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规划总结

合集下载

公园建设行动总结汇报材料

公园建设行动总结汇报材料

公园建设行动总结汇报材料公园建设行动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负责公园建设行动的项目负责人,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公园建设行动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绿地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我市决定对公园进行全面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二、工作目标1. 提升城市绿地空间质量:通过对公园进行改造和建设,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

2. 打造人民满意的休闲场所:根据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优化公园功能和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

三、工作内容1. 规划设计:组织专业的团队对公园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包括绿化布局、行道道路设置、设施布局等。

2. 建设施工:根据规划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公园的建设工作,包括绿化植被的种植、设施的安装等。

3. 设施配套:根据市民需求,安装各种娱乐设施和休闲设备,如健身器材、游乐设备等。

4. 环境保护: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绿化管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5.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公园建设行动的宣传和推广,增加市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四、工作成果1. 建设完成的公园数量:按照计划,我市共建设完成了10个公园,分布在各个城区,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

2. 公园绿化水平提升: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坪的工作,每个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

3. 设施配套完善:在每个公园中安装了运动器材、亲水设施、儿童游乐设备等,满足了市民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4.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和绿化管理,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5. 市民满意度提升: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了市民对公园建设行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五、存在问题1. 工期紧张:由于建设时间紧迫,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按计划完成,需要提前调整工期安排。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地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运动、社交等多种功能。

良好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公园的重要性、规划原则、设计要点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公园的重要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

首先,城市公园可以提供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的建筑和道路密集,公园的出现可以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公园内的雕塑、纪念碑、园林景观等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公园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内设有花坛、湖泊、健身器材等设施,供居民进行散步、晨练、娱乐等活动,有助于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

二、城市公园规划的原则城市公园规划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以实现公园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公园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

公园内的植被要尽量保留原生态特征,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其次,公园规划应注重社会功能。

公园内应设置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儿童游乐设施、老年健身器材等。

再次,公园规划应注重文化传承。

公园内可以设置文化纪念碑、雕塑等艺术品,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

此外,公园规划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园内的建筑和设施应尽量采用可再生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公园设计的要点城市公园的设计应考虑到公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设施设置等方面。

首先,公园的整体布局要合理有序。

公园内的道路、花坛、湖泊等要有合理的布局,方便居民游玩和交通。

其次,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注重美观和实用性。

公园内的植被要有层次感,色彩搭配要协调,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

公园工作总结方案范文(3篇)

公园工作总结方案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园的功能,提升公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本方案对公园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规划。

二、公园工作总结1. 工作回顾(1)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加大了对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园内道路、广场、绿化带等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提高了公园的整体环境质量。

(2)丰富公园文化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书画展、音乐会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提升公园服务质量我们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员工培训,规范服务流程,确保游客在公园内的游玩体验。

(4)加强公园安全管理我们高度重视公园安全管理,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园内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5)推进公园绿色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加大了对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广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

2. 工作亮点(1)成功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成功举办了多场大型文化活动,如“公园之夏”音乐节、“中秋赏月”活动等,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2)创新服务模式为提高服务质量,我们推出了“一键式”服务,游客只需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购票、预约等操作,方便快捷。

(3)加强宣传推广我们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公园的宣传力度,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存在的问题1. 部分设施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换代。

2. 部分公园区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整改。

3. 部分员工服务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培训。

4. 公园绿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对公园基础设施的投入,更新老化设施设备,提升公园环境质量。

2. 深化公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4. 优化公园绿化布局,提高绿化水平。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一、总结。

1. 规划目标与原则。

公园绿地规划的目标就像是给城市打造一个个绿色的“小确幸”角落。

一方面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让大家有地方遛弯儿、遛娃、遛狗;另一方面,还得起到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

在规划原则上,就得考虑公平性,不能让某些区域的人独占好的绿地资源,要让绿地像星星一样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还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能在古色古香的老城区搞个特别现代风的绿地,那可就像穿着西装跳广场舞,怎么看都别扭。

比如在我们规划的那个社区公园,就把周边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这个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所以在规划时特意设置了很多长椅,方便他们休息聊天。

而且周围学校也不少,于是就规划了一个小型的科普植物园,让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学习植物知识。

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像是给公园绿地这个大蛋糕切分不同口味的小块。

一般会有休闲娱乐区,这是最热闹的地方,就像公园的“客厅”,大家在这里打太极、跳广场舞、玩滑板。

还有景观观赏区,那是公园的“颜值担当”,各种花卉、绿植精心布置,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另外,像安静休息区就像是公园的“书房”,给那些想要独处或者静静看书的人准备的。

