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生长条件
茶树适合什么气候中

茶树适合什么气候中1、什么气候适合茶叶生长,哪些地方适合种茶叶?较酸性的土壤,区位条件:1、多种植在丘陵,排水性好。
2、喜温喜湿。
3、多种植在酸性土壤气候如春,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壤及空气湿度较高,以红壤、黄壤、沙壤、棕色森林为宜,海拔在1500m云雾缭绕处。
...2、茶树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气候条件1.1基本要求(周边环境)有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卫生的茶叶,而且也是自然品质良好的茶叶,因此它要求周边自然环境好,不仅没有污染源,而且要求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明显,使茶树处于天然植被的包围之下,在青山绿水怀抱之中,空中多云雾,慢射光多,使茶树与周边的生物能和谐、平衡、协调相处。
为了达到和满足有机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远离居民点、远离公路主干线(距交通主干线≥1000m)的山区和半山区植被茂密的地方。
1.2空气有机茶园上空和周边的空气要清晰、新鲜、含氧量高,没有异味,总的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物气体含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1.3土壤有机茶园土壤潜在肥力要高,土层深厚,质地砂壤,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营养元素平衡,不积水等。
如乌砂土、高山香灰土、油泥沙土、黄泥沙土等最适有机茶。
土壤没有受到污染。
茶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l5618—1995中规定的I类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为:镉Cd≤0.20,汞Hg≤0.15,砷As≤15,铜Cu≤50,铅Pb≤35,铬Cr≤90。
1.4灌溉水茶树是喜温润作物,需水量很高,年耗水量达1300mm左右,其中生长季节占年总耗水量的70%以下,但山区和半山区有机茶园无灌溉条件,只依天然降水维持茶树生长,因此,对茶树产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干旱时期和耗水多的季节更是如此,随着今后有机茶效益的提高和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采用不同形式的灌溉是有机茶生产发展的方向。
有机茶灌溉对水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水质要清洁卫生,没有污染,且符合GB5084—1992中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八大名茶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十大名茶秦为胜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种植茶叶的国家,茶被誉为中华“国饮”,茶叶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的丘陵坡地,同时茶叶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要在酸性土壤(红壤)上种植。
我国茶叶主产区多分布在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排水便利,同时酸雨红壤又符合茶叶的需求。
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大娄山脉为中心的地域。
这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
云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元江通越南的红河,澜沧江通东南亚的湄公河,怒江通缅甸的萨尔温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南盘江是珠江的上游等。
茶树通过发源于云南的河流,从原产地向外传播,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为热带、亚热带常绿灌木,适应力极强。
但欲求产量高、品质好,除具有优良的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还要具备优越的气候环境。
一般以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
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为佳。
(一)气候条件(1)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
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
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3)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
茶树的适生条件

茶树的适生条件
热量热量状祝一般以温度来表示,而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是气温和土温。
茶树的生物学最低温一般为10℃左右(生长起点温),早芽种有低于10℃的,而迟芽种则高于10℃。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指茶树生育最旺盛,最活跃时温度,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为20℃~30℃。
温差,昼夜温差直接影响光合物质的积累。
白天温度高,光和物质合成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产物消耗少,故昼夜温差大,利于生物产量的形成。
从不同季节来看,春季气温对新梢生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夏秋季。
茶树年生长较适积温,以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应在5000℃左右。
进入12月以后,当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树进入越冬休眠;当气温下降到1℃~2℃时,萌发的茶芽会焦枯,降至-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
一般灌木型茶树耐低温能力强(-12℃左右),小乔木型的茶树次之(-8℃),乔木型的茶树最弱(云南大叶种约为-5℃);茶树耐受的最低临界温度依品种、树龄、树势和出现低温时的天气状况而不同。
茶树耐受的最高临界温度为45℃;在自然条件下,日均温大于30℃,茶梢生长缓慢;35℃持续数天,新梢就会枯萎、落叶。
