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组实施细则(2018年版)

无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制度,或年度院感发病率>8%,或无数据分析报告,不得分;无改进措施,扣1分;措施未落实,或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5分。
2
护理部各科室
2.6.2临床科室院感活动小组应开展医院感染活动,有院感病例登记和讨论记录。
查阅评审周期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内科、外科各2名医护人员。
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5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医疗信息报表或医院统计报表、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清单及应用科室,随机抽查2个科室运行病历各1份。
全院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5项,每少1项扣1分;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每科扣1分;全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人次未逐年上升,每年扣0.5分;病历记载与提供资料不符合,每份病历扣0.3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组实施细则(
第六章中医护理
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2100学时)的比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责任科室护理部
例270%。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责任科室
6.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及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10分)
2
护理部各科室
踪,每项扣0.3分;人员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每人扣0.5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3分。
2.5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和压疮发生。(3分)
2.5.1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现场访
谈2名医务人员。
无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不得分;缺少相关会议记录、工作记录等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或床边缺少醒目标识,扣1分;人员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5分。
二、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8版

告知患者/家属预防跌倒等不良事件的措施
告知患者/家属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
04
项目
质量标准
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工作及生活注意事项
健康 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相符 指导 二、三级护理合格率≥90%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04
20 2 0
谢谢您的聆听
THEBUSINESS PLAN
各项护理措施有效果评价并记录 专科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治疗及用药 护理 观察患者治疗及用药反应并记录
输液滴速与患者病情或医嘱要求相符
患者卧位安全舒适
04
项目
质量标准
根据患者/家属需求,通过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 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家属适宜的饮食活动及注意事项
健康 告知患者/家属药物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 指导 告知患者/家属特殊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04患者病情变化
评估患者病情及安全风险(MEWS、压力性损伤、疼痛、
病情 观察
VTE、跌倒、非计划拔管、感染等)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
04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局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体现专科特色 根据患者病情及护理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2020
二、三级护理 质量评价标准
骨创伤病区:李同莲
序言
文件编号:ZLBZ-TA004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制订日期:2014.05 修订日期: 2018年第1次修订
02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目录
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
2018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5-1 护理垂直管理系统项目基本要求5-1-1院领导5-1-1-1有在院长执行对护理工(或副院长)领导作领导责任,医下的护理组织管理院成立垂直管理系统,对护理工作系统,对护理工实行目标管理。
作实行目标管理。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连续改良主要内容和评审重点各项指标切合要求:1 、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 )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系统,有协调问题的工作体制,按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
2、有护理工作中长久规划、年度计划,贯彻我省《对于促使我省护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建议》、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
3、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中长久规划、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切合“C”,并:1 、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目标落真相况有看管及监察。
品位CB评审方法查阅资料(发展规划、协调体制),访谈,现场查察落实查阅文件、记录及有关资料 ,访谈有关人员实地查察软硬件设备评档标准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 C”3分,未达到不得分2、护理目标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切合“ B”,并:1、连续改良有收效,护理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护理规划与计划有效落实。
5-1-2 护理管5-1-2-1三级护各项指标切合要求:A查阅资料,现场查察,访谈2分,未达到不得分5分,未达到不得分理队伍素质能理管理人员达到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力过硬,业务水任职要求,具备较平较高,接受过高的业务水平,2、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科 3 年以上工作经历。
较为系统的管理并按期参加管理切合“ C”,并:知识培训。
有关知识培训。
1、科护士长、护士长获得省级或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特别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统的专科培训。
