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语文月考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运用(38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8分)1949年,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糜,以摧枯拉朽之势横度长江;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游泳场上,在观众屏息敛.声的一刹那,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的赞赏;2012年,那惊天一着,凝聚着多少人一丝不苟的工匠,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在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牢记历史,不忘惨绝人huá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屏息敛.声()镌.刻()由zhōng()惨绝人huán()(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5分)()A.哈尔滨虽然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是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B.听了同学的劝告,他如梦初醒....,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C.外交部发言人的话可谓掷地有声、震耳欲聋....,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决不屈服的态度。

D.为了使假冒伪劣产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造假者真是殚精竭虑....。

3.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①这不仅关乎尊严,更折射出一个历经磨难后崛起的民族应有的胸襟和气度。

②战乱烽火加野蛮掠夺的劫难,致使数以百万计的圆明园金石字画等珍宝文物,均被洗劫一空,流散四方。

③侵略者的暴行固然令人愤恨,守土者的无能何尝不让人伤怀。

④正确对待和争取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既需要爱国激情,更需要政府和国人的理性智慧。

⑤这不仅是历史之殇,更是文明之恸。

A.③④②⑤①B.①⑤②④③C.②④①③⑤D.②⑤③④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全面报道了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反映了这一伟大战役的磅礴气势。

辽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

辽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

辽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检测八年语文试题(1.5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字是读书人的脸。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标点也占格。

(2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蹲踞(jù)温柔(róu)樵夫(qiáo)熟悉(shú)B.荒莽(máng)焚烧(fén)悲愤(fèn)躯体(qū)C参天(chān)颤抖(chàn)寂寞(mò)隘口(ài)D.嘶哑(sī)喉咙(hóu)愚蠢(yū)心弦(xián)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遮蔽凶涌蜜蜂无所事事B.凝望僵硬今宵冰雪复盖C.些微蝉翼山巅闪闪烁烁D.槐树恩怨腐烂姹紫焉红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当“没有时间”成为我们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我们可能永远都会。

时间就像海滩上的沙粒,要一点一点的抓取,当它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它的分量。

A.无所作为因为所以一事无成B.无所事事因为所以一败涂地C.无所事事如果那么一败涂地D.无所作为如果那么一事无成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0-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信达外国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

一、积累(22分)曾几何时,祖国您历尽磨难,饱受.(cāng)桑。

侵略者的魔爪,将您瓜分,冒险家的肆虐,将您洗净。

您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您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鸣。

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趴下,一片片忠心,一首首悲歌,化作那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多少仁人志士和无数英雄□(dān)精竭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

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

七十年沐雨栉风,七十年风雨兼程。

共和国七十华诞,国庆佳节之际,神州大地山河壮丽,旌旗飘扬,万众欢腾。

70年时光飞逝,曾经满目疮□(chuāng)痍的中国大地变成了美好人间,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尽展新颜。

如今的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锐不可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cāng)桑(2)□(dān)精竭虑(3)满目□(chu āng)痍【答案】(1)沧(2)殚(3)疮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咽(【A】yàn【B】yè)(2)载(【A】zǎi【B】zài)【答案】(1)B(2)A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华诞”在句中是“生日”的意思。

【B】“肆虐”在句中是“大肆侵扰或破坏”的意思。

【C】“万众欢腾”是用来形容场面非常壮观。

【D】“旌旗”是指旗帜的总称。

【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放假期间,某风景名胜区上万游客滞留,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完全是主管部门考虑不充分乃至未采取相应对策造成的后果。

部编版八上语文半期考试卷

部编版八上语文半期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拈轻怕重拈轻怕重B. 美轮美奂美轮美奂C. 欣欣向荣欣欣向荣D. 色厉内荏色厉内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篮球打得非常好。

C. 由于他身体不好,所以不能去参加比赛。

D.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找到,所以我决定请教老师。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鸡飞蛋打鸡飞蛋打B. 碍手碍脚碍手碍脚C.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D. 鸦雀无声鸦雀无声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条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镶嵌在群山之间。

B. 他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如同一幅画卷。

D. 他工作非常努力,每天加班到很晚。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好的是()A. 这本书写得很精彩,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B. 这本书很有趣,让我捧腹大笑。

C.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D. 这本书写得很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1)他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2)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

(3)在这个问题上,他总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仍然谦虚谨慎。

(2)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3)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时间就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从我们的指尖悄悄流过。

在这条河流中,我们留下了成长的足迹,也收获了无数的回忆。

(1)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2)文章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石塘湾中学2018-学年八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石塘湾中学2018-学年八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石塘湾中学2018-学年八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2018.10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写出适当的汉字(4分)通过课文学习,我受益匪浅。