南方类型基因的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
土温影响茶树根系生育,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土温10℃时,对根系作用较小;而各土层地温与新梢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14℃~20℃地温对新梢生育最适宜,地温对新梢、根系生长的影响与土壤质地、水分状况和
茶树品种等有关。
茶叶如何种植_茶叶种植方法

茶叶如何种植_茶叶种植方法一茶树栽培的几个条件1.气候要求:日照:光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或太弱。
他们对紫外线有特殊的爱好,所以他们从高山上生产出好茶。
温度: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地温。
日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
湿度:充足的雨水是必要的条件。
但过多也会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
酸碱度ph值4.5__6.5为宜。
3.地形要求:茶园地形条件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温湿度有明显变化。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量多,空气湿度高,漫射光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但越高越好。
1000米以上将有霜冻破坏。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南坡。
坡度不宜太大,一般小于30度。
二种茶时间及规格播种期为十月中旬和次年,或次年春季开始。
规格:单条播——每亩等苗3500~4000株;双条播——每亩茶苗7000~8000株。
我们提倡并推广“早期快速法”即双条带播种。
栽培目的为:“一年种植,两年采摘,三年超过双百”。
三茶园管理1.施用足够的基肥,种苗前开沟,每亩施用有机肥猪圈或饼肥加尿素250~300kg+30kg,今后每年每亩施用有机肥300kg+尿素30kg。
2、定植修剪:种下茶苗既进行定型修剪,一般在离地15~20cm处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0cm处剪去。
3.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了防止茶叶污染和农药残留,我们大力提倡在茶园中使用黑管灯来引诱和杀死昆虫和蛾类。
效果非常理想。
在喷洒低残留的新农药时,如天王星和巴丹,我们必须掌握安全浓度。
按照一定的密度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8000株、双行双株或单行双株种植。
然后根据各生长季节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整形修剪第一、二年内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树逐步形成茶蓬。
使用“物种”来防止昆虫。
即采取适当的种植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树怎么养

茶树怎么养茶树的生长环境: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
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
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
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
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栽培技术生长起点温度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
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
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提早。
最适温度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
我国大部分茶区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茶树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
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
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
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
茶生长的条件

茶生长的条件
茶生长的条件包括:
1. 气温: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大概在5-30℃之间,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
在这个温度区间内,茶叶的生长最为旺盛,发育最好。
2. 光照:茶树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一般每天需要6-8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
3. 湿度:茶树对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80%。
太高或太低的湿度对茶树的生长都不利。
4. 土壤:茶树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保水能力强的土壤。
pH值在4.5-6.5之间,对茶树生长也有影响。
5. 水源:茶树需要充足的水源来维持生长。
适量的降雨或水灌溉可以满足茶树的需求。
6. 空气流通:茶叶生长需要空气流通,这有助于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是茶树一生扎根立足的场所,是茶树生长的基础。
茶树的土壤环境要满足以下因素:
1.土层深厚疏松程度。
茶树是深根系植物,根系垂直分布一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在10-50cm的土层内,因此,土壤的土层厚度必须满足茶树根系正常的伸展要求。
经研究表面,亩产量高的茶园,有效土层都在70cm以上,多少都超过一米。
由此可见,茶叶要想良好生长,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起码要达到60cm以上,这是很必要的。
其次,土质比较疏松的土壤对于茶树生长,以及茶叶品质有良好的影响。
曾经有杭州的茶叶试验场研究资料显示,土质疏松的高产,紧实的相对低产。
2.土壤的质地成分。
