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齐明敏、张宏

合集下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阿拉伯语系导师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阿拉伯语系导师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阿拉伯语系师资队伍介绍系主任:薛庆国男,博士生导师。

1964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北外阿拉伯语系任教。

1987年至1988年在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留学,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工作(任一等秘书)。

现任北外阿拉伯语系主任,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理事、《阿拉伯世界研究》杂志编委。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阿拉伯语精读、阿拉伯时事阅读、阿汉互译理论与实践、阿汉高级口译、阿拉伯现代文学研究等课程。

经常为外交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商务部干部培训学院等机构组织的阿拉伯官员培训班授课。

主要从事阿拉伯现代文学、阿拉伯现代文化与思潮、中国文化在阿拉伯的传播、阿拉伯语汉语翻译理论的研究。

著有《阿拉伯语修辞》、《阿拉伯文学大花园》、《薛庆国选集》等;译作有《老子》(“大中华丛书”之一)、《意义天际的书写:阿多尼斯文选》、《时光的皱纹:阿多尼斯诗选》、《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自传的回声》、《纪伯伦爱情书简》、《纪伯伦全集•游子》、《纪伯伦全集•先知—沙与沫》、《天方夜谭》等;编著有《阿拉伯文学选读》、《阿拉伯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纪伯伦散文》、《纪伯伦读本》、《新编阿拉伯语•第3册》等。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过50余篇学术论文,并经常在伦敦阿拉伯文《生活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外报刊撰文。

已完成《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传播动态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阿拉伯语汉语互译:理论与实践》(“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项目。

现正从事《中国文化在阿拉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阿拉伯变局后的社会思潮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规划项目)等课题的研究。

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4年)。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一、专业的设置及考试科目二、导师简介罗林,男,1966年5月出生于北京。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语用学、阿拉伯现当代文学。

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阿友协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学术论文“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文化学视野中的阿拉伯姓名称谓体系”、“阿拉伯—伊斯兰语境下的网络用语研究”、“阿拉伯语比喻的文化阐释”、“汉语阿拉伯语早期借词比较研究”、“阿拉伯语语用失误举隅”、“悬诗和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等20余篇;专著《阿拉伯语语用学专题研究》;教材《跟我说阿拉伯语》、《跟我说阿语》、《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阿拉伯卷》(副主编)、《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阿拉伯语》、《画说阿拉伯语》、《商务阿拉伯语1001句》、《阿拉伯语(开口就会说)》等,翻译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阿拉伯语版)》。

主持沙特国王办公厅资助项目“当代沙特王国社会文化研究”。

200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三、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210亚非语言文学202阿拉伯语言与文化罗林①1021二外英语②2037阿拉伯语实践应用能力③3084阿拉伯语言与文化研究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笔记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笔记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招生目录系所名称外国语学院招生总数141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47人(不含专业学位)。

参考书目及复试信息请访问外国语学院网页()。

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050201英语语言文学18050202俄语语言文学8050203法语语言文学 5050204德语语言文学 5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3050206印度语言文学 6050207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4050208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4050210亚非语言文学16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580101英汉笔译30580105日汉笔译15580205日汉口译15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外国语学院招生总数141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47人(不含专业学位)。

参考书目及复试信息请访问外国语学院网页()。

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8) 人数:4研究方向01.阿拉伯语言02.阿拉伯文学0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04.中东研究考试科目关于考试科目③:报考01-03方向的考生限考阿拉伯语;报考04方向的考生从阿拉伯语、综合考试中任选一。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664综合考试、672阿拉伯语4 924阿拉伯文学与阿拉伯历史文化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简介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通用于西亚北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地区在古代曾产生辉煌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校阿拉伯语专业建立于1946年,是中国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语专业。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专业的学科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和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学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教学和科研方向。

一、语言方面:作为全国高校首创的阿拉伯语专业,它不仅创建了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学的体系,而且还编纂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66)、《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8)、《汉语阿拉伯语分类词汇手册》、《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词典》等辞书,这些辞书不仅是汉阿双语工具书的填补空白之作,也一直是我国阿拉伯语学习者和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法语系导师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法语系导师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法语系导师介绍1.黄晓亮黄晓亮,2004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2007年赴法国留学,2009年以最佳评语获得巴黎第七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

2009年至2014年在巴黎第七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其间曾获得法国教育部颁发的科研奖学金,并在巴黎七大语言学系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承担多项教学和行政任务。

