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

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

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伴性遗传是指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

母亲的性染色体为XX,而父亲的性染色体为XY。

在一些基因上,Y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所以无法表现性连锁遗传。

该基因处于X染色体上,因此对于这种基因的传递,只有母亲(XX)才是携带者,并且通过X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同时其父系后代没有这种基因,即使父亲是携带者。

因此,对于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频率: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方式是相同的。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些基因座位上其中一等位基因的频率。

例如,假设在伴性遗传基因座上,正常等位基因X(无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p,突变等位基因X'(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q,则p+q=12. 基因型频率:伴性遗传的基因型频率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型频率计算方式也是相同的。

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些基因座位上其中一基因型的频率。

例如,假设在伴性遗传基因座上,正常基因型XX(无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p^2,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基因型X'X(异型)的频率为2pq,患有伴性遗传病的基因型X'X'(纯合突变型)的频率为q^2,则p^2 + 2pq + q^2 = 13. X连锁基因的性别特异性:因为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需要考虑性别的特异性。

例如,在计算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时,只有女性才是携带者,而男性不会携带该基因。

因此,携带伴性遗传基因的频率为2pq(女性的频率),而男性的频率为0。

综上所述,伴性遗传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与常染色体遗传的计算方式相同,但需要考虑性别特异性。

这些计算对于研究伴性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患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高中生物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doc

高中生物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doc

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一节性别决定性别也是一种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性别的实现包括两部分:性别决定(受精时决定)和性别分化(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一)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指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

用x表示。

常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常染色体。

用A表示。

性染色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色体数目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

例如,蝗虫、蟑螂雌体2条XX性染色体,雄体只有1条X性染色体。

人类女性有2条XX性染色体,男性有1条X和1条Y性染色体。

(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1、XY型:凡是雄性为两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为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式。

在人类,所有哺乳动物,大部分昆虫,某些两栖类、鱼类,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大麻、蛇麻草等)。

人2n=46=44+(XX或XY)=46,(XX或XY)有性生殖时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女性一种X,男性2种,X和Y,比例是1:1,所以人群中男:女=1:1。

2、ZW型:凡是雌性为两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为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式。

有鳞翅目昆虫(蛾、蝶、蚕类)及某些两栖、爬行类、鸟类(鸡)等动物,植物中的洋梅、金老梅属于此类。

家鸡:2n=78 ♀=76+ZZ;♂=76+ZW3、XO型:♀XX;♂XO。

直翅目昆虫:蟋蟀、蟑螂、蝗虫(♀2n=22+XX,♂2n=22+X)、虱子(♀2n=10+XX,♂2n=10+X);植物:花椒,山椒、薯芋。

4、ZO型:♀ZO;♂ZZ。

鸭子(♀2n=78+Z,♂2n=78+ZZ)5、由x染色体的是否杂合决定:小茧烽的性别,在自然状态下小茧蜂和蜜蜂相似,二倍体(2n=20)为雌蜂,单倍体(n=10)为雄蜂。

但是在实验室中,获得二倍体雄蜂,其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是否纯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个个体都拥有两个基因副本,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这些基因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方式,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这意味着,即使父母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的后代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 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则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如果一个精子带有X染色体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产生女婴;如果一个精子带有Y染色体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产生男婴。

3. 伴性遗传: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遗传方式,在这种遗传方式中,一个基因的表达会受到另一个基因的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性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个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因素的影响。

一个例子是红绿色盲,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它通常只影响男性,因为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女性是携带该基因的异型体,则可能不会表现出疾病的症状。

关于高一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

关于高一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

关于高一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伴性遗传是指与一对常染色体相关的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具有的性别差异相关的一种遗传方式。

在伴性遗传中,一般男性是表现型而雌性是隐性携带者。

下面是高一生物伴性遗传的知识点。

1.性染色体的组成与性别决定-人类的性染色体由一对X和Y染色体组成。

-男性的性别决定是由于他们有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被称为XY型。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被称为XX型。

-此外,Y染色体上有少数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

2.X连锁遗传-X连锁遗传是指那些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因为X染色体中还有一部分基因位点,可以与Y染色体的对应基因位点匹配。

-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位于这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直接影响物种表现型。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如果一些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是突变的,则另一个正常的等位基因可以补偿这一不良效应,女性通常是携带者。

3.伴性基因和常见的性连锁遗传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主要影响男性,女性多数是隐性携带者。

-血友病:男性患者由于X染色体携带有突变基因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大多数女性为隐性携带者。

-迪伦菲尔氏综合症:男性患者由于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而在骨骼和其他器官中出现异常,女性通常是携带者。

4.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一些X连锁遗传疾病可以以显性方式表现,并且常常影响男性。

