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历年试题集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习试题库

1【单选题】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D、自然感应论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3.0分2【单选题】思辨性体现的是A、逻辑能力B、辩论能力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3.0分3【单选题】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C、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D、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3.0分4【多选题】欧洲中世纪,在坚持信仰至上的前提下,保留了古希腊哲学哲学中的A、人文传统B、理性传统C、逻辑传统D、实证传统正确答案:BC 我的答案:BC1【多选题】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A、原子的基本性B、自然的不变性C、机械的直观性D、因果的必然性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D 得分:2.5分2【多选题】在近代科学家看来,“世界是一部机器,它是由惰性物体组成,按照物理必然性运动,且与各种思维存在物的存在无关。
”这体现着近代对自然观所普遍具有的:A、机械直观性B、自然不变性C、因果必然性D、"天人分离"观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BCD 得分:2.5分34【判断题】机械决定论认为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存在与变化都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1【单选题】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
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A、机械直观性原则B、原子基本性原则C、因果必然性原则D、世界既成性原则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得分:3.0分2【单选题】“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C、现代辩证自然观D、当代系统自然观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得分:3.0分3【多选题】以下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是A、电磁学理论正确答案:BCD我的答案:ABCD 得分:0.0分4【判断题】创立辩证自然观,是一场哲学思想的革命。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试题集锦

自然辩证法试题集锦自然辩证法试题集自然辩证法概论试卷一一、判断题(用对号或错号填在括号中)(2分×15)1(科学假说具有或然性的特性。
( )2(科学仪器、思维方式、研究对象都是科学认识系统的中介要素。
( )3(发现新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科学的创造性的表现。
( )4(知识经济是一种以自然资源占有量为核心、以人力资本、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的经济形态。
( )5(“天鹅皆白”这一结论是由观察法和类比法得出的。
( )6(技术发展的动力是技术目的与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技术实践术规范矛盾运动的结果。
(与技 )7(几种逻辑方法的创造性与可靠性之间通常有正比和反比关系。
( )8(爱因斯坦运用“火车实验”得出狭义相对论的有关原理和结论,研究用了观察方法和思想实验方法。
( )9(生物学教科书按照由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顺序排列各章内容。
这个课程体系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构建的。
10(观察方法中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中的观察是一回事。
( )) 11、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
(12(科学抽象的结果往往以科学概念、定理和推论表现出来。
( )13(科学继承越多创新就越多。
( )14(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15.人和自然的矛盾,直接地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它的解决,也有赖于对物质生产的调节。
( )二、辨析简答题(请简单陈述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的理由。
(5分×3))1 由于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缺乏客观依据和认识论根源,所以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答:2 SARS至今未被认识清楚,原因在于科学认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存在问题。
答:3 欲想实现科学的创新,必须要全面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
答: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科学家曾经用鸡做过一种关于营养的实验。
他们用去糠的精白米喂一组鸡,而用粗米喂另一组鸡。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填空题]1、系统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系统进化的条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2、科学的四个层面是指()A.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B.科学现象、科学观测、科学理论、科学检验C.体制层面、解释层面、精神层面、价值层面D.体制层面、精神层面、解释层面、器物层面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参考答案:C[填空题]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⑴人与自然的二重化趋势:积极性——消极性。
自然界存在着再生能力,能及时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有限影响。
⑵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问题。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掠夺强度增大,资源严重短缺,包括再生和非再生资源。
2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
3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
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量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得依赖于人工自然的不断拓展。
人工自然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矛盾的之间根源,又是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直接手段。
⑶协调措施:1建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观念(泛爱万物天地一体)2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修复、重建3建立社会规范,实行行为控制,如法律条纹、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生态伦理。
[填空题]5、综合参考答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6、科学的外在极限主要是指科学的发展受到:()A.人类的生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B.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C.人类认识功能的制约和影响;D.科学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历年试题合集说明:①本合集涵盖笔者所搜集之5套2001-2003年全真试题与部分佚名试题;②所有选择题答案无权威性,仅供参考。
PAPER I(2001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1. 贯穿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中心线索是(②)①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关系③人与人的关系④科技与经济的关系1. 2.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包括(①②③)①达尔文的进化论②细胞学说③太阳系星云说④牛顿力学1. 3. 以下属于物质系统层次关系的是(②③)①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地壳的关系②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关系③人体内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关系④分子内部原子与原子的关系1. 4. 自然界物质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①③④)①系统内各要素非线性的相互作用②系统是个孤立系统③系统内部随机涨落④系统能从环境获得能量、物质与信息1. 5. 下列关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③④)①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②它是宗教神学的自然观③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经构成便不会自行演变④它具有机械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特点1. 6. 在科学研究中,正确问题指的是(①④)①推设为真的问题②可由实践检验的问题③常规问题④应答域内有解的问题1.7. 观察渗透理论,这是因为(①②③④)①在有的时候,“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②对于观察资料的解释与理论有关③对外界信息进行挑选和翻译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有关④表述观察的科学语言与特定的理论有关1.8.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②④)①需要性原则②创造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1.9. 在科学认识中,归纳法是(③)①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②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③寻找和发现普遍性理论原理的重要方法④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法1.10. 类比推理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是因为(②④)①类比是以对象之间的同一性为根据的②相似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③类比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④类比对象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其结论的可靠性1.11. 科学技术不同于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①③)①是一般社会生产力②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③不具有阶级性④属于社会上层建筑1.12. 以下关于技术创新的表述,正确的是(②③)①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独立的发明者②技术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③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④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1.13. 社会总体科学能力的组成要素包括(①②③)①科技人员队伍②实验技术设备③科技信息资源④科技政策1.14. 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表现在(①②③④)①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②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③科技对于生产的超前性④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1.15. 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包括(①②④)①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新③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④推动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30分)1.自然界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因此系统的功能或规律就是其要素单独存在时的功能或规律。
