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计学习重点
印刷知识点

印刷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印刷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印刷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文字、图像这些东西通过特定的方法印到纸张或者其他材料上。
就好比你拿着个印章,蘸上墨水往纸上盖个印儿,只不过印刷要复杂得多。
②重要程度:在现代社会那可太重要了。
从书本、杂志、报纸到各式各样的包装,都离不开印刷。
要是没有印刷,知识传播就只能靠口口相传或者手抄,那得多费劲啊。
③前置知识:你得知道一些基础的图文知识,像什么是文字、图像,最起码得分辨得出来。
另外对颜色的基本概念也要有了解,比如红、黄、蓝。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太多了。
比如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那都是印刷出来的;还有各种商品的包装盒,通过印刷就能把产品信息、图案什么的印上去,吸引人购买。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印刷在平面设计、传媒等学科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它就像这些学科里的基石一样,构建起了传播的物质基础。
②关联知识:跟平面设计紧密相连,设计好了才能进行印刷。
和色彩学也有关,只有掌握色彩,印出来的东西才好看。
还和材料学有关,不同的纸张、塑料等材料,印刷的效果也不一样。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啊,我觉得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比较难。
关键得理解每种印刷方式适合什么类型的印刷品。
像胶印适合印高质量的彩色图片,丝网印刷适合在特殊材质上印logo这种简单图案。
④考点分析:在平面设计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
一般可能会让你选择适合某种产品包装的印刷方式,或者对印刷色彩进行数值调整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印刷的核心概念就是把设计好的内容复制到其他介质上。
不仅是从电脑里的设计稿到纸张,也可以到其他材料上。
②特征分析:其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大量复制相同的内容。
就像你印一本书,能印出好多本一模一样的。
而且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图案。
③分类说明:印刷可以分为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
传统印刷像活字印刷(古代用一个个活字排版印刷,那时候超级麻烦)、胶印(现在印书、杂志用得比较多的,能印出很精美的画面)、丝网印刷(能印厚一点的东西,比如T恤上的图案)等。
印刷设计需要什么知识点

印刷设计需要什么知识点在现代社会,印刷设计已经成为各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平面广告、包装设计还是出版物制作,都需要专业的印刷设计知识。
本文将探讨印刷设计所需的知识点,并介绍如何利用这些知识点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一、色彩知识色彩是印刷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了解色彩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
色彩的基本属性,如色相、亮度和饱和度,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此外,还需了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和不同色彩在视觉上的效果。
掌握这些知识,设计师可以在作品中运用合适的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二、排版与版面设计排版是印刷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文字和图像在页面上的布局。
了解排版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能够使设计师在版面设计中准确地传达信息并突出重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刷品,如海报、杂志、书籍等,都有不同的排版规范和要求。
设计师需要熟悉这些规范,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排版和版面设计。
三、字体选择与运用字体是印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适的字体选择与运用,能够起到增强视觉效果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字体的版权和使用限制。
此外,对于文字的调整、间距和对齐也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巧,以确保文字在设计中的完美呈现。
四、印刷材料与工艺印刷设计离不开印刷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印刷纸张、油墨、印刷机械等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熟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并在印刷生产中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五、视觉传达与艺术审美印刷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艺术审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作品。
