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练习二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规律。

2.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3.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及其意义(2)细菌的营养及人工培养方法。

(3)细菌分类与命名的原则【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二、细菌的物理性状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一、细菌的营养类型二、细菌的营养物质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五、细菌的生长繁殖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第五节细菌的分类【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专性需氧菌2.兼性厌氧菌3.专性厌氧4.菌落5.生长因子6.热原质7.细菌素8.培养基9.抗生素10.纯培养11.细菌的种12.细菌的属二、填空题1.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菌落。

2.含5g/L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上,___________细菌生长后出现混浊,___________细菌则沿穿刺线生长。

3.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________,液体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

4.细菌色素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5.根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要,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营养类型,而病原微生物多属于________。

6.菌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

8.培养大多数病原性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度;最适酸硷度,即pH为______________。

9.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0.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必需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条件。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1、下列与细菌动力观察有关的是()A.压滴法标本观测B.鞭毛染色C.半固体穿刺D.革兰染色E.悬滴标本镜检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E.病毒3、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皮损形态为()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C.毛囊性小脓疱D.粉刺E.瘢痕4、检查鸡胚内病毒繁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以下不属于直接方法的是()A.鸡胚死亡B.鸡胚特殊损害C.鸡胚生长迟缓D.绒毛尿囊膜形成痘疱E.血凝实验5、花斑癣致病菌培养,正确的描述是()A.人工不能体外培养B.一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C.需用含橄榄油的专门培养基D.需用皮肤癣菌选择培养基E.需用玉米吐温培养基6、普通型流脑用磺胺嘧啶治疗1天,第2天临床病症无改善,出现颅高压,主要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改用青霉素加氯霉素B.加强脱水治疗C.肝素应用D.加用激素E.腰穿放脑脊液7、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A.IgGB.IgAC.IgED.IgME.IgD8、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A.R质粒B.Col质粒C.F质粒D.K质粒E.Vi质粒9、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人类口唇疱疹()A.单纯疱疹病毒1型B.单纯疱疹病毒2型C.人疱疹病毒3型D.人疱疹病毒4型E.人疱疹病毒5型10、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细胞壁B.细胞膜C.鞭毛D.细胞质E.核质11、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A.R质粒B.Col质粒C.F质粒D.K质粒E.Vi质粒12、孕妇感染后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鼻病毒C.麻疹病毒D.冠状病毒E.风疹病毒13、男性,21岁。

近1周来突然感到乏力、厌食,右上腹隐痛来院门诊。

体检:肝肋下2cm,质中,有压痛,疑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应立即做下列哪项检查()A.ALT、AST测定B.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C.肝脾B超检查D.ALP、AST测定E.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4、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A.紫外光B.红外光C.可见光D.白光E.以上都可以15、HBV侵入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下列哪种细胞中进行繁殖()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内皮细胞E.肥大细胞16、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查出病毒颗粒的形态是()A.Dane颗粒和小球形颗粒B.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C.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D.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e颗粒E.颗粒17、男性,25岁。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习题----免费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习题----免费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A型题:
1.细菌直接摄取外界游离的DNA片段发生变异称为
A.转导B.转化C.接合D.转换E.融合
2.染色体上整合了F质粒的细菌称为
A.溶原性细菌B.高频重组菌C.“雄性”菌D.噬菌体敏感菌E.感受态细菌
3.可在质粒及染色体之间自行转移的基因称为
A.噬菌体B.质粒C.转位因子D.转座子E.插入序列
16.防止耐药菌株的形成与扩散应当
①做药敏试验②足够剂量用药③联合用药④少量多次使用药
二、填空题
17.细菌由野生型开始发生突变引起性状的改变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
再次突变又恢复原来的性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0.原生质体融合是细菌自发突变的一种重要机制。
21.细菌形态结构等变异可引起生化反应的改变而导致菌种鉴定的困难。
22.Mu噬菌体也具有转位因子的作用。
23.普遍性转导同毒性噬菌体有关,局限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同温和噬菌体有关。
四、解释名词
24.转座子
25.局限性转导
26.接合
27.转位因子
28.溶原性转换
18.彷徨试验和影印培养常用于检测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发突变。
19.细菌获得外源基因的方式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考点1、单选以下哪种变异属于细菌基因型的改变()A.金黄色葡萄球菌素的丢失B.在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形成L型细菌C.人工传代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荚膜丢失(江南博哥)D.光滑型的沙门菌经人工培养后变成粗糙型E.经质粒的转移而使细菌获得新的耐药性正确答案:E2、单选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A.光学性质B.带电现象C.表面积D.渗透压E.半渗透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细菌的带电现象与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系。

