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车辆工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
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名录

z主要论文:
1. Qi-zhi Yin, Xin-ping Yan, Xiu-minChu, Xing Sun, Yi-qi Chen, Yong Wu. The design of real-time oil spill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land wa marks[C].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3) C. Q. Zhang, Y. N. Wu, et al., Theory of clearance-phase-adjustor in pneumatically-driven split-Stirling-cycle cryocooler with clearance-phase-adjustor,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08-01, 50-56
under Flame Surrou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rmal Stresses and Related Topics, June 2003,
Blacksburg, VA,WA-2-1-1~WA-2-1-4
4.尹奇志,肖金生,赵在理等.均匀火焰包围下液化气容器的瞬态应力场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与科学工程版). 2007.5(34).
879~881
5.尹奇志,肖金生,江爱林等. 300MW锅炉汽包的三维瞬态应力有限元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与科学工程版). 2007. 2(31).
60~62
6.尹奇志,肖金生,赵在理等.均匀火焰包围下液化气容器的瞬态温度场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与科学工程版). 2005. 4
武汉理工车辆工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

车辆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华林:现代汽车车身与零部件技术徐达:汽车动力学、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地面力学邓亚东:电动汽车系统分析与设计、汽车动力学与控制何天明: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CAD/CAE、汽车测试技术过学迅:车辆传动系统仿真与控制、电动汽车、汽车CAD/CAE马力:汽车CAD/CAE、电动汽车、汽车结构设计与分析徐达伟: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车辆装置测试技术黄妙华:汽车动力学及仿真技术、电动汽车乔维高:汽车被动安全仿真研究、汽车动力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钟绍华: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排放系统CAD/CAE何耀华:汽车检测技术、电动汽车杨慧萍: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车辆测试技术及设备孔军:汽车车身附件的安全设计与试验、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订乐玉汉:汽车车身苏楚奇:电动汽车、汽车CAD/CAE杨波:汽车动力学杜小芳:汽车动力学、汽车生产与运营颜伏伍:汽车传动系统结构及优化、电动汽车动力机械及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颜伏伍: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发动机性能及电控技术、车用新动力装置吴森: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技术、车辆及动力装置CAD魏明锐:发动机缸内流动过程数值仿真、发动机代用燃料及新型燃烧理论研究、发动机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液滴超临界蒸发过程研究罗马吉: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发动机性能仿真、燃料电池发动机侯献军:车辆新能源及其动力装置(含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发动机性能与排放控制技术、摩托车及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田韶鹏:车用动力系统现代设计方法、动力机械智能检测技术、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肖合林:发动机性能仿真、发动机代用燃料及清洁能源研究、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袁守利:车辆新能源及排放控制徐达伟:动力机械智能检测技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张国方:汽车营销与服务工程、汽车市场研究胡斌祥:汽车技术经济学、汽车市场研究朱杰:汽车安全性、汽车噪声与排放控制宋景芬:汽车运用新技术肖金生:汽车运用新技术、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仿真王伟:车辆环境保护技术、汽车服务工程陈思云:汽车物流、汽车供应链管理曾娟:汽车营销、汽车保险汽车电子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过学迅:汽车底盘电子控制邓亚东:汽车底盘电子控制黄妙华:汽车车载信息与网络技术颜伏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二。
—年十月一、专业基本情况 (1)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1)三、试点规模及学制 (6)四、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7)五、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7)六、硕士阶段培养方案................................... 1.6七、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8八、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2.2附件1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行业标准附件2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附件3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方案附件4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8年在华中工学院成立的内燃机与拖拉机专业,是我国高校同类专业设立最早的专业之一,1960 年开始以拖拉机专业招生,后改为汽车拖拉机专业。
从1984年开始汽车工程专业逐步增加招生人数,目前保持每年6个学生班的规模。
1988年在国内首设专用汽车专业,1991年开设汽车工程(法语)方向,1998年统一调整、整合为车辆工程专业。
由于专业在国内具有悠久历史,为我国汽车及相关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已成为湖北省乃至黄河以南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训基地。
除本科专业外,本专业还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点,2002年成为学校“十五”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专业学科,2003年再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2008年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一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同时,本专业2005年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品牌专业”建设单位。
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
武汉理工新增导师名单

