旨意B. 国家权力C. 社会契约D. 公民共识答案:BCD3. 法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分歧在于?A.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B. 法律的来源和基础C. 法律的权威性问题D. 法律的目的和价值答案:AB4. 法的解释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法律文本的字面意义B. 法律的目的和意图C. 法律的历史背景D.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答案:BCD5. 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民事责任B. 刑事责任C. 行政责任D. 道德责任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法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B卷)
院系专业法学成绩
年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1、重要事项只能由议会以法律形式规定,这一原则称为
()
A.合法性原则B.法律保留原则
C.法律位阶原则D.合理性原则
2.表明法律责任的归责从复仇过渡到为了预防违法和惩罚非道德行为的归责要素是
()
A.行为B.过错C.因果关系D.损害
3.“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看,这一规则属于
()
A.客观性规则B.裁量性规则
C.调整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4.下列组织中,不是司法机关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司法局D.军事法院5.“一件事件的陈述就是对另一事件的排斥”这是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
A.反对解释B.当然解释C.目的解释D.整体解释6.对法律强制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法律的强制性源于正当性
B.不是所有法律都具有强制性的
C.法律的强制力就是指国家强制力
D.法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强制
E.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之一
7.填补法律空白的方法通常有
()
A.引用习惯法B.类推适用C.目的性扩张
D.引用公认的价值观念E.目的性限缩
8.属于可以由国际社会予以强力制裁的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A.劫持人质B.酷刑C.非法剥夺人的生命
D.发动侵略战争E.奴隶买卖
9.有关英美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继承古罗马法传统发展来的
B.它的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C.制定法不是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
D.它的庭审方式有职权主义的倾向
E.法学家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生成活动中影响最大
10.下列行为中应追究王某相应法律责任的有
()
A.税务局稽查员王某查处一公司漏税1万元事件时,拿了公司的1000元钱后只往上报漏税金额3000元
B.王某的小孩(11岁)在学校将同学张某打伤
C.王某在自己的日记中丑化、侮辱同事张某
D.监狱管教队长王某的妻子与刑满释放人员成某合伙做生意。

E.王某在街上溜狗时,由于张某上前逗狗并踢狗,致使张某被狗咬伤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法系
2、法典编纂
3、正义相对主义
4、司法审查
5、义务
6、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法律权力的内涵及其与权利的区别。

2、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如何?法律推进道德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3、有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法官之治”,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4、对法律问题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5、试述法律解释的涵义及其与立法的区别。

三、论述题(25分)
1、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西方法学名著《法意》时(现译为《论法的精神》),在译文的第一篇的按语中就提醒读者:“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人则通谓之法。

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夫如是,虽有法,亦造成专制而已”。

如何理解严复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的法与西方文化中的法的主要差异何在?(13分)
2、试述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

(12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1.18岁的法维尔(下称法某)和16岁的希格里斯特(下称希某)一边喝酒一边等一个朋友。

几个少女走过时,他们两个试图跟女孩搭讪。

后来女孩向她们的
朋友说及此事,她们的6个男同学因此一起追打法某和希某。

希某侥幸逃脱,而法某遭到痛打。

后来,希某在一辆轿车底下发现了被打伤的法某,并把他扶入车后排躺着休息。

希某开车转悠了两个小时后停在一家餐馆前。

法某在后排座上“睡着了”没去用餐。

到半夜时希某把车开到法某祖父家,试图唤醒法某,但没有成功,于是希某就把他留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上。

三天后,法某死亡。

证据表明,当时如果采取及时的医疗照顾,法某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因此,法某的家人对希某提起了侵权行为诉讼。

你认为本案中希某有无救助法某的义务?希某要承担侵权责任吗?为什么?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参考答案(B卷)
(仅列答题要点,不踩点给分)
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1.B 2.B 3.C. 4.C 5.A 6.AB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E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法系
法系:是指具有相同法文化传统(1分)的数个国家(1分)法律所组成的法律“家族”或法律“族类”(1分)。

2、法典编纂
法典编纂:是指将现有法律规则和原则集中起来,消除冲突、重迭部分,进行修改、补充,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订成法典的活动(2分),它是重要的立法活动(1分)。

3、正义相对主义
正义相对主义:将正义的相对性绝对化,否定存在最低限度的正义共识(2分),在理论和实践中正义相对主义存在严重危害(1分)。

4、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是司法机关(这里仅指法院)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所作的审查,是审判权的体现(2分)。

司法审查包括合宪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查两种。

前者是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所作的审查,后者是指对行政机关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所作的审查。

5、义务
义务:是由于法律规定或合法约定的当事人必须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2分),强调受约束性和强制性(1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法律权力的内涵及其与权利的区别。

答:权利是为社会或法律所承认和支持的自主行为和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表现为权利人可以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其目的是保障一定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处理他人财产或人身的能力。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性质不同;
(2)对立面及其与对立面的关系不同;
(3)影响力不同;
(4)行使的自由度不同;
2、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如何?法律推进道德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答:观点有一元论、二元论、折衷论等,我们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着紧密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有时两者间也会产生抵触或脱节。

法律在推进道德方面是有作用的,但也要受到限制。

道德强调自律,法律只能推进维系社会存在的道德,对于增进社会幸福的较高道德要求,不能运用法律强制。

3、有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法官之治”,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从法治与法官的关系角度阐述,强调法官在解释法律、创造发展法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对法律问题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答:事实判断强调法律是什么,价值判断追问的是法律应当如何;事实判断强调法律问题的客观性,价值问题强调人的主观需要出发。

5、试述法律解释的涵义及其与立法的区别。

答: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内容的说明。

狭义的法律解释仅指与个案相关的对法律内容的说明与选择、确定适用规范的推理过程。

法律解释具有司法性、个案性、被动性等区别于立法的特点。

五、论述题(25分)
1、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西方法学名著《法意》时(现译为《论法的精神》),在译文的第一篇的按语中就提醒读者:“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人则通谓之法。

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夫如是,虽有法,亦造成专制而已”。

如何理解严复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的法与西方文化中的法的主要差异何在?(13分)
答:中国的法突出惩罚暴力是统治者治民之具,不具有至上的权威性,统治者的好恶可以改变法律。

西方法律具有至上的权威,是客观的规范,任何人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法律。

2、试述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

(12分)
答:(一)法律原则的识别标志包括六个方面。

(略)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情形
1.作为法律解释和推理的依据。

2.作为纠正法条失误的依据。

3.作为弥补法律漏洞的依据。

(三)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
1.适用法律原则进行价值判断时必须依据客观标准。

2.法律原则必须在实践中具体化并充分说理的基础上方可适用。

(四)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

1.在有具体法律规则可得适用或类推适用时,不得径直适用法律原则,即“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逸”。

2.适用法律原则而放弃或突破成文法作为例外,应受到极为严格限制。

3.建立法律原则适用的类型谱,提高原则适用的确定性和统一性。

此外,还应注意不能将脱离法律背景的道德原则以法律原则的名义直接适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1、希某原本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但是由于希某的先前救助行为,使得他必须把好事做到底,也就是说产生了进一步的救助义务,由于希某没有履行及时救助的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