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审图要点
暖通施工图审图要点

其他
1、部分管道集中区域是否有管道标高较低情况。
2、吊装口及设备运输通道是否已预留。
3、人防区域与非人防区域不应有风管、水管穿越。
10
降低设备噪声的措施
1、机房消声设施是否已设置(建筑图纸复核)
2、消声器是否正确设置。
3、减震器设置是否正确。
3、水泵;形式、扬程、流量、设备承压、是否有变频器。
4、冷却塔
形式、流量、电机运行方式、是否有电加热、噪声。
5、换热器
形式、流量、换热量、阻力
6、空调箱:复核不少于20%设备。
功能段、风压、风量、设备承压、是否有变频器、需根据焓湿图复核冷热量、加湿方式(酒店采用蒸汽、办公及商业采用湿膜)、换热效率、需设置杀菌装置。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要点
发布时间:
暖通专业的审查要点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
总原则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
2、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3、与扩初及方案确定内容是否吻合。
2
设计说明
1、冷、热总负荷需有计算书对应。
2、材料:风管原则上应采用镀锌铁皮。
4
水系统图
1、水系统平衡阀门设置是否合理,平衡阀阀门流量是否标注。
2、管道热补偿及固定支架是否已设置。
3、复核不少于10%管段,水管道流速不宜过高。>DN300主管≤2.0m/s,其余管道按照比摩阻不大于300Pa/m。
5
风系统图
1、金属风管尺寸Βιβλιοθήκη 否标示。2、与平面图设备、管道尺寸是否一致。
3、定风量阀风量需标明。
6
水平面图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yu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一)——建筑方案深化阶段1.1地下车库部分1.1.1换热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1.2整体热力系统区域划分均衡。
1.1.3换热站设置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1.1.4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2主楼各层平面图1.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1.2.2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1.2.3空调冷媒管长度≤7m。
1.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1.2.5主楼内走道长度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1.2.6楼梯间和前室的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二)——建筑条件图阶段2.1地下车库2.1.1防火分区≤4000m²。
2.1.2防烟分区≤2000m²。
2.1.3换热站、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2.1.4换热站、制冷站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2.2主楼各层平面图2.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2.2.2地下室风井出地面处充分利用半高空间(如楼梯平台、空调板下方),平面位置隐蔽。
2.2.3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2.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2.2.5空调冷媒管长度≤7m。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三)——户型综合图阶段3.1暖通3.1.1散热器布置和开关、插座位置不冲突。
3.1.2卫生间散热器(包括位于座便器上方时)位置合理,支管尽可能不穿防水层。
3.1.3户内散热器位置对流效果好、符合房间布局要求。
3.1.4飘窗窗台下不放置散热器。
3.1.5空调室内机位置气流组织好。
3.1.6空调主机位平面尺寸不小于1000X500,高度不小于800(2P)。
3.1.7空调预留洞大小Ф75、壁挂机H+2.2米、柜机H+0.15米。
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8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9空调插座位置靠近空调。
暖通专业图纸审查要点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地下防烟楼梯间
是否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1
电梯机房通风、排风、进风口
是否只有排风而无进风措施,排风口有无防雨措施
12
出屋面风管、水管
有无具体防雨防渗措施及大样
13
各种设备机房,如:地体机房、制冷机房、空调机房、冷却塔等
是否都有机房详图
序号
重点需要审查的内容
常见问题
备注
14
设备房的设备位置及设备布置
是否合理,是否方便使用及维护,如:风井进出风口有无控制尺寸及标高;风管及水管的布管形式是否合理;相关预留预埋有否交待,有无安装控制标高、有无减震降噪措施等
是否设置防火阀
5
高层建筑采用的难燃材料作保温层时
其外表面是否采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
6
在风机直通大气的进出口位置
是否设置防护网
7
采用气体灭火的房间(如配电室、电器总控制室等)
是否设置、采用快速密闭及灭火后排除废气的措施
8
车量较少时节能运行情况
9
变电所等重要房间
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暖通专业图纸审查要点
序号
重点需要审查的内容
常见问题
备注
1
设计说明及目录(含标准图及重复利用图);设计及施工说明;通风、空调及制冷机房
是否齐全,通风、空调及制冷机房有无平、剖面图
2
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及其隔热层做法
是否设计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隔热层
3
无窗的卫生间
是否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
4
穿越空调机房隔墙或防火墙(含防火卷帘)时送回风管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建筑暖通施工图审查要点及常见问题

建筑暖通施工图审查要点及常见问题一、计算书1、未提供完整的空调系统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或只提供计算结果。
2、未以负荷计算为依据进行空调设备的选择,致使设备选型错误。
3、采暖空调水系统未计算或只计算最不利环路的水力平衡,未进行各并联环路的水力平衡计算。
4、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建筑专业不一致,有的甚至超过限值。