3、单选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A.R质粒B.Col质粒C.F质粒D.K质粒E.Vi质粒正确答案:E4、单选大多数细菌分裂一代一般需要时间是()A.5~10minB.20~30minC.1h左右D.18~24hE.48~72h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大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要的时间是20~30分钟,个别细菌繁殖速度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需要18~20h。

5、单选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A.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D.中介体E.核糖体正确答案:C6、单选解释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确切的是()A.细菌生长繁殖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来源B.除了耐酸碱的细菌之外,对大多数细菌合适的pH为7.2~7.6C.35℃~37℃最适合所有细菌生长D.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浓度的COE.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正确答案:C7、单选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A.热原质B.硫化氢C.外毒素D.维生素E.抗生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硫化氢是细菌分解利用物质后代谢的产物,另几项不是分解代谢的产物。

8、单选BCG的获得属于()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形态变异D.菌落变异E.鞭毛变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卡介苗(BCG)是一种毒力减弱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

9、单选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应包括()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维生素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色素、细菌素、热原质和维生素均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试题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试题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试题二1、单选观察细菌芽孢应选择生长曲线的()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加速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其数目随时间变化以指数增(江南博哥)长,直到达到最大生长值。

这一期细菌繁殖最快,形态最典型,因此,经常被用于观察和鉴别(如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和药物敏感试验等)。

2、单选菌种保存中防止细菌变异的措施包括()A.控制传代次数B.用典型菌落传代C.通过易感动物接种D.已发现变异但无易感动物接种的菌株,可以淘汰E.以上皆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细菌的传代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故要控制传代次数。

3、单选MRI禁忌证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金属假肢,关节患者B.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者C.装有心脏起搏器者D.铁磁性夹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E.对碘剂过敏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磁共振采用高场强扫描成像,为防止意外,下列情况应视为禁忌证:①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神经刺激器者;②曾做过动脉瘤手术及颅内带有动脉瘤夹者;③曾做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脏瓣膜者④有眼球内金属异物或内耳植入金属假体者。

4、单选关于MR信号空间定位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主要依赖梯度场来完成B.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主要依赖主磁场完成C.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主要依赖自旋回波完成D.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主要依赖定位尺完成E.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主要依赖测量Larmor频率完成正确答案:A5、单选目前临床应用的MRI是观察存在于人体内()。

A.质子B.电子C.分子D.原子E.光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氢原子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物质,原子核中只含1个质子,而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

所以现阶段临床中应用的磁共振成像中主要涉及氢质子。

6、单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是一种()。

A.FID类序列B.自旋回波序列C.快速自旋回波序列D.梯度回波类序列E.杂和序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EPI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属于梯度回波类序列。

微生物检验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微生物检验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微生物检验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练习题一、A11、下列关于基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说法错误的是A、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是受体菌的形状发生变异的过程B、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C、结合是受体菌和总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所带有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D、结合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菌E、原生质体融合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是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2、R质粒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3、下列选项中不是质粒的基本特性的是A、质粒DNA的复制为不依赖细菌染色体的自主复制B、质粒是并非细菌存在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C、具有不相容性D、具有转移性E、具有相容性4、质粒是细菌的A、染色体DNAB、胞质中核糖体C、胞质颗粒D、中介体E、染色体外DNA5、从患者体内分离的细菌菌落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

