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六篇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6篇】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6篇】【篇1】中国寓言故事阅读尹绰和赦(she)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
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
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
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
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
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
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
”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
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
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
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深怕伤害了我。
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
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
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
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
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六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六则寓言故事是学生阶段必读的一个体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六则,欢迎大家阅读!射箭和倒油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
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
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
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
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
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
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呕心沥血谱华章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文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
尽管李贺聪颖过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阅读六篇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阅读六篇【篇一】经典中国寓言故事阅读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篇二】经典中国寓言故事阅读从前在一个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与猎人相依为伴的是从小养到大的一只狗。
常年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为生,使猎人的枪法百发百中。
一次在进入森林之前,猎人檫亮了猎枪,准备充足了弹药和食物,带上了猎狗向森林深处出发。
一路上,猎狗靠敏锐的嗅觉搜寻到一只野兔,猎人小心翼翼的靠近,端起猎枪,瞄准三点一线,一击必中,整个狩猎过程仿佛在一瞬间完成。
猎狗用嘴把野兔衔到猎人身边,收拾完毕后向更深处的密林走去。
在经过一个陡峭山崖路,猎人一不小心掉下山崖。
强烈的疼痛感,让猎人晕晕乎乎的抬起了沉重的眼皮,他看到一只狗在撕咬自己的胳膊,鲜血溅到了自己的脸上,黏黏的。
疼痛再次让猎人昏了过去。
猎人做了一个梦,自己养的猎狗,双眼变得血红色,在后面一直追赶自己,把自己逼到悬崖旁边,无论自己怎么呼喊,平时那么听话的猎狗都无动于衷。
猎狗跳了上来,一把咬住了自己的胳膊,这一瞬间,把猎人从梦中惊醒到现实。
一条黏黏的舌头在舔自己的脸,猎狗就在自己旁边。
猎人目光扫视现实中的一切,和梦中的情景十分相似,自己的右手从胳膊以下都不见了,浑身上下到处都是伤口,并还有一些牙印,而自己的猎狗浑身都是血迹。
猎人用仅能动的左手,将枪口移动到正在舔食自己血迹的猎狗额头上,这是猎狗抬起头,眼睛充满了欣喜的神色,眼泪一会就充满了眼眶。
猎人扳动了扳机,一滴狗泪溅在了猎人脸上。
当猎人勉强坐起身子,看着面前的一切,眼睛湿润了。
周围有明显撕咬搏斗的痕迹,不远处有只野狗死去多时。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通用1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通用15篇)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
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
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
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
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
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
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
"桓公不信这话。
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
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
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
"桓公仍不相信。
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
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
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
