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广东地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广东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广东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推荐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互联网【发文字号】粤经信信息函[2016]8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03.04【实施日期】2016.03.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广东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推荐工作的通知(粤经信信息函〔2016〕8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粤府办〔2015〕53号),促进互联网变革制造业、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我省将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互联网创新模式。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条件申报试点的企业及其创新模式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广东省境内注册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二)在互联网和工业融合领域具有前期研发基础或技术储备、充足的研发或应用推广经费,取得明显成效。
(三)具有较强的融合创新能力,在创新模式、实施路径、应用推广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突出特色,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四)在持续推动融合创新方面具备良好的工作或合作机制及长效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试点方向(一)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的生产组织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共享、高效集聚和配置资源的优势,实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
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集聚共享市场需求、研发设计、供应商、用户、加工制造等资源,实现资源实时互动和按需配置,打造扁平化、高效协同的企业组织。
重点支持供应链协同、设计协同、用户协同等新型生产组织模式试点示范。
(二)满足个性需求的制造模式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广泛连接市场的作用,支持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用户个性需求,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由大规模生产向规模化个性定制转变的制造模式创新。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互联网【发文字号】粤府办[2016]44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16.05.27【实施日期】2016.05.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44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三网融合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27日三网融合推广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5号),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广阶段我省相关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适应我省信息化先导战略实施要求,深入推进全省三网融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产业培育、标准建设和安全监管能力。
争取2016年底前,广电、电信双向进入业务率先在珠三角和条件成熟的粤东西北地区开展,2017年6月底前,将业务覆盖范围扩大到全省。
2020年底前,全省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基本形成融合、安全、泛在的基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适度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基本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主要任务(一)大力推动广电、电信双向进入业务发展。
1.开展双向进入业务推广地区报备。
统筹考虑各地实际需求,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推广至全省。
2016年底前,覆盖珠三角全部区域及粤东西北条件成熟的地区;2017年6月底前,扩大到全省其他地区。
《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

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形成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涵盖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培育形成20家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0家技术和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进一步降低信息化构建成本。
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率先发展、领先发展,争当全国示范。
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形成1-2家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完备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技术产业体系构建及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重点任务(一)夯实网络基础。
1.推动企业内外部网络建设。
面向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网络需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骨干网络。
推动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外部网络的部署应用,加快推进企业内部网络的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
推动新型智能网关应用,规模化部署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
加强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障。
(省通信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2.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在完成国家网络提速降费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网络速率、降低资费水平。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粤发〔2015〕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初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我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加快,工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其中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25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长5.2%左右。
二、重点任务(三)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
按照“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设备、有具体项目”的要求,支持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企业研发创新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9.29•【文号】工网安函〔2016〕1089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工网安函〔2016〕1089号各跨地区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IDC/ISP)业务经营者: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化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深入推进网络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你公司应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IDC/ISP业务市场准入和年检环节信息安全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详见附件1),建设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机房(或业务节点机房)所在地通信管理局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管局系统)的有效对接。
请你公司认真落实上述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和对接相关工作。
对于尚未与机房(或业务节点机房)所在地管局系统对接的公司,请尽快与相关通信管理局联系(联系方式见附件2),并在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与管局系统的有效对接。
届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将会同各通信管理局对系统对接情况进行测试检查,对于到期未完成对接的公司,2017年年检不予通过。
同时,为方便系统对接工作联络,请你公司于2016年10月12日(周三)前将本公司上述工作负责人联系信息(格式见附件3)通过邮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