土壤质地对茶叶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茶产区各地均有”带沙土壤出好茶”的说法。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上者生烂,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我国现如今品质好的茶叶多出于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的砾壤土。
3.土壤的水分。
茶树喜欢湿润,除了需要比较潮湿的气候外,还需要土壤水分丰富这个条件。
4.土壤的酸碱度。
茶树需要酸性土壤,适宜的ph值应该在6.5及以下。
我国各地高产茶园的土壤ph多在4.0-5.0之间。
茶树最好不要再有石灰石反应的土壤环境中会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所以,茶叶生长的土壤条件可归纳为:有效土层深厚肥沃,结构良好,质地不过粘过沙,透气通水,酸性强,盐度适中,有机质丰富。
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研究报告

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研究报告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其质量和口感受到广大茶叶爱好者的青睐。
茶叶的生长环境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品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茶叶的产地选择和品质提升。
一、茶叶生长环境的选择茶叶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
同时,茶叶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4.5-6.5之间,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根据这些条件,茶叶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
1. 中国茶叶的生长环境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
中国茶叶主要分布在云南、福建、浙江、四川等地。
其中,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其丰富的降雨量和独特的地形条件造就了茶叶的独特风味。
而福建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了有名的武夷岩茶和铁观音等优质茶叶。
2. 印度茶叶的生长环境印度是全球茶叶生产第二大国,茶叶主要分布在阿萨姆邦、达尔各答和尼尔吉利等地。
阿萨姆邦的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茶叶在此地生长得非常茂盛,并且口感香浓。
达尔各答的气候比较温和,适宜于种植红茶,被誉为“红茶之都”。
3. 斯里兰卡茶叶的生长环境斯里兰卡是世界闻名的红茶产区,茶叶主要分布在纳拉亚尼和乌达马皮拉等地。
斯里兰卡的独特的高山气候,使得茶叶在这里种植出的茶叶汤色红艳,香气浓郁,口感鲜爽。
二、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茶叶的品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其中包括生长环境、茶树品种、采摘时间、制作工艺等。
1. 生长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生长环境是茶叶品质的基础,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
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影响茶叶的香气、色泽和口感等方面,同时也会使得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味。
2. 茶树品种的影响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茶树品种具有不同的叶形、叶色和茶汤特点。
例如,福建的武夷岩茶采用乌龙茶树,其茶汤橙黄,香气浓郁;云南的普洱茶采用大叶种,其茶汤深红,口感醇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茶的生长条件
茶为常绿灌木,适应力极强,但要想产量高、品质好,就必须注意其生长、哉培的各种条件。
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当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条件。
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在选择茶地发展新茶园和日常栽培管理上必须重视。
以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
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10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粘土为佳。
气候条件
茶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下列四种条件,实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成因:
一、雨量
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凡长期干旱,或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的地区,都不适宜茶树生长。
茶树虽喜潮湿,但也不能长期积水。
根据测验分析,成木茶园1年间耗水量集中在春夏季,倘若年雨量超过3000毫米,而蒸发量不及1/2—1/3,即湿度太大时,则茶易发生霉病、茶饼病等。
换言之,雨量及湿度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
对茶树生长不利。
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的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1500毫米左右。
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30毫米。
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
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会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
茶树幼嫩芽叶的含水量为74%-77%,嫩茎的含水量在80%以上,水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当叶片失水10%时,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
茶树要求土壤相对持水量在60%-90%之间,以70%-80%为宜。
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