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新增硕士生导师名单(2013年6月21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共136人)一、材料学院(19人)材料科学和工程(12人)谭洪波胡文彬陈跃沈杰陈丽华章嵩张明曦芦露华黄健郭东来邓腾飞涂文懋材料物理和化学(1人)王洪恩材料学(5人)李元元刘全涛沈春华陈潇张莉建筑材料和工程(1人)付军二、交通学院(4人)船舶和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3人)金雁谢玲玲裴智勇水声工程(1人)喻敏三、管理学院(3人)企业管理(3人)程琦陈云张光磊四、机电学院(9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人)周次明机械电子工程(2人)童杏林徐超机械设计及理论(1人)何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人)宋春生尹海斌周斌仪器科学和技术(2人)程鑫周晓五、能动学院(7人)船舶和海洋工程(1人)游伏兵交通运输工程(5人)邓义斌金勇吕能超毛喆杨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1人)赵江滨六、土建学院(1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人)陈李波结构工程(7人)周焕廷马广阅郅伦海王国波黄俊李盛柯杨岩土工程(2人)袁建议程涛七、汽车学院(9人)动力机械及工程(1人)曹正策车辆工程(8人)谭罡风徐琳宋燕利汪怡平刘艳雄黄锋王辉汪舟八、资环学院(1人)环境工程(1人)朱雅兰九、信息学院(11人)信息和通信工程(11人)付琴李盛胡文彬许菲文鸿桥范典唐建冠甘维兵岳丽娜程乘旷海兰十、计算机学院(3人)计算机使用技术(3人)李勇华黄靖夏喆十一、自动化学院(6人)控制科学和工程(3人)胡锦敏周申培郭四海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1人)朱国荣电机和电器(1人)陈学珍电工理论新技术(1人)邓彬伟十二、航运学院(3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人)何正伟万红吴晓春十三、文法学院(5人)法学(1人)何平新闻传播学(2人)钱正林莺高等教育学(1人)张凌云体育教育训练学(1人)邱芬十四、马克思学院(7人)思想政治教育(6人)王崎峰汤梅梅运彬雷五明刘喆吴小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人)雷江梅十五、理学院(9人)化学(4人)王雪飞林亚维胡晓松黄毅勇力学(1人)陈建中数学(1人)张亮物理(3人)汪礼胜谢颂华李艳丽十六、经济学院(2人)金融学(共1人)肖才林产业经济学(共1人)唐艳艳十七、艺术和设计学院(4人)设计学(3人)王凤珍胡以萍宋新娟美术学(1人)李奕十八、外国语学院(11人)法语语言文学(3人)王琼马益平周力日语语言文学(1人)范进遐外国语言文学(7人)彭桂芝陈伟周丹刘应亮周静李丽芳于艳玲十九、物流学院(3人)物流管理(3人)陈焰王正国郑澜波二十、行政学院(2人)政治学(1人)王春娟哲学(1人)金桂桃二十一、化工学院(8人)药学(7人)何广华桂厚瑛张德禄谢浩孙恩杰张雪琼陈士林微生物和生化药学(1人)熊燕飞。
车辆工程排名

080204 车辆工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实的科研作风,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的优良素质。
二、主要研究方向车辆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车辆可靠性工程、车辆制造技术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车辆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车辆工程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车辆工程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 车辆工程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车辆工程辽宁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车辆工程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大庆石油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车辆工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车辆工程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车辆工程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车辆工程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南农业大学--工学-- 车辆工程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专业列表-- 车辆工程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车辆工程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车辆工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青岛大学--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华西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车辆工程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重庆工学院--重庆汽车学院-- 车辆工程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车辆工程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车辆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车辆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车辆工程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车辆工程石家庄铁道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 车辆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武汉理⼯⼤学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培养⽅案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案⼆○⼀⼀年⼗⽉⽬录1. 专业基本情况 (3)2. 实施卓越⼯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4)2.1 快速发展的汽车后市场需要⼈数众多的汽车服务⼯程技术⼈才42.2 渊源深厚的汽车产业背景是办好卓越⼯程师计划试点的坚实基础 (5)2.3 ⽅向齐全、实⼒较强的学科(专业)为开展卓越⼯程师教育提供了有⼒⽀撑 (6)2.4 业已开展的国际⼯程合作教育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8)3. 试点规模及学制 (11)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13)5. 本科阶段培养⽅案 (14)5.1 培养⽬标和要求 (14)5.2 培养模式 (15)5.3 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16)5.4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7)6.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22)6.1 组织保障 (22)6.2 条件保障 (23)6.3 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过程监控 (24)6.4 规范管理,建⽴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 (24)6.5 建⽴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 (26)7. ⼯程教育改⾰理论研究 (27)7. 1 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27)7. 2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建⽴ (27)7. 3 ⼈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28)附件1 武汉理⼯⼤学“卓越⼯程师培养计划”汽车服务⼯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30)附件2 武汉理⼯⼤学汽车服务⼯程专业应⽤型卓越⼯程师培养专业标准 (31)附件3 武汉理⼯⼤学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计划”本科培养计划 (38)附件4 武汉理⼯⼤学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培养计划”企业阶段培养⽅案 (48)附件5 武汉理⼯⼤学汽车服务⼯程专业“卓越⼯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案 (51)1. 专业基本情况汽车服务⼯程专业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的新专业,我校是全国第⼀所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是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筹)主任委员单位。
武汉理工 车辆 全国排名