以我参与规划的城市公园为例,休闲娱乐区靠近公园的主入口,方便市民一进来就能找到活动的地方。

景观观赏区围绕着中心湖展开,有大片的花卉和造型独特的树木,从湖边的观景台看过去,那景色美不胜收。

安静休息区则设置在公园的角落,被一些绿植巧妙地遮挡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就像是一场绿色的“选秀”,要选出合适的植物选手来打造美丽的公园绿地。

得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不能让公园一到冬天就变得光秃秃的,像个掉了头发的大叔。

所以要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结果或者保持绿色的植物。

而且还要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就像人与人之间相处一样,有些植物种在一起会互相帮助,长得更好,而有些则会互相“掐架”。

在一个山地公园的规划中,我们在山脚下种了大片的樱花树和桃花树,春天一到,那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吸引了无数游客。

公园建设总结

公园建设总结

公园建设总结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和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公园建设项目旨在满足市民对于休闲、运动、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二、项目实施1. 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充分考虑了公园的功能性、景观性和生态性。

通过与多家设计机构的合作,我们最终确定了以“自然、生态、人文”为主题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注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季节性,同时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2. 土地征收与拆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土地征收和拆迁的难题。

通过与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协商,我们顺利完成了土地征收和拆迁工作,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 施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4. 景观营造景观营造是公园建设的重点之一。

我们通过种植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打造了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园林景观。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休闲座椅、景观灯等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5. 设施配套为了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我们还配套建设了运动场、儿童游乐区、停车场等设施。

这些设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性化需求,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服务。

三、项目成果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本公园已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

公园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运动、娱乐的好去处。

自开放以来,公园已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四、经验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教训:1. 规划设计是关键。

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能够为项目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性、景观性和生态性,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同时,要注重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相结合,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

2. 土地征收与拆迁是难点。

城市公园规划

城市公园规划

城市公园规划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交互动、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城市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城市公园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公园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城市公园规划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为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增添一份宁静与舒适;其次,城市公园规划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丰富的绿色景观,营造健康宜居的城市氛围;再者,城市公园规划有助于促进社会交流,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进城市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2. 规划原则和内容(1)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规划应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体验。

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提供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和能力的设施和服务。

(2)生态环保:城市公园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合理配置绿地和水体,以减少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多功能性设计:城市公园规划应注重多功能性,不仅仅是提供绿地休闲的空间,还可以考虑设置运动场地、文化展示区、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 设施和服务建设(1)绿地布局:城市公园规划中应合理设置绿地布局,充分利用空间。

公园的位置应广泛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以方便不同地区居民的使用。

(2)配套设施:城市公园规划中应考虑到不同需求的人群,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休闲长椅、公共厕所、饮水设备等,方便居民在公园内活动。

(3)服务设施:城市公园规划中需考虑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如公园管理中心、安保人员、垃圾分类桶等,以保证公园的秩序和环境质量。

4. 规划管理和维护(1)规划管理:城市公园规划和设计工作需由专业人士担任,并结合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

政府应加强对规划过程的监督,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日常维护:城市公园规划完成后,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工作,包括定期修剪草坪、绿化植被的管理、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等,以确保公园环境的整洁和设施的安全可靠。

公园全年工作总结范文(3篇)

公园全年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美化环境、丰富市民生活、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提升公园品质、满足市民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1)绿化提升。

对公园内的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对树木进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提高绿化覆盖率,提升公园景观效果。

(2)设施改造。

对公园内的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更换座椅、修复步道、增设健身器材等,提高市民的游玩体验。

(3)环境整治。

对公园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加强垃圾分类、清运垃圾、清理小广告等工作,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2.丰富公园文化活动(1)举办各类主题活动。

根据不同季节,举办赏花、采摘、运动会等主题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增进邻里关系。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宣传、文明劝导、关爱老人等活动,传递正能量。

(3)举办文艺演出。

邀请专业文艺团体来公园演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公园安全管理(1)强化安全意识。

对公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完善安全设施。

对公园内的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

(3)加强巡逻管理。

加大公园内的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4.提升公园服务水平(1)优化服务流程。

简化入园手续,提高入园效率。

(2)开展便民服务。

设立便民服务台,提供咨询、投诉、失物招领等服务。

(3)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公园文化、活动信息,提高市民对公园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公园绿化覆盖率有待提高。

部分区域绿化覆盖率较低,影响公园整体景观效果。

(2)设施设备老化。

部分设施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

(3)部分区域环境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2.改进措施(1)加大绿化投入。

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

(2)更新设施设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次完整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并对设计过程、设计理念及最终实施效果进行阐述。