5、计算书缺三审签字、单位盖章,不符合《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市规发[2022]112号文的规定。
二、节能判定资料1、“暖通系统节能判定表”(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表A-4)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错误,个别高层经适房高达78w/㎡(普通居住建筑一般不超过32w/㎡)。
2、未提交SCOP计算书3、未提交“空调系统节能判定表”(DB11/687-2022附录D)。
三、设计说明1、无“节能设计”专门条款,不符合市规发[2022]112号文的规定。
2、“节能设计”不写本专业的节能设计内容,只写建筑专业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窗墙比等。
3、室内采暖系统采用非镀锌或冷镀锌管,不符合《北京市推广、限制、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京建发[2022]326号文的规定。
4、水管保温作法混乱:公建采用居住标准的;居住建筑采用公建标准的;采用标准图的;居住标准注明适用室外条件等。
5、室内设计参数与计算书取值不一致,室内设计参数不是定值而是范围值。
四、设备表1、制冷设备未标注COP值要求或COP值超过限值。
2、热回收装置未标注交换效率的要求,未计算能量回收系统净能量回收效率并符合DB11/687-2022。
3、制冷设备总装机容量大于计算负荷综合最大值10%以上,个别项目大于50%。
五、节能设计1、全空气空调系统最大新风比,单风机系统与排风系统不匹配。
2、散热器恒温阀的设置⑴公建节能标准不是强条,《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22是强条。
⑵居住建筑未按规定标出“高阻或低阻”、“三通或两通”。
3、居住建筑的热计量⑴楼栋表为商业结算点,楼栋表必须设。
暖通审图注意事项

(一)系统设计问题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6、分集水器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
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3、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在建筑工程中,暖通专业图纸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度、能源效率和运行成本。
因此,对暖通专业图纸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审查暖通专业图纸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一、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审查设计说明中对工程的概述是否准确、完整,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层数、高度等基本信息。
2、设计依据检查设计依据是否齐全、有效,包括相关的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3、室内外设计参数确认室内外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4、空调系统明确空调系统的类型(如集中式、分散式、半集中式等)、冷热源形式(如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送风方式(如侧送、顶送、下送等)以及控制方式等是否合理。
5、通风系统审查通风系统的设置目的(如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人员新风需求等)、通风量计算依据和通风方式(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否恰当。
6、防排烟系统检查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包括排烟量、防烟分区划分、排烟口和送风口的设置位置及风速等。
二、设备材料表1、设备选型核对空调主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与系统计算匹配。
2、材料规格确认管材、阀门、保温材料等的材质、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的使用条件和质量要求。
三、平面图1、空调系统布置查看空调室内外机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冷媒管和冷凝水管的走向是否顺畅,长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2、通风系统布置检查通风设备(如风机、通风管道)的位置和布置是否符合气流组织的要求,是否与其他专业的设备和管道发生冲突。
3、防排烟系统布置审查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等部位的正压送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排烟风道的布置是否合理。
4、管道综合布置留意暖通管道与其他专业(如给排水、电气)管道的交叉情况,是否存在碰撞或间距不足的问题,管道的标高是否满足建筑净高的要求。
(新)暖通专业审图要点

暖通专业审图要点项目审查内容5.1 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5.2 设计依据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5.3 基础资料5.3.1 室外气象资料设计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等基础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5.3.2 室内设计标准设计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是否满足相应规范和使用要求。
5.3.3 建筑热工计算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单宿、托幼、旅馆、医院病房等)的围护结构应满足标准(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和各地区相关细则。
5.4 防排烟5.4.1 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M类高层建筑的内走廊、无窗房间、中8.4.1条、第8.4.2条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2)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按第8.4.11规定,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4.2 人防地下室《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第6.2.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25Pa。