此外,还需要了解视觉传达原则,使设计作品能够准确地传达所需的信息,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六、软件技术与工具运用在现代印刷设计中,各种设计软件和工具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得力助手。
设计师必看的印刷知识

设计师必看的印刷知识1、制版时,原稿要分成青原理是什么?(C)、品红(M)、黄(Y)、黑(K)四色,其分色答: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其画面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
若要把这成千上万种颜色一色色地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刷上采用的是四色印刷的方法。
即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色版,然后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
所谓分色就是根据减色法原理,利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所具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将原稿分解为黄、品、青三原色。
在分色过程中,被滤色片吸收的色光正是滤色片本身的补色光,以至在感光胶片上,形成黑白图像的负片、再行加网,构成网点负片,最后拷贝、晒成各色印版。
这是最早的照相分色原理。
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印前扫描设备将原稿颜色分色、取样并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即利用同照相制版相同的方法将原稿颜色分解为红(R)、绿(G)、蓝(B)三色,并进行数字化,再用电脑通过数学计算把数字信息分解为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信息。
2、印前图像为什么要加网?答:因为印刷工艺决定了印刷只能采用网点再现原稿的连续调层次,图若放大看,就会发现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组成的。
我们看到网点大小虽然不同,但都占据同等大小的空间位置,这是因为原稿图像一经加网以后,就把图像分割成无数个规则排列的网点,即把连续调图像信息变成离散的网点图像信息。
网点越大,表现的颜色越深,层次越暗;网点越小,表现的颜色越浅,表示的层次越亮。
每个网点占有的固定空间位置大小是由加网线数决定的,例如,加网点目数为150lpi,则在一英寸的长度或宽度上有150个网点。
网点空间的位置和网点大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C50%代表的含义是网点大小占网点空间位置的50%,100%是指网点大小全部覆盖网点空间位置,即印刷中所称的实地,0%由于没有网点,只有网点空间位置,所以这块地方就没有油墨被印上。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一、印刷的五大要素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
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
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
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
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
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
我国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
右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
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一、凹版印刷的特点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
印刷设计规范与印刷注意事项总结

印刷设计规范与印刷注意事项总结在进行印刷设计时,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印刷设计的规范与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进行印刷设计时更加准确、高效。
一、印刷设计规范1. 尺寸规范:在进行印刷设计时,首先要确定设计作品的尺寸。
常见的尺寸规范有A4、A5、A6等,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尺寸。
确保尺寸规范可以更好地适应印刷过程,同时也方便后续的裁切和装订。
2. 色彩规范:在印刷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十分重要。
要注意使用CMYK四色模式,而不是RGB模式。
CMYK模式可以更好地还原图像的色彩,并且适用于印刷过程。
此外,要注意使用色彩搭配的原则,避免色彩过于杂乱或对比度过强。
3. 分辨率规范: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分辨率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般来说,印刷品的分辨率应该在300dpi以上,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4. 字体规范:在选择字体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印刷的字体。
避免选择过于花哨或过于细小的字体,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同时,要确保在设计文件中嵌入字体,以免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字体缺失的问题。
