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员工防暑降温培训

合集下载

防暑降温培训

防暑降温培训

防暑降温培训标题:防暑降温培训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夏季高温天气日益频繁,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开展防暑降温培训,让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知识和技能,确保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的安全与健康。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对高温天气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暑降温意识。

2. 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了解企业防暑降温政策及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4. 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培训内容1.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如中暑、脱水、热射病等,让员工了解高温天气的危害。

2. 防暑降温基本知识讲解防暑降温的基本原则,如保持水分平衡、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工作时间等,让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方法。

3. 防暑降温措施介绍企业防暑降温政策及措施,如提供清凉饮料、设置休息室、调整工作时间等,让员工了解企业对防暑降温的重视。

4. 个人防护用品讲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防晒霜、遮阳帽、透气衣物等,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5. 紧急处理方法培训员工掌握中暑、热射病等紧急情况的识别和初步处理方法,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员工传授防暑降温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防暑降温问题,引导员工思考解决方法。

3.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防暑降温实操演练,如正确使用防晒霜、遮阳帽等。

4. 互动环节:开展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五、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测试,检验培训效果。

2. 定期收集员工对防暑降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3. 关注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身体状况,确保防暑降温措施的有效实施。

六、总结防暑降温培训是企业关爱员工、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掌握防暑降温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企业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是针对夏季高温天气下,采取措施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培训活动。

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了解并掌握夏季防暑降温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防暑降温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热中暑的认识:介绍热中暑的定义、症状和危害,以及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热中暑的职业。

2. 预防热中暑:介绍预防热中暑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充足补水、穿着适宜的衣物、避免暴晒直射阳光等。

3. 环境调节:介绍夏季办公场所的环境调节,如空调、通风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以及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4. 急救知识培训:介绍常见的中暑急救方法和应对措施,包括移动至阴凉处休息、脱掉过量衣物、用湿毛巾降温等。

5. 报警和求助流程:介绍员工遇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及时报警和寻求帮助。

通过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员工可以了解到防暑降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培训还可以加强员工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保障。

2025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2025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2025夏季四防安全培训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

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组织了这次 2025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一、夏季“四防”的内容夏季“四防”指的是防暑降温、防洪防汛、防雷电、防大风。

这四项工作对于保障夏季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1、防暑降温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员中暑,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夏季安全的首要任务。

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为员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措施,如安装风扇、空调等。

2、防洪防汛夏季是暴雨和洪水的多发季节,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仓库造成严重的破坏。

企业应提前做好防洪防汛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排水管道、储备防汛物资、加固建筑物等;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加强对员工的防洪防汛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3、防雷电雷电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可能会对电器设备、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企业应安装合格的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在雷雨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避免在大树、电线杆等易遭雷击的地方停留;关闭电器设备,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波侵入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触电。

4、防大风夏季大风天气较为常见,可能会吹倒广告牌、脚手架等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企业应加强对建筑物、广告牌、脚手架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牢固可靠;在大风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和户外吊装作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夏季四防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做好夏季四防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2、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夏季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设施损坏、原材料和产品受损,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一、高温天气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高温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容易引发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在高温天气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注意水分补充: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的汗液会导致水分流失,容易引发脱水。

因此,员工在高温天气中应饮水充足,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升。

建议多喝盐开水、淡盐水、椰子汁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和矿物质。

2. 合理作息时间:高温天气下,人体的代谢速度增加,疲劳感加重。

为了避免疲劳过度引发中暑等危险,我们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剧烈高温时段进行工作。

3. 避开高温时段:高温时段一般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的气温最高。

建议员工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进行户外工作,减少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

4. 力行清凉措施:在高温天气中,保持清凉和通气的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室内温度,例如:使用遮阳布、窗帘,开启空调和风扇等。

5. 注意饮食调理:高温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快,胃口也相应减退。

我们需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和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热气食物,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

