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三节热力环流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以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 月热岛效应强度散布图 ( 单位:℃ ) 。
读图,回答1~ 2 题。
1.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因为热岛效应致使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分析:第 1 题,公园绿地、水域面积广,热岛效应最弱,中心气温最低。
依据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 月热岛效应强度散布图,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地。
第 2 题,因为热岛效应,城市地区气温高,是上涨气流;郊区气温低,是下沉气流。
联合图示,图 D 箭头方向符合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答案: 1.C 2.D以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等压面散布图,图中双侧为陆地,中部为湖泊。
读图,完成 3~4 题。
3.此时 ()A.湖泊为低压B.陆地为高压C.可能为白日D.湖泊气温高4.此时甲处的风向可能为()A.东南风B.东寒风C.西南风D.西寒风分析:第 3 题,依据等压面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可判断出湖泊为高压,气温低;陆地为低压,气温高,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可能为白日。
第 4 题,因为湖泊为高压,陆地为低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近地面风向受地转倾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甲处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 3.C 4.A以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 米, N 点海拔为480 米。
读甲、乙两幅图,达成5~6题。
5.图中气流运动表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B.焚风C.山谷风D.季风6.以下对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发生在白日,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日C.甲图发生在冬天,乙图发生在夏天D.甲图发生在夏天,乙图发生在冬天分析:第 5 题,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中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
第 6 题,甲图为谷风,发生在白日;乙图为山风,发生在夜晚。
答案: 5.C 6.A特朗勃墙是一种依赖墙体独到的结构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耗费、仅依赖被动式采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 (含解析)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含解析)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地区被风“吹弯了腰”的草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A.B.C.D.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
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ISALSCS)”,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m、直径达10m)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
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4.“除霾塔”除霾工作效率最高的是()A.晴朗无风的夜晚B.晴朗无风的白天C.阴雨无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山东半岛周边海域存在一个环流系统,该环流主要是由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组成(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沿岸流强劲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受洋流影响,洋流边界M处两侧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弯曲状态是()A.东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北凸出B.东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南凸出C.西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南凸出D.西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北凸出7.图为某年11月30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可推断,此时()A.①地比①地气压低B.①地比①地风速大C.①地上升气流为主D.北京风向为东南风下图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①①①①五地气压()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9.图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图正确的是()A.B.C.D.下图为沿20°E经线非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高中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同步测试_2.3.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_word版含解析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4.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冷热状况与等压面的弯曲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6.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减小。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
回答10~11题。
10.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则在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c>d。
12.如图为某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该图所示地区13.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14.读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读“北半球某区域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1~3题。
1.a地与b地气压(P)和气温(T)的比较正确的是()4.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最可能是()力最大的是()答案:C下图为等压面图,虚线表示高度,实线为等压面。
完成7~8题。
7.关于各点的气压值的比较,正确的是()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回答9~10题。
9.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数值小于P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回答11~13题。
11.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在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答案:(1)8~16时(2)变小(3)如图(4)①A②如图15.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应用习题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应用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是〝该城市夏季近空中层不同时辰气温随高度变化进程表示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散布图,t1至t5 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分散的是〔〕A. t1B. t3C. t4D. t52.该城市方案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3. 谚语说夏季〝十雾九晴〞,意思是霜冻多发作在阴沉的夜晚,缘由是〔〕A.大气逆辐射弱 B.大气逆辐射强 C.凝结核多 D.气温高4.华北平原的农民在春季阴沉的夜晚经常用枯燥的牛粪、草皮一同熄灭,发生滚滚浓烟。
这样做的作用是〔〕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昼气温不至于过高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局部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读左面大气受热进程图,回答5~6题。
5.使近空中大气温度降低的热量传递进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 D.③—④—②6.影响近空中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7.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缘由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昼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8、读以下图,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B.甲地多阴沉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读左边的〝热力环流表示图〞,回答9--10题。