切合“B”,并:1 、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停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有关培训 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CBA查阅原始资料、台账,并现场查察落真相况。
查阅资料、实地查察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地查察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 C”2分,未达到不得分3分,未达到不得分5分,未达到不得分5-1-3依照法5-1-3-1依据法各项指标切合要求:C查阅资料、现场查察执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律法例、行业指律法例、行业指南、南、标准,拟订标准,拟订并落实护护理制度、惯例和理制度、惯例和操作操作规程规程。
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8

36.□护士掌握科室分级护理标准。
37.□有护理级别标识,护理级别与医嘱相符(床头卡、一览表)。
38.□护士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
39.□床尾有高危标识,标识与患者病情相符。
备注:1.一张表格用于一个病区
2.检查发现不符合评价标准的,在该项目前□内打×,符合评价标准的在□内打√。未查项目不标识。
23.□责护知道管路的作用,观察内容,护理要点并详细记录。
五、安全管理
24.□自理能力评分与病情相符。
25.□压疮危险因素评分与病情相符,护理措施到位。26.□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与病情相符,护理措施到位。
27.□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分与病情相符,护理措施到位。
28.□各种评估单根据病情及用药情况,动态评估。
定州市人民医院分级护理检查评价标准(DZSRMYYHLB-201612-201712)
检查日期:护士长签字:检查人签字:合格率:
一、结构
1.□科室有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分级护理标准。
2.□科室有健康教育落实制度。
二、汇报病历
3.□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原因、临床表现。
4.□目前的病情变化、观察要点、专科护理。
13.□胡须清洁短(根据个人喜好),口腔清洁无异味。
14.□手足清洁,指趾甲短。
15.□全身皮肤清洁无异味,尤其腋下、腹股沟、会阴部。
16.卧床患者严格落实基础护理实施表。
四、专科、管路护理
17.□吸氧装置标明床号、姓名、流量,字迹清晰,暂停吸氧者,吸氧管避免污染。
18.□胃肠减压、鼻饲管者,标识正确、字迹清晰,固定完好,管道通常清洁,按时冲管,给药并记录。
19.□胃肠减压装置每周更换。
20.□留置尿管标识正确,字迹清晰,固定牢固、通畅(根据自理能力情况选择固定位置),会阴护理日2次,按时更换尿管(根据尿管说明书)、尿袋及管路固定器(根据使用说明书),并保持清洁。
2018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2、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从爭本专科3年以上工作经历。
符合,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
1.科护士长.护士长取得省级或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分,未达到不得 分
2、特殊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 统的专科培训。
3、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符合“C”,并:
B
查阅文件、记录及有关資料, 访谈相关人负实地査看软硬 件设施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目标落实惜况有监管及督查。
3分,未达到不得 分
2、护理目标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2分,未达到不得 分
符合‘飞",并:
A
>
查阖塗料,现场查看.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护理规划与计划疔效落实。
任何一项描标未达 到,不得"C”
K医院有护理离伎管理制度,护理筒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伎设置名录(2013版)》,明确商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矣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仁 职能部门对岗伎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有检查与监管。
5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V ,并:
A
査阅资料、个案追琮、现 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N1: N2: N3: N4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护理分层级 菅理落实。护理人负年离职率<5氐
1_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

A 5.3.2.1.A.1
5.3.3根据《护理分级》(WS/T 431-2013)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
护理
5.3.3.1依据《护理分 级》(WS/T431-2013) 制定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 实施护理措施。
C
B A
5.3.3.1.C.1
5.3.3.1.C.2 5.3.3.1.B.1 5.3.3.1.B.2 5.3.3.1.A.1
科护理人才。
A 5.2.5.2.A.1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5.3.1依据《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5.3.1.1.C.1
5.3.1.1.C.2
护理(管 理1、管 理2)
5.3.1.1优质护理服务 落实到位。
C
5.3.1.1.C.3 5.3.1.1.C.4
A 5.5.3.1.A.1
5.5.3.2有新生儿室护
5.5.3.3.C.1
护理
理管理制度、规范、 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护理常规,有突发 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流 程。
C 5.5.3.3.C.2
5.5.3.3.C.3
B
5.5.3.3.B.1 5.5.3.3.B.2
A 5.5.3.3.A.1
5.5.3.4.C.1
督。
B
5.5.1.4.B.1 5.5.1.4.B.2
A 5.5.1.4.A.1
5.5.2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
5.5.2.1消毒供应室建
5.5.2.1.C.1
筑布局合理,设施、 院感(护 设备完善,符合相关
C 5.5.2.1.C.2
理)
规范要求。工作区域 划分符合消毒隔离要 求。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评价细则一、医院管理(228 分)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一)科室设置 (10 分) 1.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院感科、门诊办、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信息科等。
3 查人事资料和职工花名册。
①标准中所列科室齐全,每缺一科扣1 分;②科室主任配备齐全,每缺一科扣0.5 分。
2.临床科室: 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麻醉科、皮肤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
二级临床科室:内科:应有4 个以上专科,设消化、心血管、呼吸、血液等。
外科:应设3 个以上专科,设普外、泌尿外科、骨科等。
妇产科:设妇科、产科。
儿科:设儿内科、新生儿科。
3 同上。
一级科室每缺一科扣1 分;二级科室缺科扣0.5 分。
3.院级重点专科:全院应有3 个以上重点专科,每个重点专科具有20 张以上床位数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1.5 同上。
每缺一个重点专科扣1 分;每科床位数少于20 张扣0.5 分。