二、中暑的症状及紧急处理方法1. 中暑的症状:(1)头晕、头痛、恶心、呕吐;(2)口干、口渴;(3)面色潮红、皮肤红热;(4)突然出现乏力、无力的感觉。

2. 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1)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保持休息;(2)松开紧身的衣领、腰带等,给中暑者降温;(3)给中暑者适量补充饮用含盐分的淡盐水、椰子汁等;(4)如果中暑者表情痛苦、不能自己行走,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高温天气注意事项1. 轻便透气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制作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厚重、密闭的衣物。

2. 防晒措施:在户外工作时,应涂抹防晒霜,带上帽子、太阳镜等防护用品。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避免阳光直射。

防暑降温 安全培训

防暑降温 安全培训

防暑降温安全培训暑期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防暑降温的意识和能力,公司决定开展以防暑降温的安全培训。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让员工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学会预防和应对高温的方法和措施。

一、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热衰竭等身体不适。

中暑是因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过多,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引起的。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等。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严重的中暑可能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二、预防中暑的方法1.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在高温天气下,要尽量待在室内,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电扇降温。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尽量将工作安排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间段。

3.补充水分:多喝水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身体容易出汗,水分的流失加快,因此要每天适量补充水分,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中。

4.注意饮食:高温天气下,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和难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5.穿着适宜:选择透气轻薄的衣物,避免穿着黑色或过于紧身的衣物,以免影响散热。

三、中暑应急处理方法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解除患者过紧的衣物:松开患者的领子、腰带等过紧的衣物,以方便散热。

3.给患者喝水:如果患者尚未失去意识,可以让其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散热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上,或用冰块轻轻擦拭患者的手臂、脖子等处,帮助散热降温。

5.立即就医: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培训总结通过本次以防暑降温的安全培训,相信大家对高温天气下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饮食和饮水,穿着适宜,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暑。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一、背景介绍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高温的能力,企业应开展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

本文将就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培训内容1.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如中暑、脱水、热衰竭等。

2. 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应对措施:详细介绍高温工作环境下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吸湿、排汗的工作服、定时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

3.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措施:详细介绍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等,并说明中暑时应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如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脖子上,饮用盐开水等。

4. 高温作业的时间、强度和频率控制:介绍高温环境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和强度的重要性,提醒员工根据个人体力和耐热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5. 工作设施和条件的改善:介绍企业应对高温天气做出的改善措施,如增加通风设施、给员工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降温用品等。

6. 人体体温调节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的图表和动画展示,讲解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包括皮肤散热机制、呼吸散热、出汗散热等。

7. 高温天气的热量计算:介绍如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计算高温天气下的热量指数,并根据不同的热量指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8. 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心理应对:介绍员工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保持积极心态、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9. 夏季饮食健康介绍:讲解夏季饮食健康常识,提倡多吃水分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均衡。

10. 高温环境下的体育锻炼:介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开高温时段、补充足够的水分等。

三、培训形式1. 讲座形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员工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模拟,让员工亲身体验高温环境,并展示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急救措施。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已成为夏季不可忽视的问题。

高温天气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容易引发火灾、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员工对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相关知识和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中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高温对身体的影响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热射病等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无法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而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

热射病是指人体受高温胁迫,体温升高致使脑功能异常的疾病。

高温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荷过重、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引发皮肤疾病等各类健康问题。

三、高温防暑降温应对措施1. 外出活动避开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10点至16点这一段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以减轻暴露在高温中的时间和风险。

2. 穿着适合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吸汗快干的衣物,并尽量选择颜色较浅的衣物以避免吸热。

同时还应佩戴宽边帽子和遮阳伞,以减少阳光的直射。

3.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高温天气下应多喝水、多喝清凉饮料。

避免饮酒、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使身体脱水更加严重。

4. 避免大量出汗:过多的出汗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应注意适时补充盐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5. 室内降温措施:在空调不足或无法使用空调的环境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降低室内温度:关闭窗帘以阻挡阳光直射;使用电扇、艾草、冷毛巾等物品帮助散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空气死循环。

6. 加强症状监测: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头晕、恶心、无力、体温升高等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休息,就地就医。

四、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风险1. 高温易引发火灾:高温天气下,电器设备容易过热引发火灾。

在使用电器时要确保其正常工作、不过载,定期检查维护设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立即关掉电源。