5. 边距规范:为了保证印刷品的美观和可读性,边距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边距设置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整齐、有序,同时也方便后续的裁切和装订。
二、印刷注意事项1. 校对确认:在进行印刷前,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校对确认。
检查文字是否正确、图像是否清晰,以及其他细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确保设计文件没有错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印刷处理。
2. 文件格式:在进行印刷时,要选择适合的文件格式。
常见的印刷文件格式有PDF、EPS等,这些格式可以保留设计文件的高质量信息,并且适用于不同的印刷设备。
3. 预设输出:在输出印刷文件时,要进行合适的预设输出设置。
设置正确的颜色模式、分辨率和打印选项,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4. 印刷方式:根据设计作品的要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
常见的印刷方式有胶印、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等。
印刷专业基础知识

印刷最基础的知识(从业人员手册)1.纸的单位:A.克:一平方米的重量(长×宽÷2)=g为重量B.令:500张纸单位称:令(出厂规格)C.吨:与平常单位一样1吨=1000公斤,用于算纸价。
2.纸的规格及名称:A.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B.纸张最常见的名称:(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张。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铜版纸: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13).特种纸:一般以进口纸常见,主要用于封面.装饰品.工艺品.精品等印刷。
3报价公式及技巧:(1).认真观察客户实力和客户印刷样。
(2).仔细测量样品规格和纸质及各种印后.印前工序。
印刷设计学习重点

《电脑印刷设计》(10132本科段)总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1.电子分色版中,如有大面积的厚重底色和光泽色时,就需设置专色版。
2.塑料薄膜在印前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是因为其表面对油墨、涂料等粘合能力很差。
3.摄影原稿从印刷工艺角度分为透射稿和反射稿两大类。
4.设计师经常选用画报、书刊上的图片作素材,这些印刷品本身也是四个色版的网点组成的,若直接作原稿扫描分色,处理不当,会产生较大的有规则的井状扰射纹,一般称之为龟纹。
5.电脑印刷设计制作的流程可分为原稿的准备、图文的输入、电脑前端运作,校样输出及完稿输出。
文书处理与排版应属于电脑前端运作。
6.在印刷色彩的标注中,CMYK分别代表了蓝、红、黄、黑四种颜色的油墨。
7.在一般的单色印刷中,其制版的网线角度多采用45°,以产生最舒适的视觉效果。
8.色彩渐变,制版称之为化网,就是在指定的面积里,用有规律的,由深至浅的印刷效果。
9.在拆色工艺中,软片的修版工序可以用红色的膜来遮挡,代替手工修刮工作。
10.在印刷结构设计图的绘制中,点划线的含义是外折叠痕线。
11.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整版印刷方式。
12.15世纪,意大利人菲尼古拉在雕刻金属时无意中发明了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
13.凹版印刷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浅、大小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
14.凹版印刷的印版是与承印物直接接触,属于直接印刷。
15.事实上,有限的制版工艺技术,对于表达设计者无穷的意图,是有着很大规定性的。
16.印胶印版的网点排列是整齐的,因此在应用上便会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用45°。
17.特殊网屏常用的有沙目网屏、波浪网屏、直线网屏等,是印刷设计人员进行图象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18.纸张开本是印刷与出版部门表示书刊纸张大小的术语。
19.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黑色。
印刷设计课程

印刷设计是一门涉及图形设计和印刷技术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印刷媒体领域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印刷设计课程中的主题和技能:
1. 印刷技术基础:学习不同类型的印刷方法、印刷材料和工艺,了解色彩管理和打样过程。
2. 图形设计原理:掌握构图、色彩理论、排版和字体选择等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印刷设计中。
3. Adobe设计软件:熟练使用Adobe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和InDesign等,进行图像编辑、矢量图形设计和页面布局。
4. 标志和品牌设计:学习设计标志和品牌形象,包括Logo设计、企业形象手册和广告物料等。
5. 制作印刷品:了解印刷品制作的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文件准备、印刷机操作和后期加工处理等。
6. 印刷品质量控制:学习如何检查和调整印刷品的质量,包括颜色准确性、图像清晰度和纸张质量等方面。
7. 印刷市场趋势和创新:了解印刷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发展,包括数字印刷、可持续印刷和交互式印刷等。
