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七种常用公文写作格式

七种常用公文写作格式
1. 信函格式:信头(信纸上部分的发信人信息)、信附(信末署名和日期)、称呼(收信人姓名)、正文、结尾敬语。
2. 请示报告格式:报告字(报告纸左上角写明“请示报告”字样)、报告主题(概括报告内容的一句话)、正文、结尾(请示意见或建议)。
3. 决议格式:发文号(规定编号格式的发文号)、正文(决议的具体内容)、署名(决议发起人的姓名)、承办(表示主管人员审核)、落款(发文机关名称及日期)。
4. 通知格式:发文机关名称、题目(概括通知内容的一句话)、正文、结尾敬语、署名(通知发起人的姓名)。
5. 公告格式:发文机关名称、标题(概括公告内容的一句话)、正文、结尾敬语、署名(公告发起人的姓名)。
6. 汇报格式:发文机关名称、标题(概括汇报内容的一句话)、正文、结尾敬语、署名(汇报发起人的姓名)。
7. 批复格式:发文机关名称、标题(概括批复内容的一句话)、正文、批示意见(上级主管人员的批示意见)、落款(批复机关名称及日期)。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及公文收文发文处理流程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及公文收文发文处理流程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及公文收文发文处理流程一、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要求准确、规范、简练。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公文写作格式范例:1.页眉部分页眉一般包括机关名称、文号、密级和页码等内容。
其中,机关名称位于最上方,文号位于机关名称的下方,并列于右侧。
密级位于文号的下方,并居中。
页码位于页面底部的中间或右下角。
2.标题部分公文标题要简单明了,能够准确概括主题。
标题通常居中排放,与上下文之间用空行分隔。
3.时间部分时间部分一般位于标题的下方,左对齐于页面的左边缘。
时间格式一般为“年-月-日”。
4.发文机关部分发文机关部分一般位于时间的下方,左对齐于页面的左边缘。
发文机关包括发文机关的名称、全称和地址等。
5.收文机关部分收文机关部分一般位于发文机关的下方,左对齐于页面的左边缘。
收文机关包括收文机关的名称、全称和地址等。
6.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公文的核心内容。
正文一般从空两行开始,按照段落排布。
段落之间通常使用段首缩进或空行进行分隔。
7.落款部分落款是公文作者或机关的名称和签发人员的姓名、职务等信息,表示发文机关的具体负责人。
二、公文收文处理流程公文的收文处理是指机关或单位接收到外部单位发送的公文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出答复。
一般情况下,公文的收文处理流程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文登记收文员收到公文后,需要对其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文号、来文时间、发文机关、来文标题等。
登记后,将公文进行盖章备案,并进行电子存档。
2.公文分发根据公文的内容和涉及部门,收文员将公文分发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分发时需注明办理期限和相关要求,以及将来文副本发送至所需部门。
3.办文处理各处理部门按照公文的要求和办理期限,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处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公文的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4.汇总和整理办理完成后,各处理部门将汇总好的材料和答复意见归档,方便以后查阅和备案。
公文写作专题汇报格式

公文写作专题汇报格式专题汇报:公文写作格式一、前言公文写作是组织机关正式文件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规范、准确、清晰的特点。
为了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果,正确的公文写作格式尤为重要。
本次汇报将介绍公文写作的主要格式要求。
二、格式要求1.页眉:页眉位于每一页的顶端,包括机关名称和文件标题,居中排列,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2.机关名称:机关名称应全称或简称,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二号,居中排列于页眉下方一行。
3.文件标题:文件标题要简明扼要,居中排列于页眉下方一行,字体为黑体,字号为三号。
4.附件标识:若需要附件,需要在文件标题下方一行写明“附件”,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5.日期:日期应写在机关名称下面一行,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6.正文层次:正文内容以短小、明确、连贯的语句组成,使用四号字体,行间距为固定值,在段落开始空两格。
7.正文格式:(1)公文一般包含正文、日期、落款、签章、附件等部分,按顺序排列。
(2)正文内容按段落划分,每段开头缩进两个字的空格。
(3)正文部分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分条列举,并使用符号标识。
8.空行要求:正文的每段之间空一行,以增加段落间的明显区分。
9.署名、落款和签章:文件末尾应署名、落款、并加盖公章。
三、结束语以上是公文写作格式的要求,正确使用规范的公文写作格式,有助于提高文件的可读性,减少歧义。
希望大家能养成良好的公文写作习惯,更好地完成公文撰写工作。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格式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格式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格式公文写作是公共事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关系到政府与公民、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涉及到政策的贯彻执行、效率的提升等重要问题,其格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公文的格式种类常见的公文有:通知、公告、电报、报告、函、请示、决定、命令等。
这些公文的格式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各有特点。
二、公文常规格式公文的常规格式是包含发文机关、发文日期、文件字号、主题词、收件人、正文、结束语、附件、署名等几个部分。
1.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包括机构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邮箱等。
在这部分中,需要准确清晰地告知收件人发文机关的基本信息以便快速处理相关事宜。
2.发文日期发文日期是公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告诉收件人信息的更新时间。
在这部分中要注明完整的日期,包括年、月、日。
3.文件字号文件字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辨别公文文种、种类、编号以及年份、字号等。
它由机构名称、公文类别、编号和年度组成。
4.主题词主题词是公文的核心,它是公文内容的概括和提纲。
在这部分中,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收件人能够快速了解公文的重点。
5.收件人收件人是公文的直接对象,需要注明收件人的姓名、职务、单位名称和地址。
在这部分中要注意,收件人的名称要准确无误,否则可能影响公文的处理效率。
