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阳中学跑操评分细则
中学课间跑操评比细则

中学课间跑操评比细则大课间跑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为使我校大课间跑操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达到规范行为、培养习惯、锻炼身体、调节身心的目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职责和标准,请各部门认真执行。
一、政教处职责1、督导、检查班主任跟操工作和班级到位情况。
2、协调政教处、级部、学生会对课间操的日常检查、评比工作,及时汇总公布检查结果。
3、把各班大课间跑操检查结果纳入对级部和班主任的考核内容。
二、艺体处职责1、积极与级部、政教处沟通、协调,做好全校大课间跑操的组织工作。
2、根据实际情况,制作、调节跑操音乐,与电教中心协调好音乐、音响播放工作。
3、督促体育教师做好课间操的训练、操前站队、跑操跟操、操后疏散工作。
三、级部职责1、负责督促各班班主任、学生及时到位集合。
2、与政教处配合检查大课间各班集合、跑操、疏散等工作。
3、与艺体处配合做好大课间跑操训练、组织工作。
4、检查各班出操人数,如实记录汇总。
四、班主任职责1、班主任是大课间跑操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人。
2、课间跑操,班主任要随班跑操督促,对学生加强动员教育,规范要求,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3、班主任要根据《大课间跑操评分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4、班主任要把课间操学生的管理纳入本班级学生量化管理体系中。
五、大课间跑操评分标准(满分100分)(一)入场、退场及队列(20分)1、各班听到下课铃响后,要立即按照指定路线下楼,快步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
要求做到“快、静、齐”。
集合音乐结束后还未到达指定位置的,每迟到一人扣1分。
有不齐、拥挤、散乱、喧哗等现象的,视情节轻重扣1—10分。
2、各班体育委员指挥本班学生按要求整队,保持队形前后、左右整齐。
整队不及时、队形不整齐的酌情扣1—5分。
3、按照规定路线退场,退场要有秩序,不准拥挤,做到“快、静、齐”,出操场后方可解散。
有不齐、拥挤、散乱、喧哗等现象的,视情节轻重扣1—10分。
跑操评分细则

跑操评分细则第一篇:跑操评分细则跑操评分细则跑操时间:规定6:10之前到指定地点集合,6:10到6:15之间到的算迟到,6:15之后或没来的算旷操。
扣分标准:总分10分。
出勤4分,纪律2分,队列2分,口号2分。
1.出勤:各班出操人数达到规定人数则满分4分,迟到一个扣1分,旷操一个扣2分,请假人员算在出操人员里面。
2.纪律:6:10之后应该站队站好,不许交头接耳,更不许嬉戏打闹,否则扣1分,跑操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或嬉戏打闹,否则扣1分,在警告之后还不停止讲话或者打闹的,扣2分。
3.队列:包括站队时队列整齐程度和跑操过程中队列整齐程度,站队时不齐扣1分,跑操过程中队伍不齐,扣1分。
4.口号:跑操过程中一共要喊三次口号,少喊一次扣1分,口号整体不响亮扣1分。
备注:各班见习人员不得超过三人,超出的人数按超出一人扣1分处理。
不得伪造假条,否则按旷操处理。
跑操过程中不得手插口袋或嬉戏打闹,发现一例扣1分;请假人员必须写清楚请假原因和日期,否则视为无效假条,按旷操处理。
补假条的在中午之前没有将假条给查操人看过的也按旷操处理。
第二篇:跑操评分跑操要求为了提高我校的跑操质量,落实学习衡水中学的跑操精神,我校制订了跑操细则,如下:一针对班主任的要求1班主任必须及时到达本班的制定地点,在里圈的班级,班主任站在本班对应的跑道里侧,在外侧的班级,班主任站在本班对应的跑道外侧。
1分2班主任要清点本班的人数,检查是否穿校服,在跑的过程是视察是否整齐划一,口号是否洪亮等。
3班主任不能提前撤离本班对应的位置,早操结束后及时组织开班会,唱班歌。
1分二对学生的要求1间操下课5分钟内必须到达各班指定地点,早操5点45提前到达操场(快)1分2到达指定地点后,体委及时整队,不许说话,可以看书,背书,准备体育教师下达口令。
(静)1分3各班在35人以上者,必须6人一伍,35人以下的班级可以5人一伍。
队伍中间不准有空缺,要求人人之间左右间隔1厘米,前后脚间隔10厘米。
初中跑操比赛规程与评分范本

初中跑操比赛规程与评分范本引言:跑操比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强身健体以及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制定一套完整明确的规程与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初中跑操比赛的规程与评分范本,旨在帮助组织者与评委们顺利地开展比赛,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公正的竞技平台。
一、比赛规程1. 比赛安排(1)比赛日期、时间、地点由主办方提前确定,并通知所有参赛学校。
(2)比赛项目包括:集体操表演、跑步赛、指挥棒传递等。
(3)比赛采取分组比赛方式,每个组别的队伍人数控制在10至15人之间。
(4)比赛开始前,进行抽签确定各组别的出场顺序。
2. 比赛规则(1)集体操表演:每支队伍需按照指定的乐曲进行整齐划一的表演,时间限制为3至5分钟。
评委将根据动作的整齐度、协调性、灵活性等因素给予评分。
(2)跑步赛:队员们以组别为单位进行比赛,按照指定路线绕操场跑圈,比赛时间限制为10至15分钟。
跑操过程中,队员们需保持整齐并相互配合,不得乱跑、挤压或干扰其他队伍。
(3)指挥棒传递:每支队伍需完成3至5次指挥棒的传递,传递队员需准确把握传递节奏和力度。
评委将根据传递的准确性、流畅度等因素给予评分。
3. 裁判评分(1)每个项目设立5位评委进行评分,最高分为10分。
(2)每个评委根据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独立进行打分,取其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抛弃,计算剩余3位评委的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3)评委对每个队伍的评分要及时记录在评分表格上。
