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橡皮筋能够产生弹力的原因是它的()改变了。

A.材质B.质量C.形状2.人在运动后,呼吸、心跳都会()。

A.加快B.减慢C.不变D.停止3.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变成()。

A.红色B.黑色C.蓝色4.根据食物的来源分类,下列食物属于菌类的是()。

A.米、面B.鸡蛋、牛奶C.香菇、木耳5.小车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

A.快B.慢6.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的大小的仪器。

A.能量B.运动量C.力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

2.像二胡、小提琴、吉他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的声音的。

3.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掉了,形成()后,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最长。

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

6.物体的()、()、()对音高有影响。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锯树木时电锯发出的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2.空气、液体能传播声音,而固体不能。

()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我们只能靠饮食从外界获得能量。

()5.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

()6.声音是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的,所以耳廓只是好看,对我们听到声音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将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与功能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共18分)1.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

用木槌击打铜器。

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3.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按形状分为哪几类?七.综合题(共4题,共38分)1.小明在钩子上增加垫圈的数量,测试小车运动的快慢,数据如下表。

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A.充足的水分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空气2.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种皮B.胚C.胚乳3.蚕豆种子萌发后长成根的是()。

A.胚根B.胚芽C.子叶4.以下三个选项中()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

A.阳光B.水C.空气5.蚕豆种子中,连接胚芽和根的部分是()。

A.子叶B.种脐C.胚轴D.胚二、选择题6.同学们在播种凤仙花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B.C.D.7.下图是小明种植凤仙花的图片,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①④⑤③②D.①⑤④③②8.下列环境最适宜凤仙花生长的是()。

A.黑暗潮湿B.向阳湿润C.向阳干燥9.播种凤仙花种子时,凤仙花种子放入土中的合适深度是()。

A.约1毫米B.约1厘米C.约10厘米10.在()中可以看到种子变化的完整过程。

A.花盆B.土地C.透明玻璃三、选择题11.蜜蜂在花朵上活动,对于植物来说,主要作用是()。

A.采蜜B.输送养料C.完成授粉12.下列我们常吃的食物中,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种子的是()。

A.葡萄B.花生C.桃子13.风仙花果实是()。

A.纺锤形,表面有背毛B.纺锤形,表面光滑C.球形,表面光滑14.植物花中的()发育成种子。

A.雄蕊B.雌蕊中的柱头C.子房中的胚珠15.果实外面的果皮主要的作用是()。

A.吸引昆虫B.为种子提供营养C.保护种子四、选择题16.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A.电源和动力B.电源和电路C.电源和用电器17.下列物品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A.电磁炉B.荧光棒C.无线鼠标18.下列做法中,属于安全行为的是()。

A.用温布擦带电的灯具、开关B.户外遇到雷雨时跑到大树下避雨C.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体部分来插、拔插头19.对于电脑的使用,我们应该做到()。

A.不要使用,以免影响学习B.不迷恋,合理使用C.长时间、连续使用,学会多种技能20.阳阳的机器人没电了,阳阳想给机器人换新电池,阳阳打开机器人的后盖发现遥控的电池槽内有“+”,你知道应该与电池的()相连。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看不到了的是()。

A.食用油B.食盐C.面粉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一直不变B.不同地区,天气可能不一样C.同一地区的天气不能发生变化3.下列物质的变化,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蜡烛燃烧冒黑烟B.将易拉罐压扁将将火柴折断 C.燃放烟花将雪融化4.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体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A.水B.石块C.空气D.以上全是5.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

A.纸团不会湿B.纸团会湿C.以上都不对6.我们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

A.活塞能够压到底B.活塞不能够往下压C.能够向下压一部分7.小明把打入30筒空气后的皮球放入简易天平的左边小桶中,再在右边小桶中放入绿豆,直到平衡;然后取出皮球,放掉空气,再把皮球放入左边小桶。

这时小明发现简易天平()。

A.左边的小桶往下沉B.右边的小桶往下沉C.仍保持平衡8.关于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液柱热胀冷缩的的原理B.测量温度时可以随意使用 C.三种温度计的作用不同9.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10.相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相比,()。

A.热空气重B.冷空气重C.一样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水结后的体积会()。

3.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有时()。

4.降水量可以通过()来测量。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6.水是液态,冰是()的水,水蒸气是()的水。

