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PDF)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1-2021高二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干冰B.BaSO4C.醋酸D.酒精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12O2(g)===CO(g)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D.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 H++ CO32-B. 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3(s)Ca2+(aq)+CO32-(aq)C. 氯化铝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D. 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3 2H++SO32-4.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 +O2(g) ⊿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B.⊿H3=⊿H1+⊿H2C.⊿H3=⊿H1-2⊿H2D.⊿H3=⊿H1-⊿H25.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0,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D.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6.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7.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A. 相同B. 中和盐酸的多C. 中和醋酸的多D. 无法比较8. HA为一元弱酸,则在0.1 molL-1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 c(A-) c(H+) c(OH-)B.c(Na+)c(OH-) c(A-) c(H+)C.c(Na+)+ c(H+)= c(A-)+ c(OH-)D.c(Na+)+ c(OH-)= c(A-)+ c(H+)9.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 的溶液中:Na+、K+、SO32-、MnO4-xkb1B.pH=7的溶液中:Na+、Al3+、Cl-、CO32-C.pH12的溶液中:Na+、K+、SO42-、AlO2-D.pH=0的溶液中:Na+、I-、NO3-、Cl O-11.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B.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C.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12. 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25℃时,氯化银的Ksp=1.8 10-1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雪碧打开时产生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促使2CO 逸出B. 工业合成氨,常采用铁触媒、减小氨气的浓度来提高反应速率C. 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中毒,可以服用24Na SO 溶液来解毒D. 去除锅炉水垢中的4CaSO ,用饱和23Na CO 溶液浸泡预处理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已知x (250℃)和y (25℃)两个反应,则反应速率:()()x y v v >B. 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肯定是活化分子C. 反应:()()()32CaCO s CaO s CO g =+能否自发进行,主要由S 0∆>决定D.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原因不同3. 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0g 4NaHSO 和3KHSO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A NB. 1L 11mol L -⋅NaCl 溶液含有A 28N 个电子C. 常温下,pH 9=的3CH 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数为5A 10N -D. 1L 10.100mol L -⋅的23Na CO 溶液中,阴离子数等于A 0.100N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30.5mol L KHCO -⋅溶液中:4NH +、3NO -、O H -、23CO -B. 滴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的溶液中:4NH +、K +、24SO -、I -C. ()1w -K =0.1mol L c OH -⋅的溶液中:4NH +、2Ca +、2Fe +、3NO -D.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K +、2AlO -、227Cr O -5. 2CoCl 可溶。
重庆市为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符合可逆反应的概念,A正确;
B.2HI H2+I2可以正逆两个方向进行,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是可逆反应,B正确;
C.2H2+O2 2H2O与2H2O 2H2↑+O2↑反应条件不一样,不能互为可逆反应,C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NaHCO3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故B正确;
C.HF是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H2S是二元弱酸,应该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故D错误;
D.醋酸铅是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铅糖”的溶液可能导电性弱,故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NH3·H2O=NH +OH-
B.NaHCO3的水溶液:NaHCO3=Na++HCO
C.HF的水溶液:HF=H++F-
D.H2S的水溶液:H2S 2H++S2-
D.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而非压强的大小,D错误;
综上,本题选C。
9.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铅糖”溶液中c(Pb2+)<0.1 mol·L-1
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0~30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C.①的阴极反应Cu2++2e—=Cu,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时,阴极产生铜的质量m=nM=0.2mol×64g/mol=12.8g,装置②为原电池,两个电极上没有固体析出,则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故C错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pH=7时,c(Na+)=c(A-)+c(HA)
【答案】C
【解析】
【详解】A.a点时消耗0.1mol/L一元酸HA10mL,酸碱恰好中和生成盐,溶液pH=8.7,溶液显碱性,则该盐为强碱弱酸盐,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A错误;
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 K连M,X为Zn 时,铁不易被腐蚀
D. K连M,铁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D
【解析】
A. K连N,X极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保护铁不被氧化,A正确;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正确;C. K连M,X为Zn时,锌失电子,铁不易被腐蚀,C正确;D. K连M,铁电极上产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错误。答案选D。
3.下列各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NaClB. NaOHC. Na2CO3D. NaHSO4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4×3=42分)1、已知,。
若断裂1molH-H ,1molN-H 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 ,391KJ ,则断裂lmo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431KJB .945.6KJC .649KJD .869KJ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