2. 高温易引发交通事故:在高温天气下,汽车发动机容易因过热而引发故障。

驾驶员要及时检查发动机水温并保持正常工作范围,避免长时间空调使用导致电瓶耗电。

防暑降温培训材料

防暑降温培训材料

防暑降温培训材料夏季高温天气导致人们容易中暑,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为了加强员工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有效预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热环境的能力,特制定本《防暑降温培训材料》。

一、培训内容: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1. 高温状况及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

中暑表现为面色潮红、头晕、恶心呕吐、虚弱等;热射病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等。

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必须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

2. 预防中暑的措施* 佩戴透气性好的帽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头部。

* 穿着宽松、透气、吸湿排汗的衣物。

* 经常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可适当补充含盐分的饮料。

* 避免在高温时段暴露在户外,特别是中午时分。

* 高温作业时,适时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 预防热射病的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减少室内温度。

* 高温环境下,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 注意室内湿度,适当使用降温设备或湿毛巾敷在身体上。

* 如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场所,就地休息,并及时就医。

二、案例分析:高温情况下的防暑降温经验分享以下是一些在高温环境下防暑降温的经验分享,大家可以从中受益。

1. 水果降温法在高温工作场所,可以准备一些清凉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适时食用,以降低体温。

2. 喝饮料适量喝一些盐分和糖分含量较高的饮料,如椰子水、运动饮料等,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

3. 冷却颈部高温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出汗的部位就是颈部。

可以用凉水或湿毛巾敷在颈部,以快速降低体温。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在高温工作场所,适时安排员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减少疲劳和中暑的风险。

三、应急措施:中暑和热射病的应急处理方法1. 中暑应急处理方法*立即将中暑人员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解开衣物,用凉水或冷水擦拭身体,促进散热。

*饮用凉水、盐开水等。

*如病情严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 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5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12时-15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 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3、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41℃和神志障碍。 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 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 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 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夏季防暑内容
高温、中暑定义 中暑如何急救 防暑小常识
什么是高温?
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 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什么是中暑?
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和汗腺功能衰竭产生的急性疾病。
人为什么 会中暑?
防暑宝典
居要定时,露宿不可取,衣着勿赤膊。
一、补充水份
• 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 大渴忌过饮;
(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
• 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
(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 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 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
(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
夏天防暑喝什么 ?
• 白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 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 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 衣着保温。
39℃—汗腺濒临衰竭 36℃—人体“自我冷却” 33 ℃ — 汗腺开始启动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 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 所致。表 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 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 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是热痉挛和 热射病的中介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 高温环境工作的人。(例如:车间人员、沾染物焚烧等) ➢ 穿待不当。(例如:生产工人) ➢ 基础疾病的人。(例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形成的人) ➢ 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小孩)
中暑的表现症状
先兆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 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 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 复。(体温不超过37.5℃)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紧急救护原则
1、脱离高温环境 2、迅速降温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 头部,侧头平卧位,褪去衣物,以利呼吸和散热。
➢敷
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 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服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的饮 料,在补充水份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 水等。也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 物
轻度中暑的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 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 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及时 处理,数小时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的症状: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 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主要为3种: 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 痉挛,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 重钠盐缺失(大量出汗)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 期表现。
40℃—大脑顾此失彼 38℃—多脏器参与降温
35℃ — 散热机制立刻反应
30 ℃ — 人体最佳感觉的温 度
33℃—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 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 涔汗散发蓄积 的体温。 35℃—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 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 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 温度。 36℃—一级警报温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 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 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二级警报温度。一旦气温升到38℃,人 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 “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 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 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 丝毫松懈。 39℃—三级警报温度。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 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 发的危险。 40℃—四级警报温度。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 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 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 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露天作业阳光直接暴晒
致病因素
不良的天气(高温、湿度) 个人健康状况差 适应性差
产热增加 散热不足
环境因素
产热
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
散热
适应
机体氧化代谢、肌肉 运动
血管的扩张、血流量 增加、出汗等。
中暑的易发人群
➢掐
患者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清 醒。若发现呼吸停止需紧急进行人工呼吸。
➢送
对重症的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送住医院救治。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六条: 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 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 作业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