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茶叶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饮料及茶叶零售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重庆市饮料及茶叶零售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副食零售
1999
40
10
梁平县菩萨顶纯山泉水厂直销门市本部
桶装水
2007
39
11
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茶叶、茶具批发
2006
38
12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北碚
乳制品销售
2000
36
13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江北
乳制品销售
2001
35
14
重庆市万盛区更古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饮料销售
2006
29
21
重庆市黔江区珍珠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珍珠兰
茶叶零售
1994
28
22
重庆茗香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销售
2006
25
23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北碚
乳制品销售
2000
25
24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翠河茶楼
茶餐
2008
25
25
凤城糖酒经营部
糖酒副食
1983
24
26
巫山县云雾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本部
乳品销售
2001
16
33
巫山县运志商贸有限公司
酒类零售
2007
15
34
重庆市渝中区阙园轩茶楼有限公司
茶楼服务
2008
15
35
开县洪氏商贸有限公司
商贸
1998
15
36
开县德惠酒业有限公司
太白酒销售
2000
15
37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茗沁茶搂
茶座服务
2005
14
38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谭氏酒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永川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重庆市永川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重庆市永川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线上,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规划优势发展区、全国早市名优绿茶生产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也是重庆市7个百亿级茶叶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

永川区的区域品牌“永川秀芽”获评“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重庆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十大地理标志名茶。

1现状重庆市隶属我国四大茶区中的西南茶区,其地形、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

2021年,重庆市茶叶种植面积70194.5hm 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47524.04hm 2,良种率67.70%,年产量达4.4万t ,年产值44.2亿元。

重庆市种茶区县共有34个,主要生产绿茶,辅以红茶、乌龙茶、黑茶。

重庆市各区县中,茶叶种植面积排名前3位的区县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川区、永川区(见表1),占重庆市茶叶种植总面积的37.9%;干毛茶产值排名前3位的区县为永川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见表2),占重庆市干毛茶总产值的60.16%。

从茶叶种植面积和干毛茶产值来看,永川区是重庆市当之无愧的茶叶强县。

表12021年重庆市茶园面积排名前10位的区县区县秀山南川永川酉阳武隆面积/hm 2110018367726063874787区县万州江津荣昌巴南巫溪面积/hm 241343065293328671767表22021年重庆市干毛茶产值排名前10位的区县区县永川秀山酉阳南川万州产值/亿元10.109.304.323.313.02区县巴南江津涪陵武隆开州产值/亿元2.702.151.250.940.802021年,永川区茶叶种植总面积7263.63hm 2,主要分布在箕山、阴山、云雾山、巴岳山及黄瓜山五收稿日期:2022-04-21作者简介:何鑫(1988—),女,四川绵阳人,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茶叶审评。

万州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万州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万州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万州区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区县之一,也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8年以来,茶叶产业除了是山地高效型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外,更是“百万亩经果林”重大农业工程、国土绿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茶叶产业一直作为万州区助力产业扶贫、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践行“两山”理念和走深走实“两化”路径的典型代表,现已被列为万州区“7+5”现代农业体系七大高效产业链之一。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库区核心区,总面积3456.41平方千米;长江自西向东北横贯全境,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暖且寡日照;境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黄壤、黄棕壤,pH 值4.5~6的酸性土地面积约45万亩;境内海拔500~1000米的中高山,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无污染,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合生态有机茶叶种植。

一、发展现状1.种植品种与规模。

截至2022年底,万州茶叶基地面积6.4万亩,投产茶园面积4.3万亩,其中有机认证基地面积4000亩、绿色认证15000亩及出口基地面积3500亩,毛茶总产量稳定在2500吨以上,茶叶农业总产值超过3亿元,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

基地主要分布在以长坪、新乡、燕山、长岭等镇乡为主的长江生态屏障茶区,以分水、孙家、铁峰、熊家等镇乡为主的铁锋山生态茶区,以太安、恒合、龙驹、白土等镇乡为主的七曜山富硒茶区,共21个镇乡的33个村,涉及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及福鼎大白、巴渝特早、白茶1号、黄金叶、梅占、鄂茶十号等20多万州区太安凤凰茶山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个优良品种。

2.主体培育与加工。

培育发展种植、产地加工、市场流通、技术服务等相关主体45个,其中有茶叶协会和茶叶商会2个行业组织、区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

重庆市茶园建设情况汇报

重庆市茶园建设情况汇报

重庆市茶园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重庆市茶园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茶叶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下面我将就重庆市茶园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重庆市茶园建设的面积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市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茶园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XXX亩,茶园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茶园建设的品种日益丰富。

重庆市茶园建设不仅注重扩大茶园面积,更加注重品种的丰富和多样化。

通过引进优质茶树品种和培育本地优良品种,茶园的品种日益丰富,茶叶的品质不断提高,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外,茶园建设的技术不断提升。