4.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血库)、病理科、影像科、理疗(可与康复科合设)、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营养室、超声、心电图等。
2 同上。
每缺一科扣0.2 分。
5.其他科室:图书馆(室)、病案统计室。
0.5 同上。
每缺一室扣0.5 分。
2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二)人力资源 (20 分) 1.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编制床位数保持一致。
1 查资料。
超过10%扣0.5 分,超过20%不得分。
2.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1:1.3-1.5;床位与病床护士之比≥1:0.43。
4 听汇报、查资料。
人员编制、人员学历、资历、专业年限、技术职务、职称任命、人员编制。
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每低0.1 扣2 分,床护比低0.01 扣1 分。
3.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75%,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的50%。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试用稿目录《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3)一、本细则适用范围 (3)二、细则的项目分类 (4)(一)标准适用范围 (4)(二)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4)(三)可选项目 (5)(四)项目条款分布 (5)三、评审表述方式 (6)(一)评价采用A、B、C、D、E 五档表述方式 (6)(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 (6)四、评审结果的判定 (7)《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8)第一章医院功能与任务 (8)第二章医院服务 (14)第三章患者安全 (21)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27)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104)第六章医院管理 (114)第七章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139)综合医院通用标准 (139)心血管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58)儿童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75)肿瘤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92)妇产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10)眼科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25)精神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40)口腔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51)传染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66)《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发〔2017〕46 号《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医院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医院评审暂行办法》4 年一个周期评审工作要求,在总结我国上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在全国 15 类400 余所医院通过实践 10 个不同医院类别《2011 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取得的工作经验,为了增强评价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我委印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分层级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有培训计划,并落实。
2、培训内容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 特点。
3、通过实施临床护士能力考核,对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4、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医院年度预算并执行。
符合“C”,并:
5分,未达到不得 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
1、护理临床技术应用有重大突破,近三年取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评估奖项1项或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项2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
5分,未达到不得 分
5-2-3具有一批
5-2-3-1具有一批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
技术水平较高、
享有一定学术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职能部门对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有检查与监管。
5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现
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N1:N2:N3:N4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护理分 层级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5-1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项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1-1院领导 履行对护理工 作领导责任,医 院建立垂直管理 体系,对护理工 作实施目标管 理。
5-1-1-1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领导 下的 护理组织管理 体系 ,对护理工作 实施 目标管理 。
影响力的临床 护理专家。
技术水平较高,在 区域范围内享有一 定学术影响力的临 床护理专家。
1、5人及以上在省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得“C”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2人及以上在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5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
1、2人及以上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评价标准等。
管理落实。护理人员年离职率<5%。
5分,未达到不得分
5-2-2护理人 力资源实行弹
5-2-2-1对护理人 力资源实行动态调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护理人员名册、排班
表,了解护理人员配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得 “C”
1、各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实行差别化配置,符合《医院各科护士
性调配。
配,有机动护理人 力资源储备,人员 调配和临床排班满 足临床工作需要。 排班机制灵活。
5-1-3-1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 南、标准,制定 护理制度、常规和 操作规程
律法规、行业指南、 标准,制定并落实护 理制度、常规和操作 规程。