(×)P152.托勒密的“地心说”已经被实践证伪,所以不是科学假说。
(×)P903.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是完全多余的。
(×)P1584.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生产相互脱节,即所谓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人员的世界观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改造科技人员的世界观。
(×)P1185.机遇与灵感都有偶然性、意外性的特点,所以两者是一回事。
(×)P88,1296.“科学就总是把自己打扮成生命和快乐的使者,其实,它不过是死神和绝望的化身而已”。
P196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基本途径,并联系现实或专业实际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2.请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如何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PAPER II(2001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同PAPER I,略。
二、辨析题(每题4分,共16分)1.古代自然观与近代前期自然观有区别,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哲学发达程度不同。
2.系统进化的条件是系统的??以及要素之间的线性相互作用。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是完全多余的。
4.我们需要对今天的科学概念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所谓科学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1.试述公式:dS=d i S+d e S的科学意义与哲学意义。
2.解释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3.举例说明“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的含义。
4.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5.科技体制对社会科技能力具有什么作用?6.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科技发展和应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要作辩证的分析,分析中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分析并探讨我国在开展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材料评析题材料《科学,不能失去理想》(略),利用所学自然辩证法原理,针对和结合文中的内容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主要结合文中的启示,谈自己的感想和观点。
PAPER III(2001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研究领域是(①④⑥)①对自然界总的和根本的看法②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③自然界发展的具有规律④人与自然的关系⑤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观点⑥自然界的根本属性1. 2. 以下关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提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⑤)①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②系统质不等于要素质③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非加和关系④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加和关系⑤系统是动态与定态的辩证统一1. 3.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哪些是正确的(①②⑤)①人对自然具有受动性②自然制约了人的发展必需的资源③人应该控制和改造自然④人工自然的扩大有利于人的生存⑤现实中,人依然有不可忽视的受动性⑥为保护环境,应倡导“还朴归真”1. 4. 下述方法,哪些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方法(②⑤)①氧化还原法②实验方法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④归纳法⑤假说方法⑥光谱分析方法⑦浮选法1. 5. 科学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是(①④⑥)①客观性②全面性③对应性④解释性⑤可行性⑥典型性1. 6. 关于“科研中的机遇”问题,哪个观点是正确的(②③④)①科研中没有偶然性,机遇是必然的②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③认识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是机遇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④机遇可能会导致研究目标之外的发现1.7.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③④⑥)①需要性原则②简单性原则③创造性原则④科学性原则⑤解释性原则⑥可行性原则⑦典型性原则⑧有效性原则1.8. 在科学活动中,假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②③④)①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只能采取假说的形式②假说可以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思维③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说对科学发现也起积极的作用④19世纪中叶,加勒在某时和某一天空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就是由科学假说指导的1.9. 类比推理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是因为(②④)①类比是以对象之间的同一性为根据的②相似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③类比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④类比对象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其结论的可靠性1.10. 以下关于技术创新的表述,正确的是(②)①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独立的发明者②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③技术创新过程包括:R&D——实验室研究——产业化、商业化开发④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⑤技术创新就是技术本身的改进和革新1.11.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表现在(①②③⑥)①劳动者通过科技提高自身素质②创新劳动工具③找到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④改变经济增长方式⑤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⑥促进管理水平提高1.12. 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建设功能包括(②③④)①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促进哲学变革③对自然现象合理解释,消除愚昧④促进道德和文化进步⑤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0分)1.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造成破坏,对这一问题,由于时代所限,恩格斯当时并未论述。
2.系统的功能、性状、行为完全由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决定。
3.科技发展的内存矛盾有很多表现,其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4.对现代科学家而言,经验的东西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主要追求的是把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而对现代工程师来说,经验和技巧仍是技术的组成部分。
5.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内容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6分)1.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即熵减;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自然界是不断退化的,即熵增。
哪个观点正确?后来的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是如何解释或协调这两个理论的?2.科技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研究科学技术应采取哪两种相互补充的视角?3.举例说明“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的含义。
4.现代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分析比较古代自然观与近代前期(17,18世纪)自然观的差异,然后谈谈所得到的启示。
2.材料评论题材料为《警惕纳粹敛金术》,其它要求同PAPER II。
PAPER IV(2002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1. 贯穿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中心线索是(②)①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关系③人与人的关系④科技与经济的关系1.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表现在(①④)①科学活动包含技术活动②两者都有现实经济价值③两者的答案和研究结果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唯一的;④技术活动收科学理论活动的指导;⑤两者都重视并依赖于经验。
1. 3.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基本点是(全部)①人对自然具有受动性;②自然制约了人的发展必需的资源;③人对自然具有能动性;④人依赖自然与改造自然是不可分割的;⑤现实中,人依然友不可忽视的受动性;⑥人与自然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1. 4. 下述关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③④)①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②它是宗教神学的自然观;③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经构成便不会自行演变;④它具有机械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特点。
1. 5. 在科学研究中,正确问题指的是:(①④)①预设为真的问题;②可由实践检验的问题;③常规问题;④应答域内有解的问题。
1. 6. 观察渗透理论,这是因为(①②③④)①在有的时候,“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②对于观察资料的解释与理论有关③对外界信息进行挑选和翻译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有关④表述观察的科学语言与特定的理论有关1.7. 科学技术不同于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①③)①是一般社会生产力②内容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③不具有阶级性④属于社会上层建筑1.8. 以下关于技术创新的表述,属于正确的是(②③)①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独立的发明者②技术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③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④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1.9. 社会总体科学能力的组成要素包括(①②③⑥)①科技人员队伍②实验技术设备③科技信息资源④科技政策⑤科学技术的国际化程度;⑥科学技术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