这个专业不太好考,武汉理工这个专业是比较牛逼的。
当年我高出一本线50分没考上这个专业。
不过在你们省具体情况可能也要高出一本线五十多才有机会吧。
推荐的几个学校,按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排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按照学校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排名: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综合一下首选吉林大学,如果一定要在发达城市就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我想不必介绍了。
下面介绍一下吉林大学:在汽车行业里,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的校友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汽车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管理机构、以及国内各个拥有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有吉林工大的校友在工作。
原汽车学院院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林逸老师曾自豪的说“我们就是人多”,当然还是指吉大。
在行业会议甚至是在汽车企业间交流过程中,吃饭时(只有这时候大家才会提到各位的学业出身)吉大校友总能占到半数左右。
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吉林大学除汽车学院外还设有交通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等等,都是从原吉林工大合并过来的,他们都与汽车行业有着科研和人才培养关系。
下面具体介绍汽车学院的情况,上面提到的其他几个学院的情况可以到网站上去查。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专业领域最早且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院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院长为核心的200余名教学与科研队伍,因荟萃众多著名学者而享誉国内汽车界。
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使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享有“中国汽车工业人才之摇篮"的美誉。
其中车辆工程学科成立于1955年,系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组建而成。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844汽车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武理官网公布的844汽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汽车理论基础》是报考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考试课程,它以汽车理论、汽车构造两本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作为基本考试范围。
在汽车理论课程方面,试题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汽车理论进行汽车性能计算和分析的能力;在汽车构造课程方面,试题侧重考察应试者对汽车构造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熟悉水平。
在汽车试验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的汽车性能试验的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180分钟2.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汽车理论 70% 汽车构造 30%3.题型比例概念题 20% 计算题 40% 综合分析题40%三考试要点(一)汽车理论部分1.汽车动力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分析,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概念,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分析,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34.汽车制动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与调节,汽车制动性试验方法;5.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概念,车轮的侧偏特性,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和瞬态响应,悬架的侧倾运动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传动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6.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人体对振动的响应,路面的统计特性-路面谱,汽车车身单质量系统、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人体-座椅车身车轮三质量系统、两轴汽车等的振动分析,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7.汽车通过性的基本概念,汽车间隙失效及其通过性的几何(二)汽车构造部分1. 汽车发动机的不同类型及其基本组成,发动机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汽车底盘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汽车车身的组成和基本结构;4.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5.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汽车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车辆工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车辆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
华林: 现代汽车车身与零部件技术
徐达: 汽车动力学、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地面力学邓亚东: 电动汽车系统分析与设计、汽车动力学与控制何天明: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CAD/CAE、汽车测试技术过学迅: 车辆传动系统仿真与控制、电动汽车、汽车CAD/CAE 马力: 汽车CAD/CAE、电动汽车、汽车结构设计与分析徐达伟: 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车辆装置测试技术黄妙华: 汽车动力学及仿真技术、电动汽车乔维高: 汽车被动安全仿真研究、汽车动力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钟绍华: 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排放系统CAD/CAE 何耀华: 汽车检测技术、电动汽车
杨慧萍: 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车辆测试技术及设备孔军: 汽车车身附件的安全设计与试验、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订乐玉汉: 汽车车身
苏楚奇: 电动汽车、汽车CAD/CAE
杨波: 汽车动力学
杜小芳: 汽车动力学、汽车生产与运营
颜伏伍: 汽车传动系统结构及优化、电动汽车
动力机械及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颜伏伍: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发动机性能及电控技术、车用新动力装置吴森: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技术、车辆及动力装置CAD
发动机缸内流动过程数值仿真、发动机代用燃料及新型燃烧理论研魏明锐: 究、发动机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液滴超临界蒸发过程研究罗马吉: 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发动机性能仿真、燃料电池发动机
车辆新能源及其动力装置(含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发动机性能与排放侯献军: 控制技术、摩托车及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
车用动力系统现代设计方法、动力机械智能检测技术、汽车零部件先田韶鹏: 进制造技术
发动机性能仿真、发动机代用燃料及清洁能源研究、发动机尾气排放肖合林: 控制
袁守利: 车辆新能源及排放控制
徐达伟: 动力机械智能检测技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张国方: 汽车营销与服务工程、汽车市场研究
胡斌祥: 汽车技术经济学、汽车市场研究
朱杰: 汽车安全性、汽车噪声与排放控制
宋景芬: 汽车运用新技术
肖金生: 汽车运用新技术、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仿真王伟: 车辆环境保护技术、汽车服务工程
陈思云: 汽车物流、汽车供应链管理曾娟: 汽车营销、汽车保险
汽车电子工程导师与研究方向过学迅: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邓亚东: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黄妙华: 汽车车载信息与网络技术
颜伏伍: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