2014年10月以最佳评语获得描述及理论语言学博士学位,2015年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形式句法与生成语法框架内的类型学比较2.傅绍梅傅绍梅,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教授,曾就读洛桑大学和巴黎三大,研修法国语言文学。

曾教授1-3年级精读,现承担法译汉、汉译法、法国思想史导读、语音实践等课程。

曾连续多年获北外基础阶段教学陈梅洁奖,95年获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称号。

研究领域为翻译、中西文化比较和语音。

翻译《法国文化史》(卷二)(合译)、程乃珊《穷街》(合译)及学术论文等,发表文学和语音教学论文。

参与编写《当代外国文学纪事丛书:1980-2000》(法国卷)、《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和《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

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法语教学节目,编写并录制法语语音网络课程。

3.刘安蓓gnès Pernet-Liu刘安蓓(女),法国人学历:法国勃艮第大学语言科学博士学位、法国圣艾蒂安大学对外法语教育硕士学位、法国巴黎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硕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大学学生写论文的学术写作方法职务:外教;职称:Maître de conférences(法国)课程:法语写作、简明法国历史、新闻法语导读、研究方法论、高级法语研究领域:对外法语教育、写作、跨文化教育4.陈玮陈玮:法语系副教授。

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

曾任《法语学习》编辑和北外瑞士研究中心负责人。

赴洛桑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学习。

主持瑞士当代文学研讨会和中瑞建交50周年文化科技教育成果研讨会。

北语考研复试班-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口译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语考研复试班-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口译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语考研复试班-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口译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

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类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

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此专业为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专业硕士)阿拉伯语口译是(专业硕士)翻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各类文体的阿拉伯语汉语双向口译。

在大力拓宽阿拉伯语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如何熟练地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转换,掌握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原则和技巧。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口译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18 翻译硕士阿拉伯语③364 阿拉伯语翻译基础④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试时间地点复试时间:2018 年 3 月 27 日—3 月 30 日请考生们 3 月 27 日按时报到,不按时参加复试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考研介绍201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考研介绍2018
专业考研辅导!
4.《阿拉伯文学通史》,仲跻昆,译林出版社,2010 年 5.《阿伯文学选集》,齐明敏、薛庆国、张洪仪、陈冬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4 年 6. 《伊斯兰教史》,金宜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年
2001年第一版 ꬸࣘ���ɤ㝨࣑၀ ꬸꬸ���࣑၀ ꬸࣘ၀ɤꬸ Rɤm ꬸRɤ��� ࣘmꬸ ɤ��� R ࣑၀ 《ɤϴꬸ㝨 ࣑၀ ���ɤ㝨࣑၀ ϣ ࣑၀ 》 7
总分:150 分(国情部分 50 分;文学部分 50 分;文化部分 50 分) 题型: 1、国情部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2、文学部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3、文化部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8 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 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 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 月 1 日, 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 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 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 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2017 年的复试分数线为:53/80/346 2016 年的复试分数线为:53/80/377 2015 年的复试分数线为:52/78/345 录取情况: 2017 年报考人数 10 人,录取 6 人。 2016 年报考人数 27 人,录取 6 人。 2015 年报考人数 26 人,录取 6 人。 五、学制及学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制为 3 年,每年每生学费 8000 元。

北外考研科目及导师

北外考研科目及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院、系、所、中心)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学制2.5年)
(01)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01英语学院)
吴一安 教 授
蓝 纯 教 授
杨雪燕教授
金利民 副教授
郭世英 副教授
陈亚平 副教授
林 岩 副教授
张莲副教授
陈 辉 副教授
魏 峥 副教授
王小英副教授
张朝意 教授
周清波副教授
李多副教授
李 葵副教授
苗澍副教授
6
含自费2名
(14)俄罗斯社会与文化(002俄语学院)
戴桂菊 教 授
李 多 副教授
郭世强 副教授
何芳副教授
2
(15)区域学(上海合作组织大学)(002俄语学院)
史铁强教授
戴桂菊 教 授
李永辉 教 授
2
0552翻译硕士(学制2年)
(16)055203俄语笔译(002俄语学院)
唐杏英教 授
傅 荣 教 授
王助教授
陈丽瑜副教授
戴冬梅副教授
李书红副教授
李洪峰副教授
0552翻译硕士(学制2年)
(21)055207法语笔译(003法语系)
傅 荣 教 授
马晓宏 教授
陈 玮副教授
汪秀华副教授
邵炜副教授
李洪峰副教授
10
1101政治
2211翻译硕士英语
3360法语翻译基础
4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曹大峰 教 授
朱桂荣 副教授
日方专家
(34)日本文学(006日研中心)
张龙妹 教授
秦 刚 副教授
日方专家