7.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存在。

8.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填[“很高”或“很低”],比较()[填“光滑”或“粗糙”]。

9.风向是风吹()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红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水的高度是16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16毫米B.38毫米C.60毫升2.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有()。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B.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C.读数时温度计离开水面3.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4.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A.爆炸B.结冰C.泄漏5.将圆筒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到长方体盒子里,它们都呈长方体,这说明()。

A.水比油流动快B.水和油没有固定的形状C.水和油的形状相同6.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B.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7.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8.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形成的。

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9.下列各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味精、沙子B.碱、洗手液C.面粉、砂糖10.加快溶解的方法不包括()。

A.搅拌B.加热C.冰镇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在研究“水的温度是否能加快*果糖溶解”的实验中,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做法。

()A.两杯水样多B.两杯水都是60℃C.一杯水60℃,一杯水20℃D.两块水果糖样大E.一块完整,一块弄成粉末状F. 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水中G.两杯液体都不搅拌H.杯液体搅拌,一杯液体不搅拌2.用()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3.()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4.把一团纸巾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没被水浸湿,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可以()。

5.水变成水蒸气后()。

6.冰是()的水,有一定的()和()。

7.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现象。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A.温度的高低B.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2.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固体B.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3.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B.空气是无色无味的C.水里没有空气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着空气B.被子的棉絮里没有空气C.充气拱门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北京某日的降水量达到357.0毫米,这次降雨可以称为()。

A.大雨B.暴雨C.特大暴雨6.同一时间,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教室内21℃,教学楼墙角19℃,阳光下25°C,凉亭处22℃。

这时气温应记作()。

A.21℃B.19℃C.25℃D.22℃7.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将瓶密封,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气球不能被吹大 C.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沙子B.水和氧气C.水和油10.温度计的正确观察方法是()。

A.平视B.仰视C.俯视二.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1.空气的()是风形成的原因。

2.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也有质量。

3.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4.空气占据(),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5.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6.空气会()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7.水结冰后体积()。

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水就会()。

10.分离盐水混合物的方法是()。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哪种方法读数正确()。

A. B. C.2.用扇子扇风、吹肥皂泡都可以证明()。

A.空气是看不见的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3.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4.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体积也增加B.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5.一个充足气的篮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漏气了,这时的质量与原来相比,()。

A.变重了B.和原来一样C.变轻了6.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A.温度的高低B.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7.早上出操时,我们观察到国旗朝西飘扬,此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8.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是因为()。

A.风扇可以让周围的空气流动B.风扇可以压缩空气C.空气没有质量D.空气质量轻9.下列选项中,()是利用空气会流动的例子。

A.鼓起的塑料袋浮在水面B.植物发芽C.帆船10.图中表示的天气是()。

A.阴B.晴C.多云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测量气温的叫(),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测量水温的叫()。

2.零摄氏度写作:()。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做()。

4.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的性质。

5.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水结后的体积会()。

6.我们知道,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

7.()是测量降水量的重要工具。

8.厨房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的(),暖气片安装在窗户的()。

9.温度的单位常用摄氏度表示,其符号是()。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进行测量。

10.空气是一种没有气味的()体。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空气和水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植物和动物都需要它们。

【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磁极,磁铁有()磁极。

A.一个B.两个C.三个2.用条形磁铁去吸引铁钉,能够吸引的铁钉数最多的是()。

从磁铁的两端B磁铁的中间C都一样多3.有一杯水放在桌子上,我们不能通过()的方法获取它的相关信息。

A.用手摸一摸B.用耳朵听一听C.用嘴巴尝一尝4.在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通过一种感觉器官就能获得详细的信息B.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用一种感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C.用多种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会更全面5.下列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A.7B.一)C6.观察身体时,我们没有用到的观察方法是()。

7.通过摸一摸可以感觉到皮肤下面软软的是()。

A.血管B.骨骼C.肌肉二、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我们听到动人的音乐是听觉起到的作用。

