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

症状描述
患者自述口腔颌面部肿胀,疼痛, 影响进食和说话。
诊断过程
经过医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为口腔颌面部囊肿。
案例分析
病因分析
该患者口腔颌面部囊肿可能由慢 性炎症、创伤或发育异常等因素
引起。
治疗方案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了手术切除囊肿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
手术过程顺利,囊肿被完整切除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04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 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
细菌滋生。
避免刺激物
避免长期使用硬毛牙刷 、牙签等刺激口腔黏膜 的物品,减少口腔创伤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预防囊肿形成。
控制慢性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以降低囊肿发生的风
手术治疗的缺点在于创伤较大 ,恢复期较长,且可能存在并 发症和术后疼痛等问题。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物 理治疗等。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或辅助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的优点在于可能减 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手术创伤

其他治疗方法的缺点在于效果可 能不如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显著
,且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案例总结
诊断要点
对于口腔颌面部肿胀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 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建议
对于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患者,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等。
预防措施
加强口腔卫生,避免炎症和创伤,有助于预防口 腔颌面部囊肿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与牙齿感染有关,多见于 根尖周囊肿和含牙囊肿, 影像学检查可见囊肿与牙 齿相连。

口腔颌面部囊肿课件

口腔颌面部囊肿课件
膜基底细胞)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23
牙源性角化囊肿/相关综合征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Gorlin 综 合征 n 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 n 多发性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躯干为主) n 骨骼异常:肋骨及其它骨 n 特征性面形 n 钙磷代谢异常
n Mucus-producing cells, ciliated cells n Keratinization in limited areas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31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32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33
含牙囊肿/萌出囊肿
n 含牙囊肿的发生:缩余釉上皮与牙冠 n 萌出囊肿(eruption cyst):含牙囊肿的特
殊形式,发生在牙龈内。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34
腺牙源性囊肿/一般特点
n glandular odontogenic cyst or sialo-odontogenic cyst 罕见
n 可伴发成釉细胞瘤 n 有复发倾向 n 年龄、性别分布无特征 n X线:单囊或多囊阴影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3
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病理特点
wall epithelial lining
cavity
2021/3/9
口腔颌面部囊肿
4
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特点
分类:
n 根据部位分:颌骨、软组织 n 根据来源分:
上皮性(牙源性、非牙源性) 非上皮性 n 根据病因分:发育性、炎症性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
单囊型 周边型
DA X线表现
X线鉴别诊断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可 以和以下颌骨病变相似或相同: 牙源性角化囊肿、根侧囊肿、巨 细胞肉芽肿等。 DA X线表现则易与以下病变相 混淆:骨化性纤维瘤、粘液瘤等。
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除上述四型 外,还有共同特征:
颌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
X线特点:
边界清晰的密度减低区。 含有数量不等、形态各异钙化物,常位于牙 冠附近。
约有50%内含有未萌出的埋伏牙。
颌骨可膨胀,但外形尚存。
(三)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影像学表现:
边缘光滑单囊状密度减低影像。
病损中含有粟粒状钙化点和未萌出牙 (以单尖牙多见)。
鉴别诊断: 牙龈癌(继发性)
中央性骨髓炎 病程长 病源牙为中心骨质破坏。
死骨形成。
病变边缘有高密度骨质增生表现。
(二)骨肉瘤(osteosarcoma)
影像学表现: 成骨型
早期病变区骨小梁增生变粗,骨髓
腔变窄、阻塞。
骨小梁断裂,呈点片状。
肿瘤内有特征性的瘤骨形成。 瘤骨的形态主要表现为斑片状、絮
(五)牙瘤(odontoma)
影像学表现: 组合性:主要表现为颌骨内有许多 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牙堆积状影, 有时与囊肿并存。
二.颌骨非牙源性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骨化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
影像学表现: 纤维成分多——病变区为不均匀密度 减低影,其间可见不规则粗糙骨膈或纤维 条索状影。
成骨型
溶骨型
混合型
(三)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影像学表现:
在不规则溶骨破坏区内有斑片状钙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