4. 计分与奖项(1)根据每个项目的得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名次。
(2)总分最高的队伍为冠军,其次为亚军、季军等。
(3)对于每个项目的前三名队伍,颁发相应的奖品或荣誉证书。
二、评分范本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初中跑操比赛的评分范本,其中包含了集体操表演、跑步赛和指挥棒传递三个项目的评分标准与分值:评分项目:集体操表演评分标准:整齐度、协调性、灵活性满分:10分评分范例:评委1:8分评委3:10分评委4:9分评委5:8分最终得分:9分评分项目:跑步赛评分标准:整齐度、配合度、速度满分:10分评分范例:评委1:9分评委2:9分评委3:10分评委4:8分评委5:9分最终得分:9分评分项目:指挥棒传递评分标准:传递准确性、节奏感、流畅度满分:10分评分范例:评委1:9分评委2:8分评委3:9分评委5:9分最终得分:9分综合得分:集体操表演 9分 + 跑步赛 9分 + 指挥棒传递 9分 = 27分根据以上评分范本,组织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与准确性。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以下是一般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1. 中学早操和课间操要求:
- 动作规范: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体操动作和技巧,如伸展、弯曲、转体、跳跃等动作,动作要规范准确。
- 平衡和协调:学生需要保持平衡和协调,如站稳、踮起脚尖、坐姿平衡等动作,能够控制身体的平衡。
- 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学生需要通过体操动作,提升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如腿部的拉伸、臂部的活动等。
- 跳绳: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跳绳动作,如单脚跳、交叉跳等。
2. 跑操要求:
- 跑姿正确: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跑姿,如利用脚掌迅速推进、臂部摆动、身体保持直立等。
- 持久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持久力,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跑步运动。
- 速度与耐力: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短跑或长跑,考核速度和耐力的兼顾。
评分标准将根据不同学校和教师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评分标准参考:
- 动作规范与技巧:10分制,根据动作的准确程度评分。
- 平衡和协调:10分制,根据学生保持平衡和协调动作的表现评分。
- 柔韧性:10分制,根据学生展示的柔韧性程度评分。
- 跳绳:10分制,根据学生跳绳的技巧和连续性评分。
- 跑姿:10分制,根据学生跑姿的正确性评分。
- 持久力:10分制,根据学生跑步的时间和距离评分。
- 速度与耐力:10分制,根据学生短跑或长跑的表现评分。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年级、体能水平和课程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跑操比赛规程与评分标准(三篇)

初中跑操比赛规程与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般的参考规程与评分标准:一、比赛规程1. 参赛队伍:各班级或年级组成的代表队。
2. 跑操内容:包括热身、跑步、操练三个部分。
3. 比赛形式: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
- 团体赛:各班级或年级代表队按照规定顺序进行,以队伍完成时间为计算依据。
- 个人赛:以个人完成时间为计算依据。
4. 跑操路线:根据场地情况设计,通常包括跑道、操场等。
二、评分标准1. 纪律要求:- 集结纪律(5分):参赛队伍是否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结是否整齐纪律。
- 着装规范(5分):参赛队员是否穿着整齐、干净的校服,佩戴齐全的运动装备。
- 态度表现(5分):参赛队员是否认真参与,积极配合,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2. 热身环节:- 热身动作(10分):参赛队伍完成热身动作是否规范、流畅。
- 热身时间(10分):参赛队伍完成热身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3. 跑步环节:- 时间要求(20分):团体赛根据完成时间进行评分,个人赛根据个人完成时间进行评分。
- 姿势规范(20分):参赛队员是否以正确姿势跑步,是否保持良好的跑步形态。
4. 操练环节:- 动作规范(20分):参赛队伍完成操练动作是否规范、流畅。
- 节奏感(20分):参赛队伍完成操练是否有良好的节奏感,是否能与音乐配合。
总分:100分。
需要注意的是,规程和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具体需求。
初中跑操比赛规程与评分标准(二)一、比赛规程1. 比赛时间:通常在学校晨跑时间进行,比赛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 比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团体赛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派出一名代表参赛。
3. 比赛项目:主要包括800米跑、1500米跑和3000米跑。
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出发方式:采用集中式出发,参赛选手按照报名序号依次站到起跑线前,由主持人发出起跑命令。
