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翻译常用八种方法(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八字翻译法”在考试中非常实用

“八字翻译法”在考试中非常实用

“八字翻译法”在考试中非常实用要翻译文中的句子,首先要明确翻译得好的标准。

大家不会忘记,对于怎样才能翻译得好,语文教材的编者曾借严复关于外文翻译的标准把它表述为“信、达、雅”三个字。

“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有文采。

其次要懂得翻译的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应该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要求“字字有着落”,所谓意译,就是要求在不能直译的时候,讲出字词的大意即可。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是对翻译的要求,也是翻译的原则,这是大家不应该忘记的。

明确了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之后,还应该掌握翻译的方法。

对于翻译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留、删、变、换、调、补、凝、扩”等八个字。

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

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姚鼐《登泰山记》)一句,句中“乾隆”等下画横线的词语,由于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均予保留,不用翻译。

这样,这句就可以译为:“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达了泰安。

”删,就是去掉没有实际意义、现在已经不用的词语。

例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记》)一句,“夫”字是发语词,为的是引起议论,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去掉。

这句应这样翻译:“祸患常常由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而聪明勇敢的人多是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挠。

”除了“夫”字外,还有“盖”、“若夫”等引起议论的句首虚词,以及其他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翻译时也都可以去掉。

变,就是把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一句中的粗体字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时,可以依次把它们翻译为“老师”、“传授”、“道理”、“教授”(“受”通“授”),“解决”、“疑惑”等双音词。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注意事项
保持原文的语义和语法正确
在直译过程中,要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和语法,避 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
直译法要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避免 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尽管直译法强调保持原文的形式,但译文仍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注意事项
准确理解原文
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结合法时,首 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
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翻译错误。
灵活调整词序
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过程中,需 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调整 英文原句的词序,使译文更加自
然流畅。
保持原文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 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如比喻、修 辞等,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注意事项
加注应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避免出现 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当的情况。
加注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影 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加注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信息和意义,避免出现 信息丢失或误解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的含义。
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意译法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生硬 或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
保持原意不变
意译法的核心是保持原文意思不变,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 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 信息的遗漏或误解。
04
音意结合法
定义
• 音意结合法是指在进行英汉互译 时,将英文的发音和汉语的意义 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 意思的目的。
和文化背景。
适用范围
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存在较大 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时, 归化法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翻译的八大常用技巧

翻译的八大常用技巧

作用与意义1. 重译法:为了明确、为了强调、为了生动2. 增译法:为了更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更合乎译文的表达习惯3. 减译法: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互换的时候增译法就成了减译法4. 词类转移法:语言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迫使译文中词类发生改变,词序有时也随之变化5. 词序调整法:语言之间构成形式并非完全相同,做必不可少的词序改变6. 分译法: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有时存在于词语语义的分译7. 正反翻译法:由于语言的习惯差异---正话反说,反话正说8. 语态变换法:主要指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In the event o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being attacked by Japan or any other state allied with it and thus being involved in a state of war,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will immediate render military and other assistance with all means at its disposal.一旦缔约国的一方受到日本或者与日本同盟的任何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large family has its difficulties.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处。

Our old clothes and few sticks of furniture have been pawned or sold.这几件旧衣服和这些旧家具,当的当了,卖的卖了。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翻译常用的八种翻译技巧

翻译常用的八种翻译技巧

翻译常用的八种翻译技巧一.重译法1.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2.I have finished my assigned work ahead of time, so has he.3.Ignorance is the mother of fear as well as admiration.4.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处。

5.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促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增译法1.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2. 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减译法1. Mr. Bingley was good-looking and gentle-like.2. Sunday is the day when I am least busy.3.中国绝不会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4.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词类转换法1. In those years the Republicans were in.2. His real mission in life was to contribute,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the overthrow of capitalist society.3. Independent observers have commented favorably on the achievements you have made in this direction.4. 一定要少说空话,多做工作。

5.徐悲鸿画马画得特别好。

五.词序调整法1. He is not happy, though he is rich.2. But it is too late to try for strength now through nourishment.3. 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完整版)翻译常用八大技巧

