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五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政治变革和科技进步,是中华民族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历史长河。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政治动荡、社会变革,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从夏朝到商周,再到春秋战国,每一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历史意义。
而到了秦汉时期,中国历史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统一的国家制度、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期,但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佛教的传入、文学艺术的繁荣,都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元素。
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实现了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唐代的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至今仍然被世人称颂。
而宋代,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众多发明,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巅峰,但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科技发展、经济贸易等方面与世界脱节,最终走向了衰落。
直到近代,中国才意识到了自身的危机所在,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和革命,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走上了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
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历史。
无论是繁荣昌盛,还是动荡混乱,中华民族都在不断地寻求前进的道路。
而今天的中国,正是在这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前行,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段历史,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的根,更是我们的力量和信念。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民族的文明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传统。
这段漫长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从夏朝到商周时期,中原文明逐渐形成,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高峰,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现象,如甲骨文的出现。
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百家争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先河,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唐宋等王朝的繁荣时期,更是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经历了一些外来民族的入侵和统治。
例如元朝、清朝等外族王朝的统治,虽然对中华文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然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经历了一些内部的动荡和变革。
例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流动和进步;近代以来的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历史事件和变革,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今天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这段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变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它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底蕴。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轴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轴尧舜禹德才具,禅让制,原始部落社会。
夏商周(约前2070~前221)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启家天下时代,进入奴隶社会。
夏桀无道,商汤取而代之。
商纣王武道,武王伐之,建立周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所灭。
周平王开启东周(诸侯国扶持),迁都周洛邑(河南洛阳)。
东周时期诸侯国林立(史称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弱,诸侯国强势。
春秋五霸:齐桓公(公子小白和管仲),晋文公(重耳),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吴越两国也很强大)。
随着三家分晋,转入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秦楚燕齐韩赵魏。
秦朝(前221~前207)秦王嬴政一统中原,称秦始皇。
秦二世胡亥无能,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前206~220)刘邦参与农民起义,最后灭了项羽,建汉朝。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新朝不稳,不久灭亡。
刘秀诛杀刘玄,登基称帝,为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581)魏蜀吴争霸,详情见三国演义。
司马炎改魏为晋,灭吴国,史称西晋。
外族入侵,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后期处于大分裂,有十六国。
南北朝: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隋唐(581~907)杨坚开国,统一天下。
杨广昏庸,劳民伤财,各地农民起义(著名瓦岗寨)。
李渊走到了最后,建唐朝。
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五代中后梁)。
五代十国(907~979)唐宋过渡时期。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宋朝(960~1276)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位,建宋朝(北宋)。
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史称“南宋”。
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1、炎黄二帝: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本部落人被称之为“百姓”。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陶寺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陕西省襄汾县,建成时间大约距今四千七百年。
该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曾一度是国内发现的最大史前古城遗址。
该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墓葬,墓中骸骨的DNA检测结果显示其父系Y染色体snp单倍型几乎全部为O3基因,与今天汉族主体的父系基因高度一致。
可以说,基因证据证明了陶寺遗址的居民就是当代中国人的祖先,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
各地遗址y染色体snp单倍型比例该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天文观测系统,与古籍《尚书-尧典》所载尧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的记载相符,故而猜测为尧帝的都城。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酒的起源传说1、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
《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二桃杀三士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史记· 五帝本纪》
3、拒天下许由洗耳 仰高名帝尧访贤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 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 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 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史记· 五帝本纪》
1、开天地盘古挥斧 抟泥土女娲造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 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 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 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三五历纪》
2、融部落华夏立族
战蚩尤黄帝启元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涵盖从远古文明至今的一段漫长时期。
这段历史是华夏民族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文化繁荣的过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如下:在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这段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开始展示出独特的农耕文明和社会组织。
进入青铜时代,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夏、商、周三代。
周代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和魏、赵、秦、楚等强国的兴衰,都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重要历史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大一统政权使中原地区初步形成了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
此后,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并开创了一个辉煌的盛世。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科技进步,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
随后,中原地区的政权易手,三国时期出现了蜀、魏、吴三大国的割据局面,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的统一。
隋唐时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又一重要时代。
隋朝首先实现了统一,而唐朝则建立起一个繁荣的政权。
唐代的开元盛世以及文人骚客杜甫、白居易等的诗词创作,都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贡献了奠基。
宋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朝代之一。
北宋时期,伴随着辽金入侵和南宋的建立,这一时期以科技革新为特点,如出现了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蒙古帝国统治。
元代的文化交流,如蒙元三大藏等的译制、成书,带来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
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
明代时期,文化艺术繁盛,世界知名的明瓷和明剧等都出现了。
清代时期,清朝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统治帝国。
20世纪以来,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历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历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砥砺前行,积淀了丰富的智慧和财富。
本文将以大概念的形式,概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历程。
1. 初始时期:黄河流域的繁荣与衰落在远古时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位于黄河流域,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孕育出了璀璨的文明。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中华先民以农耕和玉器制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逐渐演化为农业社会。
同时,出现了众多的部落和城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
