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护理诊断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

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

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和骨骼力学性能降低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它使骨骼变脆、易折断,导致患者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诊断和目标的制定对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预防和管理并发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1. 骨密度减少相关于疾病风险2. 骨骼易损伤相关于骨质疏松3. 活动能力受限相关于骨折风险4. 自我照顾能力受限相关于骨折风险5. 疼痛相关于骨折风险6. 焦虑、抑郁相关于骨折风险7. 体重减轻相关于代谢异常二、护理目标1. 提高骨密度,减少疾病风险目标:- 在护理期内,患者体验到饮食与补充钙的重要性。

- 患者在护理期内进行倾向于摄入高钙食物和钙补充品的行为。

- 患者了解到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2. 预防骨折,减少骨质疏松相关损伤目标:- 预防骨折事件的发生。

- 提高患者对于危险因素和摔倒的认识。

- 促使患者使用适合的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 鼓励患者进行坚强有力的肌肉锻炼。

3. 提高活动能力,降低骨折风险目标:- 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和功能,以减少活动受限的程度。

- 培养患者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4. 促进自我照顾能力,减少骨折风险目标:- 协助患者制定并遵守规律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 帮助患者建立饮食和运动的良好习惯。

- 提供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5. 缓解疼痛,减少骨折风险目标:-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

-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并告知注意事项。

- 提供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6. 管理焦虑、抑郁情绪,减少骨折风险目标:-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娱乐活动,增加心理活动。

-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技术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技术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技术【概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3大类。

1.绝经后骨质疏松(I型)是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6倍以上,此型主要由破骨细胞介导,多数患者的骨转换率增高,也称为高转换性OP,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2.老年型骨质疏松(II型)多见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一般发生在65岁左右,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以上,超过70岁以后的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就列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脊柱和骸骨。

3.特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8〜14岁青少年或成年人,多伴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妇女妊娠及哺乳期,由于维生素D 和钙生理性需要量增加,如补充不足,也会引起骨质疏松,可列为特发性骨质疏松。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造成的骨质疏松,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库欣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切除、多发性骨髓瘤、骨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性腺功能减退症、1型糖尿病、尿毒症、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因此,在患有这些疾病时,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并发骨质疏松。

【病因及流行病学】(一)病因1.饮食因素(1)钙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排泄增加。

(2)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3)食物的营养性:蛋白质缺乏,骨有机基质生成不良;维生素C缺乏,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影响骨形成。

2.环境因素不同地区的饮食结构不同,受环境影响,以蔬菜、米饭为主食的地区,维生素D和钙摄入易出现不足。

北方地区冬季长,日照短,气候寒冷,户外活动少,会直接影响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影响钙的吸收。

3.内分泌因素骨的代谢受许多激素的调节,包括雌激素、降钙素(calcitonin,CT)、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雄激素等,这些激素过多或不足,都会造成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及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及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及护理
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普遍性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的一组代谢性骨病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本节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表现】
(1)症状:早期可有疲乏、腰背酸痛,脊柱和骨盆疼痛,无固定部位,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

易发生骨折,轻微活动即诱发骨折,如有骨折活动痛明显,有畸形。

(2)体征:严重患者可出现驼背、四肢变形、身长缩短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示腰椎横突与腰椎脊突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测量骨量减少达10%以上。

【治疗与护理】
(1)补钙:无论何种骨质疏松,均应适当补充钙剂,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剂量1~2克/日。

(2)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1万单位/次,3次/日,口服。

(3)激素治疗:对卵巢切除或绝经期妇女适当应用雌激素,常用尼尔雌醇5毫克,每月1次,口服。

男性患者可用甲睾酮(甲基睾丸素)5毫克/次,2次/日,口服。

需要提及的是:此类药物要在医师指导下酌情服用。

(4)对症处理:疼痛者给予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有骨折时按骨折处理。

(5)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适当加强运动,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保持适当骨量,但活动过程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摔伤骨折。

②饮食护理,多饮牛奶,多吃绿叶蔬菜,戒烟忌酒、限制饮茶。

③预防护理,老年人应适当服用钙剂。

骨质疏松诊疗及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诊疗及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诊疗及护理常规1. 引言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的减少和骨骼结构的破坏。

