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如何选型
加工中心如何选型

六 、 数 控 系 统 选 择
数 控功能 分为基 本功 能与选 择功能 ,可 以从 控制方 式 、驱 动形 式 、反 馈 形 式 、检 测 与 测 量 、用 户 功 能 、操 作 方 式 、 接 口形 式 和诊断 等方面 去衡量 。基本 功能是 必然 提供 的 ,而选择 功能 只有当 用 户选 择 了 这些 功 能后 ,厂家 才会 提 供 ,需另 行 加价 ,且 定 价一 般 较高 。对数控 系统 的功能 一定要 根据机 床 的性 能需要 来选择 ,订 购 时既要 把需 要的功 能订全 ,不能 遗漏 ,同时避 免使用 率不高 造成 浪费 ,还需 注 意 各功 能 之 间 的关 联性 。
心的选型 ,由于价格远较普通机床 昂贵 , 所 以受到 的制约 因素更 多, 机床选择合理与否就更显突出。正确选型是用好加工 中心、使加 工中心发挥
效 益 的 关键 。
【关键 词 】加 工 中 心 ;选 型
文 章编 号 : l S S N 1 0 0 6 -6 5 6 X ( 2 0 1 5 ) 0 8 — 0 1 4 7 — 0 1
应用 技术
商 品与质 量
・ 1 4 7・
加 工 中, b  ̄ z n N 选 型
阳美君
( 衡 阳技 师 பைடு நூலகம் 院 ,湖 南 衡阳 4 - 21 00 1)
【 摘
要】 机 床 选型不仅 是 以机床 技 术、加 工技术 为基 础 的 实际综合应 用技术 ,而且是 一种 受 自身经济 实力约束 的应 用技 术。加 工中
一
典 型 零件 进 行 选 择 。 工作 台尺寸 这 是加工 中心的主参数 ,主要取决 于典型零件 的外 廓 尺 寸 、装夹 方 式等 。应 选 比典 型 零 件稍 大一 些 的 工作 台 ,以便 留出安 装夹具 所需 的空 间 ,还应 考虑工 作 台的承载 能力 ,承载能 力 不 足 时应 考 虑加 大工 作 台 尺寸 ,以提 高承 载 能力 。 坐标轴 的行程 最基 本 的坐标轴 是 x、Y、z,其行程 和 工作 台 尺寸有 相应 的 比例 关系 。工 作 台的尺寸 基本上 决定 了加工 空间 的大 小。如个 别工件 的 尺寸大 于机床 坐标行 程 ,则必 须要求 工件 的加 工 区处 在机 床 的行 程 范 围之 内 。
立式加工中心选型包含的知识

立式加工中心选型包含的知识立式加工中心选型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很多人都在选型方面遇到了烦恼。
如何做好合适的选型呢?本文将要借此机会带大家从不同角度认识该方面的知识。
合理的认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对买家合理的选型有着积极意义。
1工艺性的满足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区域决定机型品种和大小。
一般来讲回转体加工选用数控车床;回转体带一些平面或槽的加工精度要求一般可以多次装夹完成的分别选用数控车和立式加工中心,而精度尤其是位置度要求高的产品应选用车削中心来完成;在一个工作面内进行钻孔攻丝加工的(小孔孔径小于12mm)宜选用夹臂式钻攻机;大孔径的适合于立式加工中心来完成在一个面内或位置度要求不高的几个不同位置的面内有平面铣削和自由曲面铣削、钻孔、镗孔等加工要求的中小型工件,选用立式加工中心,而不同面内有较高的位置度要求的有色金属、软金属和加工余量少的黑金属(铁、钢,不锈钢等)工件尺寸相对较小的零件适合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带第四轴的形式完成;精度要求高的较大的(轮廓超过500mm见方)多面加工件,选用卧式加工中心较为合理。
大型零件复杂曲面加工、平面加工、钻攻等一般选用龙门加工中心来完成,有侧面加工需求的可以选配龙门侧铣头;工序的多寡和加工时间决定刀库的选用与种类工序简单,不需要频繁换刀(一把刀具加工时间大于10分钟)的加工件,工人的劳动强度适中,可以选用不带刀库的加工中心(数控立式铣床,数控卧式铣床);工序复杂,刀具需求多时,一般选用有自动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
刀具加工时间相对较长时(10分钟以上),换刀时间(斗笠式7到30秒)影响可以忽略的可以选用斗笠式加工中心;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换刀时间占用时间相对较为明显时选用机械手式刀库(也叫圆盘式、刀臂式,其特点是有机械手臂同时抓取目标刀和主轴上的刀具,且有预选刀功能,选择目标刀号刀盘在转动的同时加工可以并行,不需要中断等待,换刀时间2.5到5秒之间)。
2精度要求的满足按照我们的经验0.05mm为粗加工机床与精加工机床的分水岭,还要考虑新机床磨合期过后精度有所降低,因此图纸要求精度(主要是位置度公差,形状公差如椭圆度可以通过工艺及刀具的选型比如原先按圆弧铣削,椭圆度超差,后改为镗刀镗削就好了)降低0.005—0.015mm来考虑机床精度。
加工中心的选购技巧