一、软组织囊肿
(四)鳃裂囊肿 [临床表现] 鳞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 常见于20-50岁;来自第一鳃裂者,年龄则常更 小些。鳃裂囊肿位于面颈部侧方,颌角以上及腮 腺区者常为第一鳃裂来源;发生于约相当肩胛 舌骨肌水平以上者为中份,多为第二 鳃裂来源; 发生于颈根区者多为第三、第四鳃裂来源,其 中来自第三鳃裂者,因第三咽囊在胚胎时形成 胸腺咽管,故亦称胸腺咽管囊肿。临床上最多 见的是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其次为第一 鳃裂来源;第三、四鳃裂来源比较少见。
床表现外,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 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 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

[治疗] 手术摘除。
一、软组织囊肿
(三)甲状舌管囊肿

由残存上皮分秘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 囊肿。若甲状腺下移过程发生障碍,则可异位 于此下降路线上的任何一点。
一、软组织囊肿
二、颌骨囊肿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

[临床表现] 颌骨牙源性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
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根端囊肿多发生于前 牙;始基囊肿、角化囊肿则好发于下颌第三磨 牙区及下颌支部;含牙囊肿除下颌第三磨牙区 外,上颌尖牙区也是好发部位。

一、软组织囊肿

(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发生]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 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后者也可以由 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性状]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 和毛发等结构,中医称为“发瘤”。囊 壁中无皮肤附件者,则为表皮样囊肿。
一、软组织囊肿
(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临床表现]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及
二、颌骨囊肿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 3.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 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 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可来自一个牙胚(含一 个牙);也有来自多个牙胚(含多个牙)者。 4.牙源性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 残余;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 质。角化囊肿可以癌变。

第章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第章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44
二、鳃裂囊肿
1.又称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2.[部位]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头肌上
1/3前缘。 3.青少年发病 4.无痛性缓慢增大、柔软,界清,有波动感。
.
45
临床上最常见的鳃裂 囊肿来源于第二鳃裂。 位于颈侧部,下颌角 以下,肩胛舌骨肌水 平以上,多在舌骨水 平,胸锁乳突肌上 1 /3前缘处,一般发 生于青春期,为一界 限清楚的囊性肿物, 可活动。
2. 组织来源:胚胎性鼻泪管剩余。 3. 采用口内切口单纯摘除囊肿,一般无复发。
.
34
三、球状上颌囊肿
1.较为少见 2.发生于上颌侧切牙和单尖牙牙根之间 3.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梨形放射透光区,
常导致相邻牙牙根的移位。
.
35
球状上颌囊肿
组织来源:球状突和上颌突融合处的上皮剩余
.
36
第三节 颌面部软组织囊肿
.
2
• 囊肿:
1.含流体、半流体或气体的非脓肿性病理 性囊腔, 由囊壁和囊腔所组成。
2.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多数囊肿的囊壁 有上皮衬里。
•基本结构:
.
3
.
4
.
5
颌骨上皮性囊肿
一、发育性 (一)牙源性 1. 婴儿龈囊肿 2.含牙(滤泡)囊肿 3. 萌出囊肿 4. 根侧囊肿 5.成人牙龈囊肿 6.腺牙源性囊肿
1、10-39岁多见,男>女
2、好发部位:
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单尖牙>上颌第三
磨牙>下颌前磨牙
3、症状:通常无症状,合并感染时有胀痛
4、X-线:境界清楚的透光区,内含牙冠
.
10
.
11
含牙囊肿/ Leabharlann 线单房透光阴影 ,包绕. 未萌出牙的牙冠

第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5. 黏液囊肿分哪两种类型,组织学上各有何特征?
第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六章
本章重点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
颌骨牙源性囊肿:含牙囊肿
颌骨非牙源性囊肿:鼻腭管囊肿
软组织囊肿:鳃裂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黏液囊肿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牙源性囊肿:
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含牙囊肿(滤泡囊肿)
萌出囊肿
鼻腭囊肿
球状上颌囊肿
腺牙源性囊肿
第十六章 含牙囊肿X线及大体标本
第十六章 含牙囊肿组织病理
1.囊壁附着于牙颈部,由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构成 2.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纤维囊壁中通常无炎症
第十六章 鼻腭管囊肿临床表现
囊肿位于上颌中切牙后方腭中线处,表面黏膜呈卵圆形隆起
第十六章
鼻腭管囊肿组织病理
囊壁内衬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纤维囊壁中含有丰富的血管
第十六章 腺牙源性囊肿组织病理
第十六章 黏液囊肿临床表现
唇部黏液囊肿,呈透明的半球形隆起
第十六章 黏液囊肿组织病理
低倍镜观
高倍镜观
外渗性黏液囊:囊壁无上皮衬里,由炎性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包裹
第十六章 黏液囊肿组织病理
潴留性黏液囊肿:囊壁可见上皮衬里,由导管阻塞涎液潴留所致
第十六章
思考题
1. 口腔颌面部囊肿是如何分类的? 2. 牙源性囊肿的概念? 3. 含牙囊肿、鼻腭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 4. 鳃裂囊肿病理特征是什么?
第十六章 皮样、表皮样囊肿组织病理
表皮样囊肿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纤维囊 壁中无皮肤附件
皮样囊肿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纤维囊 壁中可见皮肤附件( )
第十六章 甲状舌管囊肿部位示意图