它会导致骨骼脆弱和易骨折的风险增加。

本文旨在介绍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常规。

2. 骨质疏松的诊断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骨密度测定:通过DXA等方法测定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 临床表现: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骨折、身高减少、背部弯曲等问题。

- 家族史和疾病史:家族中是否有骨质疏松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3. 骨质疏松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等。

- 营养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质的建立和维持。

- 运动疗法: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化骨骼结构。

- 手术干预:在严重骨质疏松病例中,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例如髋关节置换手术等。

4. 骨质疏松的护理常规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定期做骨密度检查,及时了解疾病发展情况。

- 饮食指导: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确保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 疼痛管理:对于骨折或骨疼痛的患者,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 预防跌倒: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保持室内外环境的安全,减少跌倒的风险。

-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骨骼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5. 结论骨质疏松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通过药物治疗、营养调整、运动疗法和手术干预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同时,护理常规的执行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对骨质疏松的诊疗及护理有所帮助。

以上为骨质疏松诊疗及护理常规的文档内容。

骨质疏松护理评估内容

骨质疏松护理评估内容

骨质疏松护理评估内容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骨质变薄,易于骨折。

针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骨质疏松的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生时间、症状、治疗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

2. 骨密度检测结果:了解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以便评估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3. 骨折史:了解患者是否曾经发生过骨折,骨折的部位、次数等,以便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 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补充方案。

5. 运动状况:了解患者的运动习惯、身体状况等,以便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和锻炼方案。

6. 药物治疗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药物种类、用量等,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7.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睡眠等,以便评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8. 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评估应包括病史、骨密度检测结果、骨折史、营养状况、运动状况、药物治疗情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以便制定全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既往史及家族遗传史。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跌倒(坠床)危险,有无畸形。

3.评估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饮食习惯,是否吸烟、酗酒。

(二)身体状况1.骨痛和肌无力是较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

2.身长缩短骨质疏松非常严重时,可因椎体骨密度减少导致脊椎椎体压缩变形,身长平均缩短3-6cm ,严重者伴驼背。

3.骨折骨折为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活动受限、寿命缩短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如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等。

(三)护理措施1.生活环境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休息与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订不同的活动计划。

对能运动的老人,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加和保持骨量;对因为疼痛活动受限的老人,指导老人维持关节的功能位,每天进行关节的活动训练,同时进行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以保持肌肉的张力。

3.营养与饮食给予富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等。

4.日常照护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协助完成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照顾。

5.疼痛护理骨质疏松引起疼痛通过卧床休息可显著减轻疼痛。

休息时宜卧宜卧硬板床,枕头不可过高,在腰下垫一薄枕。

也可通过洗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对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6.预防并发症为老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或装束,防止跌倒和损伤,预防因骨质疏松继发的病理性骨折。

7.用药护理根据不同病因,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8.健康指导(1)健康教育 1)运动指导指导老人每日适当运动和进行户外日光照晒。

骨质疏松的护理评估知识分享

骨质疏松的护理评估知识分享

骨形成因素:成骨细 胞介导,是骨形成、 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 要细胞,由局部骨源 性的基质干细胞增殖 、分化而来。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 活环境:不良的生活 方式会导致过早地出 现骨质疏松,如偏食 、挑食或减肥等使蛋 白质摄入不足。
光照不足、钙和维生 素摄入不足、吸烟、 喝酒、体力活动过少 、长期卧床、长期服 用糖皮质激素等,都 是导致骨质疏松或骨 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 因素。
危险因素越多,发生 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 性骨折的几率就越大 。
临床表现
骨痛和肌无力:轻者无症状,仅在X线摄片或骨密 度(BMD)测量时被发现。较重者常诉腰背疼痛 、乏力或全身骨痛。
并发症:骨质疏松的并发症有驼背、胸廓畸形等 ,常伴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髋 部骨折病人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 亡。
生命体征(T、P、R、Bp) 每天监测T、P、R、Bp并记录。
疼痛评估
一般评估
• 有无疼痛,疼痛的程度,疼痛强度NRS评分等。
一般评估
皮肤 评估病人骨痛或骨折周围皮肤情况,如有无伤口、红、肿、痛等。
一般评估
相关记录
疼痛、饮食、皮肤、疼痛强度NRS评分等。
身体评估
01
02
03
视诊
观察病人肢体情况,有无 红、肿、痛等。
• 二膦酸盐应用的指导:膦酸盐服用方法:晨起后空腹服用,同时饮水200~ 300ml,服药后至少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喝饮料,也不能平卧,应采取立位或 坐位,以减轻对食管的刺激;指导病人不要咀嚼或吮吸药片,以防发生口咽部 溃疡。
• 降钙素应用的指导:应用降钙素制剂前需补充数日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期间 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颜面潮红等。孕妇和过敏反应者禁 用。