加工中心的选购技巧
加工中心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它的选购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选择加工中心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需要考虑加工中心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包括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稳定性等。
加工精度是衡量加工中心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加工速度则决定了加工中心的生产效率。
稳定性是指加工中心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保证生产连续性的关键因素。
我们还需要考虑加工中心的适用范围。
不同的加工中心适用于不同的加工任务。
有些加工中心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适合加工复杂形状的工件;而有些加工中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适合加工简单形状的工件。
因此,在选购加工中心时,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产品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加工中心。
我们还需要考虑加工中心的品牌和售后服务。
选择知名品牌的加工中心可以保证设备的品质和性能。
而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因此,在选购加工中心时,我们应该选择有良好口碑和售后服务的品牌。
我们还应该考虑加工中心的价格和性价比。
加工中心的价格是企业选购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综合
考虑加工中心的性能、品牌和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加工中心。
选购加工中心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品牌和售后服务以及价格等因素。
只有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加工中心,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式加工中心选择方法

立式加工中心选择方法本文来自网络,根据老金的文章整理而成。
加工中心种类很多,立式加工中心最常见。
加工中心对于曾经年轻的老金来说,曾经也是非常神秘、非常强大的东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金大学毕业实习是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时的一汽设备已经非常先进了,可以说是用举国之财力堆砌起来的一个工厂,号称造的是中国人的争气车。
超大型机床、焊接机器人、钣金自动成型线、装配自动流水线等等,当时最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基本都见识到了。
感谢母校东重和一汽,给了我最好的工业知识启蒙。
有一天,实习老师指着气势磅礴的车间中摆放的几台象独立小房间一样的设备对我们说,这是加工中心,非常先进,接着就是一堆术语和含糊其辞的解释。
云里雾里之中,老金得到的概念就是从加工中心的这头塞进去一块铁,然后从另外一头就会吐出一个完整的零件。
实习期间的一个月,老金时不时去那个车间瞅瞅,始终没有看到加工中心的开动。
现在想想,这批加工中心应该是缺乏操作技工,当时处于闲置状态,实习老师可能也不知道加工中心是怎么运作的。
课本上对于加工中心的定义很复杂,老金的定义却很简单:立式加工中心就是带刀库的立式数控铣床。
立式加工中心是机械简单、电器复杂的机床,是结构简单、使用复杂的机床。
为什么说立式加工中心结构简单?因为立式加工中心的部件高度集成化、高度标准化,拆解后可以分为数控系统、电器、床体、主轴、刀库、导轨、丝杠、钣金八部分,这八大部分都有专业化的厂家生产。
有专业的光机厂家,除生产光机外,还可以根据机床厂的要求把导轨、丝杠、主轴等事先装配好,机床厂购买光机后只要安装上数控系统、电器和钣金就完成了加工中心的制造。
简单不?开诚布公的讲,国内立式加工中心的制造门槛非常低,三五竿老枪加上三五百万资金就有能力制造加工中心。
浙江台州、温州等地,甚至还出现了代装机床的行业,何解?就是机床使用方自行购买立式加工中心部件,装配企业上门装配出整机,收取的费用非常低廉,不过品质可想而知。
机械制造中的零件加工中心的选型与布局