这种变异称A、病毒突变体B、S-R变异C、耐药性变异D、毒力变异E、生长能力变异6、以下选项中属于细菌基因型的改变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素的丢失B、在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形成L型细菌C、人工传代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荚膜丢失D、光滑型的沙门菌经人工培养后变成粗糙型E、经质粒的转移而使细菌获新的耐药性7、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痰中分离出一株无色透明黏液性菌落,无色透明,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室温传几代后恢复扁平灰绿色菌落。

这是因为细菌A、染色体变异B、毒力变异C、S-R变异D、菌落变异E、酶活性变异8、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的疫苗不包括A、亚单位疫苗B、基因工程疫苗C、活载体疫苗D、减毒活疫苗E、分子疫苗9、以噬菌体为媒介的基因转移方式为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10、关于细菌的转位因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转位因子可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B、转位因子可不依赖于染色体或质粒而自行复制C、转位因子包括插入序列、转座子与转座噬菌体3类D、插入序列结构最简单,是最小的转位因子E、转座子除具有与插入功能有关的基因以外,还携带有其他基因11、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供体菌DNA片段A、不能进入受体菌B、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C、进入受体菌后自行复制D、进入受体菌后不能与受体菌基因重组E、与受体菌基因重组后不能表达相应的性状12、细菌体内染色体以外的环状双股DNA是A、核仁B、质粒C、核糖体D、线粒体E、转位因子13、在产超广谱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细胞浆中,有一环状DNA,它不依赖染色体而自行复制,并能将产超广谱酶特性通过接合试验转给另一细菌它是细菌的A、染色体B、质粒C、转位因子D、中介体E、线粒体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溶源性转换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是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4-10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4-10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4-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OF试验应注意的内容是()A.培养基pH准确B.封蜡管除氧C.仅含单种糖类D.培养基中糖与蛋白比例准确E.以上均是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溶原性转换是指()A.细菌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B.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F质粒转入受体菌体内C.噬菌体的DNA与细菌DNA发生重组D.受体菌通过噬菌体接受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而发生基因改变E.受体菌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而重组11ѡ5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A.R质粒B.Col质粒C.F质粒D.K质粒E.Vi质粒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生长曲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生长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一条曲线B.生长曲线可分为4期,即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C.生长曲线对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D.典型生长曲线可根据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特点而绘制E.细菌在体内的生长曲线与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有差异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解释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确切的是()A.细菌生长繁殖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来源B.除了耐酸碱的细菌之外,对大多数细菌合适的pH为7.2~7.6C.35℃~37℃最适合所有细菌生长D.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浓度的COE.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1-8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1-8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题库3-1-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BCG的获得属于()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形态变异D.菌落变异E.鞭毛变异卡介苗(BCG)是一株毒力减弱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

问题:[单选,B型题]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在对数期内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为敏感。

2.稳定期内,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则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问题:[单选,B型题]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在对数期内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为敏感。

2.稳定期内,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则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 夫妻感情问题:[单选,B型题]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较敏感()A.迟缓期B.对数期C.黑暗期D.稳定期E.衰亡期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敏感;稳定期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问题:[单选,B型题]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相等()A.迟缓期B.对数期C.黑暗期D.稳定期E.衰亡期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敏感;稳定期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问题:[单选,B型题]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维生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细菌素E.抗毒素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毒素及侵袭性酶(病原性细菌合成对人和动物有毒性的物质)、色素(色素的形成可用于鉴别细菌)、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与抗生素相比,其作用范围较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现多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二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 1.兼性厌氧菌 2.热原质 3.细菌素 4.耐药性变异(二)填空题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和。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是。

