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方法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造林工作对策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造林工作对策林业在保护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生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造林作为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林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造林工作,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林业造林的方法和营林造林工作对策,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林业造林工作。
一、林业造林方法1.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通过人工干预来实现森林恢复和更新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人工造林方法包括:(1)植树造林: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通常需要栽种、移植或播种树种来实现。
(2)人工育苗:通过室内、室外露地或小区培育苗,对幼苗进行繁育、移栽及疏伐等工序,加速苗木成活和生长。
(3)人工抚育:对已经栽植或播种的苗木进行保护,保证苗木生长的必需条件。
2. 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是指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由天然播种或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更新。
常见的天然更新方式包括:(1)火山爆发后的天然更新:由于火山灾害造成的森林毁灭后,借由周边区域的天然雨露和风力传播种子,促使新植物生长。
(2)山体滑坡后的天然更新:山地因暴雨或其他原因发生滑坡后,裸露的土壤上会沉积大量植物种子,可促使地表植被的恢复。
以上两种造林方法各有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
二、营林造林工作对策1. 科学管理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生态特点,科学选择树种,科学布局造林区域,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苗木培育和管理,保证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完善监测加强对造林过程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密切跟踪和记录苗木的生长情况、害虫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确保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造林区域周边的居民和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宣传,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林业造林工作中,共同保护好自然资源。
4. 积极引导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林业造林工作,通过政策和经济激励等措施,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林业造林工作中,共同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方法

一、造林方法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
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
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
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
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
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
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造林方法

第十八章造林方法造林方法是指造林的具体方法,一般按造林所使用的材料分为: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三种。
造林方法是影响造林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造林时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繁殖特性和经营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第一节植苗造林一、植苗造林的特点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
其特点有:1.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
苗木是在条件较好的苗圃中培育的,具有完整的根系和生长健壮的地上部分。
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故在气候干旱的风沙区、水土流失区、杂草丛生、鸟兽危害严重及冻拔害比较严重的造林地上都可采用植苗造林。
“四旁”绿化采用大苗栽植,便于管护,见效又快。
2.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3.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4.植苗造林生产工序多,技术要求严,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范围,随着育苗造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为更广泛地使用植苗造林方法开创广阔的途径。
如容器苗造林、吸水剂、浸水、草灌覆盖、接种菌根菌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植苗造林方法获得显著的效果。
二、苗木种类和质量(一)苗木种类:植苗造林所用苗木有播种苗(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及容器苗四类。
荒山、荒沟造林多用实生苗或容器苗;“四旁”绿化、农田林网及城镇绿化,多用无性繁殖苗和移植苗,甚至为多次移植苗。
但这与树木本身特性有关,松类只能用播种苗,杨、柳多用插条苗,泡桐兼用埋根苗的播种苗。
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容器苗在西北干旱地区造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苗木质量: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重要因子,因此,造林时一定要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壮苗。
衡量苗木的质量指标有外部形质指标(苗高、地径、根系发育状况等)和生理指标(苗茎、叶、根系的水势及其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趋向于以高径比(苗高/地径)和根茎比(根系重量/地上部重量)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外规定松树、云杉类苗木适宜的高径比为30左右;根茎比为0.3左右。
解读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解读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林业是指栽培、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其中的造林和营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或者自然的方式引入、培育和保护树种,使原来没有森林或者森林减少的地方成为森林地;营林是指对已建成的森林进行管理、保护、修剪、疏伐等各种活动,以保持森林的健康和生产力。
本文将就当前常用的林业造林方法和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进行解读。
一、林业造林方法1.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利用树苗、种子等材料在特定地点进行栽植和培育,形成新的森林。
人工造林可以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土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栽培方法,如育苗、整地、种植等。
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有杉木、松树、桉树等。
