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大小评分标准简介

合集下载

肿瘤的七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的七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的七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肿瘤,医学界制定了一套标准来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七级标准是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它结合了肿瘤的大小、扩散情况以及组织学特征等多个指标,对肿瘤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根据肿瘤的七级标准,肿瘤被分为不同的级别,从一级到七级。

一级肿瘤一般较小,未扩散到周围组织,也没有发现远处的转移灶。

而七级肿瘤则是最严重的一类,通常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并且远处转移灶已经出现。

肿瘤的七级标准不仅对肿瘤的初步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肿瘤的级别,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治疗方式,同时还可以给患者和家属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

然而,肿瘤的七级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癌种可能有不同的分级标准。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还需要综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情况。

总之,肿瘤的七级标准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肿瘤分级方法,通过综合考虑肿瘤的多个指标,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情况,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和布局方式,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清晰和易于理解。

本篇长文《肿瘤的七级标准》的文章结构如下:2. 正文2.1 第一要点2.2 第二要点2.3 第三要点文章结构的设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主题,也有助于作者在撰写过程中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在本文中,通过将正文部分分为三个要点,可以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系统和有组织。

每个要点可以单独讨论一个主题或一个方面,这样有利于读者对文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本文的文章结构设计为通过三个主要要点来讨论肿瘤的七级标准。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3病重卧床不起 4死亡 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3病重卧床不起 4死亡 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肿瘤大小评分标准简介

肿瘤大小评分标准简介
•部分缓解(PR)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 维持4周。
•疾病稳定(S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 大未达PD。
•疾病进展(P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 及其绝对值增加至少5mm,出现新病变也视为PD。
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 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 “PD”。
PD
疗效的确认
•在首要指标为有效率的临床试验中尤其重要 •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必须在至少4周后重复评 价确认 •评价为SD的患者应在方案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重复评价确认( 一般不低于6-8 周)
瘤转移 直径≧10mm但<15mm的结节不应该视为靶病灶;而<10mm
的结节则不属于病理结节范畴,不必予以记录和进一步观 察。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经线, 尽量避开坏死区域。
肿瘤疗效评价-靶病灶
•完全缓解(CR ) – 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 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建议由同一位医师进行肿瘤的测量。
应测量肿瘤病灶的数目 :应代表所有累及器官,每个脏 器最多2个,如果有几个脏器同时受累,应选择至少2个至 多5个作为评价对象。
除了不能用影像学检查,而仅能用临床检查评价的病灶外,所有病灶 必须用影像学检查评价。
胸部X片:仅用于清晰明确病灶,且肺部通气良好。
可测量病灶
至少单径可精确测量, 并记录最大径(LD)
病灶最长径符合以下条件 常规技术(体格检查,传
统CT、X片,MRI)≥20 mm 螺旋CT ≥10 mm
不可测量病灶
除可测量病灶外的所有病灶 病灶最大径小于可测量病灶
规定的大小 骨病灶 膀胱、胆囊病灶 脑脊膜病灶 胸、腹腔/心包积液/盆腔积

肿瘤 cps 评分标准

肿瘤 cps 评分标准

肿瘤cps 评分标准
CPS(Cancer Prognostic Score)评分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它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级)转化为一个分数,以预测患者的生存期。

CPS评分系统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肿瘤大小:根据肿瘤的最大直径进行评分,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得2分,大于2厘米但小于或等于5厘米得3分,大于5厘米得4分。

2. 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评分,无淋巴结转移得2分,有1-3个淋巴结转移得3分,有4个或更多淋巴结转移得4分。

3. 肿瘤分级:根据肿瘤的分级进行评分,G1得2分,G2得3分,G3得4分。

以上三个因素的得分相加,得到的总分就是CPS评分。

CPS评分的范围是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需要注意的是,CPS评分系统只是一种预测工具,不能替代医生的临床判断。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基因突变状态等。

肿瘤的七级标准

肿瘤的七级标准

肿瘤的七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肿瘤去世。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肿瘤,医学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即肿瘤的七级标准。