3.大多数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最适生长温度为。

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

4.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主要是和。

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

6.细菌以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分钟左右。

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有、、。

10.细菌的生长曲线所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和四个期。

细菌的各种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在期。

16.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和。

19.IMViC试验是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试验,分别代表试验、试验、试验、试验。

20.细菌的毒力变异可以表现为毒力或。

21.细菌的毒素包括和。

22.细菌的外毒素多数是由产生,细菌的内毒素多数是由产生。

23.卡介苗是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菌失去毒力制成的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病。

(三)单项选择题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A.营养物质B.气体C.温度D.酸碱度E.光线2.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酸碱度是()A.pH6.5~6.8B.pH7.0~7.2C.pH7.2~7.6D.pH7.6~8.0E.pH8.0~9.03.用于鉴别细菌对蛋白质分解能力不同的试验是()A.糖发酵试验B.靛基质试验C.VP试验D.甲基红试验E.尿素分解试验4.某些细菌产生的只对近缘菌起杀菌作用的是()A.抗生素B.细菌素C.色素D.内毒素E.外毒素5.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输液反应有关()A.毒素B.细菌素C.色素D.侵袭性酶E.以上都不是6.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致病性无关()A.内毒素B.细菌素C.外毒素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9.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是()A.抗生素B.细菌素C.色素D.毒素与侵袭性酶E.维生素10.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A.抗生素B.细菌素C.色素D.抗毒素E.维生素1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是()A.抗生素B.细菌素C.色素D.热原质E.以上都不是12.哪一项是用于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的分解代谢产物()A.抗生素B.细菌素C.色素D.热原质E.靛基质13.在下列哪一期中形态典型,对外界环境敏感()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退期E.以上都不是1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二分裂B.有丝分裂C.孢子生殖D.复制E.出芽15.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是()A.28℃B.30℃C. 37℃D.40℃E.45℃16.去除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A.煮沸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滤过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7.细菌素的特点是()A.具有窄谱抗菌作用B.具有广谱抗菌作用C.可由放线菌产生D.可杀死肿瘤细胞E.属抗生素范畴中的一种18.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特点范畴()A.可由放线菌产生B.可由真菌产生C.可由细菌产生D.只对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19.“菌落”是指()A.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B.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C.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D.一个细菌细胞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20.微生物试验室常采用哪一期的细菌培养物进行药敏试验()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退期E.以上都是21.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细菌素C.外毒素D.菌毛E.鞭毛22.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A.内毒素B.细菌染色体C.异染颗粒D.性菌毛E.质粒27.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主要包括()A.营养物质、水分、无机盐、生长因子B.营养物质、酸碱度、生长因子、氧气C.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生长因子D.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E.营养物质、无机盐、酸碱度、气体28.卡介苗是根据下述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A.形态变异B.菌落变异C.毒力变异D.荚膜变异E.耐药性变异30.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A.专性厌氧菌B.专性需氧菌C.兼性厌氧菌D.微需氧菌E.以上都是31.下列哪一项试验不是细菌的生化反应()A.靛基质试验B.甲基红试验C.动力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硫化氢试验32.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靛基质B.色素C.硫化氢D.酸和气体E.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2.细菌的代谢产物,对人有致病作用的包括()A.毒素B.细菌素C.色素D.热原质E.酶类5.关于热原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产生B.注人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C.化学成分是蛋白质D.能被高压蒸气灭菌法所破坏E.药液中不应含有热原质6.可利用下列哪些代谢产物来鉴别细菌()A.溶血毒素B.细菌素C.色素D.抗生素E.维生素7.在有氧环境中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有()A.需氧菌B.兼性需氧菌C.兼性厌氧菌D.专性厌氧菌E.微需氧菌10.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A.营养物质B.酸碱度C.温度D.气体E.湿度11.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酸碱度是()A.pH6.8B.pH7.0C.pH7.2D.pH7.4E.pH7.612.IMVi C试验主要是指下列哪些生化反应试验()A.靛基质试验B.甲基红试验C.VP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尿素分解试验13.用来鉴别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有()A.靛基质试验B.甲基红试验C.VP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糖发酵试验14.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有()A.传染性疾病的诊治B.细菌的鉴定与研究C.生物制品的制备D.基因工程中的应用E.以上都是1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能够致病的产物有()A.毒素B.细菌素C.色素D.热原质E.侵袭性酶类16.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能够用来治病的产物有()A.维生素B.细菌素C.抗生素D.热原质E.毒素及侵袭性酶19.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A.用于疾病的诊断B.用于疾病的治疗C.用于疾病的预防D.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E.用于鉴别细菌20.常见的细菌形态结构的变异有()A.细菌的L型变异B.毒力变异C.H-O变异D.S-R变异E.耐药性变异(五)问答题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2.糖发酵试验有何意义?3.简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条件、繁殖方式、繁殖速度。