1. 项目背景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位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公顷。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日益殷切。

因此,本项目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以休闲、健身、社交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休闲场所。

2. 设计理念在设计初期,我们团队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a. 人文环境:我们将市民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

同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保留并融入了原有的土地利用和自然风貌。

b. 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平衡,将植被、水系和绿化空间相结合,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提供宜人的自然环境。

c. 可持续性: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材料和技术,降低项目对资源的消耗,同时考虑公园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3. 设计实施在设计阶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场地调研、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等。

我们将公园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广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景观花园等。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和功能,以满足市民不同的活动需求。

在休闲广场区域,我们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市民休息和社交的场所。

在健身区,我们设计了多个运动设施,如跑步道、自行车道和体育器械,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锻炼。

儿童游乐区采用了安全、富有创意的游乐设施,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

景观花园则以绿化和花卉种植为主,打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观。

4. 实施效果经过近一年的设计与施工,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于去年正式开放。

实施效果如下:a. 增加了市中心的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b. 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游玩。

c. 项目设计考虑到了可持续性原则,如合理利用雨水、节能灯具的使用等,降低了公园的运营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公园规划1、规划布局形式1)规则式布局。

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朗。

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

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

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

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1)文化娱乐区。

公园中的“闹”区,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

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

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

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

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3)儿童活动区。

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

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

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发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二、动物园规划1、规划布局形式1)自然式布局。

利用动物园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仿动物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地形、地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

2)建筑式布局。

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然绿化面积少。

这种布局形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情况下采用。

3)混合式布局。

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

2、绿化设计动物园的绿化设计从总体上将要以创造适合于动物生活的环境为主要目的,仿造各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解决异地动物生态环境的创造与模拟,如可在狮虎山园内多植松树,熊猫展区多栽竹子等。

同时动物园的动物展览区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创造适合动物生活的绿色环境和植物景观。

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遮荫、防风沙、隔离不同动物间的视线等;创造动物野生环境的植物景观,以增加展出的真实感和科学性。

如北京动物园采用代用树种的方法,用适应北京地区生长的合欢,代替我国南方的凤凰木,用青桐代替产于热带的梧桐科苹婆属植物。

2)不能造成动物逃逸。

如在攀援能力较强的动物活动场地内植树,要防治动物沿树木攀登逃逸。

3)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

隔离一些动物发出的噪音和异味,避免相互影响和影响外部环境。

4)植物品种的选择。

应有利于展现、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5)动物运动范围内植物品种的选择。

应种植无毒、无刺、生长力强、少病虫害的慢生树种。

尽管野生动物本能地具有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但也要注意植物的配置。

北京动物园就曾发生过熊猫误食国槐种子而引起腹泻的事故。

6)在动物笼舍、动物运动场地内种植的植物应考虑保护植物的措施。

-三、植物园规划1、植物园的类型植物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

1)综合性植物园。

是指其兼备多种职能,即科研、游览、科普及生产的规模较大的植物园。

目前,我国这类植物园有归科学系统,以科研为主结合其他功能的,如北京植物园(南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贵州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

有归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结合科研、科普和生产的,如北京植物园(北园)、上海植物园、青岛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

2)专业性植物园。

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

如,浙江农业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广州中山大学标本园、南京药用植物园(属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等。

这类植物园大多数属于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所以又可称为附属植物园。

2、植物园规划设计要求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

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到达;用地地形富于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

偏重于科研、生产性的展览区,游人量较少或不对游人开放,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

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游人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设有专用出入口,并且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5)确定建筑的位置和面积。

植物园建筑有展览性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筑三类。

展览越ㄖ ㄕ估牢率摇⒋笮椭参锊┪锕荨⒄估琅铩⒖破招 鹊取U估牢率摇⒅参锊┪锕菔侵参镌暗闹饕 ㄖ 稳吮冉霞 校 ξ挥谥匾 恼估狼 冢 拷 饕 肟诨虼我 肟冢 W魑 暗墓雇贾行摹?破招 雀 菪枰 稚⒉贾迷诟髑 凇?/p>科学研究用的建筑包括图书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工作间、气象站等。

苗圃的附属建筑还有繁殖温室、繁殖荫棚、车库等,布置在苗圃试验区内。

服务性建筑包括植物园办公室、招待所、接待室、茶室、小卖部、食堂、休息亭廊、花架、厕所、停车场等,这类建筑的布局同公园相近。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①主路。

4~6m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并可作为整个展览区与苗圃试验区,或几个主要展览区之间的分界线和联系纽带。

