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国式过马路》写作指导及范文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在马路上,红灯还亮着,可是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地一起过马路了,根本不管交通规则。
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
有一次,我和妈妈过马路,当时红灯亮着,可是有些人就像没看见一样往前走。
妈妈拉住我说:“宝贝,我们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问妈妈:“为什么那些人不等绿灯呢?”妈妈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危险。
”
我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马路上就会乱成一团,说不定还会发生可怕的车祸。
就像有个叔叔,因为着急过马路,没有看车,结果被车撞了,受伤住进了医院。
所以,我们可不能学“中国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绿灯亮了再走,这样才能平平安安的。
《中国式旅游》
我记得有一次在长城上,看到有人刻自己的名字,长城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呀,怎么能这样破坏呢!还有的人在旅游的时候大声喧哗,吵得别人都不能好好欣赏风景了。
中国式过马路这篇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这篇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
哎呀呀,说起这中国式过马路啊,我可太有感触了。
就说有一次我出门办事,走在一个十字路口那。
当时红灯正亮着呢,可就有些着急的人啊,不管不顾地就往前走。
其中有一个大妈,那真是特别显眼。
她呀,本来还在路边等着,可看着没车了,就抬脚要过马路。
这时候旁边有个年轻小伙子看见了,也跟着一起走。
接着又有几个人,好像是看到有人带头了,也都纷纷跟上。
这大妈过马路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回头招呼后面的人,好像在说:“快来呀,没事的。
”我就在旁边看着,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们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在红灯下穿过马路,完全不顾及交通规则。
等到他们过了马路,我还听到那个大妈和别人说:“怕啥呀,没车走就是了。
”我心里就想,这要是突然来辆车怎么办呀,多危险啊。
这中国式过马路真的是一种不太好的现象呀,大家都只想着自己方便,却不考虑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多遵守交通规则,别再这么随随便便地过马路啦,这样我们的出行才能更安全嘛。
也希望这种现象能越来越少,让我们的马路变得更加有序。
这就是我遇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事儿,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呀。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5篇)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5篇)中国式过公路作文(5篇)中国式过公路作文范文第1篇Crossing road in Chinese wa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re are more and more junctions with the traffic signal appeared.Then follow the traffic rules is behoove.But the way Chinese cross road is thoughtful. In some Chinese cities,when there are not many cars,the pedestrian would cross the road regardless of the signal is red or green. In my opinion,this phenomenon is so dangerous that should be banned.Following the traffic rules not only is law,but also is as proof of conscious. There may have different reason in different people.Probably they would be late.So next day,we should get out early.Some people say since there is no car,so they cross out.For our safety,please wait a minute!All in all,I believe this phenomenon will be less and less in the future.Let us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参考译文】随着城市的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路口交通信号消失。
中国式过马路高一作文5篇

中国式过马路高一作文5篇写中国式过马路的高中作文篇1在大家生活的周围,有许多的街道,十字交叉路口,有不少的车辆来来往往,行人过路势必会引出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交通安全重于泰山,也有些人认为交通安全与自己无关,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行,就此展开辩论观点。
正方观点:交通安全重于泰山,众所周知,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当珍惜,在交通行路时应当遵循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转弯时要打转向灯,没有转向灯要打手势,还要向后看一看有没有过往车辆,还有就是走人行道时要看指示灯,宁等一分钟,不抢三秒钟,等等所以交通安全很重要。
反方观点:交通安全是很重要,但只要不违反交通法则就不会有事,虽然交通事故频发但毕竟没有发生在你我身上,这一点确实存在,再者说了你在路边等了三秒钟,有了三秒钟够走到路中央了,再有黄灯三秒钟,也就够过去了,所以交通安全不必在意太认真了。
正方观点:反方同学所说的确实挺合理,你所说的恰恰与最近议的挺火的“中国式过马路”挺像,几个人结在一起无论有没有车辆来往,结在一起就走过去了,这样很危险,就在前不久,新闻报道这样一则事例,一位老的年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孙子在路上正往前行驶忽然调转车头向逆向行驶,这时一辆黑色轿车在电动三轮车后急速行驶,老人车辆还没完全转过弯来时,被轿车直接撞飞,老人和孙子一起被抛出很远造成很大重伤,这个事例不能说明了安全的重要性吗?所以说安全在于你我。
反方观点:安全固然重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会必然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许交通安全在你我之间不断发展,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上次我还看到这样一个事例。
说一位老人骑车在路上走,由于路滑,老人看到前方开了一辆大货车,由于刹车没刹住与大货车相撞,老人被大货车掩盖在其下,一会竟完好无损的从车底爬出,这说明了交通安全在于自己。
而不是非常重要。
正方观点:反方说的很好,你说的这个案例毕竟是少数的,因为这需要的是多大的概率才能做到。
二年级中国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600字