9.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地受热,近空中构成高压B.乙地受热,近空中构成高压C.甲地冷却,空中构成高压D.乙地冷却,空中构成高压10.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兴旺,释放出少量废气和废热,招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惹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假定甲、乙两地区分代表城市和郊区,那么〔〕A.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兴旺,构成〝热岛〞 B.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兴旺C.甲代表郊区,近空中气温高,气压低D.乙代表城市,近空中气温高,气压高11、读〝某时节我国东部沿海空中等压面表示图〞,判别四地气压大小的陈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 D>C>A>BB. A>B>D>CC. C>D>A>BD. C>D>B>A12.左图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右图所示气压散布形状图相符的是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图〔图中a>b(朱丽静)以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域陆地和陆地外表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域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3~14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答案:2.B 3.B解析:第2题,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
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4.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②① B.③①④C.②④③ D.④②③答案:D解析:④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因此四处气压④②③。
5.下面的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白天山谷和山坡都升温,由于山坡升温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山谷的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此时应吹谷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① B.②C.③ D.④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答案:6.B 7.B解析:第6题,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低。
第7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
8.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 B.②C.③ D.④10.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① B.②C.③ D.④11.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9.B 10.D 11.C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 练透习题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大气热力环流

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2023·天津北辰区期中)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地缓解眼部的不适感。
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D.空气受热下沉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映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是()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序号气压相等的是()A.④和⑤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⑤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压低于乙地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甲地空气受热下沉D.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2023·四川南充月考)在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①所示昼夜温差小D.曲线②所示昼夜温差大6.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A.17时~次日7时B.17时~次日5时C.7时~当日17时D.5时~次日17时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郊区温度所得数值。
下图为“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一年中,北京热岛强度()A.春季夜间最强B.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小C.秋季正午最强D.冬季日变化幅度最大8.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热力环流是()9.下列措施不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A.扩大城市水面面积B.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C.大量建设城市道路D.营造绿色通风系统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据此完成10~11题。
湘教版地理(2019)必修一热力环流跟踪训练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热力环流跟踪训练一、单选题兰州市地处东西走向的狭长山谷中,西部为西固盆地。
下图示意西固盆地中心气流垂直速度(10-2m/s)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固盆地距地面1500米内()A.白天主要受上升气流控制B.夜晚空气垂直速度数值较白天大C.20时以后距地面800米以下转为上升气流D.最大垂直速度出现在距地面800米以下2.西固盆地中心山风转换为谷风的北京时间为()A.8时B.12时C.20时D.24时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水文站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河流流量7、8月份最大C.图示区域沿岸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甲、乙两水文站所在地盛行季风4.甲、乙两水文站相比,月平均流量甲站明显大于乙站,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河流域气候更为湿润B.M河流域降水更为均匀C.N河上游修建水库,拦蓄了河水D.甲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5.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下垫面热力状况不同D.高低空气压差异6.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的垂直运动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B.现实中风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速,不能改变风向7.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低气压低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往往气压低C.气压随高度的增高而增高D.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8.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A.a B.b C.c D.d9.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丁地,阴雨连绵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C.丙地,天气晴朗D.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读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热力环流试题汇编及答案

热力环流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B. 热力环流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造成的C. 热力环流是由于风向不均造成的D.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形不均造成的答案:A2. 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出现在()。
A. 冷源附近B. 热源附近C. 冷源和热源之间D. 冷源和热源的两侧答案:B3. 在热力环流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热力环流形成的因素?()A. 地面温度B. 大气压力C. 风向D. 地形答案:C二、填空题4.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_________不均造成的。
答案:冷热5. 在热力环流中,热源处的气流会_________。
答案:上升6. 热力环流中的下沉气流通常出现在冷源的_________。
答案:上方三、简答题7. 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当地面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而冷的地方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区。
上升的暖空气在高空冷却后,会向四周扩散,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向热源方向流动,形成闭合环流。
8. 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有哪些?答案: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包括:形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影响降水分布,影响气温分布,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类型。
四、计算题9. 假设一个地区在夏季的白天,地面温度为30℃,而高空温度为-10℃,计算该地区的热力环流强度。
答案:热力环流强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地面和高空的温度差,以及大气的热传导率等因素。
在这个问题中,温度差为40℃,假设大气的热传导率为k,那么热力环流强度可以表示为:强度 = k * 温度差。
具体的数值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计算。
五、论述题10. 论述热力环流在城市热岛效应中的作用。