(完整版)翻译常用八大技巧

第六讲翻译常用八大技巧翻译技巧来自翻译实践。

由于中外语言在词法、句法等方面的不同,表达相同的意思或思想内容就会有不同的句子结构。

在英汉互译时,要做到译文忠实地道,符合译语习惯,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翻译技巧就是就是使译文忠实地道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人们根据原语和译语的语言差别总结出来的。

因此,原语和译语的共性是翻译之所以能进行的基础,语言的差别也是翻译技巧存在的原因。

中外学者和翻译家在研究各种语言的互译中,找出了不少忠实传达信息的俄规律,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

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不少研究翻译的书中提到的八种方法,即:1. Repetition 重译法;2. Amplification 增译法;3. Omission 减译法;4. Conversion 词类转译法;5. Inversion 词序调整法;6. Division 分译法;7. Negation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8. the changes of the voices 语态变换法;在我国出版的不少关于翻译理论语技巧的论著中,其作者对于上述的英文表达有种种相应的汉语说法。

如:ampification——增益(钟述孔),增词法(张培基等),增译法(钱歌川),补译和增词(马祖毅),增文字(陈廷佑);omission ——省略法(钟述孔和张培基等),省译法(钱歌川),减词(马祖毅),减文字(陈廷佑);conversion——转换(钟述孔),词类转移法(张培基等),词类转换(马祖毅),语部变换法(香港:刘天民);inversion——词序调整(钟述孔),倒译法(钱歌川),倒译(马祖毅),颠倒顺序(陈廷佑);negation——正说反译、反说正译(钟述孔),正说、反说表达法(张培基等),正面着笔与反面着笔(马祖毅),改换说法(陈廷佑),反义译法(彭启良);division——长句拆译(钟述孔),分句、合句法(张培基等),拆译与并译(马祖毅),拆开句子(陈廷佑),长句的处理(彭启良);repetition——重复(钟述孔),重复法(张培基等),重译(马祖毅)。

(完整版)翻译常用八大技巧

(完整版)翻译常用八大技巧

第六讲翻译常用八大技巧翻译技巧来自翻译实践。

由于中外语言在词法、句法等方面的不同,表达相同的意思或思想内容就会有不同的句子结构。

在英汉互译时,要做到译文忠实地道,符合译语习惯,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翻译技巧就是就是使译文忠实地道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人们根据原语和译语的语言差别总结出来的。

因此,原语和译语的共性是翻译之所以能进行的基础,语言的差别也是翻译技巧存在的原因。

中外学者和翻译家在研究各种语言的互译中,找出了不少忠实传达信息的俄规律,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

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不少研究翻译的书中提到的八种方法,即:1. Repetition 重译法;2. Amplification 增译法;3. Omission 减译法;4. Conversion 词类转译法;5. Inversion 词序调整法;6. Division 分译法;7. Negation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8. the changes of the voices 语态变换法;在我国出版的不少关于翻译理论语技巧的论著中,其作者对于上述的英文表达有种种相应的汉语说法。

如:ampification——增益(钟述孔),增词法(张培基等),增译法(钱歌川),补译和增词(马祖毅),增文字(陈廷佑);omission ——省略法(钟述孔和张培基等),省译法(钱歌川),减词(马祖毅),减文字(陈廷佑);conversion——转换(钟述孔),词类转移法(张培基等),词类转换(马祖毅),语部变换法(香港:刘天民);inversion——词序调整(钟述孔),倒译法(钱歌川),倒译(马祖毅),颠倒顺序(陈廷佑);negation——正说反译、反说正译(钟述孔),正说、反说表达法(张培基等),正面着笔与反面着笔(马祖毅),改换说法(陈廷佑),反义译法(彭启良);division——长句拆译(钟述孔),分句、合句法(张培基等),拆译与并译(马祖毅),拆开句子(陈廷佑),长句的处理(彭启良);repetition——重复(钟述孔),重复法(张培基等),重译(马祖毅)。

英语翻译八大方法

英语翻译八大方法

1 增补译法所谓增补就是翻译时在译文中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

增补的前提是不损害原文的意思,其效果是译文更加准确、通顺。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组合及句法结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别,翻译时,只有增补一些词语才能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和习惯用法。