6.正文正文是公文的重点部分,具体内容要点请参见相关公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7.结束语结束语是公文的总结和寄语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用礼貌的言语表达对收件人的感谢和祝愿,同时也要表明对收件人的提醒和要求。
8.附件附件是公文中的重要补充材料,可以是相关文件、图片、图表等。
在这部分中,需要说明附件的名称、数量以及收发日期等。
9.署名署名是公文的签署人信息,用于明确公文的发出者和负责人。
在这部分中,需要注明发文人的姓名、职务、单位名称,并附上签名和日期。
三、公文写作要点1.遵循规范格式公文的格式是固定的,各部分之间也有严格的排版要求和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纸张:a4页边距:上下30mm,左右25mm文章标题:2号,宋体,居中,文章标题与正文部分的间距为1行。
正文:3号,仿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固定行距为30磅。
文中结构:一级标题:“一、”黑体;二级标题“(一)”楷体;三级标题。
“1.”仿宋体。
附件:附件与正文的间距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然后写“附件:+附件名称”(若附件名称过长,另起一行时,第二行的字应与首行题目的第一个字对齐,附件题目后无标点符号)落款:右对齐,右边空两个字符日期:日期应在落款下面,比落款首字向右移动两个字符。
页码:4号,仿宋体,阿拉伯数字,居中对齐。
(首页不显示页码)第二篇: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的效用的发挥。
包括公文组成、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
一、标题。
"关于"要有,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如:《关于延华集团董事局关于表彰xx年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延华集团董事局”是发文机关,“关于表彰xx年度先进工作者”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文号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用3号仿宋体于版头下空2行红色横线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排印,上行文的在左侧排印,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
其中,发文机关代字由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代字、发文机关代字和公文类别代字组成。
发文年度与发文顺序号都只能用阿拉伯数字,发文年度要用中括号“[]”而不能用圆括号“”,另外发文年度应标全称,不能简写,例如〔xx〕不能简写为〔06〕。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纸张:A4
页边距:上下30mm,左右25mm
文章标题:2号,宋体,居中,文章标题与正文部分的间距为1行。
正文:3号,仿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固定行距为30磅。
文中结构:一级标题:“一、”黑体;二级标题“(一)”楷体;三级标题:“1.”仿宋体。
附件:附件与正文的间距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然后写“附件:+附件名称”(若附件名称过长,另起一行时,第二行
的字应与首行题目的第一个字对齐,附件题目后无标点符
号)
落款:右对齐,右边空两个字符
日期:日期应在落款下面,比落款首字向右移动两个字符。
页码:4号,仿宋体,阿拉伯数字,居中对齐。
(首页不显示页码)。
常见标准公文写作规范

常见标准公文写作规范常见标准公文写作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题: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的内容,使用居中、加粗、黑色字体,不使用标点符号。
2. 日期:公文正文的上方应标注日期,格式为“年月日”,使用宋体字体。
3. 密级:如果涉及保密信息,应在日期下方标注密级,使用宋体字体。
4. 发文单位:公文正文的左上方应标注发文单位,使用宋体字体。
5. 收文单位:公文正文的左下方应标注收文单位,使用宋体字体。
6. 套红:公文正文应套红,即在正文文字两边留有一定的边距,左边距较大,右边距较小,以便装订。
7. 字体与字号:公文正文的内容应以宋体字体为主,标题可以使用黑体字体。
一般正文字号为小四号(12号),标题字号可稍大一些,如小三号(14号)。
8. 段落格式:公文正文的段落应分清楚,每段之间应有空行隔开。
段落开头不缩进,段落之间缩进一个字符。
9. 行间距与对齐:公文正文的行间距通常为1.5倍或2倍行距,左对齐。
10. 页眉与页脚:公文正文的每页上方应标注页眉,内容为公文的标题;每页下方应标注页码和文件总页数。
11. 签发:公文正文的末尾应有签发人的署名和日期,格式为“签发人:某某某年某月某日”,使用宋体字体。
12. 附件:如果公文有附件,应在正文的末尾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以上是常见的标准公文写作规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在写公文时,还需注意用词准确、文句通顺、语法正确,尽量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为了增加公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可以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除了上述提及的常见标准公文写作规范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规范需要注意。
以下是继续补充的相关内容:13. 语言简练:公文的写作应力求简练,表达内容要准确清晰。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词语,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
同时,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免产生歧义。
14. 条理分明:公文正文内容应按照逻辑顺序编排,条理清晰。
公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

公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一、引言公文写作是一种行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专业形象的展现,公文的格式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所要求的格式规范,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应用。
二、信头信头位于纸张的顶部,用于显示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名称和地址。
在公文写作中,信头需要包含以下内容:1. 发信人单位名称:应使用标准的单位名称,例如“某某公司”或“某某部门”。
2. 发信人地址:需要清晰地显示发信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例如“中国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路某号”。
3. 日期:采用年-月-日的格式,例如“2022年1月1日”。
三、标题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概括文档内容并引起读者的注意。
在公文写作中,标题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 简明扼要: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2. 居中显示:标题应位于纸张的中央位置,以突出重点。
3. 字体格式:可以使用加粗、居中或其他合适的字体格式,以增强标题的可读性。