百万解放大军锐不可dāng▲的气势让人欢欣鼓舞,藤野先生的谆谆教huì使人终身难忘,朱德母亲那不chuò▲劳作的精神叫人钦佩不已,跳水姑娘吕伟那轻盈快捷的动作令人眼花liáo▲乱。

2、古诗文默写(12分)(1)庭中有奇树,。

(2)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3),行止依林阻。

(《梁甫行》)(4),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5)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6)至于夏水襄陵,(7)昔日欲颓,。

(8)《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略无阙处_______(2)虽乘奔御风________(3)念无与乐者__________(4)晓雾将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C.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浙江杭州启正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

浙江杭州启正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

浙江杭州启正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启正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阶段性检测八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班级、试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不能使用修正带,否则扣除卷面分5分。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疟子(yào)更夫(gēng)间歇(jiān)高屋建瓴(líng)B.寒噤(jìn)提防(tí)央告(yāng)英姿飒爽(sà)C.瓦砾(shuò)案牍(dú)怀揣(chuāi)颤巍巍(chàn)D.希冀(jì)仄歪(zè)歼灭(jiān)拧头发(ní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间歇(jiàn);B提防(dí);C瓦砾(l ì)。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2.下列句子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难以言说的画面——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

B.负了伤的大菱痛苦地呻吟起来,二菱安慰她,又好像是在报怨,这让老头子感到无地自容。

C.虽然此处敌军抵抗顽强,但我军英勇杀敌,终于在数天激战后,击溃一切抵挡力量,守军张惶失措,弃城逃蹿。

D.一伙强盗在坠满珍宝,恍若月宫的圆明园大肆劫掠,然后笑嘻嘻地背着装满的箱匧回到了欧洲。

【答案】B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几个人能同心协力,必能摸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创业道路,将事业干得绘声绘色。

B.中国乒乓球队出战伦敦奥运会,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被日本媒体誉为“不可战胜的神话”。

C.几个小时的功夫,南斯拉夫母亲一捧又一捧地把泥土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竟然为这个苏联青年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及诊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及诊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及诊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翘.首(qiào)由衷.(zhōng)锃.亮(chéng)如梦初醒.(xǐng)B. 气氛.(fèn)凌.空(líng)鬈.发(juǎn)震.耳欲聋(zhèn)C. 广袤.(máo)轻盈.(yíng)刹.那(shà)从容不迫.(pò)D. 潇.洒(xiāo)轩.昂(xuān)酷.似(kù)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溃退旋风惮精竭虑锐不可挡B. 匿名横蛮正襟危坐和颜悦色C. 娴熟瞬间急如流星百手起家D. 愚钝荧光摧枯拉朽眼花瞭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电影《八角笼中》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 时代广场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C.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D. 这个科研所没要国家一分钱,是几个科技人员白手起家....建起来的。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如同一缕阳光照进历史的黑暗森林中。

(比喻)B.这些难道还不是日本政坛向右转的信号吗?(反问)C.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

(拟人)D.面对理想,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努力,努力,再努力。

(反复)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武威市人民政府做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木筷的决定。

C.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使我领悟到了文中所表现的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月考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月考卷含答案

八上语文月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巨额.(é)颁.发(bān)镌.刻(juān)殚.精竭虑(dān)B.仲.裁(zhòng) 翘.首(qiáo) 督.战(dū) 眼花缭.乱(liáo)C.桅.杆(wéi) 歼.灭(jiān) 呼啸......屏.息敛声(bǐng)..(xiào)D.浩.瀚(hàn) 娴.熟(xián) 千转.(zhuǎ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默契瞬间卓有成就摧枯拉朽B.凌空拔款惊心动魄屏息敛声C.签订钞票振耳欲聋白手起家D.风彩酷似从容不迫空空荡荡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1)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气。

(2)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yínɡ()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实是/欲界/之仙都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默写填空。

(10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2017学年八上语文月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巨额.(é)颁.发(bān)镌.刻(juān)殚.精竭虑(dān)B.仲.裁(zhòng) 翘.首(qiáo) 督.战(dū) 眼花缭.乱(liáo)C.桅.杆(wéi) 歼.灭(jiān) 呼.啸.(xiào)......屏.息敛声(bǐng)D.浩.瀚(hàn) 娴.熟(xián) 千转.(zhuǎ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默契瞬间卓有成就摧枯拉朽B.凌空拔款惊心动魄屏息敛声C.签订钞票振耳欲聋白手起家D.风彩酷似从容不迫空空荡荡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1)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气。

(2)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yínɡ()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实是/欲界/之仙都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默写填空。

