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作文复习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课题:2011年中考作文审题专项复习复习目标:1、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2、运用审题方法审题,并完成写作拟写表。
复习重点:学会审题并掌握作文审题方法,完成作文草稿拟写表。
复习难点:通过审题完成作文的深远立意,拓展思维。
复习过程:一、导入:二、学习目标(出示)……三、作文审题内容概述:1.速读下列作文题目。
请同学们思考:你从文题中捕捉了那些审题应注意的信息(哪些方面入手)?①题目: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像关着。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跨进门,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亲自推一推,哪怕是敲的行为或者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面现象蒙住,很多人因此而走了很多弯路,失去乐许多成功的机会。
同学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中的门,很多看上去关着的门,其实是虚掩着的……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A“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 B请写一篇记叙文;C不少于600字。
②1.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我眼中的色彩》为题目……④《我和一起》请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写作。
我发现:类型、文体、字数、人称、范围、题蕴、关键词等。
2.基本知识点:★类型:中考作文的三种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其中2006—2010连续五年的青岛中考试题必考一个半命题作文。
所以,半命题作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文体:很多年来中考要求“文体不限”,但是从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都有一个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
所以我们大力提倡写记叙文,散文也可以,但是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而且对语言的要求也很高。
★字数:一直以来,中考对字数已经约定俗成要求。
有的不少于600字;有的有求600左右。
……(多优点——少害处)★其他:中考作文题目要求二选一;同时审题时间至少五分钟,内容至少读三遍,并且要仔细认真研读有限的文字。
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全套

目录:1.材料作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2.话题作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3.命题作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材料作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材料作文考情,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把握材料作文审材立意的具体方法。
三、学以致用,提高审材、立意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材料作文写作时的注意事项(重点)。
二、把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具体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引起同学们,春日融融喜开卷,花香盈怀文墨宣,很高兴我们一起探讨交流与“材料作文”相关的话题。
希望这节课给同学们一点启示,一点感悟,一点收获。
(二)明确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材料作文考情,特点和注意事项。
2.把握材料作文审材立意的具体方法。
3.学以致用,提高审材、立意能力。
二、典型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花店处理花瓶,我挑选了两个,问店主:能优惠点吗?她回答得很干脆:不能。
付款后,我的心情有点怏怏的。
觉得店主真小气,不太会做生意,为了招揽回头客,优惠一点,让我带着一些欢喜离开,岂不圆满?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是她送我一份欢喜,而不是我顺应她的心意,给予她一份快乐呢?自己可以选择大气啊。
念头一转,当下释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材料作文和材料作文特点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立意需深化》教学设计

-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业的修改,或者重新提交作业。
- 教师应再次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修改作业,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作业评价与总结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评价和总结。
- 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包括记叙文的结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基本技巧。他们对于如何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于写作往往充满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这次特别的生日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我明白了友谊和家庭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这次生日派对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强,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例题三:请以“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环境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化立意,体现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对社会的贡献。
答案: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
-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学会理性思维,增强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会理性思维,增强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理性思维。
2、学会立足于生活,理性思考,使习作更加真实自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习作诊断(一)原来,我是如此任性事例:我因为穿着一双鞋面已经掉皮的皮鞋被同学嘲笑,向妈妈提出买双新鞋的要求。
妈妈平静的说:“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好孩子要懂得节俭,旧鞋能穿就将就着穿吧。
”我与妈妈争执,一气之下冲出家门。
妈妈来找我,手里提着一双新鞋子,淡淡地对我说:“你本来就该有一双新鞋子的!”我望着那双鞋,觉得很好看。
许多天后我才知道,买鞋的钱是妈妈向别人借的。
那一刻,我才猛然觉得自己是如此任性。
而我的任性,给妈妈增添了经济上的负担。
问题分析:(二)恒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找不到突破口,想要放弃。
下雨了,去关窗,一瞬间,我看到那株花!瞧,它的花瓣被雨滴击打得七零八落。
这个小生灵,腰身弯了又挺直,腰身弯了又挺直,丝毫不带败北的沮丧,竟多了一份气定神闲。
它的坚忍与恒心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我重新拾起笔,再次迎接难题的挑战。
问题分析:(三)那杯柠檬水是我制胜的魔杖那段日子不甚如意。
月考发挥失常,倒退几十名。
练了两个多月的协奏曲被老师跳出了无数毛病。
母亲为我泡了一杯柠檬水,我赌气般用勺子狠狠挤压那些柠檬,结果水太酸了。
母亲重新为我泡了一杯柠檬水。
母亲笑着说:“柠檬的精华在深处,它需要时间让精华流出,急躁带来的只是酸味,时间会给你带来真正的柠檬水。
”我看着这杯柠檬水,每片柠檬都在水中大口呼吸,交付出自己的精华,我的心也平静下来。
一小时后,我尝到了真正柠檬水的味道。
我终于坚持了下来,这杯柠檬水成为了我制胜的魔杖。
问题分析:明确:什么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活动。
三、如何使习作更加理性真实?(一)恒月考考差了,我失魂落魄。
脚边有只蜗牛正缓慢地向前爬行,我的心头无缘由地升起一股怒火,一脚将它踢开,它滚落一旁,停住了。
正当我以为这只蜗牛已遭受重创时,它又动了,并继续向前爬行。
XX年中考作文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写作技巧的运用3.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4. 作文题目解析与训练5. 学生作文练习与讲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与要求,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使学生明确作文考试的目标。
2. 知识讲解:介绍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表达等,并结合优秀作文进行分析。
3. 实例讲解:分析近年中考优秀作文,使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与亮点。
4. 课堂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文讲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2. 学生课后积累素材,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为下次作文练习做好准备。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协助教师检查作文修改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3. 评价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指出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近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出题规律和趋势。
2. 写作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给出具体的写作指导和技巧。
3. 练习巩固:定期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4. 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作文成果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
初中语文习作复习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习作复习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提问: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收获?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针对写作方面,教师讲解和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描写、抒情、议论等,并指出这些技巧在作文中的应用。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亮点,如构思、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讲评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和分析。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3. 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期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的水平。
3.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语文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3.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成绩,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作文素材:人物、事件、环境3. 作文语言:表达、修辞、语法4. 作文思路:逻辑、创新、拓展三、教学过程:1. 作文结构复习:讲解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结构重要性。
2. 作文素材复习:分析人物、事件、环境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3. 作文语言复习:讲解表达、修辞、语法的运用,让学生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作文思路复习:培养逻辑、创新、拓展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拓展作文思路。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文技巧和要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技巧。
3. 练习法: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文练习: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及相关作文辅导书籍。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讲解作文结构、素材、语言、思路的复习要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技巧。
4. 练习: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作文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文章复习教案