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
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
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
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
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
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
"桓公这时后悔莫及。
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通用60篇)中国寓言故事篇1药商竞富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
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
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
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
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药,生意总是特别兴隆,从不愁销路。
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
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
不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进。
返回目录>>>中国寓言故事篇2玉器和瓦罐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
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
”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
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有一天,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着其他人还没画完,得意地说:“哼,我画得可真快呀!”他心想:我这么快画完,干点啥呢?要不我再给蛇添几只脚吧。
他就真的给蛇画起脚来。
旁边的人画完后,奇怪地问:“蛇哪有脚呀,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哎呀,可不是嘛,这人懊悔极了。
就像有时候我早早写完作业,觉得无聊就乱涂乱画,结果把作业本都弄脏了,这多像画蛇添足呀!我觉得呀,做事要恰到好处,别做多余的事。
2.《亡羊补牢》农夫看着破了个大洞的羊圈,一拍大腿,哎呀叫着:“哎呀呀,我的羊圈破了个洞,羊都跑了呀!”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一开始还不在意,说:“没事,跑就跑了几只嘛。
”后来羊跑了更多,他才着急了,赶紧把羊圈补好,还自言自语:“还好,现在补还不算晚。
”这就好像我有个玩具坏了,一开始不想修,等后来想玩了才急忙去修,还好能修好。
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呀!3.《自相矛盾》集市上,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可神气啦,大声吆喝着:“我的矛呀,锋利无比,什么都能刺穿!”接着又喊:“我的盾呀,坚固得很,什么都刺不穿!”有人就问了:“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人一下子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又说自己跑得快,又说自己不爱运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哈哈。
我们说话做事可不能前后矛盾呀!4.《叶公好龙》叶公逢人就说:“我可太喜欢龙啦!”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真龙听说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我得去看看。
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吓得脸色惨白,大喊:“救命呀!”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之前说喜欢小狗,等真看到大狗狗朝我跑过来,我也有点害怕呢。
看来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了解和能接受呀。
5.《狐假虎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得意地说:“你看,那些动物都怕我呢!”老虎还真以为动物们怕的是狐狸,其实呀,动物们是怕老虎。
狐狸这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呢。
我有时候跟着哥哥出去玩,感觉别人对我也很友好,是不是也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呀。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十篇】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十篇】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洁的故事中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共享的中国寓言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盼望对你们有关心!1.中国寓言故事:不仔细听课的小兔子开学第一天,小兔子要去上学咯。
临出门时,兔妈妈对小兔嘱咐道:“孩子,你肯定要仔细学习啊,不要总是迷模糊糊的!”“知道了知道了,我上学去了。
”小兔子听也没听完就说。
第一节课上卫生学问课,由长颈鹿老师来上课。
长颈鹿老师亲切地说:“同学们,我们上饮食问题。
”上课时,小兔子总是东张西望,爱听不听。
长颈鹿老师说:“彩色的东西都是有毒的,不能吃。
比如彩蘑菇……” 长颈鹿老师又说:“我们吃东西前肯定要看保质期。
”别的同学都拿出笔记本登记老师说的重点,只有小兔子呆呆地看着窗外。
放学了。
小兔子又累又饿,看到路边有几个彩蘑菇,想:老师说彩色的东西没有毒。
于是摘了几个彩蘑菇吃起来,小兔子刚吃完其次个,突然肚子痛起来,他一下子跑了好几趟厕所。
小松鼠见了,惊奇地问:“小兔子,你为什么上这么多次厕所呀?” “我只是吃了两个彩蘑菇。
”小兔子难过地说:“幸好你只吃了两个啊!”小松大声地说,“你再吃几个就会被毒死的啊!”“啊,老师不是说彩蘑菇没毒吗?”小兔子挠挠头惊奇地说。
小松鼠严厉地说:“老师是说彩色的东西都是有毒的。
小兔子,你以后上课要好好听啊!”2.中国寓言故事:小灰熊的红宝石小灰熊离开家,到山野去觅食。
走着走着,无意中发觉岩缝中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它好惊异,听妈妈说,宝石可是珍贵的东西,能值好多钱呢。