已知,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 .3.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Z 的生成速率与Z 的分解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x ,同时生成3a mol z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 .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0mol/L 。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30mol/L 。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Y<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B 的转化率升高D .C 的体积分数减少5.如图所示,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曲线b 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减少M 的浓度D .增大压强6.在常温下,柠檬水的PH=3,则由水电离出来的的浓度是多少( )A .B .C .D .7.KOH 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223N g 3H g 2NH g +ƒ92.4KJ /mol H ∆=-N N ≡()A V ()B V ()C V (B)(A)(C)2V =3V =3V 2A+3B=2CA+3B=2C3A+B=2CA+B=C()()()X g +2Y g 3Z g ƒ()()()A g +B g C g x y z ƒ()()()()X g +Y g Z g +M g ƒOH -10.1mol L -⋅3110mol/L-⨯7110mol/L-⨯11110mol/L-⨯3CH COOH ()()()()3K OH CH COO H C C C C +--+>>>B .C .D .8.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溶液氨水氢氧化钠醋酸盐酸PH111133A .①④等体积混和溶液显碱性,且:B .②④等体积混和溶液显酸性C .分别取1ml 溶液稀释成10ml ,所得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D .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 均减小。
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桂林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化学(答案在最后)(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Zn 65 Mn 5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其中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5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及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钢铁表面镀铬可防止钢铁生锈 B .地下钢铁管道连接镁块可防止钢铁生锈C .将钢铁制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减缓钢铁腐蚀的速率D .金属腐蚀绝大多数属于电化学腐蚀 2.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过氧化钠遇水产生大量气泡 B .常用可溶性的铝盐做净水剂 C .利用4NH Cl 溶液的酸性除铁锈D .热的23Na CO 溶液去污效果更好3.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 A .钠原子:22611s 2s 2p 3s B .氟原子:22411s 2s 2p 3s C .锰原子:52[Ar]3d 4sD .铜原子:101[Ar]3d 4s4.一定温度下,在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3224NH g 5O g 4NO g 6H O g ++进行半分钟后,测得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
在此段时间内,用3NH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110.002mol L s --⋅⋅B .110.06mol L s --⋅⋅C .110.01mol L s --⋅⋅D .110.12mol L s --⋅⋅5.下列叙述中,能证明3CH COOH 是弱酸的是( ) A .醋酸易溶于水B .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C .常温下,10.010mol L -⋅的醋酸溶液pH 3.38= D .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溶液与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6.在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转变成4CuSO 后遇到地壳深层的ZnS 和PbS 便慢慢转变为CuS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化学(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19道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Cu64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OH B.盐酸 C.32NH H O ⋅ D.3CH COONa【答案】C 【解析】【分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完全(少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 .NaOH 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A 不符合;B .盐酸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 不符合;C .32NH H O ⋅溶于水部分电离出铵根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C 符合;D .3CH COONa 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 不符合;答案选C 。
2.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Cu 2+、K +、OH -、2-4SO B.pH=1的溶液中:Na +、Fe 2+、Cl -、-3NO C.中性溶液中:K +、CI -、2-4SO 、-3NO 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 +、Fe 3+、Cl -、2-4SO 【答案】C【解析】【详解】A .含有Cu 2+的溶液呈蓝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Cu 2+、OH -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 不选;B .H +、Fe 2+、-3NO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 不选;C .K +、CI -、2-4SO 、-3NO 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发生水解反应,在中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C 选;D .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Fe 3+、OH -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 不选;答案选C 。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1.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 .抗氧化剂 B .调味剂 C .着色剂D .增稠剂2. 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维持体液pH 相对稳定的平衡: CO 2+ H 2OH 2CO 3H ++3HCO -,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当人体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时,血液的pH 是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参数B .如果CO 2进入体液,会使体液的pH 减小C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左移动D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体液的pH 会有大幅改变3. 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B .总反应为放热反应C .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反应②是吸热反应D .ΔH=ΔH 2−ΔH 1 4. 恒温下,反应aX(g)bY(g)+cZ(s)达到平衡状态,把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从0.1 mol/L 增大到0.19 mol/L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 >bB .a >b+cC .a=b+cD .a <b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CH 3COOH+H 2O CH 3COO -+ H 3O +B .SO 2+H 2O HSO 3-+ H +C .CO 23-+ H 2OHCO 3-+ OH -D .HCO -3+ H 2OCO 23-+ H 3O +6. 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不是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⑤7. H2O、H2O2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重要化合物。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为B.H2O2是非极性分子C.O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为D.H2O易与Cu2+形成配位键,其中配位数为4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B.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C.用浓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铝10.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B.常温下,测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 000倍,测得pH<4D.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11. 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