二年级中国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600字中国式过马路
在我国,过马路被称为“过马路大战”,因为每天都会有一场又一场的过马路大战上演。
我国人口众多,道路宽窄不一,交通状况复杂,所以过马路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中国式过马路有自己独特的规则。
大家都喜欢拥挤在一起过马路。
当红灯变绿灯的时候,一大群人会同时涌向马路。
就好像大家都争先恐后,生怕被其他人占据先机似的。
这样一来,马路上就显得非常拥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中国式过马路特别缺乏秩序感。
行人和车辆之间常常会出现争执,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有的行人会玩命地冲过马路,即使有车辆驶过,也不顾及自己的安全。
还有的司机会闯红灯,让行人感到非常危险。
这种乱象极大地影响了交通秩序。
中国式过马路存在于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一些行人会随意扔掉垃圾,使得马路变得很脏乱。
还有一些人会随意吐痰,甚至把窗户打开,随地吐痰。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过马路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过马路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要加强交通宣传教育,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过马路的规则和重要性。
我们要重视交通秩序,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让过马路变得有序。
还要提倡文明行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为我们的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式过马路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过马路变得更加安全和有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中国的马路上不再是一个战场,而是人们出行的快乐之地。
【初二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1000字 素质的马路

【初二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1000字素质的马路中国式过马路过马路中国的马路上车来车往,行人穿梭不断。
紧张的交通环境让人不禁感慨:中国的马路上真是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国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中国的马路上,总是能看到各种交通违规的行为。
红灯亮起,行人依然穿行在马路上,毫无征兆地穿越马路、闯红灯。
车辆横冲直撞,强行变道、抢占人行横道。
这些行为无不让人感到不安和担忧。
而这些行为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中国人的交通文明和素质问题。
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更是一个素质问题。
通过在马路上的行为,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素质低劣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更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体现个人素质的行为。
素质低下的人在过马路时,总是随意穿行,不顾红灯和交通标志,不尊重交通规则和他人的权益。
他们不顾自身安全,也不顾他人的交通权益,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安全,表现出个人对自身生命安全和他人权益的不尊重和不关心。
中国式过马路也是一个体现社会道德水平的行为。
道德低劣的人在过马路时,不仅会闯红灯、强行穿越马路,更会对他人的行为视而不见,对他人的交通权益无动于衷。
这种行为不仅对自身交通安全构成威胁,更对整个社会的交通秩序和道德建设构成了不良影响。
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更是一个素质问题。
中国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交通道德观念,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交通权益,提高自身的交通素质和道德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成为一个素质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个体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的道德建设。
我们希望从个体出发,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我们也希望从社会出发,倡导和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只有个体和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共同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第一篇: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
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
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
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不便利。
这种吊诡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
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
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
二年级中国作文:中国式过马路

二年级中国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每天早上,当红绿灯亮起的时候,人们排着队等待过马路。
这是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
中国式的过马路让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团结与友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式过马路注重秩序。
当红绿灯亮起,人们会自觉地排成一条长龙,有序地等待通过。
等到绿灯亮起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会按照规定的路径开始过马路。
即使行人再着急、再匆忙,也会有条不紊地排队等待。
这样的秩序让人感到安心,也让交通更加畅通。
中国式过马路强调互助与关爱。
当老人、小孩或者残疾人要过马路的时候,人们会主动停下来给予帮助。
他们会主动让开一条通道,帮助老人和小孩横穿马路。
有时候,过马路比较拥挤,这时候为了给老人和小孩腾出道路,人们会献出自己的一点点空间。
中国式过马路也关注环保与节约。
在中国,人们都很注重节约能源,出门一般都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这样既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走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中国式过马路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代表了中国人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
它也代表了中国人对秩序、环保与节约的重视。
这种方式的过马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未来,我们希望中国式过马路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秩序井然地过马路。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与节约,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出行。
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更好。
中国式过马路,让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在生活中得到了展现。
我们应该自豪并传承这种方式,让全世界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人的友爱与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
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静立不动,绿灯一亮,鱼贯而过。
人们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
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他们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去挑衅红灯。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
尊重规则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他便冒雨到图书
馆借书。
这位同志见眼前的正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
生活中,我们赢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
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
”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
父子俩很高兴。
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
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
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
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以“规则”为核心:尊重规则,敬畏规则;“从众”与“从则”:遵从规则才是真正的从众,莫以从众坏规则;敬畏规则才能敬畏生命,维护规则就是呵护生命;挑衅规则就是挑衅公德,进步请从规则起步(规则与素质、文明),从规则看国民素质,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侥幸心理看不讲规则现象,由“中国式过马路”想到的——淡规则意识。
【点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
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立意的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