在人工造林中,对土地的准备、种子的选取、栽植的密度和方式等都会影响到造林的效果和成活率,因此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科学管理。
2. 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界不同树种的种子或者幼苗,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旺盛的生长,并形成新的森林。
天然更新是一种比较经济、环保的造林方法,但需要对原有的林木和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新的树种能够良好地生长和更新。
3. 人工和天然结合人工和天然结合是指在林地上采用人工和天然两种方式进行造林。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天然更新的生态优势,同时通过人工的方式补充或改良已有的林木,以达到增加森林资源、改善林地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目的。
人工和天然结合的造林方法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二、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1. 林地管理林地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森林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林地管理包括树木的保护、疏伐、修剪、更新、防火等活动,需要根据具体的树种和林地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计划和措施,保证林木的生长、品质和数量。
2.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森林健康和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松材虫等,对于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的防治剂和方法,如喷洒杀虫剂、人工割除感染树木等。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及措施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及措施
林业工程造林是指利用人工方法,通过种植树木、灌木和其他植物,建立人工林地的
过程。
在进行林业工程造林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良好,并实现预期的林业目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林业工程造林方法及其相关措施。
1. 播种法:
播种法是一种常见的造林方法,它适用于那些种子较小且能够迅速发芽的植物。
在进
行播种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消毒等,以提高发芽率;
- 在适当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播种,以确保种子能够迅速发芽;
- 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以为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 做好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及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和林
业目标等因素来确定。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林业工程造林的预期目标,提高人工林地的质量和产出。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及措施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及措施林业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林木种植、保护、管理等多个方面。
而在林业工程中,造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造林工作,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一、造林方法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顾名思义,就是依靠人力手段进行林木种植。
在这种方法中,常用的手段包括手工挖坑、插枝、移栽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造林效率低,工作量大。
2、机械造林机械造林则是利用机械手段进行林木种植。
在这种方法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包括电动机械、气动机械、超声波机械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质量稳定,适用于林地面积较大的情况。
但其缺点则是投入成本高。
3、自然造林自然造林是指利用天然或半人工方式进行林木种植。
这种方法中,主要是利用植被的自生自长能力,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生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少,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减少破坏。
二、造林措施1、地力管理地力管理是指对林地土壤进行调查和处理的过程。
在进行地力管理时,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水分、水分、温度等因素,从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种植方案和种子。
2、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进行造林工作时,需要注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防止其对森林的破坏。
3、科学施肥在进行造林工作时,需要注意对林木进行科学施肥,从而提高其生长质量和株数。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给予适量的肥料,以防止因施肥过度导致森林污染。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造林整地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对原本不适宜或不具有植被生长条件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改良,使其成为适宜树木生长的良好土壤,并在上面进行种植和培育活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1. 翻耕整地法:将土地逐级翻耕,使得土层松散,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 石灰施用法:石灰具有中和酸性土壤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3. 绿肥覆盖法:在农田空闲期间,种植绿肥作物,如豌豆、苜蓿等,让其在土壤中生长,覆盖在土壤表面,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质量。
4. 土壤改良剂施用法:根据土壤质量的不同,进行钾、磷、有机肥等多种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5. 森林底面覆盖法:在种植树木前和树木生长初期,覆盖一层厚度适当的枯枝落叶或秸秆等底面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泥砾冲刷,提高土壤保水性和保护性。
- 1 -。
论植树造林方法及主要技术要点

论植树造林方法及主要技术要点植树造林是指通过人工种植树木,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一种生态环境建设活动。
植树造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质量至关重要,下面就从植树造林的方法和主要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讨。
一、植树造林方法1.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种植树木,常见的人工造林方法包括疏林、密植、两翼林、梯形林等。
疏林是指在一定面积内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栽植,树木间的距离相对较远,适用于树种生长迅速的区域;密植是指在一定面积内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栽植,树木间的距离相对较近,适用于树种长势较差的区域;两翼林是指在地形特殊的地区,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水土条件,采取在两翼进行地势保护的造林方式;梯形林是指在坡地上采用阶梯状方式进行植树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