小灰熊把宝石捧在手上,朝哪搁呢?自己还得要采摘果子哪!它想了想,要不,先找个地方藏起来,过几天再来取。
想到这,小灰熊摘了片树叶把红宝石包好,藏进了四周的石洞里,又在洞口做了个记号。
藏好了宝石,小灰熊高兴奋兴采果子去了。
没走多远,遇到了外出游玩的小沙狐,小灰熊兴致勃勃地把藏宝的消息告知了它,并嘱咐道:“这事只有你一个知道,千万要保密。
中国寓言小故事24篇

中国寓言小故事一、濮水垂钓庄子在河南濮水悠闲地垂钓。
楚威王闻讯后,认为庄子到了自己的国境内,真是机会难得,于是速派两位官员赶赴濮水。
来者向庄子传达了楚威王的旨意,邀请庄子进宫,愿将楚国的治理大业拜托给庄子。
庄子手持钓竿听毕楚王的意图后,头也不回,他眼望着水面沉思片刻,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年。
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蒙上罩中,珍藏在太庙的明堂之上供奉。
请问:对这只神龟来讲,它是愿意死去遗下骨甲以显示珍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哪怕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来使听完庄子的一番发问,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选择活着,宁愿在泥塘生存。
"庄子见他们回答肯定,回过头悠然地告诉两位官员:"有劳两位大夫,请回禀楚王吧,我选择活着!二、大鹏与焦冥晏子是齐国有名的贤相。
晏子很有学问,足智多谋,善于讽喻又敢于直谏,他经常跟齐王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或谈论学问。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
齐景公问晏子说:"天下有极大的东西吗?"晏子回答说:"有哇。
大王想要我说给您听吗?"齐景公说:"我想知道天底下的生灵是什么?"晏子说:"在北方的大海上,有个叫大鹏的鸟,它的脚游动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耸入青天,而尾巴则横卧在天边。
大鹏在北海中跳跃着啄食,它的头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问。
它的两个阔大的翅膀一伸展,就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齐景公惊奇地说:"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么,天下有没有极小的生灵呢?"晏子回答说:"当然有。
东海边有一种小虫,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筑巢。
这种小虫子在巢里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
它们经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可是蚊子连丝毫的感觉也没有。
"齐景公说:"太妙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虫子呀?"晏子说:"我也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叫什么,只听说东海边有些渔民称这种虫子为'焦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六篇【篇一】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管庄子是远近闻名的勇敢的猎手,他常常一个人猎杀虎豹豺狼,无所畏惧。
一次,管庄子来到一座山前,见有两只老虎在那里争吃人肉,正在拼命厮打着。
它们时而举起前腿互相猛扑,时而互相咬住脖颈不放,两虎的咆哮声震撼着山林。
管庄子举起锋利的猎叉,正要上前刺杀这两只老虎,与他同行的管与连忙拉住他,说:"老兄且慢!"管庄子说:"还等什么?现在两只老虎正在厮打,我得乘它们不备刺杀它们。
不然的话,这两只老虎一会儿平静下来,重新和好,我还对付得了吗?"管与说:"的时机还没到。
你想,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它们为争夺这块食物正疯狂搏斗,不最后见一个高低,它们不会罢休。
两虎真的动怒拼打,弱些的肯定会被咬死,而强些的那只虎也会被咬伤。
等到它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你再行动,只需要轻而易举地将受伤的老虎刺死,这两只老虎就都属于你了。
"管庄子恍然大悟。
原来管与给管庄子出的是一个只需付出刺杀一只伤残老虎的代价,却能收到杀死两只老虎的主意。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二】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
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
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蚊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
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以前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
当蚊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
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
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
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
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
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
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
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
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所以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
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
"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
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重新确立好的志向,一样能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也就是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篇三】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自然界的飞禽种类繁多,俗称"百鸟",故有"百鸟朝凤"的说法。
