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作文:我看曹操与刘备
初一作文:曹操vs刘备

初一作文:曹操vs刘备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随着歌声的响起,又想起了那些熟悉的画面,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纳贤的刘备,勇猛的张飞,中意的关羽,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爱才又有几分奸诈的曹操……数之不尽的人物构成了《三国演义》。
先说曹操这个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可见曹操的野心有多大。
宁可错杀吕伯奢一家,也不给他们追杀自己的机会。
如果当时曹操有了一丝恻隐之心,不排除这种可能,曹操早就推出历史舞台了。
曹操,大家给他的第一个评价大概是奸诈。
对,曹操是奸诈。
曹军与袁军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许攸提议烧掉袁绍粮草。
曹操亲自率领军队连夜抄小路,换上袁军的服装,冲进袁营。
袁军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曹操却表现出帝王的镇定。
结果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曹操的奸诈似乎成了习惯,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当时那种时代,那种尔虞我诈的时代,没有一点奸诈只会任人宰割!刘备是当时与曹操并称为英雄的人。
刘备,本身没什么本事,身边却聚集了一帮英勇善战的人,关羽,张飞,赵云都甘心为他卖命,也不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助他一统天下。
到底是什么让刘备拥有这么多生死之交!刘备从一无所有到一方霸主,历史数十年。
第一,靠的是志向。
刘备是汉室后裔,为了兴复汉室。
第二,仁义。
毫无疑问,刘备是三国里最仁义的,这也是刘备帝王风范的最重要的体现。
刘备后期每攻下一座城池,必定安抚当地的老百姓,第三,纳贤。
三顾茅庐只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可以这么说,比身手,刘备不如关羽张飞,比智慧,刘备不如孔明庞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仁义之士,使得这么多贤人聚集在他身边,成为一代帝王!刘备也并非完美。
为帮兄弟报仇,盲目出军攻打吴国,实非帝王之举。
如果真要比出个胜负,还真没有办法。
人无完人,刘备要是有曹操的一点野心,曹操如果有刘备的一点仁义,那就成两国争霸了。
初中议论文作文:我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我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的《三国志》,刘备都被描写成是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者形象,但刘备真是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者吗?我们最熟悉的故事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它反映了刘备的思贤若渴。
但刘备真的是一个思贤若渴的人吗?《三国演义》刘备去找诸葛亮的原因是徐庶去了曹营,刘备军事集团少了一个高参,凭刘备的才能不足以与沙场老将曹操抗衡,如果你是刘备你会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找军师?至于三顾茅庐刘备能抛下架子也纯属无奈,不抛下架子诸葛亮就不会出山,他刘备总不会坐等曹操消灭他吧。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刘备倾全国之兵,亲率70万大军攻打东吴报仇,尽管士兵被陆逊烧得精光,但刘备此举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评论为当了皇帝后仍不忘当年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是一个无论如何身居高位都能让感情高于权利的人。
然而刘备是一个重情谊的人吗?《三国演义》中有“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赵子龙原是公孙瓒的部将,刘备投于公孙瓒旗下的时候和刘备私交甚笃,丝毫不亚于关张。
而这个重感情的人就为了让赵云死心塌地的帮他打仗,只不过利用一下他的长胳膊,把刘禅轻轻放在地下,让阿斗哭几声,等赵云心软时再把他抱起来,说什么把刘禅重重掷地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小说还把刘备描述成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的统治者。
典型的就是刘表死后,刘琦和刘琮把荆州献给了曹操,开城投降。
刘备只好如丧家之犬灰溜溜的朝拥有很多战略物资的江陵逃,随军同行的有10万荆州百姓。
小说为了烘托刘备的爱民如子只好让诸葛亮做恶人了,诸葛亮让刘备放弃百姓,免得军队的行军速度被百姓拖累。
刘备不忍。
当时刘备的败军日行不过十几里,而曹操亲率数千轻骑兵以日行百余里的速度追赶,显然诸葛亮的决定是对的。
是不是刘备不带百姓走“残暴”的曹操就要大屠杀呢?笔者认为不然,曹操每打下一座城池,都要出榜安民,且阿瞒的《日内瓦公约》学的也不错,只要打这座城池死的人一般不是太多,曹操是不会屠城的。
刘备这么做为了什么?用句时髦的话叫在BBS中积攒人气,以便日后三分天下和孙权、曹操PK,由此看来刘备的思想还是蛮前卫的。
初二作文议论文《论刘备与曹操(转载)》500字(共8页PPT)

一件?