四、主体内容公文的主体内容是公文写作的核心部分,需要清晰、有条理地表达。
在公文写作中,主体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1. 正文:正文是公文主要表达信息的部分,需要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公文的目的、要求和建议等内容。
2. 分节:如果公文的内容较为复杂,可以适当地进行分节,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文的内容。
3. 段落格式:每段内容应单独成段,段与段之间要有明确的过渡,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公文的逻辑结构。
五、落款落款是公文中显示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的部分。
在公文写作中,落款需要包含以下信息:1. 发文单位名称:需要清晰地显示发文单位的名称,例如“某某公司”或“某某部门”。
2. 发文日期:需要准确地显示发文日期,以向读者传达公文的时效性。
六、附件附件是公文写作中常用的一个部分,用于附加一些相关文件或资料。
在附件部分,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格式规范:1. 标题:附件标题应清晰地表明其内容,例如“附件一:某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8
(二)秦汉时期
1.秦: (1)“车同轨,书同文” →公文通行无阻 (2)李斯 制定了公文程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规 定,“避讳”制度、“抬头”制度、“用印” 制度。
67
68
6.1 眉首( 8个内容 p71)
6.1.1 公文份数序号 6.1.2 秘密等级和保密 期限 6.1.3 紧急程度 6.1.4 批示域 6.1.5 6.1.6 6.1.7 6.1.8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红色反线
69
6.1.4 批示域
★《格式》:下行文、平行文发文机关标 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报 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 边缘为80mm。
31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3.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国际通用的 A4型 ,成品幅面尺寸 为210mm×297mm。 3.2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32
33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3.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3.2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天头(上白边)宽37mm±1mm 地脚(下白边)宽35mm±1mm 订口(左白边)宽28mm±1mm 翻口(右白边)宽26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57
58
6.1 眉首( 8个内容 p71)
6.1.1 公文份数序号 6.1.2 秘密等级和保密 期限 6.1.3 紧急程度 6.1.4 批示域 6.1.5 6.1.6 6.1.7 6.1.8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红色反线
59
60
61
6.1.2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有关规定 保密法、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文件、资料 和其他物品标志的规定》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公 文处理办法》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 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标识方法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 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 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2.定义(概念)
2.1字 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一个 汉字所占空间。 2.2行 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本标准以3号 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 文标题以2号字高度加2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 一基准行。
30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本格式涉及8个内容 1.范围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 则 2.定义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 7. 页码 面尺寸 8. 公文的特定格式 4.文中图文的颜色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订 要求
1
第一专题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
2
第一节 前言
一、“公文”概念
二、公文的渊源 三、“公文格式规范”概念
3
一、“公文”概念
★公文? 公务文书,公务文件。 历史上也称为“官文”。 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 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并使用的具 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18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19
▲结论: 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公文。历朝历代都极为重 视公文的制作。在公文的产生和使用过程当中, “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公文的 各种规范——语言规范、内容结构规范、文面格 式规范。这说明这些规范是合理的、必要的。 ★公文语言规范: 准确、简要、严密、得体、庄重 ★公文内容结构规范 ▲公文的文面格式规范( “统一着装”)
14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15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公文程式条 例,废除几千年来的公文体式,确立了新的体式。 公文用语废除文言,改用白话。
16
37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本格式涉及8个内容 1.范围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 则 2.定义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 7. 页码 面尺寸 8. 公文的特定格式 4.文中图文的颜色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 订要求
38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订要求
5.1排版规格 5.2制版要求 5.3印制要求 5.4装订要求