5. 着装要求:参赛选手必须穿着校服和运动鞋参加比赛,不能穿拖鞋、高跟鞋等不适合运动的鞋子。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它们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一、中学早操要求和评分1. 要求:中学早操是每天开始上课前进行的集体体操,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规定的动作。
早操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
2. 评分标准:(1)动作准确度和规范性(40%):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早操的每个动作,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和腿部动作等。
动作要求规范、流畅、协调。
(2)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30%):学生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早操动作,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和时空协调能力。
同时,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也是评分的重要因素。
(3)注意力和精力(20%):学生在早操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精力,积极参与,不懈怠。
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早操的投入程度和表现。
(4)团队合作(10%):早操是集体体育活动,需要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分将考察学生对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互相配合的表现。
二、课间操要求和评分1. 要求:课间操是学生在上课中间休息的时间内进行的体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活动一下,缓解长时间坐姿带来的不适。
课间操一般持续5-10分钟,要求动作简单易学,适合所有学生参与。
2. 评分标准:(1)动作规范性和准确度(40%):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成课间操的基本动作,包括步伐、手臂摆动等。
动作要求规范、简单易学。
(2)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30%):学生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课间操动作,展现良好的节奏感和时空协调能力。
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也是评分的重要因素。
(3)积极参与度(20%):学生在课间操过程中应积极参与,不懈怠。
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课间操活动的投入程度和表现。
(4)团队合作(10%):课间操同样需要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做集体动作时。
评分将考察学生对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互相配合的表现。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范本(二篇)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范本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学校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体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对于这些操练活动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可以基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中学早操要求及评分范本1. 动作规范性(25分)- 姿势正确,动作出现有力感,协调性好。
- 与音乐节拍配合默契,节奏感强。
- 能够认真参与并完成动作。
2. 灵活性和柔韧性(20分)- 拉伸能力好,能够完成不同身体部位的灵活性动作。
- 身体柔韧性好,能够完成各种规定的体操动作。
- 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体操组合和难度。
3. 肌肉力量和耐力(20分)- 能够保持体操动作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 有一定的肌肉力量,能够完成一些力量训练动作。
- 表现出良好的体力耐力,不易出现疲劳。
4. 协同性和团队合作(15分)- 能够与队友协同配合,整齐划一地完成操练动作。
- 在整体操练中保持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
- 对于集体操练中的节拍、节奏和队形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5. 参与度和积极性(10分)- 能够主动参与早操活动,不懈怠。
- 在操练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精神面貌。
- 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操练的改进做出贡献。
6. 纪律性和安全意识(10分)- 在操练中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 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操练中不出现危险行为。
- 能够正确使用体操器械和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
二、课间操要求及评分范本1. 动作规范性(25分)- 姿势准确、规范,动作幅度适中。