《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分类: 一、颌骨囊肿:上皮性和非上皮性 (一)上皮性:
1.牙源性:发育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萌出囊肿,婴儿“龈囊肿”,
成人龈囊肿,发育性根侧囊肿,腺牙源性囊肿
炎症性:根尖囊肿,根尖侧囊肿,残余囊肿,牙旁囊肿 2.非牙源性:切牙管囊肿,鼻牙槽囊肿 (二)非上皮性: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 二、颌骨外(软组织囊肿)
成人龈囊肿 2.缩余釉上皮:含牙囊肿,萌出囊肿和牙旁囊肿 3.Malassez上皮剩余:根尖囊肿,残余囊肿,根尖侧囊肿
2020/11/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7
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特点
临床: 表现为瘤样病变 发生在颌骨者:膨大、乒乓球样感、囊
液常含胆固醇结晶,X线检查见透光区, 应与肿瘤鉴别 发生在软组织:部位对诊断重要 缓慢增大,无症状
.
25
Odontogenic keratocyst
pathogenisis Dental lamina or its remnants Offshoots of the basal layer of oral
epithelium
2020/11/11
.
26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或滤泡囊肿)
2020/11/11
.
11
牙源性角化囊肿/病理
大体:囊壁薄,内容为清液或血性,可见角化物,蛋白含量:< 3.5g/100ml
镜下: 一、上皮: 1.复层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有下皮下裂隙 2.上皮表面正角化或不全角化,呈波浪状 3.棘细胞层较薄,呈细胞内水肿 4.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远离基底膜 二、囊壁:纤维囊壁较薄,子囊、上皮团、炎症 三、细胞增殖特点
2020/11/11