8. 项目实践和作品展示: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展示个人的创意和技能。
请注意,具体的印刷设计课程内容可能会因学校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在选择课程前咨询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印刷设计》(10132本科段)总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1.电子分色版中,如有大面积的厚重底色和光泽色时,就需设置专色版。
2.塑料薄膜在印前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是因为其表面对油墨、涂料等粘合能力很差。
3.摄影原稿从印刷工艺角度分为透射稿和反射稿两大类。
4.设计师经常选用画报、书刊上的图片作素材,这些印刷品本身也是四个色版的网点组成的,若直接作原稿扫描分色,处理不当,会产生较大的有规则的井状扰射纹,一般称之为龟纹。
5.电脑印刷设计制作的流程可分为原稿的准备、图文的输入、电脑前端运作,校样输出及完稿输出。
文书处理与排版应属于电脑前端运作。
6.在印刷色彩的标注中,CMYK分别代表了蓝、红、黄、黑四种颜色的油墨。
7.在一般的单色印刷中,其制版的网线角度多采用45°,以产生最舒适的视觉效果。
8.色彩渐变,制版称之为化网,就是在指定的面积里,用有规律的,由深至浅的印刷效果。
9.在拆色工艺中,软片的修版工序可以用红色的膜来遮挡,代替手工修刮工作。
10.在印刷结构设计图的绘制中,点划线的含义是外折叠痕线。
11.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整版印刷方式。
12.15世纪,意大利人菲尼古拉在雕刻金属时无意中发明了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
13.凹版印刷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浅、大小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
14.凹版印刷的印版是与承印物直接接触,属于直接印刷。
15.事实上,有限的制版工艺技术,对于表达设计者无穷的意图,是有着很大规定性的。
16.印胶印版的网点排列是整齐的,因此在应用上便会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用45°。
17.特殊网屏常用的有沙目网屏、波浪网屏、直线网屏等,是印刷设计人员进行图象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18.纸张开本是印刷与出版部门表示书刊纸张大小的术语。
19.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黑色。
20.在印刷品中,图片是由大小不同的点所组成,这种网点的工艺形式被称之为网屏,是印刷设计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21.在电脑印刷工艺流程中,属于印刷用菲林输出设备是激光照排机。
22.一般的彩色印刷品(胶印)在菲林输出时以每英寸300dpi左右的输出分辨率为最适宜。
23.一般在包装盒印刷中,咬口的尺寸应不少于15毫米。
24.宋代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胶泥活字版印刷方法的发明者是毕昇。
25.印刷五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中,作为整个制版、印刷工艺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的要素是原稿。
26.利用油水相斥的自然规律进行印刷的方式是平版印刷(胶印)。
27.在印刷设计创新的意义上,设计家传达观念和意图的方式是设计要素。
28.颜色三原色中的两色相加,可得到其它颜色,其中黄加青可以得到绿(比黄、青要深);品红加黄可得红(比品红、黄要深);青加品红可得蓝(比青、品红要深)。
29.在分色制版工艺中,想获得青版阴图片,需利用的滤色镜颜色是红。
30.在制版照相分色工艺中,依点的大小来控制油墨面积的照相工艺是网点版照相。
31.在报纸电子分色工艺中,最为适宜的网目线数为85线。
100线适宜书版,120线适宜教科书版,133线适宜刊物杂志,150线适宜一般图片,175线适宜于画册和商业图片,200线适宜高档豪华的画册。
32.通过单位面积内网点数目来再现印刷品图像浓淡层次的网点是调频网点。
33.作为印刷设计人员进行图像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正常玻璃网屏或接触网屏外其它形式的网屏是沙目网屏。
34.特种印刷工艺中,压钢线的工艺主要有钢刀线、撒米线和素钢线。
35.在印刷中有广泛应用的单色印刷包括黑灰色印刷和专色印刷。
36.印刷用的绘画原稿可分为线条图版原稿和连续调原稿。
37.目前我国印刷厂采用的全张纸规格为787×1092mm。
或大度880×1190mm。
38.属于间接印刷方式是平版印刷(胶印)。
39.珂罗版印刷属于平版印刷。
40.雕刻凹版印刷主要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
41.属于平版印刷原理的是(胶印的)油水不相容。
42.印刷品翻拍时,解决龟纹的办法是将焦点调糊。
43.属于色版创意因素的有:色版重换。
44.属于凸版印刷方式的是橡胶版印刷。
45.颜色三原色中品红色的互补色是绿。
黄的互补色是蓝;青的互补色是红。
46.电脑设计软件中,是图像处理软件的为Photoshop 。
47.属于特种印刷创新的有立体印刷。
48.在印刷中,一般图片出菲林时最为适宜的加网线数为150线。
49.调幅网点再现印刷品图像浓淡层次依赖于单位面积内网点大小。
50.不能用于图像输入的设备是激光照排机。
51.某图像在显示器中显示的颜色在印刷时不能表现的原因是CMYK的色域比RGB色域不相关。
52.黑灰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统称为单色印刷。
53.公元868年我国雕版印刷品的《金刚经》卷册问世,标志着印刷术正式确立。
54.平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
55.雕刻凹版多数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而照片般的连续色则较难做到。