12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13
(四)隋唐宋元明清
★隋文帝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 ★李谔《革文华书》:“屏黜轻浮,遏止华伪。 →公文的实用性,文风的朴实性。 ★八股文(文体规范)
4
第一节 前言
一、公文的概念
二、公文的渊源 三、公文格式规范概念
5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6
(一)先秦时期
1.甲骨文——我国现存最早的实体公文 作者:巫觋(秘书)。 内容:国家大事(公务)。 格式:前辞、问辞、占辞、验辞。 2.《尚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文汇编 记载年代:虞、夏、商、周。 内容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本格式涉及8个内容 1.范围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 规则 2.定义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 7. 页码 面尺寸 8. 公文的特定格式 4.文中图文的颜色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 订要求
47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6.1 眉首 6.2 主体 6.3 版记
48
49
50
45
5.4装订要求
★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 落,后背平整、不空。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 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 ±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 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 后背不可散页明订。裁切成品四角成90℃,无毛 茬或缺损。
46
70
71
72
6.1 眉首( 8个内容 p71)
6.1.1 公文份数序号 6.1.2 秘密等级和保密 期限 6.1.3 紧急程度 6.1.4 批示域 6.1.5 6.1.6 6.1.7 6.1.8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红色反线
66
★有关文件要求 《办法》: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 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 急”、“加急”、“平急。 《〈格式〉释义》:“特急”和“急件”的时间要 求是多少,由各地行政机关主管自行确定。 ★标识方法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 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 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 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如图。
34
35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本格式涉及8个内容 1.范围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 则 2.定义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 7. 页码 尺寸 8. 公文的特定格式 4.文中图文的颜色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订 要求
36
4.文中图文的颜色
★除了发文机关标识、眉首的反线和发文 机关印章为红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
6.1 眉首( 8个内容)
6.1.1 公文份数序号 6.1.2 秘密等级和保密 期限 6.1.3 紧急程度 6.1.4 批示域 6.1.5 6.1.6 6.1.7 6.1.8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红色反线
51
52
536.1.ຫໍສະໝຸດ 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 ★有关文件要求 ★编份数序号的目的? ★分数序号的标识方法?
22
第一专题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
23
第二节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涉及的文件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
24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涉及的文件
1.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格 式》 3.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公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格式〉释义 》
55
6.1.1 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 ★有关文件要求 ★编份数序号的目的? ★分数序号的标识方法?
56
★编份数序号的目的? 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分发范围以及分发对 象,以便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的时候,可以 掌握是否有遗漏或丢失。 ★分数序号的标识方法? 《格式》释义: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 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如图)。根据公文的份 数决定编几位,但至少不少于两位,即“1”编为 “01”,如果单编“1”,会使人不知其意,以为 是误印上去的。
二、公文的渊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宋元明清 (五)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17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1年,政务院召开全国秘书长会议,颁布 《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1981、1987、1993年国办三次修订。 ▲2000年再次修订以后,8月24日改由国务院颁布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 关公文处理格式》、《〈公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格式〉释义 》。
25
第二节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涉及的文件
▲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
26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国家标准)
本格式涉及8个内容 1.范围 2.定义 3.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4.文中图文的颜色 5.排版规格与印刷装订要求 6.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7. 页码 8. 公文的特定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