优点 而且,曹操的
是刘备所不能
及的。曹操做事果断,从不只依赖
谋士卒,将自己的安危置
之度外,他的领袖风范是刘备
所望尘莫及的。
关键词:然而,当时,国家,摇摇
欲坠,天下,大势,皇帝,软弱无能,曹 操,取而代之,不是,好事,一件,而且, 曹操,优点,刘备,不能,曹操,做事, 果断,从不,依赖,谋士,意见,大战, 亲冒矢石,身先士卒,自己,安危,置 之度外,领袖,风范,刘备,望尘莫及。
关键词:刘备,根本,配不上,英
雄,曹操,如此,枭雄,奸雄,人们,唾 弃,实在,一场,悲剧。
初二作文议论文《论刘备与曹操 (转载)》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 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再见
初二作文议论文
论刘备与曹操(转载)
500字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自古曹操就被这样评论,而正
义之师则就是刘备的代名词了。
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评论可是大错特 错。
奸雄,这个词一听就让人不舒服。 而曹操又“奸”在何处呢?刘备认为,
叛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
贼,
就是奸臣。
关键词: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勉强,天下,三分之一,如果,赵云,诸 葛亮,曹操,忠心,良臣,统一天下,曹 操,来说,只是,两三年,事情,刘备, 就是,胆小怕事,需要,靠山,不是,刘 备,天下,出来,孙权,天下,继承,曹 操,天下,出来。
初二作文议论文《论刘备与曹操 (转载)》
刘备根本配不上英雄二字,而曹
操如此枭雄,却因“奸雄”二 字为人们所唾弃,实在是一场悲 剧。
初二作文议论文《论刘备与曹操 (转载)》
再看刘备呢,他其实是与刘邦是
同一类人。说得好听点是仁义,其实
刘备和曹操较量的作文

刘备和曹操较量的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刘备和曹操的故事,我听得可认真了!
曹操,大家都叫他“曹丞相”,他很厉害,手下有许多能人。
像郭嘉,有胆有识,像夏侯惇,勇猛无敌,有许褚,力气大得强横,他们总是围在曹操身边,好像是一群严密保护他的狼。
刘备呢,他跟曹操比起来,还没有那样厉害。
他手下的人也不多,也没有像曹操那样厉害的武将,可是他很善良,很讲义气。
他跟着关羽、张飞,一起打天下,他们三兄弟像亲兄弟一样,谁也不肯离开谁。
他们俩偶尔会打起仗来,有时候打得很凶猛。
以前我听说有一次,曹操把刘备打得快撑不住了,关羽和张飞为了救刘备,冲进敌军阵中,杀得敌军哭爹喊娘。
我真想穿越到那个年代,亲眼看看刘备和曹操的较量,看一下谁更厉害!
