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作者:————————————————————————————————日期:ﻩ热力环流练习题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高地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a点比c点的气压高B.c点比d点的气压低ﻩC.c点比d点的气温高D.d点比b点的气压高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 C > A > BB.A >B > D > CﻩC.C > D> A > BﻩﻩD.C > D > B > A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ﻩ①向高纬凸出ﻩ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ﻩﻩ④向南凸出A.①③ﻩB.②④ﻩﻩC.①④ﻩD.②③6.图中C、D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C地气温高于乙地 B.C地多为晴朗天气C.D地盛行下沉气流D.D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D、B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D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三节热力环流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以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 月热岛效应强度散布图 ( 单位:℃ ) 。
读图,回答1~ 2 题。
1.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因为热岛效应致使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分析:第 1 题,公园绿地、水域面积广,热岛效应最弱,中心气温最低。
依据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 月热岛效应强度散布图,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地。
第 2 题,因为热岛效应,城市地区气温高,是上涨气流;郊区气温低,是下沉气流。
联合图示,图 D 箭头方向符合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答案: 1.C 2.D以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等压面散布图,图中双侧为陆地,中部为湖泊。
读图,完成 3~4 题。
3.此时 ()A.湖泊为低压B.陆地为高压C.可能为白日D.湖泊气温高4.此时甲处的风向可能为()A.东南风B.东寒风C.西南风D.西寒风分析:第 3 题,依据等压面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可判断出湖泊为高压,气温低;陆地为低压,气温高,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可能为白日。
第 4 题,因为湖泊为高压,陆地为低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近地面风向受地转倾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甲处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 3.C 4.A以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 米, N 点海拔为480 米。
读甲、乙两幅图,达成5~6题。
5.图中气流运动表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B.焚风C.山谷风D.季风6.以下对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发生在白日,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日C.甲图发生在冬天,乙图发生在夏天D.甲图发生在夏天,乙图发生在冬天分析:第 5 题,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中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
第 6 题,甲图为谷风,发生在白日;乙图为山风,发生在夜晚。
答案: 5.C 6.A特朗勃墙是一种依赖墙体独到的结构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耗费、仅依赖被动式采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初中热力环流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力环流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大气运动。
以下哪项不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
A. 太阳辐射的不均匀
B. 地球自转的影响
C. 地形地势的差异
D. 地面的冷热不均
答案:B
2. 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分别对应哪些天气现象?
A. 上升气流对应晴朗天气,下沉气流对应阴雨天气
B. 上升气流对应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晴朗天气
C. 上升气流对应高温天气,下沉气流对应低温天气
D. 上升气流对应低温天气,下沉气流对应高温天气
答案:B
3. 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
A. 地转偏向力
B. 太阳辐射
C. 大气压力
D. 地形地势
答案:A
二、填空题
4. 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
______,而冷空气则向受热区流动形成______。
答案:低压区;高压区
5. 在热力环流中,由于地面受热不均,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从而形成______。
答案:风
三、简答题
6. 描述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天气的影响。
答案: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会导致云的形成和降水,因此对应阴雨天气。
而下沉气流则会使空气压缩加热,水汽不易凝结,因此通常对应晴朗天气。
7. 解释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是如何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答案:在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主要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右偏转,而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
这种偏向力使得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转,从而影响风的最终方向。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 (含解析)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含解析)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地区被风“吹弯了腰”的草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A.B.C.D.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
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ISALSCS)”,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m、直径达10m)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
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4.“除霾塔”除霾工作效率最高的是()A.晴朗无风的夜晚B.晴朗无风的白天C.阴雨无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山东半岛周边海域存在一个环流系统,该环流主要是由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组成(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沿岸流强劲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受洋流影响,洋流边界M处两侧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弯曲状态是()A.东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北凸出B.东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南凸出C.西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南凸出D.西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北凸出7.图为某年11月30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可推断,此时()A.①地比①地气压低B.①地比①地风速大C.①地上升气流为主D.北京风向为东南风下图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①①①①五地气压()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9.图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图正确的是()A.B.C.D.下图为沿20°E经线非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热力环流练习题(打印版)