增补可根据不同情况大致可分为四类:①结构性增补;②语义性增补;③修辞性增补;④外化性增补。

例句分析:1.1 结构性增补。

增补谓语动词。

例:He has been broadcasting for 4 hours without any mistakes.他连续播音四个小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加上了一个谓语动词“出现”,这样使得翻译成汉语的语句更加规范与完整,表达意思更加清楚。

这种增补是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是结构性增补。

1.2 语义性增补例:We don't retreat ,we never have and neve will.我们不后退,我们不曾后退,我们也永远不会后退。

原来的英文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与清楚的,但是翻译成汉语,句子的意思就不够完整;这时,我们从语义上加一些适当的词语,做必要的补充或说明。

这就是语义性增补。

1.3 修辞性增补例:At thirty-five ,she had first learned what it is to be a mother.她到35岁的时候,才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

这句话中,如果按照原文平直翻译,总觉着不够生动鲜明,甚至不够准确。

这里加上了“才生平”三个字,深刻而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把原文的修辞语气表达出来。

1.4 外化性增补例:The crafty enemy was ready to launch a new attack while holding out the olive branch.狡猾的敌人,一边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讲和,一边在准备发动新的进攻。

这里,伸出橄榄枝是什么意思,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之间往往心有灵犀一点通。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1.增译法、增词法:amplification2.重译法、重复法:repetition3.省译法、减词法:omission4.词性转换法、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5.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negation6.语态变换法:the change of the voices7.分译法、分句法(OPP:合句法):division8.语序调整法、词序调整法(顺序法与逆序法)inversion增词法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于原文,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

要知道,从一种语言文字向另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有时可以找到一种语言文字在另一种语言文字中的对等词,然而要想全部依赖对等词的转换来达到翻译的目的是几乎不可能的。

不同语言文字所持有的习惯决定了必须根据其中一种语言文字的习惯来适当地增词(或减词)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如果机械地按照字面意义直译,不仅不能表达原文的思想,精神与形象,而且还会使译文前后矛盾,闹出笑话。

例1 听到你平安的消息,非常高兴!译文: I was very glad on hearing that you were in safety!例2对不起,打扰一下!译文: Excuse me for interrupting you!(增补作宾语的代词you)例3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m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译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译文中添补了谓语和宾语:增词法;重译法)例4:We won’t retrea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译文:我们不后退,我们从来没有后退过,我们将来也绝不后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翻译常见的八种技巧:1.重复repetition在翻译中被称为一种技巧,自然就不是一般所说的不必要的重复,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在翻译中,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不得不重复某些词语,否则就不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反复使用某些词语于翻译的方法就叫重译法。

一般说来,重译法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明确;二是为了强调;三是为了生动。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译addition/amplification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Although you may escort a guest a thousand miles,yet the parting must come at last.3.减译法deletion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翻译也是有增必有减。

懂了增译法之后自然也就会懂得什么是减译法。

它是增译法的反面:以同一个译例来说,在英译汉中如果用增译法的话,在汉译英中自然就要用减译法了。

把第二节中的31个例子倒译的话(即把汉译英改为英译汉或把英译汉变为汉译英),所用的译法就不是增译法而是减译法了。

关于减译法,应该记住这样一条总原则:减译法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此外,冠词、连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在英语中经常使用,但译成汉语时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而地道,减译法就自然必不可少了。

例如:A book is useful.书(是)有用(的)。

4.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就叫词类转移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词类的改变,而且还包括词类作用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化。

当然主要是指词类的变化,如原文中的名词可以转移成译文中的动词等词类。

众所周知,语言是个无限制生成的系统,在翻译实践中,词类转移的情形也是千变万化的。

重要的是,要知道在翻译中为了保证译文忠于原文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可以改变词类。

下面所举的例子可以说明词类转移的一些常用情况。

The mastery of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这句话的英译文应该说是忠实而地道的,但分析一下汉英文中的词类,却很少是对应的。

原文中的词类到了译文中,差不多都发生了变化:“学好”是动词,意思上相应的英文词mastery 是名词;“随便”是副词,意思上相应的英文词是作表语的easy,等等。