-这些疾病的特征是,患者的母亲通常是受影响的,而患者的父亲通常是正常的,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

5.良性X连锁顶叶癫痫-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主要影响男性。

-主要特征是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患者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开始出现症状。

总之,高一生物伴性遗传的知识点有性染色体的组成与性别决定、X 连锁遗传、伴性基因和常见的性连锁遗传疾病、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以及良性X连锁顶叶癫痫等。

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遗传学和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都非常重要。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1课时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❶决定人类性别的时期是()A.受精卵形成时B.减数分裂时C.胚胎发育时D.精子和卵细胞形成时❷属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条数是()A.0B.1C.2D.A、B、C三项都可能❸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果蝇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A.3条常染色体+XB.3条常染色体+YC.6条常染色体+XYD.6条常染色体+X❹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A.XO B.XXC.XY D.XXY❺[2015·浙江9月选考测试]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❻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❼下列遗传现象不属于伴性遗传的是()A.果蝇的红眼与白眼遗传B.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C.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D.人的白化病遗传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依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B.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C.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男性个体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型D.染色体组型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但不能用于遗传病的诊断❾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10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H)。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

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的种类
X染色体和Y染色体
人类的性别决定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通常是两个X染色体(XX),男性是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 Y染色体(XY)。
其他物种的性染色体
在其他物种中,性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性别决定和性别相关特征的遗传有 关。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组合的不同决定了生物的性别。在人类中,女性通常是两个X染色体, 男性是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04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关 联
性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病
Klinefelter综合征
01
由于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男性乳房
发育、睾丸功能减退等症状。
Turner综合征
02
由于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身材矮小、
智力障碍等症状。
XYY综合征
03
由于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导致智力障碍、行为问题等症状。
伴性遗传
一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这些基因控制的特征或 疾病可能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或发病率存在差异。
02 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
伴性遗传的定义
01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 因只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 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02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对, 常染色体遗传不受性别影响,而 伴性遗传则与性别相关。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contents
目录
• 性染色体的基础知识 • 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 • 伴性遗传的疾病 •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关联 •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实际应用
01 性染色体的基础知识
性染色体的定义
定义

必修2 第2章 第3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必修2 第2章 第3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电子 显微 镜下 的人 类染 色体
男 性 染 色 体
F
A C D G A C D F G E B
B
1 常染色体:
男、女相同 (22对)
E
2 性染色体:
男、女不同 (1对) 对性别起决 定作用
女 性 染 色 体
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XY型)
22对+XY
精子 22+Y 22+X

