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合集下载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第四章 公园的规划设计

第四章 公园的规划设计

第二节 综合性公园
一、概念、位置及面积指标 (一)概念 (二)选址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不同的服务范围,形成合理的服务半径,与 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关系。 2.应有利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效 果的提高。 3.可选择在不宜工程建设、地形复杂、坡度变化大 的地带。 4.可选择原有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段。 5.综合性公园应留有发展余地。
(二)、影响因素
1.当地居民的使用要求; 2.公园规模的大小; 3.在城市中的地位; 4.公园的自然条件;
5.附近各种活动项目的设置情况等。
三、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表现地方特点及风格,每个公园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避免照搬照抄。 2.充分认识和了解原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利用原有 地形、水体、山体、植物等条件,减少对原有自然 条件的破坏。 3.规划设计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分期建设及日 常的经营管理。
(二)植物园的种类及规模 1.植物园的种类 (1)按收集植物的种类分:综合性 专项搜集 (2)按业务性质分:科研为主 科普为主 专 业目的 (3)按不同归属分 2.植物园的规模
(三)植物园的用地选择 1.交通 2.周围环境 3.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植被、水源、气 候
(四)植物园规划
1.规划要点 2.植物园功能分区
(四)建筑、小品等园林构筑物:
局部效果图
•平坦的草坪构成开阔空间,高大的乔木类植物组成背景

•静态水体与 草坪、乔木 类植物搭配 组成安静休 息区
•静态水体与 草坪、乔木 类植物搭配 组成安静休 息区
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一)首先应满足使用功能 (二)保证绿地的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三)应满足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
成都浣花溪公园安静休息区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1:500——1:200。主要为了说明竖向设计或地形变化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①施工图属于工程性图纸,要求尽量做到符合 《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②图纸大小要规范;③ 图纸要求字迹清楚,用仿宋体;④图纸中各要素齐 全(图利、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会签栏填 写完整;⑤图面清晰、整洁;⑥图线使用正确,要 分清楚线型。
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
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
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立意构思,挖掘公园主题内涵
2、功能分区。从实用的角度安排公园的内容, 简单明确。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1)平面图。 2)剖面图。——1:20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4、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标明园内树木花草的种植位置、品种、种植类型、 种植距离等。1:500——1:200 1)种植设计平面图。 2)大样图。——1:100
见附图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59页)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生命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3)道路系统(公园规范:3级道路)。 4)景点的设置。划分景区和确定景点类型及景点取 名。 5)地形处理、竖向规划。(水系规划、水底标高、 驳岸处理…) 6)植物种植设计 7)经济技术指标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公园的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规模。 2)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并进行停车场、出 入口广场等的位置安排。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
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

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

人民公园规划说明书引言: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的责任。

本文将围绕人民公园的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人民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公园定位与目标公园定位人民公园应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目标人民公园的目标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环境,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首选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生态名片。

二、空间布局规划空间结构人民公园的空间结构应采用“一心两轴多区”的规划布局。

“一心”指公园中心广场,“两轴”指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景观轴线,“多区”指各种功能分区。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文化、艺术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采用多种造景手法,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游客的出行需求,设置合理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设施,保证游客出行安全便捷。

三、生态与环境保育生态保护人民公园应注重生态保护,保护公园内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环境保育人民公园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环境保育,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垃圾分类等,提高环境质量。

可持续性发展人民公园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景观与绿化设计景观设计风格景观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融合,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园景观。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合理配置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打造四季分明的植物景观。

景观照明设计景观照明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夜间景观。

五、设施与设备规划休闲设施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各种休闲设施,如座椅、凉亭、健身器材等,提高游客的游园体验。

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应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如售货亭、洗手间、游客服务中心等,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环城公园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环城公园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环城公园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概述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环境品质、交通流动、建筑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环城公园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本文将以环城公园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为主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和设想。

1. 定位和功能环城公园的定位是打造具有生态、休闲、运动、文化多重功能的城市绿心。

作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环城公园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户外运动、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

同时,还将通过规划景观、引入植被、增加水域等手段,打造城市的绿色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 总体规划环城公园的总体规划应以“大绿带,小景点”为原则,将整个公园划分为几个功能分区,如运动休闲区、文化娱乐区、生态景观区等。

每个功能分区内部再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进行细分,并进行布局和设计。

3. 运动休闲区运动休闲区是环城公园中最重要的功能分区之一。

在该区域内,可以设置多功能运动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满足不同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设置健身步道、亲水区等,供人们散步、跑步、垂钓等活动。

4.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将成为环城公园的文化交流和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该区域内,可以设置露天剧场、文化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供人们观看演出、举办文化活动、带孩子玩乐。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设施,能够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活力。

5. 生态景观区生态景观区将成为环城公园的绿色生态廊道,通过规划景观、绿化植被、增加水域等手段,打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该区域内,可以设置湿地公园、花坛、景观湖等,供人们观赏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6. 设施配套环城公园的设施配套包括公共厕所、停车场、休息区等基础设施。

另外,还可以设置咖啡馆、小吃街、游客中心等商业设施,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和提供便利。

7. 交通规划为了方便人们前往环城公园,应设计便捷的交通方式。

公园现状分析[终稿]

公园现状分析[终稿]

(一)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现状分析(1)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附近公共建筑及停车场的情况,游人的主要人流方向、数量及公共交通的情况,公园外围及园内现有的道路广场情况性质、走向、标高、高度、地面材料等。