热力环流练习题(打印版)# 热力环流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A. 地形差异B. 气压差异C. 温度差异D. 风向变化2. 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伴随着什么现象?A. 降水B. 干旱C. 风力增强D. 温度升高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热力环流的因素?A. 地表性质B. 大气层厚度C. 太阳辐射D. 地表植被4. 热力环流中,下沉气流通常会导致什么气候现象?A. 暴雨B. 干旱C. 风暴D. 雪灾5. 城市热岛效应属于哪种类型的热力环流?A. 局部热力环流B. 全球热力环流C. 海陆热力环流D. 季风环流## 二、填空题6.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____不同而引起的大气运动。
7. 当地表受热不均时,温度较高的地区空气会____,形成上升气流。
8. 热力环流中的下沉气流通常发生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____。
9. 城市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域____比郊区高,导致城市中心形成局部上升气流。
10. 热力环流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和____等方面。
## 三、简答题11. 简述海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2. 描述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举例说明其对城市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 四、计算题13. 假设一个地区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35℃,最低温为15℃,计算该地区一天内的平均温差,并分析这种温差对当地热力环流的可能影响。
## 五、论述题14. 论述热力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答案条理分明。
(此处为打印版结束)。
热力环流专题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1、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5—12。
2.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图5—12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3. 下列关于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 甲地可能形成台风4、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A.飞机在顺风飞行B.飞机在逆风飞行C.风从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5. 夏季晴朗的夜晚,我们站在海边,面对大海,所感到的风一般是()A. 迎面吹来B. 背后吹来C. 左侧吹来D. 右侧吹来6、下图中的等压面分布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③B、②和④C、③和④D、④和①7.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9.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10.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 )A.造纸厂B.水泥厂C.家具厂D.电子厂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11.图中各地的气压值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12.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温度小于甲地13.下图表示因冷热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S代表地面,箭头代表气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温值G>HB.气压值H最高C.G为城郊,H为市区D.G处比H处易出现阴雨14、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双选题)15.图4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A.① B.② C.③D.④16、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1~12题。
热力环流综合练习

热力环流综合练习下图中图 1 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 2 示意“a地区近地面与 600 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 1〜3 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高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 地风向为西北风B.c 地风向为西南风C.b 为阴雨天气D.d 为下沉气流3.若图1 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为城区B.乙处房价比甲处低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城市中心 16 千米外D.火电厂宜建在离市中心 16 千米至 20 千米处解析第1 题,由图2 可知,甲地近地面与高空在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大,等压面密,地面定为冷高压,乙地相反,近地面为热低压,从而形成图1 的热力环流,在高空③地气压高于④ 地。
第2 题,在近地面,①②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向东,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
3 题,在城郊热力环流中,乙处气压低,应是城区。
有严重污染的工业第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以外,远离城区,绿化带建在城郊风经过的地方,即16 千米以内。
答案 1. B 2. A 3. 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下图,回答1~3 题。
1.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 地低于b 地B.气温a 地低于b 地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a 是市区,b 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 a 是陆地,b 是海洋2.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A.a 为海洋B.b 为陆地C. ③为陆风D.③为海风3.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 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l.B 2.C3.D 解析:a、b 两处相比,a 处气温低、气压高,b 处气温高、气压低。
大气热力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3

3.3大气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下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①是下沉气流B.②是阴雨天气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空气分子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四处气压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某地下垫面性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般情况下,关于图中两地气温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快B.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慢C.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快D.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慢7.甲乙两地可形成热力环流,其描述甲地白天大气状况错误的是()A.以下沉气流为主B.地面气压大于乙地C.高空气压小于乙地D.高空气流吹向乙地8.如果出现阴天天气,则关于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皆会增大B.两地皆会减小C.甲会增大乙会减小D.甲会减小乙会增大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
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
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10.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A.子夜的陆地上B.日出时的陆地上C.黎明前的海上D.午后的海上11.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A.暴雨B.无风C.大雾D.晴朗浙江某中学老师用如下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 ) A.甲曲线B.乙曲线
C.丙曲线D.丁曲线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1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 的辐射方向
13.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2014年天津模拟)2013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
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回答1~2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4.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一月B.二月
C.七月D.十月
(2014年济宁模拟)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6.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 )
A.M B.N
C.O D.P
5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单位:m)。
据图回答以下5-6题。
.下列四幅图中,与沿上图的xY方向所作900 hPa等压面剖
面相符的是 ( )
6.下列关于图中A、B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吹偏东风 B处吹偏北风 C.A、B两处均吹偏北风 D.A、B两处
1、均吹偏南风15.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 、B 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如果A 、B 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 地位于B 地的正西方,则A 、B 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2
图X6-10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6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