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上)

合集下载

浅谈书刊印前的页码编排工艺技巧

浅谈书刊印前的页码编排工艺技巧

浅谈书刊印前的页码编排工艺技巧16开、32开、64开等各类不同规格的书刊在制版印刷过程中有一个编码工序,该工序看上去事小,但其中却牵扯着许多学问和技巧,拼版之前的页码编排工作对于提高印刷产品质量,减少下一道工序装订配页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十分有益。

一般,16开套版书页的折页是对开三折,翻版是对开两折;32开书刊套版书页的折页是对开四折,翻版是对开三折。

对于各种不同规格尺寸书刊的编码工序,大一些的印刷企业是由生产科进行详细安排,与填写的印刷施工单一起完成,而中小印刷企业的书刊页码编排工作一般是由制版车间直接操作完成的。

无论书刊页码编排工作是由谁完成的,在编排书刊页码时都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编排书刊页码时,首先要弄清楚书刊的装订方式。

平装订、骑马订、精装锁线订、胶订、缝纫机线缝等各种不同装订方式,其在编排书刊页码时是绝对不同的,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装订方式来编排书刊页码。

如16开骑马订书刊和16开平装订书刊的书页及其编码都是不同的。

骑马订是把所有书刊书页都叠合在一起,然后在中间书溺爱处用订书机订上两个铁钉,而平装订是将一叠叠按页码顺序折好的16开对开三折书帖单独排列出来,然后依次配帖成书,之后再平放在订书机上进行装订成册。

2、在编排书刊页码前,印刷厂生产科要根据出版社的书刊印刷发排单精确地计算出一本书是多少页码,并折合为印张数。

如16开对开印张三折,正背套版占16个页码;16开对开印张二折,正背翻版占8个页码;32开对开印张四折,正背套版占32个页码;32开对开印张三折,正背翻版占16个页码。

总页码数除以每个印张的页码数就等于印张数。

3、编排书刊页码时应掌握书刊用纸薄厚对装订质量和页码编排的影响。

如印刷32开规格的书刊,60g/m2以下的薄纸可以对开印张折四折;而60g/m2以上的70g/m2、80g/m2的书版纸、胶版纸,甚至铜版纸的彩色画刊,由于用纸较厚,编排页码时考虑到印刷、装订等工序的要求,对开印张四折显然是不行的,即使勉强折叠,折出的书帖脊背厚实,经裁切的书页码误差很大,前后错开不一致,影响书刊的美观,使书刊印刷装订质量受损。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书籍印刷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它将文字和图像永久地记录在纸张上,让人们能够阅读和传播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刷工艺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手工印刷到现在的数字印刷,每一种印刷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流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下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

1. 印前设计。

印前设计是书籍印刷的第一步,它决定了书籍的版面设计和排版方式。

在印前设计阶段,设计师会根据书籍的内容和风格,确定文字和图像的排列方式,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并进行页面的排版。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印刷的工艺和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2. 色彩分离。

在印前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色彩分离,将彩色的图像和文字分离成几种颜色的色片,以便于后续的印刷。

色彩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的效果。

在色彩分离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和色彩分离方式,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3. 制版。

制版是书籍印刷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印刷的质量和效果。

在制版过程中,需要将印前设计和色彩分离的结果转化成印刷版,以便于后续的印刷。

制版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等,每一种制版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制版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版方式和制版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4. 印刷。

印刷是书籍印刷的核心环节,它将设计和制版的结果转化成实际的印刷品。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根据制版的结果和印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机器和印刷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同时,印刷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印刷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后道加工。

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道加工,包括裁切、折页、装订和覆膜等环节。

在后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后道加工方式和后道加工设备,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符合预期。

书刊装订各工序工艺标准

书刊装订各工序工艺标准

书刊装订各工序工艺标准一、原料选择在书刊装订过程中,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和书刊的耐用性。

应选择质地均匀、厚度适中、无明显的杂质和缺陷的纸张。

此外,根据书刊的类型和用途,应选择合适的装帧材料,如封面纸、硬纸板等。

二、排版设计排版设计是书刊制作的关键环节。

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版面的美观性、易读性和规范性。

应遵循统一的设计风格,确保文字、图片等的格式统一、位置合理。

同时,应根据书刊的开本和页数,合理安排版面布局,确保印刷质量和装订效果。

三、印刷工艺印刷工艺是书刊制作的重要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应保证色彩的准确性和印刷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纸张类型和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和油墨,确保印刷效果和书刊的耐用性。