机械制造中的零件加工中心的选型与布局在现代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自动化和高效的加工技术,实现零件的精确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然而,选型和布局决策对于机械制造中的零件加工中心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中的零件加工中心的选型与布局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选型1. 技术要求在选择零件加工中心之前,首先要明确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
这包括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加工工艺等。
不同的零件加工中心具备不同的加工能力和技术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具体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机型。
2. 生产量需求生产量是选择零件加工中心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
如果生产量较大,可以选择高效率和高生产能力的加工中心,例如数控加工中心;如果生产量较小,可以选择多功能性较强的加工中心,例如加工中心。
3. 加工成本加工成本是选择零件加工中心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机型和品牌具有不同的价格和维护成本。
在选择机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价格、能耗、耗材以及人力等成本因素,以确保加工成本的控制。
4.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机械制造中,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零件加工中心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制造质量、品牌信誉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
只有选择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机型,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布局1. 空间规划零件加工中心的布局应该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工作区的流畅操作。
通常情况下,将加工设备按照工序和功能进行分类,并将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内,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材料流通良好的材料流通是零件加工中心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运输流程,并通过合理设置货架、输送带等设备,实现材料流通的高效和快捷。
3. 人员组织在零件加工中心的布局中,人员组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需要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岗位,并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855立式加工中心的刀库选型应注意哪些事项?

855立式加工中心的刀库选型应注意哪些事项?855立式加工中心能够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上进行复杂的零件加工及加工质量的提升。
刀库作为立式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型将直接影响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加工质量以及贴近工业智能化生产的现状。
本文将从立式加工中心刀库选型的角度出发,针对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1.刀库结构设计:首要考虑刀库的结构类型,现实生产中常用的有替换式和直接式两种。
替换式刀库以进口形式和替换模块形式出现,仅需进行相应模块的替换,便能满足不同加工需求。
直接式刀库选用刀具的柄尺寸来匹配刀具夹持器,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刀具的损耗,但需要更多的运维时间进行刀具的更换。
因此,应根据生产需要和操作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与选择。
2.刀库存储数量:立式加工中心的使用范围、数量不同,存储刀具数量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铣床使用数量较小,在满足加工效率的同时,存储量并不需要太大。
但是面对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刀库存储数量一定要保证在大量的加工刀具等物料中,确保不同刀具的快速更换而不会耽误生产。
3.刀具尺寸和类型:选择合适尺寸和类型的刀具,保证其在机床操作时能够与机床进行良好的匹配,有效提高刀具与工件接触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同时,不同的工件材料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材料和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刀具更换精度和速度:与传统机床不同,立式加工中心拥有强大的自动化系统,配合高速刀具进行加工,刀具的更换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加工的效率和产能。
因此,刀具更换精度和速度至关重要,应尽可能地提高它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防抖和减震: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稳定性直接影响加工的精度。
良好的刀库需要进行减震和防抖设计,保证刀具与工件接触时的稳定性,从而使加工产生的轨迹更加平稳和精度更高。
6.刀具寿命:对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刀具的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刀具寿命的长短,影响到了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
因此,刀具材质也会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与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应选用高品质的刀具,确保产品加工效果和质量。
加工中心设备选型探讨

选择公司已有的知名厂家的名优产 品机型, 以减少
中
心 设
产的效率和效益, 实现中、 小批量的生产。 制定加工工艺方案: 依据零件族成组工艺要求, 选择规格、 精度、 数控系统、 功能相适应的机床, 并考 虑企业今后的发展, 决定是否需要功能预留。 由于加 工中心的加工工时费用较高, 在考虑工序负荷时, 不 仅要考虑机床加工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加工的经济
益。
笔者从事设备工作十六年,参与过许多加工 中 心的选型与订货, 也到过许多机械制造企业调研, 发
现加工中心的利用率总体不高,甚至有 的处于闲置
状态。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 中就有些是设备选型考 其 虑不周到造成的。 归纳起来有 以下几点: ①选型存在 “ 目性” 不考虑投资效益和经济性, 盲 。 不考虑性能价
Ab t c:no d rt sr t I r e i rv ec mp t ie e so trrs s mo ea dmo ee tr r e etc n lg- a o mp o et o ei v n s f n ep e , r n r ne i si t h oo i h t e i p s nh e
(col f cai l nier gJ nx dm oyehiC l g, i gi nhn 30 5 Sh o oMehnc gne n,i gi aE i a Mo e P lt nc ol e J n xNacag30 9) c e a
摘
要: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技术 改造 中选用加工 中心, 因此加工中心的选型倍
Ke wo ds M a hi n Ce tr c o e Eo i me t: rn i e v r : c ni n e :S h os u o n s P i col
加工中心选用指南

