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k-ge_g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一览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1)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1)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分类-课件

3
应用领域
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应用广泛,不仅在医药领域有重要作用,还广泛用于化妆品、 农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物质的分类
可降解物质
可降解物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如果皮、纸张和食物残渣。
不可降解物质
不可降解物质不能被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和合成纤维。
常见的可降解物质分类
脂类是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如脂肪和油。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有机物, 它们在生物体内扮演重要的结构 和功能角色。
人工合成有机物
1
发展历史
人工合成有机物起源于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范围不断扩大。
2
重要成果
人工合成有机物已经成功合成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物质,如合成染料、药物和塑料。
有机可降解物质
这些物质是由天然原材料制成的,如纸张、木材和 植物纤维。
生物可降解塑料
这些塑料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一物质的不同组分
有一些物质可以通过改变其组分来变成不同的物质,如氧化铁的不同颜色和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氧化铁 水
不同颜色的氧化铁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水可以存在为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 气。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分类 -PPT课件
介绍化学下学期的主题——物质分类。本课件将探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并介绍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分类方法。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1 组成
有机物由碳和氢组成,而 无机物则包含其他元素。
2 存在形式
有机物通常存在于生物体 内,而无机物主要存在于 地壳和自然界中。
3 化学性质
有机物通常具有更复杂的 化学性质,而无机物的化 学性质较为简单。
初中化学分类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分类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水等。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2.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铁等。
-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等。
二、化学用语1.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 H 表示氢元素,O 表示氧元素等。
-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 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 H₂O 表示水,CO₂表示二氧化碳等。
-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3.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2H₂+O₂点燃2H₂O 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初中化学分类汇总表

初中化学分类汇总表
初中化学分类汇总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按照物质类别的分类汇总:
1. 金属单质:如铁(Fe)、铝(Al)、铜(Cu)等。
2. 非金属单质:如碳(C)、硫(S)、磷(P)等。
3.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
(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4.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
(H₂SO₄)、盐酸(HCl)等。
5.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
6.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钠(Na₂SO₄)、氯化钠(NaCl)等。
7.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如甲烷(CH₄)、乙醇(C₂H₅OH)等。
此外,还可以按照反应类型、物质状态等进行分类。
此表格仅为大致分类,实际上初中化学涉及的物质和概念远不止这些。
2019初中化学总结物质的分类语文

初中化学总结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总结物质的分类
知识体系:(一)各类物质的概念及代表物定义代表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宏观)。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微观)空气、石油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宏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微观)氧气、铁、食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氧气、硫粉、铜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氯酸钾、氨气、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铁、二氧化碳酸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碱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物叫做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铜酸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二氧化碳碱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镁正盐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碳酸钙酸式盐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碱式盐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碱式碳酸铜
(二)空气的成分组成占空气体积的百分含量主要用途氮气78%制氮肥、炸药氧气21%炼钢、宇航、潜水、焊接金属等稀有气体0.94%保护气、航标灯二氧化碳0.03%灭火、致
冷剂其它气体及杂质0.03%(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实例糖溶液泥水小油滴分散到水里。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一览

[关键词]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酸含氧酸无氧酸强酸弱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一元酸碱强碱弱碱一元碱(氢氧化物)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含氧酸盐无氧酸盐复盐铵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4.物质的分类: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一.酸碱盐1.物质的导电电流是由带电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
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在NaCl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NaCl溶解于水,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这样的过程称为电离。
当在NaCl水溶液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时,带正电的Na+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向阳极移动,因而Na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干燥的NaCl晶体不导电。
在NaCl的晶体里含有带正电的Na+和带负电的Cl-,由于静电的作用,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干燥的NaCl不能导电.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方程式举例:HCl、HNO3、H2SO4其他举例:胃酸(HCl)、食醋(CH3COOH)、汽水(H2CO3、柠檬酸)、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物质分类汇总