(10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郦道元的《三峡》结尾从绘声的角度渲染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则消息,《“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

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E.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有的认为是六部分,也包含了电头)。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书庠,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0分)(1)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3)虽乘奔.御风()(4)良.多趣味()(5)回清.倒影()(6)空谷传响.()(7)属.引凄异()(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名著阅读。

(3分)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他”写成的这本书是《_______________》,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2分)二、现代文阅读(12分)(一)(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新华社北京2017年2月8日电(记者白瀛史竞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②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

在“飞花令”环节,她与大学老师王子龙以“酒”为关键词进行了七八轮交锋,一口气说出《水调歌头》《短歌行》《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幕遮·怀旧》《将进酒》等多首带“酒”字的诗词,令评委赞不绝口。

③据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

④92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说,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

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⑤“《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使我更加坚信: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

”叶嘉莹说。

10.请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消息导语中的“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说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内容顺序能否互换?说说你的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7分)诗词大会评委蒙曼:武亦姝不是天才是人才2017年02月09日12:30 北京娱乐信报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庞大的诗词储备量、沉着冷静的心态让很多观众感到惊艳。

然而节目播出后,已然被封为“诗词天才”的武亦姝婉拒了一切的采访,她说比赛结果无所谓,只要自己还喜欢诗词、只要还能享受其中就够了。

为了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武亦姝,信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在她眼中,“武亦姝不是天才而是人才”。

她的实力有目共睹武亦姝是上海复旦附中的在读高中生,总决赛中,她以9题无失误打破自己的纪录,获得冠军。

有专家估算,武亦姝诗词储备量至少2000首,也有人说武亦姝是天才,但在蒙曼看来,她是人才,“武亦姝夺冠并不意外,实力、心态和运气让她夺冠成为必然。

她的实力有目共睹,而且这个姑娘年龄不大却气定神闲,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来形容武亦姝再合适不过。

”欣赏她的宠辱不惊采访中,蒙曼还对这个年仅16岁的小姑娘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心态表示出了格外的欣赏。

她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诗词大会》中,很多选手比拼时说出了重复的诗句,马上接不下去乱了阵脚,但武亦姝能十分坦然地重新背出来新的诗句。

围绕…月‟字吟诗时,她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却毫不慌乱,微笑着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蒙曼说,能转换概念将“月亮”变为“月份”证明武亦姝没有读死书,心态好、有灵气。

诗词储备靠学和兴趣除此之外,大环境也是造就武亦姝拥有庞大诗词储备量的重要条件。

蒙曼曾对上海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这方面做了深入了解,她发现上海的中小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课外读物,这也造就了武亦姝学习诗词的一个大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我觉得武亦姝不是所谓的天才地才,她是人才,她的诗词储备是学出来的。

”武亦姝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宿舍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就是陆游的《放翁词》。

武亦姝对诗词的储备量并非“死记硬背”,她曾说“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觉。

”在蒙曼看来,强烈的兴趣所致,也是武亦姝惊人诗词储备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东西只有你喜欢了才能学好。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好美;《将进酒》的韵律,好美,武亦姝正是感受到了诗词中的美好,能将苏轼封为男神,自然在她心中也是美的。

”采访最后,蒙曼也对当下荧屏市场类似《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给予充分的肯定,“娱乐类的节目像白糖,或许很甜,但甜过之后没有回味;这样清流般的文化节目像水果,除了甜味还有值得回味的香味。

”(信报记者杨光)补充材料武亦姝高一上学期给自己列出的必读书目是《浮生六记》《人间词话》《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武亦姝自我介绍时也曾说,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

兴趣的最好的老师,然而没有大量的阅读和长久的积累是绝不可能造就现在的她的。

正如蒙曼老师说,武亦姝不是所谓的天才地才,她是人才,她的诗词储备是学出来的。

“粗缯[zēng]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写下的千古名句。

意思是“虽然身上穿着粗衣劣布,但只要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锦衣狐裘未必就能穿出优雅的气质,宝马香车未必就能彰显高贵的教养。

一个人如果谈吐不俗,举止得体,那必然是源自内心的文化积淀。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一切价值观都仿佛摇摇欲坠,总有人喊读书无用,网上有个神回复:“你不记得孩童时吃下的饭,但它们,却渐渐的成长为了你的血肉、骨骼。

读书也是一样,你不会完全记得你读过的书,但是它会慢慢塑造你,塑造你的思想、你的灵魂。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13. 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本文内容及补充材料具体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报道中引用了《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副教授蒙曼老师的话:“我觉得武亦姝不是所谓的天才地才,她是人才”,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完此文及文后的补充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