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新版)

合集下载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3-5 返回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1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

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使用时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就会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器。

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21 400 kJ/m3)。

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火力,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

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

而采取应急措施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它在气瓶内呈液态状,一旦流出会汽化成比原体积大约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并极易扩散,遇到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

煤气coal gas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

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 (或称发生炉煤气) ,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干馏法中焦化得到的气体称为焦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液化石油气组分

液化石油气组分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按原石油工业部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分为四种规格:标号为1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按丙烷计,下同)含量为100%;标号为2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C4(按丁烷计,下同)含量各为50%;标号为3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3含量为30%,C4的含量为70%;标号为4号的液化石油气,其C4的含量为100%。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热800-11000千卡/公斤),1立方米的水从30°至60°吸热125.46MJ(30000千卡),所以可以加热0.36--0.37立方米水(从30°至60°)。
CH4+2O2=CO2+2H2O
2C4H10+13O2=8CO2+10H2O
水煤气:
2H2+O2=2H2O
2CO+O2=2CO2
合起来就是
2H2+2CO+O2=H2O+CO2
假设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体积都是aL
则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水煤气的耗氧量分别为:2aL、13/2aL、0.5aL。
由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那么完全燃烧同体积的天然气 、石油液化气、水煤气需要的空气的体积的比例为2:13/2:1/2
四、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是极其危险的,发现漏气或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应切断漏气的位置,然后从上风向走近漏气的地点,关闭与泄漏点相连的阀门。
(2)严禁开或关非防爆设备,要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3)立即停止所有作业,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为什么进口液化气比国产的质量好呢?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含有3个碳原子及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分别俗称碳三及碳四。另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碳五、硫化物及水等杂质。碳五沸点较高,在常温下不易气化,常被称为残液。国产液化气由于一般是未加分离的石油炼厂气,所以通常都含有少量的碳五、硫化物及水等杂物,而进口液化气由于采用了分离工艺技术,基本上不含有碳五、硫化物及水等杂质,而且可以分组贮存,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任意组分及配比,以获得最付佳使用效果。一般进口气只含有丙烷及丁烷,不含丙烯、丁烯等不饱和成份,所以质量较好。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

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

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

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

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

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1)液态比水轻,比重约为水一半液化石油气比水轻,比重约为水的一半,约在0.50--0.60之间。

组成一定时,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密度随压力、温度升高而增加,压力不变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所以液化石油气一旦从容器或管道泄漏出来后不象比重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沉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非常大,约增大250--300倍。

(2)易挥发性,体积膨胀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为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

温度升高10℃,液化气液体体积膨胀约为3--4%。

因此,液化石油气的贮存充装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论是槽车、贮罐或是钢瓶,在充装时都绝对不能充满,而应留有足够的气相空间,最大充装重量一般按充装系数0.425Kg/1,体积充装系数一般为85%液体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液态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以后,容器内的压力就不再是蒸气压,而是液体的膨胀压力,液体的膨胀压力比蒸气压力受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温度每升高1℃,表压上升约20--30公斤/平方厘米,如果容器全部装满液体,温度升高3至5℃内压就会超出容器设计压力而导致爆炸。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湾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化合物,行业习惯上俗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有少量的甲烷、乙烷、戊烷、乙烯和戊烯[俗称碳一(C1)、碳二(C2)和碳五(C5)],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三个的甲烷、乙烷和乙烯需要比较高的压力才能液化,碳原子高于四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有机化学中,烃类混合物的化学式有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3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仅能表示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数量上的关系。

结构式能表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包括碳原子之间的价键数和键的位置。

示性式是简化的结构式,它省略了结构式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短线,并把连在每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合并书写。

结构式和示性式中原子之间的短线代表结合的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为一条线表示一价键或单键,有两条线则表示二价键或双键,因此,烃按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烷烃和烯烃等。

一、烷烃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其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一)气体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相对密度大于1.52,比空气重,能沿着地面向四处扩散。

(二)膨胀性经过降温或加压即成为液态,相对密度为0.495-0.57,可储人钢瓶。

当泄露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一350倍。

(三)热值大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约可发出4.98 x 10^7焦耳(11900千卡)的热量,其液态体积膨胀率约比水大10-16倍。