2. 封建时代: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永恒较量中华文明进入封建时代后,出现了多个王朝的更迭。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较量。
历代帝王通过建立统一的政权来巩固权力,同时也倚重地方豪强来维持稳定和治理。
这种政治模式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存在,影响深远。
3. 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在19世纪中叶,中国遭遇了列强的入侵和割让,社会动荡不安。
直到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快速的现代化建设,国力逐渐崛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综合国力。
4. 经济繁荣: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迎来了快速的经济腾飞。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闭关自守到全球化的融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5. 文化繁荣:文学、艺术与科技的创新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同样体现在其文化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此外,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京剧、中国画等也享有盛誉。
而在现代,中国人民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6. 国际交流:中华文明与世界的连接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摘要: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2.晋朝3.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1.隋朝2.唐朝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2.元朝3.明朝4.清朝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文: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繁荣与衰亡-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2.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争霸- 诸子百家-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3.秦汉时期- 秦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与衰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 赤壁之战等重要战役2.晋朝- 西晋、东晋的更替- 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 五胡乱华与民族融合3.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萧魏、萧梁、陈朝-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宗教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三、隋唐时期1.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2.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的繁荣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 北宋、南宋的更替- 宋太祖、宋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辽、金、蒙古等民族的侵扰与民族融合2.元朝-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皇帝的统治- 元的统一与灭亡-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3.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等皇帝的统治- 永乐盛世、土木堡之变- 资本主义萌芽与民间文化的发展4.清朝- 清太祖、清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康乾盛世、鸦片战争- 近代史的开端与民族危机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时期- 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与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经过- 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 八路军的敌后抗战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华上下五千年》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同学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作者。
2、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教学难点: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幻灯演示)2、过渡: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事的幻灯。
)3、小结并过渡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
其实,它们还只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板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二、简介《上下五千年》和其作者。
1、《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资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中华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和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
2、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
”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三、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干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锲而不舍,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身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身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身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誊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身的读书考虑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同学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身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四、课外延伸,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同学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身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中华上下五千年》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阔视野,启发智慧,培养民族自尊和爱国热情。
教材简析:为了落实《标准》关于“少做题目,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册“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专门安排了阅读《上下五千年》。
导读先以我们课文里学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后介绍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说明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1、选择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1、推荐故事《屈原沉江》: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2、教师总结读好一个故事的读书方法: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标注,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
3、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很不错。
可有的时候书是借来的,不能在上面随意批注,怎么办呢?可以运用我们经常用到的课外阅读的好方法:用读书积累卡。
书名篇名文章内容好词佳句历史知识读书感受4、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些读书方法来阅读这个故事吧,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读书心得,看看从中能有哪些收获。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读懂这篇文章。
四、制订读书计划,拓展全书阅读1、过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读好一个故事的阅读方法,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张小小的、有个性的、有创新的读书积累卡,跨越时空,缩短了你与历史距离。
但要想读好整本书,这些方法还是有些欠缺的,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五、小结延伸:1、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走进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走进历史,我们会开阔眼界;总结历史,我们会更智慧。
老师希望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习惯,(板书:读书要成习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潜心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们一起把书里蕴含的故事读得更深,更精,更细。
2、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在读中悟理,读中增知。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附板书:我读书我快乐——《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要有选择学会阅读读书要讲方法读书要成习惯《中华上下五千年》交流课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仔细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
(长成须读五车书)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对,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
(齐读)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请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周瑜火烧赤壁秦王灭六国大禹治水苏武牧羊隋炀帝游江都曹雪芹写红楼梦李后主亡国文天祥起兵徐霞客远游探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师:你们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大家,我送大家一首歌《向天在借五百年》,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欣赏歌曲)教师小结后进入第三环节:二、评选人物之最读着书中这么多人物故事,你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敬佩、鄙视、同情、憎恶、惋惜……那就来说说你的感受吧!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我最的人是,因为。
四、童言无忌——功过是非我评说1、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帝王,你比较欣赏谁?2、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皇帝。
..;. 出示:我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因为,我想对他说。
3、学生准备。
4、针对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
小结后进入第四环节:五、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1、拿出自己的读书卡。
2、填写读书收获(简单些,真实些)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六、总结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出示两句话: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
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请记住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