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纸的发明精品教案3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纸的发明》公开课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纸的发明》公开课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纸发明》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发明》章节,内容包括古代纸张制作过程、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以及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纸张发明历程,体会古代人民智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解纸张发明过程,知道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方式,获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感受古代人民智慧,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热爱。

4. 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以及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2. 教学难点:纸张制作过程解,以及环保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纸张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纸质用品,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纸,我们生活会变成什样?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图片,解纸张发明过程,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3. 例题讲解:讲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以及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纸张,体会古代人民智慧。

5. 小组讨论:讨论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生活影响,以及如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纸发明过程2.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3. 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4. 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纸发明”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1)纸张发明过程(2)蔡伦改进造纸术原因和意义(3)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4)自己如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以“节约用纸”为主题宣传海报。

(1)主题鲜明,有创意(2)纸张浪费现象及危害(3)节约用纸方法和措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兴趣。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

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课文分析】《纸的发明》是一篇关于纸的说明性文章。

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发明的缘由、演变和发展,告诉我们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文章虽然是说明性的文章,但是不枯燥、乏味,作者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了纸发明的过程。

【教学要点】1.生字识写课文18个生字,8个要求会读、13个要求会写,其中“欧”“洲”“社”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

会读的字中,要注意“创”是后鼻音,“伦”“鲜”“洲”是前鼻音,其中“鲜”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iǎn,组词鲜为人知,朝鲜,另一个读音xiān,组词新鲜。

13个会写的字中,“术”“册”为独体字,“录”为上下结构的字,“存”为半包围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欧”“洲”“社”为左右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洲”“社”8个字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与避让,“欧”左右等宽,“伟”“保”“伯”都是单人旁。

2.课文默读三年级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做这方面的训练。

检查默读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看看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

3.概括段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第一题,写出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发现“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点,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感受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学习字词,认识蔡伦1.出示词串一:记录一册书携带经验保存(1)读准字音:注意“录”的声母是“l”,“册”“存”是平舌音。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1】篇〗写在前面一个漫长的寒假,一个全民战疫的寒假,于我,还是一个充实向上的寒假。

练粉笔字、练朗读,勤读书、勤教研……斗室里的光阴,因此丰盈而充满魅力。

作为一名讲台龄不满三岁的新教师,每一寸光阴都是拔节的阳光雨露。

寒假里,《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令我受益匪浅,反复研读,仍意犹未尽。

“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让我思绪纷飞: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也应当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我们应当以主题为基底,从课文出发,去寻找更多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会情感、传承文化的资源,让语文的大厦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熠熠生辉。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驭“知”而行——主题:传承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了解“纸”的发展过程和特点2.古今对比、中外对比,体会蔡伦造纸术的价值3.了解四大发明,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了解“纸”的发展过程难点:体会中国造纸术的价值,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一、了解纸的家族师:一提到“纸”(板书:纸)同学们都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纸啊?生:作业纸。

生:纸巾。

生:打印用的纸。

师:除了这些纸,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纸哦。

请大家默读《纸奶奶的生日》这篇文章,说一说你还发现了哪些纸。

生:避水纸。

生:耐热纸。

生:食用纸。

【“儿童成长具有生命的整体性。

儿童成长,因为相互联系的事物而具有整体性的要求。

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形成的周遭世界构成了一个儿童成长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语文教学应该自觉地与儿童的生活链接,与儿童的生命契合。

”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谈话导入,学生能快速地搜寻自己脑海中、生活中的信息,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儿童生活相互交融的体现。

学生印象中的纸一定是最常见的,通过《纸奶奶的生日》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更多他们生活中见过,但是却忽略了的纸,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激发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生活中细节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精品教案

10纸的发明▶教学目标1.会认“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策略1.理解关键词语理解词语可以分两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自主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字词的良好习惯。

接着再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将词语的理解融于课文的学习之中,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充分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感受纸的发明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2.关注积累表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某一句话写的,找到这句话就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造纸术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录、册、保、存”6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你知道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吗?2.互动交流。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3.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4.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读要求。

: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

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关的知识。

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纸)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

读一读,认一认。

3.揭示课题。

师: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

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纸的发明》,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

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保存大约经验阿拉伯欧洲社会创造携带制造蔡伦积累朝鲜(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术”读“shù”;“洲”“社”“创”是翘舌音;“册”“蔡”是平舌音;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纸的发明教案5篇

纸的发明教案5篇

纸的发明教案5篇纸的发明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1、谈话:我们是哪国人?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

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出示汉字:四大发明)2、认识造纸术出示纸,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认识的纸有哪些?纸可以做什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又是谁发明了纸?讲解:纸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在没有纸以前,人们看的书是用刀把字记得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