这个标准包括了肿瘤的大小、位置、病理类型、分期、转移、生长速度和预后等方面的评估。

本文将对这些七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肿瘤的大小是评估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肿瘤的大小越大,病情越严重。

医学上常用T标记来表示肿瘤的大小,T0表示没有肿瘤,T1-T4表示肿瘤的大小逐渐增大,T4表示肿瘤非常大。

肿瘤的位置也是评估肿瘤的重要指标之一。

肿瘤的位置决定了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的策略。

不同部位的肿瘤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和并发症。

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肿瘤的病理类型是区分不同肿瘤的关键指标。

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可能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部位,危及患者的生命。

第四,肿瘤的分期是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

肿瘤的分期通常由TNM系统来确定,T代表肿瘤的大小,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第五,肿瘤的转移是肿瘤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肿瘤一旦发生转移,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预后也会大大恶化。

及早发现肿瘤的转移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第六,肿瘤的生长速度也是评估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肿瘤的生长速度越快,恶性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

通过监测肿瘤的生长速度,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恶性转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肿瘤的预后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性质、患者的免疫状态、治疗手段等多个因素。

通过对肿瘤的七级标准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为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肿瘤的七级标准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肿瘤的七级标准,促进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0正常活动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1~2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3》4病重卧床不起死亡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最全肿瘤病人评分标准(PS、KPS、QOL、ECOG)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承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3病重卧床不起 4死亡 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与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过早地失去了治疗机会; 对已广泛应用的检查结果如CT和MRI并未提及;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能反映肿瘤病期及疗效,但WHO标准对此没有
提及。
精品课件
RECIST标准的诞生
➢ 在WHO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和补充,采用简易精确的单径测量代替传统的双 径测量方法,保留了WHO标准中的CR、PR、SD、 PD。
➢RECIST标准较WHO标准的优点: 更科学的理论基础; 简化测量步骤; 减少误差; 重复效果更好.
精品课件
肿瘤病灶的定义
可测量病灶
不可测量病灶
至少单径可精确测量, 并记录最大径(LD)
病灶最长径符合以下条件 常规技术(体格检查,传
统CT、X片,MRI)≥20 mm 螺旋CT ≥10 mm
除可测量病灶外的所有病灶 病灶最大径小于可测量病灶
胸部X片:仅用于清晰明确病灶,且肺部通气良好。 CT或MRI:CT是目前用于疗效评价最好的方法。胸腹盆腔用10mm,
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 超声:一般不作为评价手段。但是如果有可以触及的病变,或者表浅
病变完全消失,超声检查可作为触诊(有标尺的彩照)的补充。 内窥镜和腹腔镜:仅用于证实病理CR。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评价,CR需全部恢复正常。 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鉴别CR或PR,残存病变的良恶性。 PET:判定疗效的价值尚缺乏数据支持。
一种检查手段。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建议由同一位医师进行肿瘤的测量。 应测量肿瘤病灶的数目 :应代表所有累及器官,每个脏
器最多2个,如果有几个脏器同时受累,应选择至少2个至 多5个作为评价对象。
精品课件
测量方法
除了不能用影像学检查,而仅能用临床检查评价的病灶外,所有病灶 必须用影像学检查评价。
精品课件
淋巴结: 定义为可测量淋巴结甚至是靶病灶的病理性淋巴结必须符
合以下标准:CT测量短直径≧15mm 放射学家通常借助结节的短直径来判断该结节是否已有肿
瘤转移 直径≧10mm但<15mm的结节不应该视为靶病灶;而<10mm
的结节则不属于病理结节范畴,不必予以记录和进一步观 察。
精品课件
RECIST—基线肿瘤评价