四、切纸工艺切纸工艺是书刊制作的前期准备环节。

在切纸过程中,应保证纸张的尺寸准确、边缘整齐。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开本和页数,选择合适的切纸设备和工艺参数,确保切出的纸张平整、无损伤。

五、配页工艺配页工艺是将印刷好的页面按照顺序进行整理和配对的环节。

在配页过程中,应保证页面的顺序正确、配对准确。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装帧方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页设备和工艺参数,确保配页质量和效率。

六、订书工艺订书工艺是将配页好的页面进行固定和装订的环节。

在订书过程中,应根据书刊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和工艺参数。

例如:无线胶订、锁线订等。

同时,应保证订书的平整、牢固,避免出现脱页、散页等现象。

七、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书刊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封面设计时,应考虑书刊的主题、内容和读者群体,采用美观、简洁、具有吸引力的设计风格。

同时,应选择质量良好的封面材料,保证封面的耐磨、防水等性能。

八、质检环节质检环节是对书刊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环节。

在质检过程中,应对书刊的外观、印刷质量、装订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和问题。

同时,应对书刊的尺寸、重量等进行测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是一项精细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本精美的图书。

以下是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1. 设计排版:在开始印刷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书籍的设计排版工作。

这包括确定文字和图片的版面布局,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以及设计封面和内页的样式。

2. 制版:设计排版完成后,需要制作印刷所需要的版面。

这一步通常包括制作印刷版、胶印版或其他印刷所需的版面材料。

3. 印刷:一旦版面制作完成,就可以进行印刷工作了。

印刷可以采用胶印、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或数字印刷等不同的方式进行。

4. 上光:印刷完成后,通常需要对书籍进行上光处理,以增加光泽度和保护印刷表面。

5. 裁切装订:印刷完成后,需要对书籍进行裁切和装订。

裁切是为了将印刷成品切割成规定尺寸的书页,装订则是将书页装订成书籍的形式。

6. 包装出库:最后一步是对书籍进行包装和出库。

通常会采取包装成整箱或整件的方式,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每一道工序的精心制作和处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图书产品。

同时,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书籍印刷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求。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纸张的纤维方向纸张的纤维方向必须与书本的书脊(Spine)成平行,这是最基本的法则,绝不能忽视它。

有时也有一些广告性的印件是选用相反的纤维方向,但是这类的情形是非常少,而且需要很小心的计划。

一般说来,纤维方向必须与装订线相平行。

纸线的重量决定一个书叠页所应含有的书页之多寡的控制因素就是纸张的重量,较重的纸张应该是摺成8页的书页叠,较轻的纸张通常是摺成16页的书页叠,圣经纸最好是32页,但是也有摺成64页的。

一种特定的决定是由印件的细节来支配。

纸张的直角性需要精确摺纸的印件和“翻转式”的排版法,在印刷前纸张应该是直角性的,其他场合里,纸张的边位定位边和纸爪边成直角就够了。

纸线的挤外性(Shingling of Papeer)用骑马钉装订法时,插在内面的页数可以很多,可是对于厚的纸张就容易产生“爬出”(Creep)“推出”(Pushout)的现象。

像这类的印件,为抵制“挤外”的毛病,必须先看要调整多少才是够应付装订边和外边之变化量,据此来选择出书页的尺寸。

有些例子,为摺叠和裁切之需要,而必须调整“外沟”(Cuutter)使之与页码适当地成一直线。

埋版计划在印刷上,多加印一颜色,是要付出多一次之印刷费,所以在一些印刷物设计时,便要留意各页颜色的分配。

例如一份十六页的书页,部分是需要颜色而另一部分只需单墨印刷,但如全部都用颜色印刷,便会造成浪费。

如在印刷埋版及订装方法程序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页分配。

进行印刷物设计时,纸张不可尽用,必须留有八份三寸至半寸之咬口边,而一些出血的印件,更需留多些空位,否则出血位置的油墨便会堆积在胶布圆筒或压力圆筒上,造成染污。

一些大面积之实地与一些幼线或幼网同在一版面上,会造成油墨量之控制困难,大实地的印纹需要大量油墨,因而幼线变粗,相反地适量的油墨不会使幼细印纹变粗,但实地的位置便不够实色。