()2 .皮肤让我们和周围的世界产生了联系。

通过皮肤,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感觉。

()3 .每一种器官对我们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每一种器官。

()4 .磁铁隔着纸能吸引铁,隔着玻璃就不能吸引了。

()5 .我们在做“磁铁能隔着这些物体吸引小车”时,只要做一次就能判断出结果了。

()6 .磁铁可以吸引铜、铝做成的导线制品。

()7 .磁铁只能吸引铁和含铁的物体。

()三、填空题(共9题;共22分) 1 .磁铁的各个部位,磁力大小(填“相同”或“不都相同")。

2 .磁铁的磁力最大的地方叫作,每个磁铁都有处这种地方。

3 .磁铁用使物体移动。

这种力的产生是因为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4 .磁铁可以隔着一张纸对铁钉产生作用。

可以被磁铁吸引不可以被磁铁吸引6 .磁极是磁铁磁力最的地方。

5.分一分,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区域①毛绒玩具一7②铅笔 ③铁钉 ④易拉罐(铝⑤磁铁⑥塑料袋⑦玻璃杯⑧-兀硬币<7.在人体结构的词汇正确填写到图片的对应部分。

(填序号)①颈②头③躯干④四肢8.我们在吃包子感觉到包子馅是甜的,我们用到的是觉。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规定观测温度时应()。

A.俯视B.平视C.仰视2.某天,小明测得教室外的温度是35℃,教室内的温度是25℃,此时很有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3.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了的是()。

A.蚂蚁觅食B.蜻蜓低飞C.春蚕吐丝4.溶解的快或慢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搅拌②温度③颗粒④颜色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5.一个地区的气温是指当地的()。

A.大气的温度B.自然状态下水的温度C.土地的温度6.下列3个透明玻璃瓶中。

最合适用来测量降水量工具的是()。

A. B. C.7.将一只充足气的篮球放在天平上称得它的重量是550克。

如果把篮球里的气放掉,再放在天平上称。

这时称得的重量()。

A.小于550克B.等于550克C.大于550克8.下列实验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A.加盐B.用热水C.搅拌9.下列工具最适合用来称空气质量的是()。

A. B. C.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很轻,没有重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是液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我们可以利用()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2.物质可以分为()态、()态、()态。

3.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4.()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体积相同的空气、水和石头相比较,()最轻。

6.堵住空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或用力向上托动活塞,活塞会()(填“运动”或“保持不动”)。

这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会随着活塞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被()(填“压缩”或“缩小”)或者被()(填“扩张”或“拉伸”)。

7.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国旗向西展开,则此时刮的是()风。

8.我们日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9.空气受热后会(),变冷后又()。

10.云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天气将怎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水平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食物的色香味指的是( )、( )、( ).
2.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 )类食物和( )类食物两类.
3.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 ),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 ).
4.像砂糖、盐在水中不见了,所发生的现象是( )现象.
5.( )是生命的源泉,人的生存离不开( ),动植物也离不开( )
6.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点香”的办法来测量( )
7.属于固体的物体有( )、( )、( )。

8.磁铁有南北两极,指向南方的一端叫( ),用字母(“ ”)表示, 指向北方的一端叫( )。

用字母(“ ”)表示。

9.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 )色。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磁铁的特点是同极互相吸引,异极互相排斥。

( )
2.自然界中的水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 )
3.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 )
4.蜡烛的粗细不一样,但燃烧的时间是一样的。

( )
5.含有脂肪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头发那样的气味。

(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维生素
2.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填写正确的是( )。

A 、食物—>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B 、食物—>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C 、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3.水烧开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 )。

A 、100摄氏度
B 、80摄氏度
C 、1000摄氏度
4.下列物体放在水中不能快速溶解的是( )。

A 、食盐 B 、糖块 C 、味精 D
、面粉 5、下列动物中不是鸟类的动物是( )。

A 、鸡 B 、鸭 C 、鸽子 D 、蝙蝠 四、将下面的食物按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分类,填序号。

(每空5分,共10分) A 包菜B 芹菜C 鱼 D 菠菜E 菜油 F 鸡腿 G 火腿肠 H 面条 I
葡萄 J 蛋糕 K 鸡蛋 L 牛奶 M 苹果 N 花菜 动物类食物:( ) 植物类食物:( )
五实验操作题 1.将一株长的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6分)
2.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一个气球。

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你又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6分)
3.把两根条形磁铁两极互相靠近,将发生的现象填入表格中?说明了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