的 乘 积
及 其 最
) 测 量
精品课件
WHO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
评价哪些病灶?所有的还是部分的? 在初始评价时,如何界定可测量的最小病灶尺寸? 肿瘤病灶有可测量、可评价、不可测量但可评价的差别,WHO标准对
此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 过高评定PD(双径乘积增大25%,相当于体积增大43%),使得一些病
所有除目标病灶以外的 病灶或病变部位。 非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灶不需要进行 测量,但在研究过程中需对 这些病灶的存在/消失进行 评价和记录。
精品课件
对于测量的要求
用直尺或测量器进行测定,用国际单位记录。 所有的基线评价应尽可能接近治疗开始日期,最多不能超
过4周 。 对于每一个选定的病灶,在基线和随访中的评价都采用同
规定的大小 骨病灶 膀胱、胆囊病灶 脑脊膜病灶 胸、腹腔/心包积液/盆腔积
液 炎性乳腺癌 皮肤或肺的淋巴管炎 影像学不能证实和评价的腹
部肿块 囊性病变
精品课件
目标病灶
非目标病灶
一般情况下,所有可测 量病灶均为目标病灶。 例外情况:如肺癌脑转移
, 肺癌病灶和脑转移灶都是可 测量的,化疗药物能对肺的 病灶起作用,脑转移灶由于 存在血脑屏障则可能无效, 因此,肺癌病灶属于目标病灶 ,脑病灶属于非目标病变。 所有目标病灶长度的总 和作为有效缓解的基线。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精品课件
WHO疗效评价标准
化疗药是通过肿瘤缩小量来评价其抗肿瘤 作用,1979年WHO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 效评价标准。
b a
代大以二
表垂最维
肿直大(
瘤径径双
: (a) (b)
肿瘤疗效评价-非靶病灶
•完全缓解(CR ) – 非靶病灶消失,肿瘤标记物正常。 •未达完全缓解(PR)/稳定(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 病灶;和/或持续存在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范围。 •疾病进展(PD) –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非靶病 灶明显进展。
注意:当非靶病灶均不可测量时,可以采用一种有用的模拟测试, 以确定基于不可测量病灶的总肿瘤负荷增加量是否相当于符合PD标 准的可测量病灶的增幅(肿瘤负荷增加73%等于可测量病灶长径总 和增加20%)。例如,胸膜渗出从少量增加到大量,癌性淋巴管炎 从局部进展为弥漫,可以改变治疗方法。
精品课件
总体疗效评价(Overall Response)
评价依据:根据靶病灶、非靶病灶的变化情况和有无出现新病 灶来判定。
靶病灶
非靶病灶
新病灶
总体评价
CR
CR
No
CR
CR
PR/ SD
No
PR
PR
non-PD
No
PR
SD
non-PD
No
SD
PD
any
Yes/No
PD
any
PD
Yes/No
PD
any
any
•判断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确定靶病灶和非靶病灶
•测量和计算基线肿瘤最长径及最长径之 和
精品课件
最长径之和: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经线, 尽量避开坏死区域。
精品课件
肿瘤疗效评价-靶病灶
•完全缓解(CR ) – 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 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 维持4周。
•疾病稳定(S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 增大未达PD。
•疾病进展(P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 及其绝对值增加至少5mm,出现新病变也视为PD。
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 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 “PD”。
精品课件
➢ 首次在1999年美国的ASCO会议上介绍,并于同年 的JNCI杂志上正式发表。
精品课件
RECIST标准
表大单
体径径
积(测
a
的 变 化
a
) 的 变 化 来 代
量 法 , 以 肿 瘤 最
精品课件
RECIST标准的优点
➢创建RECIST标准的理论基础: 肿瘤直径的变化较双径乘积的变化能
更好 地反映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
精品课件
特殊病灶:
临床病灶:只有位于浅表且直径≥10 mm表浅病灶才能作为可测量病 灶,如皮肤结节及浅表淋巴结。可以拍摄照片(建议拍彩 色照)作为依据,为了正确测量和具有可比性,拍摄时应 有标尺在旁示意病灶长径。
分裂病灶:分别测量,然后相加,作为一个病灶记录,注明是分裂病灶 . 不规则病灶:应测量病灶2个最远点的距离,但这条线不应穿出病灶外. 融合病灶:测量融合病灶的最长径,作为最长径的总和记录.
Yes
PD
精品课件
疗效的确认
•在首要指标为有效率的临床试验中尤其重要 •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必须在至少4周后重复评 价确认 •评价为SD的患者应在方案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重复评价确认( 一般不低于6-8 周)
精品课件
谢谢 !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