初中文章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文体的特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文章的阅读与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体特点。
2. 阅读与分析:选取不同文体的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种文体的特点,分享阅读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文章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篇文章,并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总结文章特点。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
4.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文章阅读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章阅读和分析的试题,评估学生学期内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文章阅读和分析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复习教学设计
1、进行作文赏析训练,引导学生从语言美入手,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个直观的认识。
2、教给学生美化语言的常用方法。
3、实战练习: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练习写作。
1、学生在赏析时能结合详尽的句子,分析所用的美化语言的方法。
2、将理论与实践完善结合,写出理想的作文。
一、导入:
实验加试刚刚尘埃落定,体育加试又拉开了序幕,就这样,我们与中招短兵相接了。
三年养精蓄锐,正是为了今朝一显身手。
也许在这两次战役中,你已牛刀小试,初露锋芒,你期盼着在6月的大决战中运筹帷幄,克敌制胜。
那么,对于语文,你有制胜的法宝吗?对,我们首先应该拿下作文这半壁江山。
你认为考场作文怎样才能拿高分?
是,要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结构严格,选材新奇。
还有很严重的一点:要有文采。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从例外的角度说明了古人对文采的理解和追求。
试想,一篇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格,但语言干瘦,索然无味,能不令人厌弃吗?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美起来呢?
二、佳作欣赏
1、默读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找出你欣赏的词、句、段,试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2、默读《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本文的语言,赏析精彩的字、词、句、段。
3、讨论总结使文章有文采的方法。
扮靓语言三招两式:
1、巧借名句
2、巧用修辞
3、活用句式
4、妙用词语
5、稍用滑稽
三、详尽运用
理论有了,怎样实践呢?下面我们就以前两招为例,谈谈如何打扮语言。
文章较引人注目的位置有三个:题目,开头,结尾。
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扮靓这三处。
1、题目:龙眼
文章的标题就象龙的眼睛。
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
拟好标题的要求是简短、新奇、生动、切合文意,能使人一看到标题就有读文欲。
那么,拟好标题方法有那些呢?2、开头:凤头
文章的开头就象凤的头。
凤头优美招人看,文头美丽引人读。
文章的开头要简短,入题要快,语言要有文彩,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
方法有那些呢?
3、结尾:豹尾
文章的结尾应象豹子的尾巴那样,结实,有力。
四、小结
当然,要让文章精警动人,令人叫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原有的作文基础上,精心设计,打造出一两处亮点。
别小看这一两处亮点,试想想,炎炎夏日,阅卷老师挤在斗室之中,饱受着炎夏的煎熬,读着一篇篇平淡无奇、寡淡无味的作文,那感觉一定像是在茫茫沙漠中跋涉。
合法他头脑昏沉之时,看到了你的作文中的一处亮点,那简直就是一抹新绿、一汪清泉啊。
阅卷老师不由眼前一亮,心头一爽,笔尖一抬,给个高分。
你若是多打造几个亮点,使文章文采荡漾,令人满目生辉,那就是送给阅卷老师的一片绿洲啊,他想不给满分都不行啊!
五、写作训练
要求:
认真审题,精心构思,要尽量打造出几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