可龟甲、兽骨都不好获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块龟甲上只能记得几个字。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平,用毛笔蘸墨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串起来成书,叫竹简。

这种书,写、看、携带都非常不方便。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叫缣帛。

帛是用蚕丝制作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

它虽然轻便也容易携带,但却不能广泛使用。

提问:蔡伦造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蔡伦是用什么东西造纸的?他是怎样造纸的?看图片,进一步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小结: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地改进了造纸技术,现在我们用的纸又光滑又洁白,种类又多,都要感谢这项伟大的发明。

(出示汉字:造纸术)3、认识印刷术提问:小朋友看的书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字,这些字是怎样出现在书上的呢?讲解:在纸出现后的很长时间里,书上的字还是靠人们用手抄写的。

抄一本书很费劲,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后来人们在印章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

(出示印章,图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涂上墨,铺上纸,再用刷子轻轻一刷,字就在纸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问:刚才介绍的是什么技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小结: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人类发明史上的又一大进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一】《纸的发明》是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纸”的优缺点。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一一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

虽然“纸的发明”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

学说明文的课堂也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鼓励学生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跟着一起思考:“纸”这的发明创造,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呢?学生一时语塞,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接着第二课时我创设回想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纸”的发展历程,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首先从记载文字的载体上“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纸”等中体会这些材质的变化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纸”发明的重要性,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其次从几千年来文字载体的方便性比较,引导学生体会造纸术之所以称为古代四大发明有其重要的意义。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两个字————自豪。

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查自学情况。
(1):
创造 携带 保存 制作 蔡伦 欧洲 社会
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点拨多音字(鲜、累)。
老师这里也有一座造纸工厂,请同学们将老师需要的原料准备好。(识字游戏)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指导书写。
(1):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2、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板书:伟大贡献)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得真准确。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它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总领全文)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读书要求)。
不动笔墨不读书,看到同学们都能够按照老师的提示拿起笔在书上圈画,老师真高兴,希望这个好习惯你们能继续保持。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找到的答案吧!
重点难点
1.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3.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2.生字卡片,。课时Leabharlann 排2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
1、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猜谜: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段。
(1)要点:学生可能圈画出“早在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教师相机总结出“造纸方法发明以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2)根据图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①图表,运用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以及所给的时间段提示词,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句子: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人们有方法记录事情,但是并不方便,携带这些东西非常的重。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这些方法怎么样,请你来评价。
预设:笨重,不方便;价格贵
3.记录的工具,这些写字的方法,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怎么办呢?
三、拓展延伸。
1.:四大发明
过渡: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约 验 阿 欧 洲 社
①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生字结构归类)
②全班交流,教师评议,重点指导。
③“伟 、保、存、约、验、阿、 洲、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④“录”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五画,不要写成“水”,第七笔是撇。
⑤“欧”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基本同宽,左低右高。“欧”的第二笔是撇
2.学习了课文,阅读了有关资料,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课堂小结:同学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你们应该为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⑥易错字“验”不要少些横。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再读课文,探究初成。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3分钟内完成默读。教师巡视,提醒: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先讲了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 ),但是粗糙不好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 )又( )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五、布置作业。
1.搜集蔡伦的故事,课间和同学交流。
2.按照时间顺序,把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继续学习《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吧!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纸,我们的课本是用纸做成的,我们的书写也离不开纸。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近义词辨析:发明(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读要求)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蔡伦
伟大贡献 影响世界
造纸术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
4.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古人又用什么办法书写文字呢?采用薄布,麻来造纸,并做点评。
5.人们不断地改进,请你们来想一想,篾席上残留的薄片和麻纸适合人们写字吗?
6.想了那么多的方法却还是不行,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板书:蔡伦)
蔡伦资料,学生自由阅读。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②自己填一填
③小组汇报交流
要点: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在龟甲、竹片、木片、帛上记录文字,但是竹片、木片携带不方便,帛价格太贵。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可以大量制造,且价格便宜。
四、课外延伸。
我们初步了解了纸的历史,老师还要带你们走进纸的家族,我们一起来看看资料袋中的内容。(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纸的家族成员,现在的我们为了环保,还会将废纸回收,然后使用它们重新造纸,这就是(再生纸)。还有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的越来越少了。希望同学们在了解纸的同时也能做到合理利用它们,保护我们的环境。
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板书:造纸术)
图示造纸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这种方法造的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7.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板书:影响世界)
教学课题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学富五车、蚕茧、薄片、粗糙、捣烂、轻便、邻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