重庆市茶园建设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茶园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技手段,茶园的管理更加精细化,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此外,茶园建设的市场开发不断深化。

重庆市茶园建设不仅注重茶叶的生产,更加注重茶叶的销售和市场开发。

通过开展茶叶品牌建设、开拓市场渠道、加强营销推广,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最后,茶园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加强。

重庆市茶园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茶园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更加优良。

总的来看,重庆市茶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茶叶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茶园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茶园的规模和品质,推动重庆市茶叶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感谢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茶园建设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广大茶园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重庆市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阳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云阳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乡村旅游中,依托现有的茶产业基础,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既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又能带动茶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重庆市云阳县在茶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目前,云阳县的茶旅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遇到了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

分析云阳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探讨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云阳县茶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1现状1.1发展条件云阳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0.16万hm 2,可采摘面积0.09万hm 2,年产值达2850万元,拥有“歧阳秀芽”有机食品和“云阳相思茶”无公害两种市县级名优茶,茶产业发展良好。

云阳县作为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县,拥有巴蜀胜景张飞庙、“天下第一缸”龙缸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有了茶产业基础及旅游资源作保障,云阳县可以围绕“茶”这一元素做文章,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以“茶”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实现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

1.2采取的主要措施云阳县自然资源丰富,风景怡人,青山绿水、云雾缭绕之间,大片的绿色茶园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云阳县以优质资源为依托,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生态茶园,吸引游客,形成茶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1.2.1以茶兴旅云阳县立足现有的茶产业基础,建设了多个生态茶园,探索“茶旅文化”,走出一条多元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举办“采茶”活动,游客与茶农一起,在茶园里体验收获的快乐;参与“制茶”活动,游客参观茶农制茶过程,了解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增长茶叶相关知识;展开“文化下乡”活动,与当地摄影家协会联合,举行茶文化摄影活动,将茶园风景通过照片展示出来,起到了宣传推广的积极作用。

收稿日期:2022-02-15作者简介:毕升(1969—),男,重庆云阳人,大专,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重庆是一个茶叶产业发达的地区,茶叶产业在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产业在重庆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茶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对策,进一步促进重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重庆茶叶产业的现状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理想的茶叶种植区。

重庆茶叶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以及巫山、奉节、云阳、石柱等山区县市,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年产量数千吨。

重庆茶叶以其独特的品种和品质,远销国内外,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

重庆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茶叶种植和加工,还涵盖茶叶新品种、研发、销售等多个环节。

茶叶产业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重庆茶叶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基础,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茶叶生产的无序竞争使得茶叶品质和口碑难以保证;茶叶产品的营销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茶叶企业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茶叶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环保和资源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1.规范茶叶生产要规范茶叶生产,重点是强化茶叶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茶叶品质和口碑。

政府应当加大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茶叶生产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推动茶叶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化发展。

2.拓展茶叶营销渠道茶叶销售方式需要多样化,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政府可以扶持茶叶企业开拓电商、直播销售等新兴的销售渠道,推动茶叶产品的线上线下融合,拓展茶叶市场,提升销售额和知名度。

3.加强技术创新茶叶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推动茶叶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参与茶叶新品种的培育和研发,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4.加强环保和资源保护茶叶产业发展必须注重环保和资源保护。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重庆茶叶产业的重要性重庆茶叶产业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和贡献。

重庆的茶叶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底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

重庆茶叶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广泛应用于茶饮料、健康食品和礼品等领域。

重庆茶叶产业也扮演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色,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重庆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地方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于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重庆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品质和品牌效应,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重庆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建议,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重庆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茶叶产业从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品牌效应,拓展市场营销和销售渠道,推动重庆茶叶产业走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次研究也旨在探讨重庆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推动重庆茶叶产业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重庆茶叶产业现状分析重庆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产业在当地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文化底蕴。

在近年来,随着中国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重庆的茶叶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重庆茶叶产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绿茶和红茶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品供应。

这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重庆的茶叶品牌在市场上显得缺乏竞争力。

重庆茶叶产业在生产加工环节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包括茶叶品质不稳定、加工工艺落后等。