物质分类汇总在化学中,物质可以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
本专题将从此处开始讨论:一、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下面列举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二、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相对,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继续细化纯净物的组成可将其分为:1.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例如:K、Ca、Na、Mg、Al 等非金属单质:例如:S、Cl2、He 等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H2、D2、T2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胆矾CuSO4• 5H2O、绿矾FeSO4• 7H2O、明矾KAl(SO4)2• 12H2O 都是纯净物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 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①氧化物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可分为:I. 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SO2、SO3、P2O5、SiO2、Mn2O7等注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高锰酸酐Mn2O7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都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二氧化硅SiO2不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二氧化氮NO2是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Al2O3是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乙酸酐CH3COOOCCH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II.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初中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初中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
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学习化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物质是如何分类的。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比如氧气(O₂)、水(H₂O)、氯化钠(NaCl)等。
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金属单质铁(Fe)、铜(Cu),还有非金属单质氢气(H₂)、氧气(O₂)等。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比如二氧化碳(CO₂)、氢氧化钠(NaOH)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它们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比如空气就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海水里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也是混合物。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的固体,具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硬度较高,这些都是铁的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是 100℃,这也是水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氢气能够燃烧,这体现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这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物质的性质。
比如,我们把铁钉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铁钉生锈了,这说明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表现出了铁的化学性质。
对于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说,在分离混合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要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可以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性质,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关键词]
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酸含氧酸无氧酸强酸弱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一元酸碱强碱弱碱一元碱(氢氧化物)
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含氧酸盐无氧酸盐复盐铵盐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
4.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一.酸碱盐
1.物质的导电
电流是由带电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
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在NaCl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NaCl溶解于水,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这样的过程称为电离。
当在NaCl水溶液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时,带正电的Na+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向阳极移动,因而Na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干燥的NaCl晶体不导电。
在NaCl的晶体里含有带正电的Na+和带负电的Cl-,由于静电的作用,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干燥的NaCl 不能导电。
2.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方程式举例:HCl、HNO3、H2SO4
其他举例:胃酸(HCl)、食醋(CH3COOH)、汽水(H2CO3、柠檬酸)、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
3.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方程式举例:KOH、Ba(OH)2、NaOH
其他举例:熟石灰(Ca(OH)2)、氨水(NH3·H2O)、中和胃酸的药物(Al(OH)3)、生物碱(有机碱类),如烟碱(尼古丁)、金鸡纳碱(奎宁)。
4.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电离方程式举例:Na2CO3、MgSO4、BaCl2、NaCl
其他举例: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食盐,用来制作模型的石膏,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和大理石,用作净水剂的明矾,用作消毒剂的高锰酸钾等。
5.酸的分类、命名
根据酸的分子里是不是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
含氧酸: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如HCl、H2SO4、H3PO4。
含氧酸一般根据它的分子里氢氧两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而命名为“某酸”。
无氧酸的命名是在氢字的后面加上另一元素的名称,叫做“氢某酸”。
6.酸的通性
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例如,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7.碱的命名
碱的命名是根据它的组成——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
8.碱的通性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例如,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9.盐的性质
盐跟某些金属起反应,一般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盐跟酸起反应,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盐跟碱起反应,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两种盐起反应一般生成另外两种盐。
10.盐的分类和命名
正盐:正盐是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某化某”。
如NaCl叫做氯化钠。
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
对于变价金属元素,低价态金属元素的盐,可以在金属名称前面加个“亚”字。
酸式盐:酸式盐是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像NaHCO3、KHSO4等。
酸式盐的命名是在酸名称的后面加个“氢”字,然后再读金属的名称。
例如,NaHCO3叫做碳酸氢钠(也叫酸式碳酸钠)。
NaH2PO4叫做磷酸二氢钠。
碱式盐:碱式盐是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碱式盐的命名是在正盐的名称前面加“碱式”二字。
例如,Cu2(OH)2CO3叫做碱式碳酸铜。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两种物质(酸、碱或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1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3.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14.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用指示剂可以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