答案: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由于建筑物、道路等人造表面吸收和释放热量,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热力环流在城市热岛效应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心区域的热源(如建筑物、道路等)使得该区域的气温升高,形成热力环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周围地区补充进来,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 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太阳辐射差异(冷热不均)(2)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 水平运动热力环流①高低气压: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 “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就某处气压大小而言,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且高低空的气压名称相对 ②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③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例题1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
A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 .甲地多晴朗天气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本题主要考查由气压的分布状况转化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
受热地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 冷却地区在垂直方向上下沉 , 由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 , 受热区上空形成高压区 , 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 , 在近地面正好相反 。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受受冷却低 高 等压面【答案】C例题2读图6-7,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a>b>c>dB .气压:d>a>b>c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 .净化、增温B .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
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 为城区,a 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
【答案】(1)C (2)B例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后回答:(1)图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2)1、2、3、4、5中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3)1、2、3、4、5中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4)A 、C 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5)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6)如考虑摩擦力,B 点吹 风(7)A 、B 、C 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此时若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则A 点处在 (陆地或海洋)例4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东 西 地1000M 等压面 等高1 2 3 4 5 A B C(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为原因是: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煤烟、粉尘和硫氧化合物,使凝结核增多,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气象原因是:②内气温下部低于上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程度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凹地,气流不易扩散、稀释,加剧了居民受害程度。
二、几种重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①城市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因此在城市和效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上图),称为城市风。
因为城市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及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而形成“城市热岛”。
在大气环流较弱时,出现气流在城市上升,郊区下沉,再由郊区回流到城市的热力环流,为“城郊环流”。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工厂选址、卫星城选址等都要考虑其不利影响,尽可能位于城郊环流的外围。
(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
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除此之外城市还有“城市雨岛”效应。
②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面气温比海面高,陆地上的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下降;海面因有下沉气流而气压升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这就形成了海风。
夜间,陆地冷却比海洋快,气温比海面低,近地面气压高于海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这就形成了陆风。
(如上图)③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爬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形成了山风(如上图)。
巴山夜雨④焚风:空气越过山脉后,沿坡下降,空气绝热增温,使背风坡空气温度比迎风坡高,这种现象叫焚风。
例5:下图为城郊农区分布示意图。
(1)完成热力环流(2)据此环流图分析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点应选在()A、农村B、近郊C、郊区D、市区(3)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低,气压高D、气温高,气压高(4)要在图中选取建一个以化工企业为主的卫星城,应建在图中处较好,原因是(5)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城市湿岛效应”的原因是。
农村 a b c 城市 c b a 农村答案 (1)略(2)B(3)A(4)a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5)因为城市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及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而形成“城市热岛”。
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形成雨岛例6: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工业区、商业文化住宅区的分布如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每天白天商业文化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
(1)请分析一下该城市商业文化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出现日变化的原因。
(2)该城市为一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分析其原因。
(3)由于资金原因,该城市工业区和商业文化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大规模调整。
在此情况下,怎样减轻商业文化住宅区所受的大气污染?商文住区商文住区工业区河流工业区(1)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
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2)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3)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安装废气净化、回收装置;在工业区与商业、文化和住宅区之间植树造林,建设隔离带。
另外,限制白天的产量、增加夜晚的产量也是有效措施例7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解析】由图可知谷底等温面下凹,等压面上凸,气温低,气压高,故此时应吹谷风。
海拔越高,气温和气压越低。
谷地夜晚的气温高,气流上升故多雨。
【答案】1.D 2.D 3.C例8 下面各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上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解析】从时间上看,7月份是指北半球的夏季。
夏季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升温快,温度较高,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
在A、B、C、D四图中,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图A、图B是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图,所以我们只要在图C、图D中选择即可。
图D表示的是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这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温度较低,这是1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所以只有图C是符合条件的。
【答案】C例9 读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1、P点的温度可能是()A.11℃B.12℃C.13℃D.14℃2、P地的地形不可能为()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脉答案:3.A 4.B三、风1、力的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出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原动力,直接影响风力强弱。
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其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大小与物体水平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正弦值成正比。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是与风向垂直,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
摩擦力:是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阻力。
其方向总是与风向相反。
因而摩擦力不仅能改变风向,而且可减小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