《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囊肿》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5
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特点
分类: 一、颌骨囊肿:上皮性和非上皮性 (一)上皮性:
1.牙源性:发育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萌出囊肿,婴儿“龈囊肿”,
成人龈囊肿,发育性根侧囊肿,腺牙源性囊肿
炎症性:根尖囊肿,根尖侧囊肿,残余囊肿,牙旁囊肿 2.非牙源性:切牙管囊肿,鼻牙槽囊肿 (二)非上皮性: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 二、颌骨外(软组织囊肿)
2020/10/24
精选ppt课件
16
Odontogenic keratocyst
2020/10/24
精选ppt课件
17
Odontogenic keratocyst
2020/10/24
精选ppt课件
18
Odontogenic keratocyst
2020/10/24
精选ppt课件
19
Odontogenic keratocyst
especially in the third molar region and ascending ramus Symptoms: few, secondarily inflammed, enlarge predominantly in an antero-posterior direction
2020/10/24
精选ppt课件
8
Odontogenic keratocyst(primordial cyst)
clinical features
Age: second and third decades, fifth decades Sex: more common in males than females Location: 70-80% occur in the mandib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病理:
肉眼:直径2-3厘米,柔软、活动、 有波动感,呈淡蓝色。
镜检:囊肿内无或有上皮细胞衬覆,邻
近的腺组织内有不同成都的炎细胞浸润, 主要为淋巴细胞。严重者腺组织大部分被 破坏并被炎症细胞代替。
舌下囊肿(ranula)
病理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
2、结缔组织囊壁内有皮肤附属器的是 A 皮样囊肿 B 表皮样囊肿 C 萌出囊肿 D粘液囊肿
• 2、病变:囊肿一般为圆形,无痛性肿块, 生长慢,界清,触之有面团感,压迫后 出现凹陷。
3、病理表现
①肉眼:壁薄,腔内有白色豆腐渣样物质; ②囊肿内衬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③纤维囊壁有皮肤附件:毛发,毛囊,皮脂
腺,汗腺者为皮样囊肿。 ④纤维囊壁无皮肤附件者为表皮样囊肿。 ⑤囊腔内有嗜伊红的角化物和脱落上皮细胞。
鼻唇囊肿
1. 囊壁多呈皱折状,衬里上皮一般为无纤毛的 假复层柱状上皮,含粘液细胞和杯状细胞, 也可见复层鳞状上皮或立方上皮。
2. 组织来源:胚胎性鼻泪管剩余。 3. 采用口内切口单纯摘除囊肿,一般无复发。
三、球状上颌囊肿
1.较为少见 2.发生于上颌侧切牙和单尖牙牙根之间 3.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梨形放射透光区,
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病理
含牙囊肿/病理
二、萌出囊肿
发生在软组织中的含牙囊肿。
临表 :
常见于20岁以前的患者 正在萌出的牙冠上方肿胀、 光滑、粉红色,浅蓝色、波 动感
三、腺牙源性囊肿
1. 又称牙源性产粘液囊肿 2. 又复发倾向 3. 可伴成釉细胞瘤存在
四、 牙旁囊肿
炎症性根侧囊肿,有冠周炎史
• 镜下:
(1)假复层柱状上皮和/或复层鳞状上皮
(2)纤维性囊壁内偶见甲状腺组织
甲状舌管囊肿 [预后](1)合并感染可形成瘘
(2)偶见转变为甲状乳头状腺癌
[组织发生] 由甲状舌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 肿
粘液囊肿
四、粘液囊肿
• 好发部位:下唇粘膜、颊、口底、舌、腭粘膜 • [病理改变和病因] 1、外渗性粘液囊肿 涎腺导管破裂→粘液外溢成“湖”→炎性肉芽组
潴留性粘液囊肿
潴留性粘液囊肿
囊壁衬以假复层或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
五、舌下囊肿(蛤蟆肿)
1、成因:粘液囊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 于口底,与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有关,可能是 导管破裂或阻塞引起(以外渗性多见)。
2、临床 :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常为单 侧。疼痛不明显,但影响说话、咀嚼和吞咽。 囊肿位置可深、可浅
二、炎症性
⒈ 根尖和根尖侧囊肿 ⒉ 残余囊肿 ⒊ 牙旁囊肿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第一节 牙源性囊肿
• 牙源性囊肿是指牙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 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
• 可分为发育性与炎症性。
牙源性囊肿与上皮剩余的关系
• Serres上皮剩余:发育性根侧囊肿、 牙龈囊肿
• 缩余釉上皮:含牙囊肿、萌出囊肿、 牙旁囊肿
1.含流体、半流体或气体的非脓肿性病理 性囊腔, 由囊壁和囊腔所组成。
2.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多数囊肿的囊壁 有上皮衬里。
•基本结构:
颌骨上皮性囊肿
一、发育性 (一)牙源性 1. 婴儿龈囊肿 2.含牙(滤泡)囊肿 3. 萌出囊肿 4. 根侧囊肿 5.成人牙龈囊肿 6.腺牙源性囊肿
(二)、非牙源性 ⒈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⒉ 鼻唇囊肿 ⒊ 球上颌囊肿
常导致相邻牙牙根的移位。
球状上颌囊肿
组织来源:球状突和上颌突融合处的上皮剩余
第三节 颌面部软组织囊肿
1.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2. 鳃裂囊肿 3. 甲状舌管囊肿 4. 粘液囊肿 5. 舌下囊肿
一、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 1、部位:常发生于颌面部和口底。发生 于口底者可以在颏舌骨肌与口腔粘膜之 间(舌下位),也可在颏舌骨肌和下颌 舌骨肌之间(颏下位)。