在进行埋版前,应先用一白纸,依摺纸机之摺法,摺成一帖,在纸上顺序写上页码,展开纸张,便可知道书页的编排位置。

印前制作拼大版及折手的正确方法

印前制作拼大版及折手的正确方法

印前制作拼大版及折手的正确方法印前制作页面,需要以一定规律组成大版后再输出胶片或直接输出印版,正确的拼大版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材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正确的折手是拼大版的依据,也是事先检验产品印装状态的重要参考。

折手上应显示与标注的内容(1)准确标注产品的最终成品尺寸,包括印张开幅;(2)正确标注页码,逢暗码页面,应用简要文字标注页面主要内容,如扉页、目录、前言、序、后记、版权页等;(3)正确标注印刷叼口边,印张较多时应编注版号、正背关系及折标;(4)对于折页类产品应根据不同的折叠方式标明折线位置,裁切小成品的产品应标明裁切线;(5)标明所在版面的色相(如四色、单黑或专色、多色)。

做折手的方法1.准备一些A4或A5的薄纸,也可利用印刷边角料(宽度不小于10cm),将之裁切成矩形用于做折手。

2.依据产品总页码数及开本,确定产品的总印张数,并留出相应的折手用纸。

3.根据不同的装订方式,确定折手的折页方法,做出相应折手,逐一折出所需的张数。

根据折叠方式不同,折页方法有以下3种。

(1)垂直交叉折:又称转折。

将纸平放对折,然后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直角后再对折,依次转折即可得到三折手和四折手(注意,折页时折数最多不能超过4 折)。

这是最常用的折页方法,其特点是书帖折页、粘套页、配页、订锁等加工方便,折数与页数、版数存在一定规律,易于掌握,也便于折刀式折页机折叠作业。

(2)平行折:又称滚折,适用于零散单页、畸开、套开等页张,做折手时要根据产品的成品尺寸等确定印刷幅面。

又分为双对折、卷筒折、翻身折。

①双对折;将纸平放对折后再平行对折1次。

②卷筒折:又称包心折。

第一折的页码夹在中间,再折第二折或第三折,最多不超过三折。

③翻身折:又称扇折或手风琴折。

第一折折好后,向相反方向折第二折,依次来回折,使前折缝与后折缝呈平行状。

(3)混合折:同一书帖折页时,既采用平行折,又采用垂直交叉折。

这种折法多用于6页、9页、双联折等书帖,适合于栅栏式折页机折叠作业。

印前拼版技术全攻略

印前拼版技术全攻略

--------------------------------------------------------------------------------印前拼版技术全攻略拼版与合开我们在工作中不会总是做16K、8K 等等正规开数的印刷品,特别是包装盒、小卡片(合格证)等常常是不合开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拼版的时候注意尽可能把成品放在合适的纸张开度范围内,以节约成本。

1、下面先介绍正规的拼版以大度16K封面为例:(示范软件:CD8)。

根据印刷的需要(比如数量)以及印刷厂设备的限制8K机、4K机、对开机、全张机的不同,我们拼版的时候也要按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一般拼8K或4K就足够用了,因为在对开和全开的印刷机上可以用套晒、拼晒,并通过自翻身或正反印来解决。

示范例中出血边均为3mm。

拼8K版(肩并肩),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拼4K版(头对头),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2、单页形式的印刷品拼版时中间(垂直中线)拼接部分留6毫米出血边,即每个单页四边均留3mm出血(需要切两刀)。

说明:如果你做的印刷品没有出血的图片、底纹,或完全是一色底纹等,可以按1的方法拼版,中间一刀即可。

3、封套的拼版一般制作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封套连同“舌头”拼在一起,这种做法比较费纸(有一块空白没有利用),但图案连续性好。

还有一种方法是封面归封面,“舌头”单独做,这样做省纸,但多一道“糊工”,即在成品时多刮一次胶(或多贴一道双面胶带)。

图中绿色部分为粘贴部分。

4、包装盒拼版一般大包装盒(超过8K的)不用拼版,直接交印刷厂套晒就可以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小包装的拼版。

尽量在合开的前提下,把拼版工作做到最紧凑,但包装盒牵涉的后道工艺比较多,轧盒(切出边缘并压折痕线)是最关键的,这时需要注意拼版时最近的两个边线间距不小于3mm,否则在排刀版的时候会很麻烦,以至于影响产品质量。