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25000m3/h。
当防烟16000m3/h,12000m3/h。
注:人防工程防火规范强条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人防工程部分)》。
5.4.3 地下汽车库《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第8.2.1条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2)第8.2.4条规定,风机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5.4.4 洁净厂房《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第6.5.7条规定,洁净厂房疏散走廊,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5.5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1)第6.6.2条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2)第6.6.6条规定,风管、附件及辅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净化空调燃材料;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设计审图要点
江苏常发地产有限公司
2011年8月
审查要点完成情况
设计文件审查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
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地下汽车库设计审查地下汽车库排风
排风系统防火阀
地下汽车库送风系统
排风(烟)系统风口
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其排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 次/h
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排烟风机入口总管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自动关闭,排烟风机也连锁关闭。
对无直接通向室外的地下汽车库,在设置地下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其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当排风和排烟合用一个系统时,下部风口应有阀门控制,上部排烟口的风速不大于10m/s,总排烟出风口的有效截面积应保证排烟效果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审查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
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有害气体排放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或合用前室及避难间等,应分别设置自然排烟或机械防烟系统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 ㎡;
B.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2.00 ㎡;
C.长度不超过60m 的内走廊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廊面积的2%。
D.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E.净空高度小于12m 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审查机械加压送风量及各部位的余压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加压送风机的位置及新风入口处应不受火烟的威胁
排烟口应设在顶栅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时,在防火墙处应设置防火阀,在穿越变
形缝时,在变形缝两侧应设置防火阀
厨房、浴室、厕所等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
空调、通风设计审查系统设置
新风量、正压值
调节阀设置
保温材料的选用
通风空调系统设置应合理、相关设备的选用应满足功能要求
通风空调系统应注意空气品质,合理设计新风、排风系统,且按房间性质控制其正压或负压值
室内保持正压的空调房间,正压值不应大于50Kpa
通风、空调系统应设置必须的调节风阀,满足风量分配的要求各风口形式和位置布置应合理,满足气流组织的要求
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机械送排风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的新风系统的风管),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竖向可每隔五层设水平集合管,分别连接各层的送排风支管;当送排风支管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时,每个垂直风管所辖的楼层数,不应超过十层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
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得穿过通风机房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粘结剂等,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锅炉房设计审查锅炉房布置
进户管设置
油、气系统的设置
锅炉间、控制室和化验室的卫生标准
燃油锅炉房的日用油箱,重油不超过5m³,柴油不超过1m³。
当锅炉总容量较大,1m不足供应20min可放大至30min耗量,但不得超过2m。
日用油箱间应设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设甲级防火门,并设灭火装置
锅炉房设计审查
锅炉房每层至少有2 个出口
锅炉间外墙或屋顶至少有锅炉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
锅炉本体各连接管均应采用无缝钢管
排污须考虑一次性汽排放和排污水的降温措施
锅炉房内的噪声应满足职业卫生要求,控制室、化验室等的噪声不应大于70dB(A)
锅炉房的烟气排放应满足项目环评要求
当 2 台以上的燃油燃气锅炉共用烟囱,水平烟道的长度超过5m 应有泄暴装置
设备材料选用审查要点应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
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禁止淘汰产品的选用
除特殊要求的材料、专用设备外,不得指定生产厂家及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