土壤水分适当,空气湿度较高,不仅新梢叶片大,而且持嫩性强,叶质柔软,角质层薄,茶叶品质优良。
在我国秦岭以南的茶区,受季风的影响,都无特别干燥期,雨量在1500—3000毫米,如祁门茶区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0﹪—90﹪;武夷茶区雨量1900毫米,湿度80﹪,分布极为均匀。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三分之二雨量集中在主要生长的春夏季,并且年均气温在16—20℃的地区均适合栽培茶树。
这种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茶树生长,而且使茶叶品质极佳。
一般而言,台湾北部,因受东北季风影响,冬季有雨,年雨量分布较均,中部及东部山区夏季有午后阵雨,足以弥补夏季所缺。
雨量、蒸发量、湿度的关系,应为雨量减去蒸发量等于湿度。
蒸发量大,必须雨量多,才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若雨量与蒸发量接近,则茶叶产量必低,因此湿度非常重要。
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吉,年雨量高达12000毫米,因蒸发量大,并不妨碍茶树
生长。
凡空气中湿度较高的山地区域,都适宜茶树生长。
现今世界著名茶区多沿江河而上,如杭州的西湖、武夷的九曲、台湾文山的淡水河、竹东头前溪等,都位于山川秀丽之地区。
二、温度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
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
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
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
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
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
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
温度对于茶树生长发育的快慢、采摘期的迟早和长短、鲜叶的产量以及成茶的品质,都有密切关系。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度,10度左右开始发芽。
在35度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
在10度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到零下13度左右,茶树会冻枯甚至死亡。
低温加燥风,茶树最易受冻。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平均温度在18—25℃之间,低于5℃时,茶树停止生
长,高于40℃时容易死亡。
其适应性视品种而异,一般来说小叶种生命力较大叶种强。
温度较低的茶区,茶产量不及温度较高的区域,但品质却较优。
茶区气候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平均温度在21℃左右,气温垂直分布差异也不大。
如海拔10米的林口和800米的鱼池茶区,温差不足2℃,冬季气温最低多在10℃以上。
因此茶叶不但品质佳,而且产量丰富。
三、海拔
海拔高低决定茶叶品质的好坏,高山茶叶品质之所以较平地优良,除了受云雾笼罩,湿度足够以外,气压低,日照长,使得茶芽柔嫩,芬芳物质增多,因此醇化而不苦涩;另外紫外光照射多,对茶叶的水色及出气影响极大。
以武夷山茶而论,同样品种可分成三种等级,山岭的茶叫“正岩茶”,半山腰的茶叫“平岩茶”,平地溪谷的茶叫“洲茶”,品质迥异,价格悬殊,皆因海拔不同形成。
温度与海拔成反比,海拔愈高,温度愈低,在适合茶树生长的温度之下,海拔当然愈高愈理想,但这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台湾省茶区海拔从10米到850米都有。
判定茶叶品质,除海拔外,更要顾及其他因素,如湿度、雨量、土壤及品种适应性。
例如鱼池茶区,冬暖夏凉,雨量2500毫米,分布均匀,年均温15、4℃,生长大叶种阿萨姆或台茶7号、8号,品质、产量均佳,生长青心乌龙小叶种却品质、产量俱差。
海拔高的地区,影响茶树生长的另一因素为降霜期,如降霜在150日以上,则非优良茶。
梨山地区海拔高达2000米,虽已植茶成功,但受此限制,产量不高,不符合提高栽培经济效益的要求。
在非洲,茶园以
1000—1500米最佳,锡兰茶园则在1800—2100米,大吉岭高达3600米,因受其他条件影响,产量、品质均为上乘。
我国的高山茶叶非常有名,如六安茶的产地,安徽的霍山茶区,海拔在1500米;黄山、岷山、湖南的楼峒山,海拔也在1200米以上。
所谓高山秀峻之灵气,以茶最能体现。
四、风与日光
风速每秒达10米以上(约二级风),则非经济植茶区,大叶种茶树,更宜选无暴风的山地。
台湾省新竹全年暴风日数高达40—50天,台东25—30天,花莲15—25天,所以新竹茶区全部种小叶种,台东、花莲则在避风区种杂交新品种。
日光的长短强弱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数量。
在日光充足照射下,茶树生长健全,适合制红茶;在弱光之下,如适当遮阴,则叶内组织发育被抑制,叶质柔软,叶绿素含氮量提高,适合制绿茶。
对半发酵茶来说,日光尤其重要到可支配茶叶的品质,一般以上午10时及下午3时采摘的品质最优,日光温度在31℃时最适合制包种,在37、2℃时较适合制乌龙茶,对茶叶的研究结果可为明证。
茶树耐荫,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在比较荫蔽、多漫射光的条件下,新梢内含物丰富,嫩度好,品质高。
因为漫射光中含紫外线较多,能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对品质有利。
直射光中过强的红外线只能促使茶叶纤维素的形成,叶片容易老化,致使茶叶品质下降。
人们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其道理就在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光质和强度起了变化,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了茶叶质量的提高。
五、土壤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
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茶树不喜欢钙质,土壤中如含有石灰质(活性钙含量超过0.2%),就会影响茶树的生长,甚至使茶树逐渐死亡。
通常看到种在坟堆上的茶树低矮黄瘦,生长不良,主要就是灰廊引起的。
灰廊以大量石灰掺和细砂、粘土生成,使茶根不能深扎;灰廊还不断释放碱性石灰质,造成周围土壤钙质过多,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土层深厚对茶树生长有利,一般要求超过80cm。
底土不能有粘盘层或硬盘层,不然容易积水。
土壤的通透性要好,以便蓄水积肥;地下水位过高,孔隙堵塞,根系缺氧呼吸,就会造成烂根,因此地下水位必须控制在80c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