当你完成拼版后(经客户签样同意),最好能出一份原大的刀版胶片,以方便印刷厂排刀。

CDR印前作业排版教程

CDR印前作业排版教程

CDR印前作业排版教程CDR(CorelDRAW)是一款专业的排版设计软件,常用于制作海报、名片、宣传册等印前作业。

在进行印前排版设计时,正确的排版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CDR印前作业排版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一、文本排版1.确定文字内容:在进行文本排版前,首先需要确定好文本的内容,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2.创建文本框:在CDR中,可以通过文本工具创建文本框,然后在文本框内输入文本内容。

3.设置段落格式:可以在文本框的属性中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行间距、缩进等格式。

4.调整字距:如果发现文字之间的间距不合适,可以通过调整字距来改变字母之间的距离。

5.使用样式和样式表:CDR中有样式和样式表的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应用特定的文本样式,并保持文本格式的一致性。

二、图像处理1.插入图片:在CDR中,可以通过插入图片的方式将图片导入到设计文件中,然后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2.裁剪图片:如果图片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CDR中的裁剪工具对图片进行裁剪。

3.调整图像颜色:CDR中有调整图像颜色和亮度的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控制图片的效果。

4.叠加效果:设计师可以在CDR中添加叠加效果,增强图片的视觉效果。

5.合并图层:在排版设计中,可以通过合并图层的方式减少文件大小,提高排版效率。

三、版面设计1.设定页面尺寸:在进行排版设计前,需要确定好设计文件的页面尺寸,包括宽度和高度。

2.设定页边距:可以在CDR中设置页面的页边距,确保设计内容不会受到边框的限制。

3.分栏设置:如果设计内容需要分栏排版,可以在CDR中设置分栏的列数和间距。

4.使用网格线和参考线:在排版设计中,可以使用网格线和参考线来帮助对齐元素,保证设计的准确性。

5.导出文件:在排版完成后,可以将设计文件导出为PDF或其他印刷格式,供印刷厂使用。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上)
书页排版概要
书页和书页的规划页(Page and page Layout)
书页在装订时是最小的印刷单位,而书页的规划页是印有蓝色的规格纸,在讨论规划页之前,有少数几个术语需要提出来。

请你看看规划页的图例,你可发现到几个尺寸,最大的尺寸是未裁切的纸张尺寸,此尺寸表示在印张上给予每个书页的所有纸张面积。

第二个尺寸是在未裁切书页纸张尺寸之内,就是裁切的书页尺寸,这将是装好书要出现的最后书页的尺寸。

在我们的裁切尺寸之内,你可看到另一个很清楚的范围,称之为“版面”(Type page)。

另一些用于计划页的术语,如“天”(head)、“地”(foot)等由字面就可知道其意,“边”(margins)就是每页包围着“版面”而没有印刷的区域,接着按照各个不同的地方又分为“天边”、“地边”、“外边”、“内边”和“摺叠边”或叫“装订边”等。

在很多情形下,页码(又称folio)是包含在版面之内,其他则否。

另一种也是一样的情形,像每页的“衔”(head),就是有一行表示书名、章名或该页内容的文字,这些都称为“印刷衔头”(running
head)。

假若以上这二样是在版面之外,就应该很清楚地注明于计划页之中。

在规划页上所注明的资料都与书页它本身有关,但是书页并非自己单独印刷,它们必须与其他很多书页印在一起,因此我们所需要的资料都要涉及几个书页间的关系。

在图示中一个书页的排置是与三个邻页在一起,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书页的安排是“地对地”(foot-to-foot)和“天对天”(head-to-head);假若你要知道这不成规律的关系之理由,你应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拿一张纸画四个书页在上面,指出它们的天和地;直角式的摺两摺,在中心部分用钉书针钉住,如果你的书页是天对天则你的小书就有很适当的次序;假设是天对地则摺叠后有半数的书页将会颠倒。

在讨论一张印张上的书页之排置,并不只是天地之关系而已,如你看到我们的图例,你就会注意到一个新术语:“间沟”(Gutter)。

你会看到图中有四个不同的间沟:①装订边间沟,②天与天的间沟,③外边间沟,④地边间沟。

边的间沟表示“两个版面间的整个间隙,此间隙是两个书页间的边和裁切余边。

”边的间隙在排版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规划页的讨论不能不提到“满页”(Bleeding pages)的情形,“出
血”(bleed)一词表示书页的印刷没有一边、数边或所有的边,你可曾记起“边”是版面外纸上的未印刷部分吗?常常有种设计要使一色或数个颜色延伸到书页的边缘来印刷,要获得此种效果,则要印出比书页实际大小更大的印纹,以供将来裁切时把多余的部分切掉。