代 22对+XX
卵细胞
b b b
男性正常 × X
B
X Y Y
b
B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正常 母亲色盲 儿子一定色盲
子代
X X
1
B
b
XY
男性色盲
1 :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为什么男性色盲患者远远多于女性?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 2.隔代遗传 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X X XBY
B B
X Y
1903年,萨顿的《遗传中的染色体》假说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萨顿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 体上究竟是否正确?
由于缺少实验证据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等 对此持怀疑态度。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实验者: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1926年发表《基因论》创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①双亲正常子女病 ② 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 不病
遗传系谱的判定思路
遗 传 病 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Y 染色体上基因(无论是显性或隐性)的伴性遗传, 在系谱中应是男传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机制,一般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2、性别决定的常见类型:
XY型 ♀: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 ♂: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人、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都属此类 XY型生物性别决定过程: 亲 代♀22对(常)+XX(性) 22条(常)+X 22对+XX 1 :
比较可知: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 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 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X 隐性 隐性 常 aaXBXB或aaXBXb 1/16
AAXbY或AaXbY
3/8
例: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B、b);直毛 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F、f)。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 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 灰身、 黑身、 黑身、 直毛 分叉毛 直毛 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常染色体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 X染色体 基因位于________. ♀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BbXFXf BbX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FY 1:5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BbXfY __________ BBXfY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bbXFY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你知道吗?
男女在生理机能上有很大区别,这 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个别人可能 因为发育问题,外貌很象女子,但 遗传物质却是男子,这样会造成比 赛的不公平,因此,从1976年奥 运会开始,女子运动项目均要对运 动员进行性别鉴定,你知道是如何 进行的吗?
人类的伴性遗传
3、伴Y染色体遗传 例:外耳道多毛症
患者基因型: 男性患者:XYA
典型系谱图:
遗传特点: 父传子,子传孙 患者全男性,女性全正常
伴Y 染色体遗传
人 类 遗 传 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遗传系谱的判定思路
其它生物的伴性遗传现象及应用
果蝇的白眼、鸡的羽毛芦花性状遗传、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 叶子形状的遗传等。
芦花 雌
非芦花 雄
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ZbZb P 同型的 ZBW 性染色体,× 雄性: ZZ 雌性: 异型的 ZW 性染色体。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即:ZB ; B Zb W 配子 非芦花鸡羽毛 则为:ZZb
B.卵细胞受精时 D.生殖器官形成期
3.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 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 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 比例是 (D ) A.♀∶♂=1∶1 B.♀∶♂=2∶1 C.♀∶♂=3∶1 D.♀∶♂=l∶0 4、X与X、X与Y是同源染色体吗?在它们上面有等位基因吗?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 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Aa Aa ,子代白化的几率 1/4 , 2、男孩白化的几率 1/4 ,女孩白化的几率 1/4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1/8 ,生白化女孩的几率 1/8 。
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 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1、父母的基因型是 XBXb XBY ,子代色盲的几率 1/4 , 2、男孩色盲的几率 1/2 ,女孩色盲的几率 0 ,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1/4 ,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1/2 。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B(b) B(b)
B(b)
X非同源区段 一般位于X染色体上的 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 相应的等位基因。 A(a)A(a) XY同源区段 Y非同源区段
X
X
C(c)
思考: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表现会与性别有关吗? 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遗传定律吗?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 F1 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 ZBZb 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ZbW
芦花 雄
非芦花 雌
例: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 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染色体组型
概念: 将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 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又称染色体核型 它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
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 第一步: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 第二步: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 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 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图像
(2)已确定为显性遗传后,检查系谱图中每一个男患者的母与女:
若:
若:
男患者的母、女全为患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男患者的母、女中有正常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不能确定显隐性类型: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遗传→显性遗传 患者男女均等→常染色体; 患者女多男少→X染色体
(2)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隔代遗传→隐性遗传 患者男女均等→常染色体; 患者男多女少→X染色体
X
Y
活动
分析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果蝇的特点: 个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易饲养、 有各种易于区分的性状等
科学家:摩尔根
他的实验室被同事戏称为“蝇室”,里面除了几张旧桌子外, 就是培养了千千万万只果蝇的几千个牛奶罐。1910年5月,这 里产生了一只奇特的雄蝇,它的眼睛不像同胞姊妹那样是红色, 而是白的。这显然是个突变体,注定会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 昆虫。这时摩尔根家里正好添了第三个孩子,当他去医院见他 妻子时,他妻子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只白眼果蝇怎么样了?” 他的第三个孩子长得很好,而那只白眼雄果蝇却长得很虚弱。 摩尔根极为珍惜这只果蝇,将它装在瓶子里,睡觉时放在身旁, 白天又带回实验室。它这样养精蓄锐,终于同一只正常的红眼 雌蝇交配以后才死去,留下了突变基因,以后繁衍成一个大家系。

22对(常)+XY(性) 22条(常)+Y
卵细胞 子代
精子 22条(常)+X
22对+XY 1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2、性别决定的常见类型:
ZW型
♀: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 鸟类、某些两栖类和爬行类都属此类
练习
1、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 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 B A.为雌性 B.为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 D.雌、雄比例为l∶1 2.决定人的性别是 B A.胚胎发育初期 C.胚胎发育后期
例: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的数目和类型包含有 ( ) D 1、 44+XY 2、44 +X X 3、22 + Y 4、22 + X 5、44 + YY 6、88 + X XXX 7、88 + X XYY 8、88 + YYYY A、1、3 B、3、4 C、1、2、3、4 D、1、2、3、4、5
思考: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 根据摩尔根的假定,你能解释F2中雌、雄果蝇的不同性状表现吗?
P
XWXW红眼(雌) XW XWXw红眼(雌) XW Xw XWXw 红眼 (雌)
×
XwY白眼(雄) Xw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配子
F1
×
XWY红眼(雄) XW XWY 红眼 (雄) Y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其它伴X隐性遗传实例: 血友病: 血友病患者的血浆中 缺少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 (AHG),所以凝血发生障碍, 患者皮下、肌肉内反复出血, 形成瘀斑。在受伤流血时不能 自然凝固止血,很容易引起失 血死亡。血友病的遗传与色盲 的遗传相同,其正常基因(H) 和致病基因(h)也只位于X 染色体上。
讨论: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又 是怎样的?
人类的伴性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患者基因型: 女性患者:XAXA, XAXa 男性患者:XAY 典型系谱图:
遗传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必患病; 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 连续遗传即代代有患者。 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人类的伴性遗传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基因位置: X染色体上 相关基因型、表现型: 女 基因型 表现型 XBXB 正常
性 XbXb 色盲
男 XBY 正常
性 XbY 色盲
XBXb 正常 (携带者) XBXB x x x XBY
男女婚配方式 遗传特点:
XBXb XbXb
XBY XBY
x XbY XBXB XbY XBXb x XbXb x XbY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2、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3、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1)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后,检查系谱图中每一个女患者的父与子: 若: 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