附件:1.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联系方式3.IDC/ISP公司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工作联系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2016年9月29日附件1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1、《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电管函〔2012〕552号)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部颁发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电管函〔2015〕47号)3、《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使用及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工信厅网安〔2016〕135号)4、《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YDT 2248-2015)5、《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规范》(YDT 2405-2015)附件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联系方式序号联系单位联系电话1 . 北京通信管理局***********2 . 天津通信管理局***********3 . 河北通信管理局************/************4 . 山西通信管理局***********5 . 内蒙古通信管理局***********6 . 辽宁通信管理局***********7 . 吉林通信管理局************8 . 黑龙江通信管理局************9 . 上海通信管理局***********1 0. 江苏通信管理局***********1 1. 浙江通信管理局************1 2. 安徽通信管理局************1 3. 福建通信管理局************1 4. 江西通信管理局************1 5. 山东通信管理局************1 6. 河南通信管理局************1 7. 湖北通信管理局***********/***********1 8. 湖南通信管理局************1 9. 广东通信管理局***********2 0. 广西通信管理局***********2 1. 海南通信管理局************2 2. 重庆通信管理局***********2 3. 四川通信管理局***********/***********2 4. 贵州通信管理局************2 5. 云南通信管理局************/************2 6. 西藏通信管理局***********2 7. 陕西通信管理局***********2 8. 甘肃通信管理局***********2 9. 宁夏通信管理局***********3 0. 青海通信管理局***********3 1. 新疆通信管理局***********附件3IDC/ISP公司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工作联系信息公司名称联系人职务移动电话固定电话邮箱。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在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已初显成效,但仍存在平台支撑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应用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夯实融合发展基础,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经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转型新动能。
积极搭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充分汇聚整合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双创”力量和资源,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经营机制、销售理念和模式等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发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2016年3月25日国发〔2016〕21号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6〕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3月25日(本文有删减)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现就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围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更加突出基层实践和创新。
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创新有机结合,合理安排改革试点,鼓励地方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推动面上制度创新。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16年度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通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16年度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经信信息函[2017]12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02.13【实施日期】2017.02.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16年度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通报(粤经信信息函〔2017〕12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单位: 2016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成效及做法(一)扩大贯标试点规模。
2016年,我省新增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79家、省级贯标试点企业308家,目前部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总数达765家(见附件1)。
全省申报2017年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数量达600家。
根据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跟踪服务系统()中的进展情况,目前我省有410家试点企业已在平台上注册,占全国2034家的约1/5。
其中,进入贯标启动阶段的企业有64家,进入现状调研及诊断阶段的企业有18家,进入体系分析策划阶段的企业有36家,进入文件编写及发布阶段的企业有34家,进入体系试运行阶段的企业有23家,进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的企业有12家,另有67家企业已完成内部贯标处于最终评定阶段(见附件2)。
从全省贯标跟踪情况来看,表现较好的地市有:广州(84家)、深圳(70家)、佛山(45家);有待提升的地市有:河源(5家)、肇庆(5家)、汕尾(2家)。
(二)持续推进贯标评定工作。
2016年全省通过评定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新增通过评定的企业93家,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总数达118家,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598家的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广州
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全业务全流程互联网转型的集成创新
日化用品全流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65
广州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运用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执行与企业内外业务相关方全流程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与协同的管理变革与创新
66
广州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中山
广东斯特林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遗留手术纱布及其智能管理平台
60
云浮
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
石材大板在互联网上营销创新模式
61
顺德区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数据化 CRM 系统的建立
62
深圳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助力企业低成本运营的融资模式创新
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生态圈
63
深圳
深圳市众投邦股份有限公司
29
汕头
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
个性居家服智能健康穿戴需求定制创新模式
30
佛山
广东朝野科技有限公司
朝野全球专业电视定制系统开发应用
31
河源
河源市源日通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高效智能化太空能热水器个人定制及智能制造系统
32
潮州
潮州市创佳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定制化智能电视份有限公司
42
汕头
星辉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自动化集成创新
43
佛山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型能源监控管理平台建设
44
惠州
广东菲安妮皮具股份有限公司
FION 皮具生产销售管理信息化系统
45
清远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建陶生产销售协同经营管理新模式
46
清远
清远市精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81
珠海
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彩图板全业务全流程互联网转型的集成创新
82
珠海
珠海市新德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出入境便民服务智能化系统及关键设备