骨质疏松整体护理病历

骨质疏松整体护理病历

⾻质疏松整体护理病历⾻质疏松患者的整体护理基本资料**床,罗**,⼥,82岁,患者因在公交车上跌倒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3+天⼊院,查体见右⾜背⽪肤瘀⾎约2*2cm,远端⾎供好,右膝关节⽆明显肿胀,胸9棘突压痛,右侧第10肋腋部压痛,未扪及明显⾻擦感,双下肢感觉正常,右⾜背压痛,右膝部轻微压痛,上下肢肌⼒及肌张⼒正常,腰活动受限伴疼痛,翻⾝困难。

患者⾃⼊院以来,饮⾷睡眠及⼩便均正常,⼤便不易解出便秘,⼼理状态为焦虑。

⽬前诊断1、胸9,腰2椎压缩性⾻折2、右侧胫⾻平台压缩性⾻折3、右第11肋⾻⾻折4、⾻质疏松阳性检查结果1、胸椎正侧位⽚⽰:(1)胸椎⾻质疏松,致多个椎体单纯轻微压缩⾻折。

(2)胸椎轻度退⾏性改变。

2、双源CT⽰:胸9及腰2椎体变扁,腰2椎体左侧为主呈楔形变。

3、右侧正位⽚⽰:右⾜⾻质疏松。

4、下肢动脉超声⽰:双侧下肢动脉粥样斑。

5、⾻密度检查⽰:⾻质疏松。

6、膝关节CT⽰:考虑⾻折改变,双膝关节⾻质疏松。

7、⼩便常规⽰:红细胞,⽩细胞,隐⾎均为阳性。

8、⾎常规检查⽰:⾎沉↑,淋巴细胞↓治疗1、密盖息肌注。

2、盖三醇,弥可保,⿇仁丸等⼝服。

3、雪⼭⾦罗汉外⽤,⾏疼痛护理。

4、超短波,超声波,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物理治疗。

护理诊断1、舒适度改变:疼痛与⾻折和⾻质疏松有关。

2、⾃理能⼒下降:与⾻折和疼痛有关。

3、排便异常:便秘,与⾏肠断切除⼿术和活动减少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与长期卧床有关。

5、焦虑护理⽬标1、缓解疼痛2、患者能⾃⾏⾏⾛,完成⼀些⼒所能及的事。

3、排便得到改善和恢复。

4、未发⽣压疮和肺部感染。

5、⼼理状态得到改善。

护理措施1、舒适度改变的护理(1)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遵医嘱予以各种物理治疗⽅法和疼痛护理,缓解疼痛。

(3)予以密盖息肌注等帮助钙吸收,通过改善⾻质疏松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的。

(4)交给病⼈⼀些在急性疼痛发作时分散注意⼒的简便⽅(磨练数字,有节律的呼吸,听⾳乐或在疼痛加重时增⼤⾳量)(5)向病⼈讲解⾮介⼊性⽌痛措施:a,通过搓擦,按摩或热⽔擦洗背部来促进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护理
1、有受伤的危险与股指数松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有关
2、疼痛:骨痛与股指数松有关
3、保持健康无效与日常体力活动不足有关
4、躯体活动障碍与骨骼变化引起活动范围受限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中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d摄入不足有关
6、潜在并发症:骨折
护理措施
1、受伤的危险
(1)预防跌倒环境安全,有防滑措施,过道无杂物,灯光明暗适宜,家具不经常更换位置,日常用品尽量放在床边。

指导病人维持良好姿势,在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必要时使用手杖等;衣服鞋子大小合适。

护士加强巡视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