我听说曹操后来统一了北方,刘备最终也建立了蜀汉,他们俩都很厉害。
只不过,我更喜欢刘备,因为他善良,他讲义气。
他是我的偶像!。
论刘备与曹操作文【初中初三500字】

论刘备与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自古曹操就被这样评论,而正义之师则就是刘备的代名词了。
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评论可是大错特错。
奸雄,这个词一听就让人不舒服。
而曹操又“奸”在何处呢?刘备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叛国贼,就是奸臣。
然而当时国家摇摇欲坠,天下大势已变,皇帝又软弱无能,让曹操取而代之,岂不是好事一件?而且,曹操的优点是刘备所不能及的。
曹操做事果断,从不只依赖谋士的意见,而在大战中他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的领袖风范是刘备所望尘莫及的。
再看刘备呢,他其实是与刘邦是同一类人。
说得好听点是仁义,其实是软弱无能。
曹操主张灭吕布,而刘备却因吕布之勇猛将其收留,起初他投靠袁绍,后又寄居于曹操帐下。
他与张飞口中那本骂吕布三姓家奴,又相差多少呢?他有五虎将、诸葛亮,所以勉强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如果,赵云、诸葛亮是曹操的忠心良臣,那统一天下对曹操来说不就只是两三年的事情吗?刘备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需要有靠山。
不是有句话说吗,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孙权的天下是继承来的,曹操的天下是打出来的。
刘备根本配不上英雄二字,而曹操如此枭雄,却因“奸雄”二字为人们所唾弃,实在是一场悲剧。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共5篇)[修改版]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共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1ebcc13968011ca2009126.png)
第一篇:《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三国演义》读后感—淡淡我对曹操、刘备人物矛盾冲突的看法《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我国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喜欢看,可谓是“老少皆宜”。
长者们常感叹于书中人物命运的复杂曲折,少者则对宏大壮阔的战争场面唏嘘不已。
我想不论从哪一方面去品读这部作品,对书中人物矛盾冲突的关注都是不可或缺的,以下谈谈我对书中所描写的两位主要人物曹操、刘备的看法。
先说曹操。
曹操的形象可谓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刻画的最成功的封建社会奸雄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狡诈等特质。
曹操一是个野心家,他从青州起兵一直到成为北方的霸主掌握朝廷大权,整个过程处处显现出他的无穷野心,书中写道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便是曹操一生的处世哲学。
对于曹操性格中凶残的描写书中有多处,特别是当董承接受汉献帝密诏被曹操发现后,董承等五家老小总共七百余人都被曹操下令杀害,其中竟然连孕妇也不放过,可谓是凶残之极。
再说刘备。
小说中对刘备的政治才能以及道德品质,都极力加以歌颂,将他塑造成为封建时代贤明仁爱的政治领袖形象。
不是说刘备没有野心,没有当帝王的愿望,只是他的表露更为含蓄,更容易使读者所接受。
刘备爱民如子,仁民爱物,对身边的将士和天下的百姓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一点在小说中也有多处描写。
新野之战撤退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执意带领全城的百姓撤退,日行十余里,宁可失去战机,也不抛弃百姓。
小说中,经常将曹操与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描写,有意的制造二者的人物矛盾冲突。
刘备忠诚厚道,谦恭待人,曹操囚禁徐庶之母逼徐庶归附,而刘备竟为救徐庶之母而放走徐庶;曹操对张松傲慢无礼,而刘备却对张松以礼相待。
这正如刘备自己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正是作者采用这样的对比手法,将刘备刻画成为了一个圣明君主的形象。
正是基于作者这样一种带有“拥刘反曹”倾向的描写,使得现在的许多读者都更喜欢刘皇叔,对曹阿瞒则带有一定的偏见。
刘备和曹操较量的作文

刘备和曹操较量的作文在那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刘备和曹操这两位豪杰如同璀璨星辰,相互辉映又激烈较量。
说起刘备,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带着几分仁义和执着。
他身材不算高大威猛,但眼神中透着坚定和热忱。
刘备出身贫寒,却心怀大志,一心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他带着关羽、张飞这两位义弟,四处奔波,寻找着立足之地。
曹操呢,则是完全不同的画风。
他有权谋、有胆识,是个极具魄力的枭雄。
曹操身材较为高大,目光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善于用人,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刘备和曹操的第一次正面较量,发生在徐州。
当时的徐州牧陶谦病逝,将徐州让与刘备。
这可让曹操红了眼,他认为徐州本应是他的囊中之物,怎能让刘备轻易得手。
于是,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徐州。
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旌旗蔽日。
曹操的军队装备精良,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喊杀声震天动地。
刘备这边呢,虽然兵力不及曹操,但他也毫不退缩。
刘备亲自登上城楼,望着曹操的大军,心中虽有忧虑,但脸上却毫无惧色。
关羽和张飞则在城楼下,紧握着手中的兵器,准备随时与敌军厮杀。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张飞的丈八蛇矛更是威风凛凛。