2. 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自然的方式使植被得以重新恢复的过程。
在天然更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过程,主要是靠种子自然繁殖和萌发。
天然更新常见的方法包括间伐、留卵、补播、保留等。
间伐是指在森林生长的过程中适当地清除一部分树木,促进其他树木的生长和更新;留卵是指在伐木后留下部分树木,使其作为母本,利用种子繁殖新的树木;补播是指在伐木后进行种子的补播,使得新的树种能够迅速繁殖和生长;保留是指在伐木后保留一定的植被,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持和恢复。
二、植树造林主要技术要点1. 合理选择树种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树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树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树种的生长周期、经济价值、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合理选择树种可以有效地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达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 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土壤的改良十分重要。
土壤改良主要包括施肥、翻耕、排水、保水等。
施肥是指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等,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翻耕是指在植树造林前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使其松散,有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排水是指对土壤进行排水处理,以防止水浸导致树木的死亡;保水是指通过添加有机物质,使土壤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分,从而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条播
在全面或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作单行或带状播种。
便于机械化作业。
4.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布于造林地上
的播种方法。
主要用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大面积荒山荒地及皆
伐迹地的造林。一般进行飞机播种造林。
(二)、播种量
发芽容易的少量播种,发芽困难的大量播种。 大粒种子:每穴2-5粒。如核桃2-3粒,栎类3-5粒。
一般造林苗龄:
阔叶树多用:1年生,有时也用2年生。
针叶树速生树种:2年生。
针叶树慢生树种:3-5年
(二).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1、栽植前的苗木处理工序
起苗—分级---包装---运输----假植---栽植取苗。 “五随”——随起、随选、随包、随运、随造 “五不离水”: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 不离水、林地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 如:樟子松在气温20℃的晴天,日晒10分钟,造林成活 率仅为8%,30分钟全部死亡。
(2).注意事项 ① 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2-3厘米。干旱地区再深 一些,水湿地区浅些。 ② 不窝根:窝根影响树木成活和生长。 ③ 容器苗栽植:将容器一起栽植, 踩实即可。
2、沟植法 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以植树机或犁开沟,将苗木 按株行距摆放沟底,再覆土、扶正、压实的方法。
(四)、栽植时间
(三)、分根造林
是利用刨取的粗根截成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
(四)、地下茎造林
竹子的地下茎有叫竹鞭,挖取鞭根进行造林的方法。
二、分殖造林的时间
多在春、秋两季,也可以在雨季进行。
常绿树种随采随插,落叶树种可保存一段时间后造林。
1.块状播种(块播)
是在块状整地的造林地上进行 密播和簇播的播种方法。 (块状面积一般1平方米)
密播:是在块状地上全面撒播和或条播。
簇播:是在块状地上集中分几个穴密集播种的方法。 适用:对天然林进行改造。 2.穴播 在局部整地的造林地,按一定 距离挖播穴进行播种的方法。 适用: 适用各种地区,灵活, 用种量少。
一、植苗造林技术要点 (一).苗木种类和年龄
1、类型
根据繁殖方法: 实生苗 (播种苗、野生苗)
营养繁殖苗(插条苗、组培苗等)
根据是否带土坨 裸根苗 带土坨苗 (普通带土坨苗,容器苗)
2、苗龄及苗木规格 苗龄过小和过大都影响成活率。
小苗:适应性强,运输方便。造林缓苗期短。
大苗:储藏营养物质多,抗性强。但容易失水导致死亡。
第三节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枝、干、根、地下茎
等)直接栽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一、分殖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插条造林、插干造林、埋干造 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地下茎造林等。
(一)、插条造林
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做插穗,直接栽种于造林地的方法。
插条年龄:1-3年生。不同树种不同。 插条粗度:1-2厘米。 插条长度:30-70厘米。 扦插深度: 干旱地区低于地面, 湿润地区高出地面 3-5厘米。
(二)、插干造林
将树木的枝干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 主要用于沿河湿地、沙地。用犁开沟,将干埋于沟中。 树干年龄:2-4年生 干长:2-4米 粗度:3-5厘米 埋深:1米左右, 沙地 2-3米
造 林 方 法
造林方法:是指造林的具体方法。 按造林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造林方法分为:
播种造林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 分植造林
第一节 播 种 造 林
播种造林(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造
林的方法。
一、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催芽。 二、人工播种造林 (一)、播种方法
中粒种子:每穴4-6粒,如红松:4-6粒。
小粒种子:每穴10-20粒,如:油松、樟子松。 更小粒种子:20-30粒,如:落叶松、云杉。
(三)、播种技术
关键是覆土厚度,厚度影响发芽, 大粒种子:5-8厘米 中粒种子:2-5厘米
小粒种子:1-2厘米
第二节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栽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 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剪除枝叶去掉侧枝或叶,树冠的1/3—1/2。
③ 化学药剂处理:使用减少蒸腾的化学药剂喷洒在叶
表面。
地下部分
① 修根:剪除受伤的、
发育不正常的根系,
截短过长的根系。
② 蘸泥浆:将根系蘸上稀稠的泥浆。 ③ 浸水:在造林前将苗木在水中浸泡。 ④ 化学药剂蘸根:用减少蒸腾和促进生根的药剂蘸根。
⑤ 菌根接种: 在造林前接种菌根。
2、栽植前的苗木保护
(1)、栽植前苗木保护的关键 ① 在各个工序中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② 防止茎、叶、芽的脱落和折断。 (2)、采取的措施 地上部分 ① 截干:截去大部分苗干,仅保留一小段苗干和苗根。 适用萌生能力强的树种。干旱地区造林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 去梢和剪除枝叶:是剪除苗木部分主干和枝叶。
去梢可剪去苗干高度的1/4—1/3。
南方:一年四季都可造林
北方:春、夏、秋造林
1、春季造林
萌动前1-2周,地上部分未萌动,而地下部分已开始活动。
要顶浆造林。 2、雨季造林 降雨较多,空气湿度大。但树木生长旺盛,移植伤根不 易恢复。在下透雨之后,连续阴天的时候进行。
3、秋季造林 土壤结冻前1-2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近于休眠,而地 下部分仍陆续生长。可在当年完成生根过程。 冻拔害严重的地区,干旱严重的地区,长绿树种不宜 秋造林。
以上措施主要是应用于裸根苗,带土坨苗不需要这样 的保护。
(三)、栽植方法
主要有穴植法、沟植法等。
1、穴植法
是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植苗木的方法。 (1)、栽植方法 挖穴(直径不低于苗木根系,上下直径相同) “三埋两踩一提苗”----- 第一次添土2/3,一提,踩 实;第二次添土到满,踩实;第三次添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