4.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哪些对人体有利?哪些对人体有害?7.什么是细菌的变异?变异可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实际意义?8.什么叫细菌的耐药性变异?哪些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怎样防止耐药菌的产生?10.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11.简述细菌分解代谢产物,说出其临床意义。

12.简述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变异的种类、特点。

13.何为IMViC试验?有何临床意义?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填空题1.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2.水氮源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3.pH7.2~7.6 37℃pH8.4~9.2 pH6.5~6.84.氧二氧化碳5.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6.无性二分裂20min7.毒素侵袭性酶类热原质8.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9.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10.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对数期11.混浊沉淀菌膜12.菌落菌苔13.沿穿刺线生长沿穿刺线扩散生长动力14.非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15.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16.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17.F质粒R质粒Col质粒Vi质粒18.鞭毛变异菌落变异19.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20.减弱增强21.内毒素外毒素22.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23.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结核(三)单项选择题1.E2.C3.B4.B5.E6.B7.E8.D9.D 10.D 11.E 12.E 13.B 14.A15.C 16.C?B 17.A 18.D 19.A 20.B 21.A 22.E 23.B 24.C 25.B 26.A 27.D28.C 29.A 30.C 31.C 32.E(四)多项选择题1.AD2.ADE3.DE4.AB5.ABE6.AC7.ACE8.AB9.CDE 10.ABCD 11.CDE 12.ABCD 13.ABCDE 14.ABCDE 15.ADE 16.AC 17.ABCD 18.ABCDE 19.ABCD 20.AC 21.BD 22.ABC(五)问答题(要点)1.(1)迟缓期,(2)对数期,(3)稳定期,(4)衰退期。

2.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分解代谢产物也不同,可用来鉴别细菌。

3.①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pH7.2~7.6)、温度(37℃)、气体(氧气、二氧化碳);②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③繁殖速度,速度快,大多数细菌每20~30min分裂繁殖一代。

4.①对人体有利的有维生素、抗生素、细菌素;②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素、侵袭性酶类、热原质。

7.①细菌的变异:在一定条件下,若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称为变异;②表现:形态结构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③实际意义有疾病的诊断、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8.①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受,这种变异称为耐药性变异;②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痢疾志贺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③防止耐药菌产生的方法有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消毒与隔离,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

10.①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及侵袭性酶类、维生素、色素、细菌素、抗生素;②临床意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用于治疗疾病;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11.利用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临床上采用生化反应试验,来鉴定细菌,常用的试验有糖发酵试验、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及尿素酶试验等。

12.①概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菌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且代代相传,保持相对稳定,称之为遗传。

在一定条件下,若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称为变异;②类型:遗传性变异是指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故又称基因型变异。

可以遗传,是不可逆的。

非遗传性变异是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引起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不能遗传,是可逆的,故又称表现型变异。

13.①IMViC试验主要是指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合称为IMViC试验;②临床意义: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例如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在形态上和糖发酵试验无法鉴别,但通过IMViC试验可以鉴别:前者结果为“+ + - -”,后者为“-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