3、囊壁衬里上皮有角化的是
A表皮样囊肿 B球上颌囊肿
C囊肿
D切牙管囊肿
4、球状突和上颌突融合障碍形成
A鼻唇囊肿
B鼻腭囊肿
C球上颌囊肿 D牙管囊肿
5、无上皮衬里的囊肿是
A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B 外渗性囊肿
C潴留性囊肿
D 甲状舌管囊肿
6、发生于上颌恒侧切牙和尖牙牙根间的是
A表皮样囊肿
B球上颌囊肿
C囊肿
D切牙管囊肿
第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学习目的
1.掌握囊肿的定义 2.掌握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3.掌握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的临床表现和病
理变化 4 熟悉非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5.能够根据口腔颌面部的囊肿的临床、病理、
X线的表现进行辅助诊断 6.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 囊肿:
第二节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 鼻腭管囊肿 • 鼻唇囊肿 • 球状上颌囊肿
一、鼻腭管囊肿
1.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 2.可表现为切牙管囊肿和腭乳头囊肿 3.囊肿约占所有非牙源性囊肿的73%
Nasopatine duct cyst
切牙管囊肿
腭乳头囊肿
鼻腭管囊肿
[临床表现]
1.鼻腭管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高 发年龄为30一60岁。男性较多见。
组织发生:上皮剩余
二、鳃裂囊肿
1.又称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2.[部位]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头肌上
1/3前缘。 3.青少年发病 4.无痛性缓慢增大、柔软,界清,有波动感。
临床上最常见的鳃裂 囊肿来源于第二鳃裂。 位于颈侧部,下颌角 以下,肩胛舌骨肌水 平以上,多在舌骨水 平,胸锁乳突肌上 1 /3前缘处,一般发 生于青春期,为一界 限清楚的囊性肿物, 可活动。
织或结缔组织包绕而成(无内衬上皮) 2、潴留性粘液囊肿 涎腺导管阻塞→导管扩张成囊(内衬上皮为假复
层鳞状上皮或柱状、立方上皮,部分嗜酸性变)
外渗性粘液囊肿
外渗性粘液囊肿 是由于机械性损伤 使涎腺导管破裂, 使粘液从损伤的导 管中渗入结缔组织 而形成囊肿。界限 清楚。
外渗性粘液囊肿
粘液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无衬里上皮
3.结缔组织囊壁内可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为通过切牙管的鼻腭神经和血管结构,囊壁 内有时可见小灶性粘液腺和散在的慢性炎细 胞浸润。
二、鼻唇囊肿
1.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 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
2.发病年龄以30一49岁多 见,女性多于男性。
3.肿胀是常见的症状,囊 肿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 鼻翼抬高,鼻孔变形。此 囊肿可双侧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牙囊肿/ X线
单房透光阴影 ,包绕未萌出牙的牙冠
(三)病理改变
1.肉眼:囊肿内含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 2.唯一可以肉眼诊断的囊肿,囊液多呈黄色; 3.镜下: (1)上皮衬里2-5层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
无钉突。可见产粘液细胞或纤毛柱状细胞, 合并感染时上皮可增生。 (2)纤维性囊壁与上皮交界面平坦,可见牙 源性上皮岛。
【组织来源】鳃裂、咽囊的上皮剩余
三、甲状舌管囊肿
1.甲状腺始基下行。 2.导管不消失/发育异
常。 3.[部位]舌盲孔至甲状
腺之间任何部位,最 常见于甲状舌骨区。
甲状舌管囊肿
• 舌骨上下部最 多见,能随吞 咽上下移动, 表面光滑,界 清,触之有波 动感
[病理]
甲状舌管囊肿
• 肉眼:囊内容物为清亮粘液样物质
2.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仅在X线检查或戴 义齿时偶然被发现。
3.最常见的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 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
鼻腭管囊肿
病理表现
1.鼻腭管囊肿的衬里上皮变异较大,可内衬复 层鳞状上皮、含粘液细胞的假复层纤毛柱状 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这些上皮类型 可单独或联合存在。
2.邻近口腔部的囊肿常内衬复层鳞状上皮。而 近鼻腔部者常为呼吸性上皮。
病理
鳃裂囊肿
1.肉眼:囊肿质软,界清,可活动,内含黄绿色 或棕色清亮液体。
2.镜下:
① 复层鳞状上皮(少数假复层柱状上皮)内衬。
② 纤维囊壁内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和淋巴 滤泡。
鳃裂囊肿
鳃裂囊肿 [预后] 术后极少复发,极少转变成鳃裂癌 [组织发生] (1)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 (2)陷入颈淋巴结内涎腺上皮囊性变
• Mzlassez上皮剩余: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炎性根侧囊肿
一、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
(一)概念: 又称滤泡囊肿,是指囊壁包含未萌牙的牙冠并 附着在其牙颈部的囊肿.
(二)临床表现 1、10-39岁多见,男>女 2、好发部位:
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单尖牙>上颌第三 磨牙>下颌前磨牙 3、症状:通常无症状,合并感染时有胀痛 4、X-线:境界清楚的透光区,内含牙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