- 能够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各种动作。
- 能够与音乐的节奏相匹配,体现出良好的节拍感。
2. 灵活性和柔韧性(20分)- 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提高身体柔韧性。
- 能够完成身体各个部位的扩展和拉伸动作。
- 在各种动作中展现出灵活的身体控制能力。
3. 肌肉力量和耐力(20分)- 能够完成一些需要较大肌肉力量的动作。
- 在操练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力和持久力。
- 能够完成规定时间内的操练,不中途退出。
初中阳光大课间跑操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范文

初中阳光大课间跑操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范文一、跑操要求:1.时间要求:每节课间跑操时间为10分钟,包括热身活动和主要运动内容。
2.热身活动:在开始跑操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
3.跑步姿势:跑步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挺胸收腹、头部微微前倾,手臂自然摆动。
4.呼吸方法:跑步时要注意控制呼吸,保持稳定的呼吸频率。
5.速度控制:初中生的跑操速度一般以中等强度为主,不要过快或过慢。
6.运动范围:跑步时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指定区域。
7.注意安全:跑操时要注意安全,不得推挤、拌倒同学,也要避免与其他运动项目有冲突。
二、检查评分细则:跑操的检查评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规范:评分人员将根据学生的动作规范情况来评分,包括姿势、手臂摆动、腿部动作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呼吸控制:评分人员将观察学生的呼吸控制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方面的稳定性。
3.速度适应:评分人员将评估学生的跑步速度是否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评分。
4.跑操范围:评分人员将观察学生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完成跑操,避免超出指定区域。
5.安全意识:评分人员将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评估其是否遵守安全规则,避免推挤、拌倒同学以及与其他运动项目冲突。
6.团队协作:评分人员还将观察学生在跑操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是否与同学配合默契、相互帮助等。
7.态度表现:评分人员将评估学生的跑操参与态度,包括积极主动、认真投入等方面的表现。
以上细则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跑操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评分的公平准确。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保持良好的跑操状态,享受阳光大课间的运动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操检查评分细则:
一、评分细则
1、学生出勤情况(1分):不缺学生得1分,每缺一人次扣0.1分,可以出现负分。
确有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跑操的,情况特殊的学生须写个人请假申请,经本班班主任签字后方可生效。
2、队伍集合情况(1分):主要包括按规定要求集合,及时迅速,队伍整齐,按规定要求有秩序地进退场。
集合不及时、不整齐的酌情扣0.2—1分。
3、跑操整齐情况(4分):
(1)班与班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1分)
(2)所有同学必须跑步前进,不得走走跑跑,行进过程中一律跟着音乐节奏做匀速跑步。
学生跑步时双手握拳,两臂曲臂随音乐前后摆动,步幅不宜过大,频幅不宜过快。
由班级安排专人带队,各班步伐整齐,同学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每名同学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方阵中横看成行,竖看成排。
(3分)若中途退下、掉队的(系鞋带、拔鞋除外)等情况,每出现一人次扣0.5分。
跑操过程中跑操队形混乱,动作不规范,节奏感不强,精神面貌不好,酌情扣0.5—3分。
(3)跑操过程中时刻保持队伍的整齐,做到动作规范、节奏感强、精神面貌好。
可酌情加0.5—1分。
4、各班口号情况(2分):跑操时各班有自己的班级口号,要声音洪亮,能体现班级特色。
口号不洪亮、不整齐酌情扣0.5—1分,没有喊口号扣2分;
5、跑操纪律情况(2分):队伍中有人说笑打闹的,每人次扣0.5分,累计计算,或视全班整体纪律状况,若纪律不佳的,可酌情扣0.5—2分
二、【操作说明】
1、学校派专门检查人员按年级检查评比打分,体育老师为活动指挥、技术指导,班主任为本班跑操活动的负责人。
2、执行本评分细则时,检查过程主要采用扣分制,周末评比采取年级名次制,检查项目总分为10分,分五个方面: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跑操出勤情况(1分),班级队伍到指定地点集合情况(1分),队伍行进中跑操整齐情况(4分),各班喊口号情况(2分),跑操纪律情况(2分)。
3、通过学校日查、周评的方式对各班级跑操活动进行检查评分,每周末纳入到班级量化考核,周一时予以公布
三、班主任跑操考勤
学生跑操时班主任跟操迟到的、提早离场的,或未到岗的,按《班级量化考评细则》中的“班务考核”规定执行。
班主任若有特殊情况不能跟班的,必须请本班非班主任的任课老师代班,否则按未到岗处理。
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此细则将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