假若译文中的英文词类、词序都与汉语完全相同,不作任何改变,那么这就不成一句英文句子了。

5.词序调整法inversion词序指一个句子中各个成份的先后次序,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不完全一样,词序安排在翻译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许多短语汉英词序是不同的,如:(1) 钢铁:iron and steel(2) 田径:track and field(3) 东北:northeast(4) 华东:East China(5) Major-General Mohammed Khan,The First Brigade,The Sixth Division,Pakistan Army巴基斯坦陆军第六师第一旅穆罕默德·汗少将。

(6) Now we dream of our matriculation, or the examination for the doctor's degree- and who has not been faint-hearted on such occasions? Whenever we fear that we may be punished by some unpleasant result because we have done something carelessly or wrongly, because we have not been as thorough as we might have been- inshort, whenever we feel 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这时候,我们就会梦到大学入学考试,或梦到博士学位的考试。

一旦我们担心由于自己的粗心(粗心大意)或失误(发挥失常)、或由于没有全力以赴而考砸,可能遭到惩罚时,总之,一旦我们感到需要承担责任的压力,在这些情况下,谁不心怵胆怯呢?6.分译division/splitting把原文句子中的个别词、短语或从句分离出来,单独译出,自成短句,或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例如:(1)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foxhol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我离开那个单人掩体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名词译成小句)(2) These are the ineradicable memories of the punishments we suffered as children for misdeeds which we had committed- memories which were revived in us on the dies irae, dies illa①of the gruelling examination at the two critical junctures in our careers as students.我们对童年所犯错误(考试糟糕)而遭受的惩罚,还心有余悸,而且这种记忆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在我们学生生涯的两个关键阶段,每当参加令人心力交瘁、精疲力竭的考试,这种记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不断被唤醒。

(3) But owing to the constant presence of air currents arranging both the dust and vapor in strata of varying extent and density, and of high or low clouds which both absorb and reflect the light in varying degrees, we see produced all those wondrous combinations of tints and those gorgeous ever-changing colors which are a constant source of admiration and delight to all who have the advantage of uninterrupted view to the west and who are accustomed to watch for those not infrequent exhibitions of nature's kaleidoscopic colors painting.由于不断出现气流,把尘埃与水气分层排列,广度不均(范围不一)、密度各异,加上高、低空不断出现的云层,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阳光, 我们才看到各种绚丽多姿(光怪陆离/色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色调和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万千/瞬息万变)的绚丽色彩(美妙画面)。

任何人只要有机会(有幸)将西边(西面/西天/西部)的美景(景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只要有心观看(观赏/欣赏)大自然不时(经常/时常)展出(展现/呈现)的缤纷画卷(自然美景),都会为之(感到)叹为观止(赞美不已/惊叹不已),喜不自胜(赏心悦目)。

7.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negation在语法与翻译两个不同学科中含义不尽相同。

negat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它主要指在翻译实践中,为了使译文忠实而合乎语言习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有时必须把原文中的肯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否定说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肯定说法。

因此,翻译技巧中的negation译成“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是较为合适的。

而语法中的negation则译成“否定”,因为它主要是指下面四种语言现象:1.Full negative(完全否定);2.Absolute negative(绝对否定);3.Semi negative(部分否定);4.Words or phrases with negative implication(含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

前两种否定,除少数情况外,英语汉语中差别不大;而后两种否定,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运用中则差别较大,需要加倍注意。

从下面的例句中,可以体会“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在翻译中使用的一些情况。

(1) I don’t think Tom is correct.我认为汤姆不对。

(不译成:我不认为汤姆是对的。

)(2) 我想小李明天不会来了。

I don’t think Xiao Li will come tomorrow.(不译成:I think Xiao Li won't come tomorrow.) 8.语态变换法change of voice这里说的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很少使用,即便使用,也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一的构成形式。

譬如说,汉语的被动不是只用一个“被”字表示。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经常变换语态,以使译文符合习惯用法,显得地道而自然。

试看译例:(1)The coming physics examination is said to be rather difficult,so we must get well prepared for it.即将举行的物理考试据说相当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2) A school-based screening program was conducted on four Northern Plains Indian Reservations. The 1852 children (0.96 Native Ameican, 4th through 12th grades) were screened for asthma status,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family history.本项目以北部平原四个印第安人保留区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852名儿童(其中96%是从4到12年级的美国土著儿童)进行哮喘状况、肥胖指数、和家族病史方面的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