这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也限制了重庆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重庆市南川区茶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重庆市南川区茶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重庆 市南川 区茶 业发展现 状及对策
张义均
( 重庆 市南川 区农 业委 员会 ,4 0 8 4 0 0 )
摘 要 分析重庆 市南川 区茶业 发展现状和存 在 的问题 ,提 出充分发挥 政府职 能作 用和茶叶 协会 的作
用 、做 好 茶 农产 业 技 术培 训 和 打 造 茶叶 品 牌 等 对 策 。
打造的区域经济 中心、都市后花园和特色旅游区。 中 “ 金 佛 玉翠 ”、 “ 香炉 盈 春 ”获 金 奖 , “ 金 山雪 南川 区是全 国茶 叶 “ 百强区 ”之一 ,位列重庆市 眉 ”等获 银 奖 ,9 月 “ 南 川 金 佛 玉翠 茶 ”, “ 南川 五大茶 叶主产 区之首 ,是 重庆市规划 的渝东南高 山名 大树 茶 ”获农 产 品地 理 标 志认 证 ,大 观牌 “ 金 佛 玉
过绿色食品认证 ,1 个企业通过有机食 品认证 。
2 0 1 3 年 南 川 区 茶 叶总 产 3 2 5 8 . 5 t , 比2 0 1 2 年 同
2 . 2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南川 区属于 亚 热带 湿 润 季 风气 候 ,具 有 气候 温
期增加4 1 . 7 t ,增 幅 l _ 3 %,产值 1 5 3 6 0 . 4 5 万 元 ,增加 和 ,雨量 充沛 , 日照充足 ,无霜 期长 ,春季 回暖早 等 月底或3 月初 1 1 0 . 1 3 万元 ,增 幅0 . 7 %,其 中名 优茶产量 5 6 6 . 8 t ,产 特点 ,有 利于茶树春 季提早 萌芽 ,每年2 值8 1 5 6 . 8 0 万 元 ,名茶 5 3 . 0 t ,产值2 7 7 0 . 8 0 万元 ,2 0 1 3 就可 以开园 ,具有开 发名优 茶的独特 优势 。另外 ,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重庆茶叶市场投资前景
重庆是我国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现已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区域茶叶发展规划。另外,“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 3号文件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为市场与建设提供了支持条件,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对西部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强大聚集力为茶叶市场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强有力的政策展前景。
重庆作为一个 29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叶的主产区,又是茶叶的消费区。全市茶叶年消费产值已突破 6亿元,进入了全国主要大城市茶叶人均年消费量的前列。由于重庆市茶叶市场的先天不足,造成重庆市茶产业没有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每年重庆本土茶叶资源近一半以上被外地茶商低价购走,经过深加工,其售价是重庆收购茶青价格的十倍以上。
三、重庆茶叶加工市场状况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15家;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4.48亿元,同比增长18.06%,行业负债总额为 1.37亿元,同比增长17.92%;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4.13亿元,同比增长36.65%;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9849.4万元,同比增长22.56%。
重庆市茶叶市场分析
一、重庆茶园种植面积分析
近几年,重庆市茶园种植面积增长较快。2010年,重庆市茶园种植面积为3.24万公顷,增长率高达7.84%;2011年的茶园种植面积达 3.47万公顷,增长率为7.40%。
二、重庆茶叶生产情况分析
重庆市茶叶的产量近几年呈现增长趋势,2010年重庆市茶叶的产量为 2.52万吨,同比增长11.82%,2011年的产量增长至 2.79万吨,增长率达10.53%。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与四川省隆昌县、内江市交界。荣昌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发展茶叶生产以来,现有集中成片茶园 1333 hm2,主要集中在古佛山、螺灌山两背斜,分布于 10个镇。投产茶园 1200 hm2,严重干旱的 2006年,茶叶总产2080t,其中名茶40t,茶叶总产值 2140万元。全县共有茶叶加工企业 26家,茶叶主要品牌有:“天岗玉叶”、“荣发”、“雾都”、“龙山春”、“荣杭”等,其中名茶“天岗玉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及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
截止2012年上半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15家;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4.79亿元,同比增长 23.34%,行业负债总额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0.01%;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6.51亿元,同比增长21.04%;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5511.7万元,同比增长65.02%。
四、重庆茶叶消费需求分析
茶园分为归山茶园、大山坪茶园、青龙山茶园三大片。每片茶园均结合地形,顺坡、环山栽植,呈梯级带状,层层叠叠,形成了独特的茶山园艺风光。 全市茶园主要茶树品种有云南大叶茶、四川中小叶茶,主要茶叶产品为绿茶、花茶、红茶、边茶。拥有“新胜”、“金凤”、“云岭”、“又一春”、“竹海春绿”、“云升”、“得川”等十余个注册商标和“永川秀牙”、“渝州毛峰”、“渝州碧螺春”、“乌金吐翠”、“竹海竹针”、“云岭银峰”、“金凤银针”等数十个名品,
六、重庆茶叶重点生产基地
重庆永川区地处成渝两大城市的中轴线上,背靠四川腹地,面临三峡库区,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箕山上现存的 2万亩连片茶园,规模居亚洲第一。永川区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产业的优势区,全国名茶百强(区)县、重庆产茶大区(县),有亚洲最大的山地连片茶园和全国知名品牌“永川秀芽”。
五、重庆省茶叶市场竞争力
从重庆市精制茶加工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比重看,截止 2012年上半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在全国中的比重分别为1.40%、0.92%、1.31%、1.50%。
从重庆市精制茶加工的行业数据看,近几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85%,毛利率为17.38%,截止2012年上半年,这两个经济指标分别增长至9.54%和 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