②次路。

2~4m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可通行小型车辆。

它将各区中的小区或专类园联系起来,多数又是这些小区或专类园的界线。

③小路。

1.5~2m宽,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

有时也起分界线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

主路对坡度有一定限制,其他两极道路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婉转曲折的游览路线。

道路的铺装图案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纵横坡度一般要求不严,但应保证平整舒适和不积水。

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对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用。

道路应成环状,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7)植物园的排灌工程。

植物园的植物既进行展览又兼科研,要求品种丰富,生长健壮,养护条件要求较高。

因此,排灌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利用地势的自然起伏,采用明排水或设暗沟使地面水排入园内水体中,如距水体较远或排水不顺的地段,需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

一切灌溉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明沟破坏园林景观。

-四、儿童公园规划1、儿童公园的类型1)综合性儿童公园。

有市艉颓 袅街帧W酆闲远 澳谌荼冉先 妫 苈 愣嘀只疃 囊 螅 缮栌懈髦智虺⒂蜗烦⑿∮斡境亍⒌缍 蜗贰⒙短炀绯⑸倌昕萍颊尽⒄习 疃 ⑾匪 亍⒃睦朗摇⑿÷舨俊N夜 惺舳 叭绾贾荻 埃 拷 卸 埃 舳 叭缥靼步ü 啊?/p>2)特色性儿童公园。

以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为特色,并有着较为完整的系统。

如1953年建设、1956年命名的哈尔滨公园,总面积17hm2,布置了2km长的儿童小火车,绕公园运行一周,建成后深受儿童喜爱,可使儿童了解城市交通设施及规则,培养儿童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同样,交通性儿童公园也可达到上述目的。

3)小型儿童乐园。

通常设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作用与儿童公园相似,特点是占地较少、设施简单、规模较小。

如北京紫竹公园中的儿童乐园。

2、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儿童公园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通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应对儿童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1)幼儿活动区。

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场地。

其设施有供游戏使用的小房子、休息亭廊、凉亭及供室外活动的草坪、沙坑、铺装场地和游戏用的设备玩具、学步用的栏杆、攀登用的梯架、跳跃用的跳台等。

这些活动设施的尺寸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

2)学龄儿童活动区。

为学龄儿童游戏活动的场地。

设有供集体活动的场地及水上活动的设施及嬉水池、障碍活动场地、大型攀登架等。

同时也可设有室内活动的少年之家、科普游戏室、电动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设小型动物角、植物角(区)等。

3)体育活动区。

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可设有障碍活动区。

4)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

设有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科普教育设施等。

如,小型表演厅。

电影厅等。

5)管理办公区。

设有管理办公用房,与各活动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隔离设施。

3、儿童公园的设施儿童公园应有为家长和儿童服务的场地及设施。

主要有:为丰富景观和照顾儿童的家长设置的休息亭廊、坐椅等园林建筑和小品;满足儿童跑、跳、转、爬、滑、摇、荡、钻、飞等动作的要求的设施;满足儿童戏水、堆沙、捉迷藏需要的戏水池、沙坑、迷宫等和相应的管理服务设施。

4、儿童公园的绿化儿童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生活区内,为了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周围需栽培浓密的乔灌木作为屏障。

园内各区也应有绿化适当分隔,尤其幼儿活动区要保证安全,少种占用儿童活动空间的花灌木。

注意园内夏季遮荫和冬季阳光的需要,种植落叶乔木作为行道和庭荫树。

儿童游戏器械场地,要种植高大落叶乔木进行遮荫和不影响游戏器械的正常使用。

儿童公园绿化种植忌用以下植物:1)有毒植物。

花、果、叶等有毒植物均不宜选用,如凌霄、夹竹桃等。

2)有刺植物。

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枸骨、刺槐、蔷薇等。

3)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

如柿树、桑树等。

4)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及会引起儿童过敏反应的植物。

如漆树等。

目前,我国儿童公园面积都不大,38个儿童公园的平均面积为41hm²,最大的23hm²,最小的0.2hm²。

-五、体育公园规划1、体育公园的定义体育公园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公园。

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设有停车场地及各类附属建筑,有着良好的绿色环境的公园。

它是城市居民锻炼身体和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场所,属社会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两者的融合。

体育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既有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设施,又有较充分的绿化布置,主要是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和练习用,同时可供运动员及群众休息游憩,如成都的城北体育公园等。

体育公园用地比较大,一般不小于lOhm,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

2、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四季景观,特别是人们使用室外活动场地较长的季节。

2)树种体量的选择应同运动场地的尺度相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