印刷的地方绝不能够大于印刷用纸,否则油墨(印不上纸张)会堆积在压力滚筒之上,所以需要做出“出血”的印刷,以备裁切切到印刷的地方。

一个书页能够出一边、二边、三边或四边;所以“出血”的指示通常都要寄在规划页上。

排版的设计
排版设计是一种图解,指示如何把所给予的页码数安排顺序,以配合摺叠。

排版图象并不指示那些有特殊数目的页数而能摺叠的工作。

在本节里我们讨论了很多项目包括印张的尺寸、印件所印的纸张、印件的书页尺寸和可应用的摺叠设备,在决定一个排版设计适用于在手的工作之前,所有这些都必须考虑到。

排版设计不能被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制作来选择,这些计算需要一个有完完全全的印刷和装订生产经验的人。

排版设计能供给下述五点的资料:①一张印张上所能印刷的页数,②书页的安排,③印张的控制,④摺叠,⑤摺叠所能生产的“书页叠”(Si gnature)之种类。

印在印张上的书页数目
印在印张上书页数目是依工作的内容,通常是不少于四页而不多过128页,标准排版法之印张,是包含有4、6、8、10、12、16、20、24、28、30、32、36、40、48、64、72、80和128页等,这并不是说未列于此页数不可能用于排版。

在许多情形下,特殊的排版法能由装订和印刷间的从业人员做出来。

书页的安排
第一点要决定的是一个排版法的书页安排,应该与印好的书页相同或印与版上所安排的书页印纹相同。

所有的两面排版法的排版组合都有两张排版图,一张是内面的,另一张是外面的。

“横转式”和“翻转式”的排版法因纸张两面的印刷版都相同,所以排版图只需要一张而已。

印张的控制
为印刷和装订纸张时的印纸之位置,是将印纸的两个边来靠印机的机械定位装置,为此,“在排书页和锁版时,必须要准备出印纸
与印机和摺纸机的纸爪和边位完全相同的边”。

像印纸在被摺叠前必须裁切或割切的情形下,印纸的控制是特别重要的,在排版组合中包含有边位定位和纸爪边的指示,也有裁切和压线的指示。

摺叠生产出“书页叠”(Signatures)种类和数目
“书页叠”是一本书里面的一个小部分,而书页是印张的一个单位,所以“书页叠”是装钉的一个单位。

利用摺叠可以把印张变成一个书页叠或几个书页叠,排版组合会指示出摺叠出书页叠的种类和数目。

假如计划书页叠是连续相叠地装订时则称之为“连叠”(to follow);如果要插入另一个时,则加注“插叠”(to insent)。

一般装订时的书页叠包含有几个单位就称之为很多“集拢”(up),这些术语并不要靠任何方法,已能满足我们来解释一般书页叠的表示法。

以下一个例子可帮助你更了解这些术语:一张排版组合纸上有表示64页、四、“16页”、插叠(64-page quad 16 …S to insert)等字,这表示有张印纸上印有64页,摺成四个16页的书页叠;两个书页叠插在一起,变成两个32页的大书页叠用摺纸机输出。

纸张与摺叠的关系
从印刷到装订我们所需要协调计划中之最后一点应该考虑到“纸张”所扮演的角色。

要紧记着,如想选择最好的排版法,我们应更了解“纸张”这个角色,最好的排版法,我们应更了解在一大张印张的尺寸、厚度和书本裁切的尺寸许可范围内,把最多页的书页用最少的书页叠摺出来。

纸张的排版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成以下五点来讨论:(1)纸张的尺寸,(2)纤维方向,(3)重量(也即是厚度),(4)直角性(Squaring),(5)挤外性(Shingling)。

纸张的尺寸
大多数中小数量的印件之用纸都从存有各式纸张的纸商购得,多数的纸张都会有几种标准的尺寸,但并不可能常常和印刷的尺寸完全符合。

印件的计划也要做到选择一般适用的书页尺寸以配合纸张通用的标准尺寸,可是对于长转数的印刷,这种考虑就可改变了,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特定目的来向纸厂订制纸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