刘备深知,硬拼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
于是,他派出使者前往曹操军营,试图说服曹操退兵。
可曹操哪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他大手一挥,根本不理会使者的言辞。
战斗终于打响了,曹操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徐州城。
城楼上的刘备指挥着士兵们奋力抵抗,滚木礌石纷纷落下,砸得曹军哭爹喊娘。
但曹操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一波接着一波,攻势丝毫不见减弱。
关羽和张飞在城楼下与曹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曹军纷纷倒下。
他的刀法凌厉,招式威猛,让曹军士兵心生畏惧。
张飞则更是勇猛无比,他瞪大了眼睛,大声怒吼着,那丈八蛇矛在他手中就像一条活灵活现的巨蟒,吞吐着致命的锋芒。
可尽管如此,刘备一方还是渐渐陷入了困境。
城墙多处被曹军攻破,士兵们伤亡惨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备当机立断,决定率领残部突围。
(议论文)议论文曹操作文5篇

议论文曹操作文5篇曹操脑有勇有谋,又是杰出的文人,非一般无能之人相比。
所以我觉得,他不应该单单只背负着奸诈之名。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议论文曹操,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能喜欢。
议论文曹操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东汉末年之乱世,观天下之局势,凭勇谋而独霸一方者,史评“治国之良臣,乱世之奸雄〞,此乃曹操也。
以吾之愚见,三国里真正的英雄,非曹操莫属。
先说孙权,虽会用人,但全凭祖上基业,称不得英雄;再说刘备,虽性情稳重而仁厚,但功绩多在属下,也称不得英雄;再说袁绍,虽之前势力强大,但刚愎自用,好谋无断,也称不得英雄。
由此看来,天下之英雄,曹操当之无愧。
再说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多疑,“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便出自他之口。
但我认为这种性格,符合那个时代群雄争霸的特点,而曹操恰恰也有这样的野心,想要一统天下。
在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凸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
毛泽东评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他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而我认为他在“望梅止渴〞中所表现的机智,更是一般人所不及的。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是曹军在路过宛城时,曹操规定,将士一律不得踩踏民田,而自己的马却因受惊而踩踏了民田,他让法官为自己定罪,因书上说不能处分担任尊贵职务的人,但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分。
于是便割断了自己的一缕头发。
可见曹操的治军严明、以身作那么。
在我眼中,曹操也是一个会重用人才、任人唯贤的人。
官渡之战中,他让袁绍的得力谋士—许攸为他所用,从而大败袁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他爱惜人才,不惜把捕获的吕布的赤兔马赠给关羽,对关羽恩重如山,所以才致使败走华容道时关羽念及旧情放了曹操一马。
而我认为曹操更是一位极英明而有远见的人,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他便认准“天下英雄,惟使备与操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曹操与刘备
自古以来,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一种感觉
______曹操不及刘备.他们都认为:刘备仁且义,而曹操奸且残.我却不赞同,理由如下:
古人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大大.’’古人是把;仁’’;义’’作为道德准则推崇的.刘备却有几点儿称不上仁义.其一,刘备借荆州不还,且欺骗老实的鲁肃;其二,刘备贪色,为了孙夫人久居东吴,不思回荆州;其三,刘备不义,以借兵讨伐为名,夺取徐州,其四,刘备不仁,夺宗亲的荆益之地;其五,刘备发兵攻吴,既不明智也不义,结果,大败而归.但凭这五条,足以说明刘备是不仁不义的.
曹操,称其奸且残是冤莫大焉.其一,在乱世当中,不具三分奸,能称七分雄吗?其二,曹操有智,能挟天子而令诸侯;其三,曹操礼贤纳士,珍爱关羽之武,接纳刘备而不斩杀;其四,曹操仁义,法令有度,当他的马受惊吓而践踏麦田时,曹操割发代首;其五,曹操并未夺皇位,立太子长幼有序,这是他的忠和智.但凭这五条,就不能说他奸且残.
曹操对贤士丝毫不怠慢,连意见都能采纳.他能以才取贤,刘备呢,庞统真心投靠他,而他却嫌庞统丑,不予重用.
特别是在华容道,曹操自己生死未卜时,还昂天大笑
诸葛亮,周瑜.一个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仍然时时想着用兵,莫非此人是神?
如果你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不忠义,那么请问,齐桓公如不;尊王攘夷’’,如何做得霸主?如果曹操不奉迎汉献帝的话,那汉献帝也迟早会被他人所挟,说不定还会死
于乱军中.所以,曹操的做法是对的.刘备也会打着皇叔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啊.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评价曹操:;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敬佩他.’’是的,《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部历史小说,他不能用来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连曹操的劲敌诸葛亮自己也说:;将才者,古之管,乐,今之曹孟德,周公谨也.’’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