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等,建 立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定期修订。
基数配置参考标准(试行)》。
置;追踪现场查看科室护理人 员配置、护士分管床位是否能 级对应; 白班、夜班的护士结 构和数量是否合理,满足临床 需要等
2、实行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结合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多种形式的
弹性排班。排班体现患者病情与护士能力相适应。
3、有机动护理人力资源(N2以上) 储备、调配的方案,并执行。对储备人员 有培训和考核,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分层级管理相关制 度、岗位设置、岗位职 责、分级管理档案等;追 踪护士晋级考核的落实; 访谈护士各岗位层级上下 流动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 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 , 评价N3、N4级护士和特 殊 科 室 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的落实 和 效 果 , 评 价 专 科 护 理 人才的使用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 达到,不得“C”
1、根据护理学科发展及医院功能需要,制定并落实本院专科护理培训计划。
2、每年外派专科护理骨干培训人数占护士总数的1-2%(包括省级以上专科护士 培训、国内外该专科护理水平较高的医院进修学习累计3个月及以上、出 国(境)培训1个月以上)。
行情况
得“C”
2、对相关人员有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3、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及操作规范。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科室 及职能部门的改进措 施的落实情况
1、科室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整改, 措施落实有效。
3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督,措 施落实到位。
5分,未达到不得分
5-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项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3-1落实分 级护理。
5-3-1-1根据《综 合医院分级护理指 导原则》的要求, 实施分级护理,落 实护理措施。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临床个案追踪
实地查看患者(重点是危重 患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5分,未达到不得分
5-3-2全面开 展优质护理服 务。
5-3-2-1实施责任制 整体护理,为 患者 提供全面、全程、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结合追踪,实地查看排班 表,是否体现责任制;提供 优质护理服务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得“C”
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2、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与需求,实施个性
3、落实编制内外的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现场访谈
1、护理人员绩效分配、考核有信息化支持。
2分,未达到不得 分
2、职能部门对绩效分配、考核方案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
3分,未达到不得 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和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实施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2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追踪改进成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各项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范落实到位。
5分,未达到不得分
5-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2-1实施护理 人员分层级管 理。
5-2-1-1对护理人 员实行分层级管 理,明确并落实岗 位设置、岗位职责、 工作标准和岗位技术 能力要求。各层级护 理人员比例构成合 理。
实地查看护理员管理、收费 是否自愿等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 到,不得“C”
1、依据《分级护理》(WS/T 431-2013),制定符合医院与专科实际的分级 护理制度。
2、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病情与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护理措施到 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护理级别。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 发展规划、协调机
制),访谈,现场查看落实
任何一项指标未 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 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机制,定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
2、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贯彻我省《关于促进我省护理事业改 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3、生活护理较重的临床科室配置护理员。护理员不得承担护士工作内容。护 理员管理执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员管理的指导意见》。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 防范措施。护士掌握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生命支持设备操作、 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等。
符合“C”,并:
B
临床个案追踪、查阅资料
1、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相符。
3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分级制度落实情况、危重症知识技能培训有检查与 监管,并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
2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临床个案追踪、访谈
1、分级护理(重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2、特殊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 统的专科培训。
3分,未达到不得 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 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分,未达到不得 分
5-1-3依据法
5分,未达到不得 分
5-2-4护理人 员在职教育培 训与考评落实 到位。
5-2-4-1各层级护理 人员岗位培训落实 《江苏省实施医院 护士岗位管理的指 导意见》的要求, 实 施临床护士能力考 料,临床个案追踪;查阅 护理部上一年度 常 规 培 训 经 费的预算及执行情况。
4、夜班和各科室高峰时段,当危重病人比例超过20%,排双班。夜班机制
灵 活。
5、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符合“C”,并:
访谈护士长和查阅科室排班表 了解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动态调 配和能级对应;查阅督查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