(2)当地多年积累的气象资料:每月最低/最高气温、湿度、降雨量及历年最大暴雨量,每月阴天日数、风向和风力等。

(3)用地的历史沿革和现在的使用情况。

(4)公园规划范围界限,周围红线及标高,园外环境景观的分析、评定。

(5)现有园林植物、古树、大树的品种、数量、分布、高度、覆盖范围、地面标高、质量、生长情况、姿态及观赏价值的评定。

(6)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形式、平面形状、质量、高度、基地标高、面积及使用情况。

(7)园内及公园外围现有地上地下管线的种类、走向、管径、埋置深度、标高和柱杆的位置高度。

(8)现有水及水系的范围、水底标高、河床情况、常水位、最高及最低水位,历史上最高洪水位的标高,水流的方向、水质及岸线情况,地下水的常水位及最高、最低水位的标高、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9)现有山峦的形状、坡度、位置、面积、高度及土石的情况。

(10) 地貌、地质及土壤情况的分析评定,地基承受力、内摩擦角度、滑动系数、土壤自然安息角。

(11) 地形、标高、坡度的分析评定。

(12) 风景资源与风景视线的分析评定。

一般做出公园位置图和现状分析图。

(二) 综合性公园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全园的总体布局,对公园各部分做出全面的安排。

常用的比例为1:500、1:1000或1:2000。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园场地设计及周边关系处理,包括公园用地内外环境关系的设计处理,城市相关因素分区,园外借景或障景的分析和设计处理。

(2)公园主题、性质、特色、风格的确定。

(3)公园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游人容量。

(4)公园景区组织和景点具体构思设计。

(5)公园内景观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的布局及建筑形式的确定。

(6)公园中道路与游览组织安排以及各出入口的布置。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摘要: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城市公园(Urban Parks)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

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streetcar)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parkways)结合为一体。

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

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

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剪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

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

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

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

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1、公园的规划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

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

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

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

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
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

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

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

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

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

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

在用地面积交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

2、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之后,对公园进行功能区。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是从空间安排公园的规划内容,这种方法有快速、有效、易于掌握的特点,尤其是面对用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较复杂多样的实际综合公园,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使各种活动互不干扰,使用方便。

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观赏游览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

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较热闹、有喧哗声响、人流集中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

主要设施有俱乐部、游戏场、电影院、音乐厅、展览馆、画廊、文艺馆、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

该区应设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处,地形较为平坦。

应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

该区的建筑物要适当集中,工程设备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应有利于游人活动和内部管理,同时要注意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故要使有干扰的活动项目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利用树木、建筑物、山石等加以隔离。

体育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供广大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具有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各项干扰大等特点。

在该区增设各种球类、溜冰、游泳、划船等场地。

布局上要尽量靠近城市主要干道,或专门设置出入口,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活动场地。

在凹地水面设立游泳池,在高处设立看台、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开阔水面上可开展划船活动,但码头要设在集散方便处,并便于停船。

游泳的水面要和划船的水面严格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天然人工溜冰场要按年龄或溜冰技术进行分类设置。

另外,结合林间空地,开展简易活动场地,以便进行武术、太极拳、羽毛球等活动。

观赏游览区主要以参观为主,往往选择山水景观优美地域,结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

建造盆景园、展览温室,或布置观赏树木、花卉的专类园,或略成小筑,配置假山、石品,点以摩岩石刻、匾额、对联,创造出情趣浓郁、典雅清幽的景区。

在区域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是游人喜欢的区域,为了达到观赏游览的效果,要适当布置一些可观的景点如花园、亭子、水景、山石景等。

用地应选择地形变化复杂,景色最优美的地方。

老人活动区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区是公园绿地中使用率比较高的。

可布置在安静休息区附近,这样的环境相对优雅、风景宜人。

在活动区内还可布置一些合适老人活动的设施,如棋牌桌等。

儿童活动区是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而设立的专门活动区。

具有占地面积小(5%),各种设施复杂的特色。

其中设施要符合儿童心理,造型设计应简洁明快、尺度小。

如儿童游戏场有:秋千、滑梯、滚筒、浪船、跷跷板和电动设施等。

儿童体育场有涉水、汀步、攀梯、吊绳、圆筒、障碍跑、爬山等。

科学园地有农田、蔬菜园、果园、花卉等。

少年之家有阅览室、游戏室、展览厅等。

以城市人口的3%,每人活动面积为50平方米来规划该区。

该区多布置在公园出入口附近或景色开朗处。

在出入口常设有塑像,布置规则和分区道路易于识别。

按不同年龄划分活动区。

可用绿篱、栏杆与假山、水溪隔离,防止互相入串干扰活动。

安静休息区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赏景、陈列,或开展轻微体育活动。

具有占地面积大(5%)、游人密度小(100平方米/人)等特点。

应广布全园,特别是在距出入口较远之处,设在地形起伏、临水观景、视野开阔之处,设在树多、绿化、美化之处。

应与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闹市区分隔,但与老人活动区可以靠近,必要时老人活动区可以建在安静休息区内。

安静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河边、湖泊、河流、深潭、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原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茵的地方。

安静休息区主要开展垂钓、散步、气功、太极拳、博弈、品茶、阅读、划船、书法绘画等活动。

该区的建筑设置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

结合自然风景,设立亭、榭、花架、曲廊,或茶室、阅览室等园林建筑。

公园管理区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公园各项活动,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地区。

具有内务活动多的特点。

多布设在专用出入口内部,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处,周围用绿色树木与各区分隔。

其主要设施有办公室、工作室,要方便内外各项活动。

工具房、杂务院,要有利于园林工程建设。

职工宿舍、食堂,要方便内务活动。

温室、花园、苗圃要求面积大,设在水源方便的边缘地。

服务中心要方便对游人的服务。

建筑小品、路牌、园椅、废物箱、厕所、小吃、休息亭廊、电话、问询、摄影、寄存、借游具处、购物店等设施要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