83
佛山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技术在特种气体生产运营中的创新应用
84
韶关
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
利用互联网创建全业务全流程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项目
85
基于互联网的陶瓷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平台
22
揭阳
揭阳市顺星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
实现按需配置、高效协同的研、供、产、销型企业
23
揭阳
白云山威灵药业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流程协同管控创新平台建设
24
揭阳
广东富利盛仿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富利盛高科技仿生男女智能机器人规模化个性定制制造创新模式
25
广州
17
汕尾
汕尾万盛针织时装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区域协同制造中心
18
东莞
东莞市国丰粮油有限公司
面向互联网的小麦加工全流程信息融合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9
肇庆
广东肇庆动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铸造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
20
肇庆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互联网与干式变压器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21
潮州
广东伯林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2016年广东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
创新试点名单
序号
属地
试点单位名称
试点创新方向
创新模式名称
1
广州
广东旭龙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的生产组织创新
本体条码(DPM)识别技术在制造型企业协同管理的应用
2
广州
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麦斯卡供应链管理系统2.0
3
广州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制造业供应链协同营销云服务平台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满足个性需求的制造模式创新
基于定制高分子材料的智能互联网一体化平台建设
26
广州
广州尚品宅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家居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商业模式(C2B+O2O)建设
27
广州
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
日化产品全自动智能包装线研发及应用技术改造项目
28
广州
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的全屋家居设计、销售、制造一体化融合创新体系
13
佛山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塑科技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方案
14
佛山
新东海(佛山)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热水壶智能化生产与运营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15
惠州
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互联网为管道依托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制造
16
惠州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互联网彩电工业智能制造融合创新
精旺-智能云,工业锅炉行业实时监控系统
47
顺德区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装备智能服务平台建设
48
顺德区
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检测及远程管理项目
49
广州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用户体验的产品及营销模式创新
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新型自动售检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50
广州
广东车海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9
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家具研究开发院有限公司
家具及家具材料中国制造2025之路——物联网标识示范体系应用
100
阳江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的生产组织创新;支撑全业务全流程互联网转型的集成创新
打造基于“互联网+”的钢铁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平台
94
湛江
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
制药工业管理的网络化创新
96
茂名
广东高山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兽药管理与营销的工业信息化创新模式
95
揭阳
广东保库智能管网系统有限公司
保库--云智造
97
顺德区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波炉智慧工厂
98
顺德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互联网+”智能制造及业务流程集成创新
55
深圳
深圳市珂莱蒂尔服饰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着装风格诊断及服装个性化定制项目
56
深圳
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F2C跨境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57
韶关
韶关市英诺维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二维码智能锁应用于民宿领域 O2O 项目
58
梅州
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
汽车音响自主品牌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
59
90
江门
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项目
91
江门
江门市宝发纺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牛仔制衣生产全流程进行实时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
92
阳江
阳江喜之郎果冻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果冻智能制造管控系统
93
湛江
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
信息化智能化全流程集成项目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终端及平台研发和产业化
38
广州
广州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汽配互联网+智造平台
39
广州
广州酷车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酷车会——打造全生态产业链
40
深圳
南海油脂(赤湾)有限公司
高效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能耗成本的监控和诊断能力
41
深圳
深圳市汇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背光源智能自动化信息化生产集成系统
76
深圳
招商局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应用示范项目
77
深圳
深圳市凯达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融合RFID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车联网平台
78
珠海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行业产品数据全息互联创新试点
79
珠海
金邦达有限公司
智能产品个性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云平台
80
珠海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现代化药品生产智能工厂
4
广州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药品采产供协同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
5
广州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国光移动互联网与生产组织的高效协同平台
6
广州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互联网+”智能制造及业务流程集成创新
7
广州
广东睿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综合内容发布平台
8
深圳
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供应链云平台互联
车联网云服务平台+智能洗车机
51
广州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空气能热水器营销互联网化+精益生产
52
广州
广州互动派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制造业的社会化营销平台的研发及产业化
53
广州
广州泽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食品药品可溯源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54
深圳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3D虚拟展示的家居装修生态服务体系
9
珠海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PCB智能工厂构建
10
珠海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