加工中心选用指南
1. 确定加工需求
- 分析加工对象的材料、尺寸和加工精度要求
- 评估生产批量和生产节奏
- 考虑未来业务扩展的可能性
2. 选择合适的加工中心类型
- 立式加工中心:适用于较小型零件加工,占地面积小 - 卧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大型和重型工件
- 五面体加工中心:可实现五面精密加工
- 转塔式加工中心:高效自动化生产
3. 确定主要技术参数
- 工作台面积:根据工件尺寸选择合适尺寸
- 主轴功率:功率越大,切削能力越强
- 主轴转速:转速越高,加工效率越高
- 行程范围:行程越大,可加工范围越广
- 快速进给速度:进给速度越快,加工时间越短
4. 评估辅助装置和自动化程度
- 自动换刀装置:提高加工效率
- 自动机械手:实现自动上下料
- 冷却系统:延长刀具寿命,保证加工质量
- 集成数控系统:提升编程和控制能力
5. 考虑维护和售后服务
- 机器保养和备件供应情况
- 制造商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 设备的二手价值和寿命周期
6. 制定采购计划和预算
- 整体采购成本预算
- 运输和安装费用
- 人员培训费用
选择合适的加工中心需要全面考虑生产需求、技术参数、自动化水平和成本预算,并权衡长期投资回报。
精心规划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中心如何选型
发表时间:2009-03-23T10:29:15.780Z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雨[导读] 正确选型是用好加工中心、使加工中心发挥效益的关键。
在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为提高竞争力,都把加工中心放在优先选择的地位,都希望用最少的投资获得精度高、功能强、运行可靠的机床。
由于加工中心一次性投资大、技术复杂,给用户选型订货造成许多不便;同时价格、功能和精度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
因此,用户如何选
择适合的机床显得十分重要。
机床选型不仅是以机床技术、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实际综合应用技术,而且是一种受自身经济实力约束的应用技术。
加工中心的选型,由于价格远较普通机床昂贵,所以受到的制约因素更多,机床选择合理与否就更显突出。
正确选型是用好加工中心、使加工中心发挥效益的关键。
1.选型程序。
正确、全面地认识加工中心是选型订货的基础,要对加工中心的性能、特征、类型、主要参数、功能、适用范围、不足等有全面、详尽的了解和掌握。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可按下述程序展开。
1.1 正确选择加工对象。
在企业生产的众多零件中选择典型加工对象,即零件族选择。
加工中心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批量的形成不仅按零件的几何尺寸和数量来决定,还应考虑工艺的成组性。
采用成组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相似零件的加工批量,以接近大批量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中、小批量的生产。
零件族选择的是否合适,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2 制定工艺方案。
对确定的零件族的典型零件(主样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
选择规格、精度、功能符合要求的机床,并考虑企业今后的发展,决定是否需要功能预留。
同时,加工中心的加工工时费用高,在考虑工序负荷时,不仅要考虑机床加工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
2.选型。
2.1 类型选择。
考虑加工工艺、设备的最佳加工对象、范围和价格等因素,根据所选零件族进行选择。
如,加工两面以上的工件或在四周呈径向辐射状排列的孔系、面的加工,如各种箱体,应选卧式加工中心;单面加工的工件,如各种板类零件等,宜选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复杂曲面时,如导风轮、发动机上的整体叶轮等,可选五轴加工中心;工件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卧式加工中心。
在一次装夹中需完成多面加工时,可选择五面加工中心;当工件尺寸较大时,如机床床身、立柱等,可选龙门式加工中心。
当然上述各点不是绝对的,特别是数控机床正朝着复合化方向发展,最终还是要在工艺要求和资金平衡的条件下做出决定。
2.2 参数选择。
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参数为工作台尺寸等,根据确定的零件族的典型零件进行选择。
工作台尺寸这是加工中心的主参数,主要取决于典型零件的外廓尺寸、装夹方式等。
应选比典型零件稍大一些的工作台,以便留出安装夹具所需的空间,还应考虑工作台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不足时应考虑加大工作台尺寸,以提高承载能力。
坐标轴的行程:最基本的坐标轴是X、Y、Z,其行程和工作台尺寸有相应的比例关系。
工作台的尺寸基本上决定了加工空间的大小。
如个别工件的尺寸大于机床坐标行程,则必须要求工件的加工区处在机床的行程范围之内。
主轴电动机功率与转矩:它反映了数控机床的切削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机床的刚性。
同一规格的不同机床,电动机功率可以相差很大。
应根据工件毛坯余量、所要求的切削力、加工精度和刀具等进行综合考虑。
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需要高速切削或超低速切削时,应关注主轴的转速范围。
特别是高速切削时,既要有高的主轴转速,还要具备与主轴转速相匹配的进给速度。
(下转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