其实鸟类在大自然中远不止百种。
每种鸟都既有鸟类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
在南方,有一种鸟叫"蒙鸠",它的个性很古怪。
古怪就古怪在它筑巢时根基不牢,辛苦筑窝,终归徒劳。
蒙鸠筑窝是用发丝把羽毛编织起来,做成它的窝,又把它的巢结在芦苇杆顶尖上。
风和日暖的天气里,很温暖。
大风吹来,芦苇杆折断了,它的巢被大风掀掉了,窝里的雏鸟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雏鸟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鸠之所以遭遇到这样的不幸,并不是它筑建的窝不完善、不坚固,是因为它所筑的巢系结在既不牢靠又经不起大风吹刮的芦苇上啊。
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要学习以正道为立身之本。
做事情或干工作,必须要打好基础。
如果基础不牢,工作再认真细致,付出劳动再多,也是不行的。
【篇四】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 lei)。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能够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
更羸说道:"能够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
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
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说完就问。
更羸笑着继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
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
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故事中的大雁听到弓弦声响后就惊惶万分,是因为它身上受过箭伤。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指有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吃过亏,于是就老是害怕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能够说是惊弓之鸟。
【篇五】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古时候,贵州一带没有驴,那里的人们对于驴的相貌、习性、用途等都不熟悉。
有个喜欢多事的人,从外地用船运了一头驴回贵州,不过一时又不知该派什么用场,就把它放到山脚下,任它自己吃草、散步。
一只老虎出来觅食吃,远远地望见了这头驴。
老虎从来没有见过驴,看到这家伙身躯庞大,耳朵长长的,脚上没有爪,样子挺吓人的。
老虎有点害怕,在心里琢磨:妈呀,什么时候跑出这么个怪物来了,看上去似乎不太好惹。
还是不要贸然行事,观察一下再说吧。
连续几天,老虎都只敢躲在密密的树林里面观察驴的行为。
后来觉得它好像不是很凶狠,就大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它,但还是没有搞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老虎正慢慢地接近驴,驴忽然长叫了一声,声音十分响亮。
老虎吓了一跳,以为驴想吃掉它,回头转身就跑。
跑到较远的地方,老虎又仔仔细细地观察了驴一番,觉得它似乎没什么特别厉害的本领。
又过了几天,老虎逐步习惯了驴的叫声,于是它又进一步和驴接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它。
老虎终于走到驴身边,围着它又叫又跳,有时还跑过去轻轻挨一下驴的身体再跑开。
驴终于被老虎戏弄得愤怒极了,就抬起蹄子去踢老虎。
开始的时候,老虎还稍有点惊惶,不久见驴再也无计可施,终于明白了,原来驴统共也只有这么一点伎俩。
老虎非常高兴,嘲笑驴说:"你这个没用的大家伙,原来也就这么几招本事啊!"说着就跳起来扑上去,咬断了驴的喉管,吃光了驴的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貌似庞大的贵州驴,实际上外强中干,一点厉害的本领也没有,以致于被老虎摸清了底细,最后葬身在虎口之下。
做人也要练就真本事,仅靠花哨的外表唬人,是不会长久的。
到头来,吃亏的总还是自己。
【篇六】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阅读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生病之后,一道去请神医扁鹊为其诊治。
在扁鹊的精心调理之下,他俩的病没用多少时间就痊愈了。
不过,扁鹊却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俩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从体外侵入到体内的五脏六腑所致,所以只需用药物和针灸治疗便能解决问题。
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并随同你们身体的发育而一道生长的。
这种病很危险,我愿意再给你们治一下,怎么样?"公扈和齐婴回答道:"我们想听听这种病有些什么症状,然后再作决定。
"于是,扁鹊先对公扈说:"你有远大的抱负,又善于思考问题,遇事能有很多的办法,但遗憾的是气质较为柔弱,在关键时刻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坐失良机。
"接着,他又转向齐婴:"那么你呢?则正好与公扈相反。
你对未来缺乏长远的打算,思想比较简单,不过气质却很刚强,为人处事少用心计,却喜欢独断专行。
"最后,扁鹊对他俩说:"现在如果让我将你们的心来个互换,你们就都能够变得完美无缺了。
"公扈和齐婴听了扁鹊的分析之后,都愿意接受换心手术。
于是,扁鹊让他们二人分别喝下一种麻醉药酒,致使昏迷三天不醒。
在这其间,扁鹊便将二人的胸腔打开,取出心来,交换安放。
手术完毕之后,又在伤口处敷上神药,等他们苏醒转来后,仍如术前一样健康强壮。
他们一同辞谢了扁鹊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不过,因为心已互换,结果公扈就回到了齐婴的家,而齐婴则回到了公扈的家。
这两家的老婆孩子都不理解回家的人,于是都发生了争吵。
公扈、齐婴无法可想,只好请扁鹊出面解释。
扁鹊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这两家人,这样才使争吵得以平息。
这则寓言故事是借用神医扁鹊的名义,用换心术来打比方,说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一个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他就会逐渐趋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