北外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齐明敏、张宏

北外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齐明敏、张宏

北外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齐明敏、张宏齐明敏:女,北京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72年-197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校(白堆子)学习阿拉伯语1974年-1978年在北京市滨河路学校(十二年制学校)任教1978年3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后分别于1982年、1985年、1993年在本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曾先后赴叙利亚和埃及进修深造。

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被评为正教授。

工作经历:自1983年读研期间就开始在本系任教,先后担任低年级、高年级精读课、口、笔译课、写作课、阅读课、听力课等多种课型及研究生阿拉伯古代文学史、阿拉伯古代文学选读、汉阿互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已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

1995年-1999年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纪委委员,并负责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的工作。

在阿语系先后负责过低年级教研室、高年级教研室等工作,自2001年始,担任阿语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

曾在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中分别担任副会长和秘书长,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委员会秘书长。

1999-2001年被外交部借调至我驻利比亚大使馆担任政治处一秘。

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古典文学、阿拉伯文化主要研究成果:曾参与或主持编写5套(本)不同科目的教材,发表多篇论文、译文及译著,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

自1992年始,为中央电视台、各种省、部委举办的国际会议等做同声传译、大会翻译以及不同类别的笔译。

张宏: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1956年生于广西玉林市,197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阿拉伯语专业,1978年至1982年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文学院阿拉伯语系学习、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及巴格达大学校长奖。

1982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任教。

1985年至1987年曾由教育部派遣至北也门塔兹技校任翻译教师,1996年至1998年在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外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齐明敏、张宏
齐明敏:女,北京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72年-197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校(白堆子)学习阿拉伯语
1974年-1978年在北京市滨河路学校(十二年制学校)任教
1978年3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后分别于1982年、1985年、1993年在本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曾先后赴叙利亚和埃及进修深造。

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被评为正教授。

工作经历:
自1983年读研期间就开始在本系任教,先后担任低年级、高年级精读课、口、笔译课、写作课、阅读课、听力课等多种课型及研究生阿拉伯古代文学史、阿拉伯古代文学选读、汉阿互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已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

1995年-1999年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纪委委员,并负责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的工作。

在阿语系先后负责过低年级教研室、高年级教研室等工作,自2001年始,担任阿语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

曾在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中分别担任副会长和秘书长,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委员会秘书长。

1999-2001年被外交部借调至我驻利比亚大使馆担任政治处一秘。

主要研究方向:
阿拉伯古典文学、阿拉伯文化
主要研究成果:
曾参与或主持编写5套(本)不同科目的教材,发表多篇论文、译文及译著,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

自1992年始,为中央电视台、各种省、部委举办的国际会议等做同声传译、大会翻译以及不同类别的笔译。

张宏: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56年生于广西玉林市,197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阿拉伯语专业,1978年至1982年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文学院阿拉伯语系学习、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及巴格达
大学校长奖。

1982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任教。

1985年至1987年曾由教育部派遣至北也门塔兹技校任翻译教师,
1996年至1998年在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

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北外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论坛》杂志编委。

教授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精读、泛读、报刊、视听、语法、口语、口笔译、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阿拉伯社会文化、中东问题研究、阿拉伯政治、阿拉伯热点问题研究等课程。

经常为外交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商务部干部培训学院等机构组织的阿拉伯官员研修班授课。

主要研究方向:
中东问题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语教学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并参与多部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部著作的翻译工作。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有《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当代阿拉伯研究》第二、三辑、《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阿拉伯语写作》、《我的构想》等著作和译作;发表过《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本科教学:理念·改革·创新—以北外阿语系为例》、《中东问题与阿以矛盾》、《新形势下我国的周边外交与多边外交》、《中阿合作优势互补》、《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态势分析》、《经贸因素与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形象》、《中东动荡也在提醒中国发展》等中阿文学术论文40余篇。

1994年,参与编著的《基础阿拉伯语》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论文《论恐怖与反抗》荣获埃及“穆巴拉克世界和平竞赛”二等奖;2004年,《阿拉伯语写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命名奖;
2004年和2008年分别以《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和《基础阿拉伯·精读课程》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本人作为带头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奖。

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北京市精品教材《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211工程三期项目《中东重大问题研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