56.丝网是丝网印版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以前采用蚕丝作网,故名丝网。
57.为了避免“撞网”,四色胶印的印版网线分别采用不同的角度。
通常将两个网的角度相差30°。
一般的变色印刷中主色或深色用45°,淡色用75°。
三色印刷则分别采用45°、75°、105°三个角度。
如果是四色则分别红75°、黄90°、蓝105°、及黑45°。
58.国产方正维思(Wits)和美国的Page Maker 都是适用于彩色排版的软件59.在元成宗时(1297-1298),王祯进一步将胶泥活字改良为木刻活字,凸版印刷至此趋向完备。
60.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将木刻活字改良为铅铸活字,他在欧洲被称为印刷之父。
61.在拆色工艺中,两色相叠时,其中的淡色轮廓应刮小一线。
62.在印刷结构设计图的绘制中,双实线的含义是开槽线。
63.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M、Y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橙色。
64.在印刷制版中,通常将两个网的角度相差30°,便不会出现“撞网”现象。
65.绘画原稿包括连续调原稿和线图版原稿两种。
66.为了避免偏色,翻拍用的光源应不含色彩倾向性,一般情况下,应尽量放大光圈,延长曝光时间,使原稿的细微层次得以再现。
67.电脑创意系统包括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
68.一般凸版彩色印刷多为套色版,套色版每色一版,换句话说就是每版都是专色版。
69.调幅网点再现印刷品图像浓淡层次依赖于单位面积内网点大小。
70.调频网点通过单位面积内网点数目来再现浓淡层次。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从色版分类的角度,一般的印刷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单色印刷、套色印刷和彩色印刷。
2.在印刷的模切工艺中,压钢线的工艺主要有三种,它们是素钢线、钢刀线和撒米线。
3.上光和复膜是较高级印刷品所经常采用的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印刷品的光泽,提高印刷品的防潮、耐晒性能。
4.书籍的理想页数是指最经济,不浪费纸张而且易于制版、装订作业配合的页数,8开和16 开书籍的理想页数是8的倍数。
5.石板印刷是用印墨在细微颗粒表面的.石灰石上写字,再用硝酸腐蚀,使文字凸起如凸版一般。
6.孔版印刷起源于希腊时代的."型纸印刷",与日本的蜡染技术有些相似。
7.无论何种印刷方式,只要它快速、低廉而且.品质优越,它就能被普遍地采用。
8. 宋代是我国印刷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在木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快速雕版印刷法:蜡印9.珂罗版的制版无需通过网线的网点密度来反映明暗层次,而是由胶膜的软硬、高低的自然变化来表现明暗层次。
所以其印刷的细腻程度超过胶版印刷。
10.在元成宗时(1297—1298),王祯进一步将活字改良为木刻活字,凸版印刷至此趋向完备。
11.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将木刻活字改良为铅铸活字,他在欧洲被称为印刷之父。
12.从消费额看,平版印刷占70%以上,凹版印刷已从昔日遥遥领先的地位落到殿后的地步。
13.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用于印刷有价证券方面。
如钞票、邮票等。
14.宋代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版印刷方法,是最早的活字印刷法。
15.以印版的版面结构形式来划分印刷种类,可概括为凸版、凹版、平版和滤过版(孔版)四种,故现代印刷主要依据此分为四大类。
16.书籍的装订主要有精装和平装两种,而平装的方式又可分为平钉装订、骑马钉装订、塑胶圈装订和字线平装等几种类型。
17.在直接印刷法中,感光树脂版和电子雕刻版属于凸版印刷。
18.我国广泛使用的平版胶印彩色版的分色方法主要有两种,它们是照相加网分色法和电子分色法19.分色照相所使用的原稿可分为两大类,它们是反射原稿和透明原稿。
20.电子分色的网目线数通常有85、100、120、133、150、175及200的网目线数,85线常用于报版,200线常用于高档画册。
21.印刷制版中的设计元素,由原有平面上的点线面,转换为网纹、色调以及图像、印刷的肌理。
22.拆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实底压印产生的轮廓扩张现象,以及色块与色块相接处出现的漏白现象、重叠现象。
23.在分色工艺中,间接分色的工艺特点有利于修正色调,有利于原稿放大。
24.电脑创意系统包括输入部分和处理部分、输出部分25.丝网印刷中丝网的材料主要有.蚕丝尼龙26.彩色图像印刷时(原大复制),若加网线数采用150线,则图像输入分辨率最好设在225ppi 到300ppi之间。
27.凹版印刷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凹痕的深浅28.现代彩色平版胶印,大都是以品红、黄、青以及黑四色网线印版分别套印,使各色不同密度的网点相互重叠或并置,在视觉上产生色彩丰富,轮廓清晰的图像。
29.在书籍设计中,序文部分一般排在内封之后,正文及目录之前。
30.在包装结构中,免胶式又称自锁式或锁扣式31.正规开本按全张纸长边对折的次数多少来计算,每对折一次开数增加1倍。
三、名词解释1.分辨率:用来说明扫描仪、显示器、照排机或其他图输出设备,在每一英寸内像素点的数量。
2.翻拍稿:是以各种图片翻拍成可供制版用的反转片或照片。
3.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原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
4.间接分色:是先将彩色稿摄成整套一式四张的连续版调的分色阴片,再由这些分色阴片翻制成为整套网线分色阴片。
5. 网屏:在有图片的印刷成品中,图片是由大小不同的点所组成,与普通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