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体随着温度上升压力迅速增大。

(四)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易燃,爆炸极限为2.25%-9.65%。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引起回燃。

液化石油气瓶遇高热,内压增大,有破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在低浓度时对人体无毒,在高浓度下,因其稀释了空气中氧气而引起人的窒息。

一般液化石油气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如硫化氢,故显出毒性。

此外,从丙烷起,碳数越多的烷烃,起麻醉作用越强,液化石油气中毐症状有头晕、头疼、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脉缓等;严重时出现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甚至可窒息死亡。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部位和状态(一)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堵漏的方法(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及特点1.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漂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混合物,由丁烷、丙烷、甲烷等天然
气成分组成。

具体来说,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丁烷(C4H10):也称为正丁烷,是液化石油气中主要成分
之一。

丁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燃的气体,主要用于燃料、煤
气灯等方面。

在液化石油气中,丁烷的含量通常在20%~60%之间,
是制造工业用气和汽车燃料的重要原料。

2. 丙烷(C3H8):也称为液化石油气的“活性成分”,是一种
无色、易挥发、易燃的气体。

液化石油气中丙烷的含量通常在
30%~50%之间,主要用于家庭烹饪和供暖等方面。

3. 烷类:液化石油气中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烷类气体,如甲烷(CH4)和乙烷(C2H6)。

这些烷类气体的含量通常比丁烷和丙烷低,但它们也是液化石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乙烷是一种无色、易
挥发的气体,可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

4. 烯类:液化石油气中还包括一些烯类气体,如丁烯(C4H8)
和丙烯(C3H6)。

这些烯类气体的含量通常很低,但它们在化学工
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作重要的原料和催化剂。

总之,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主要由丁烷、丙烷、甲烷等天然
气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不但是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许
多工业和民用应用中的重要化工原料。

1。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资料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资料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第一节液化石油气主要知识简介一、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

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分子式是C3H8。

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称为残液。

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二、主要物理性质1.相对密度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相对密度为空气相对密度的1.2~2.0倍;液态相对密度大约0.51。

2.液态体积膨胀系数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下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

因此,在给容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液相不得充满,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热体积膨胀时占用。

3.溶解度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

其特点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经常沉积着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4.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燃烧热值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及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体积浓度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点火能量低于0.3毫焦耳,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5.电阻率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欧*厘米。

据测定,液化石油气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伏。

三、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1.易爆炸液体石油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或浓度)时,遇火源即能引起着火爆炸。

液化石油气科普知识

液化石油气科普知识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由石油提炼而成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和丁烯等烃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但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可以被压缩成液态。

液化石油气的优点在于它具有高热值、低污染、易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与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相比,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能够提供更高的热效率,同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也较少。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也更加方便,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使用。

然而,液化石油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压力较高,一旦发生泄漏,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如定期检查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使用环境的安全。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使用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之前,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许可证,并确保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同时,对于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也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只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新版)
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湾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化合物,行业习惯上俗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有少量的甲烷、乙烷、戊烷、乙烯和戊烯[俗称碳一(C1
)、碳二(C2
)和碳五(C5
)],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三个的甲烷、乙烷和乙烯需要比较高的压力才能液化,碳原子高于四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有机化学中,烃类混合物的化学式有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3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仅能表示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数量上的
关系。

结构式能表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包括碳原子之间的价键数和键的位置。

示性式是简化的结构式,它省略了结构式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短线,并把连在每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合并书写。

结构式和示性式中原子之间的短线代表结合的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为一条线表示一价键或单键,有两条线则表示二价键或双键,因此,烃按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烷烃和烯烃等。

一、烷烃
烷烃化合物是构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化学分子式可用Cn
H2n
+2(n≥1)表示。

在烃的分子里,碳的化合价是四价,氢的化合价是一价。

烷烃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结合,而其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相连接,直至4个价键完全饱和为止,故烷烃又称饱和烃,其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含有一个碳原子(n=1)的烷烃称为甲烷,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称为乙烷……,以此类推。

当碳原子数在十个以
上时,就用对应的数字来表示,例如,C3
H8
称为丙烷,C12
H26
称为十二烷,低级烷烃的化学式及常温时的状态见表1-2-1。

表1-2-1几种低级烷烃的化学式及常温时的状态
从丁烷开始,每一种烷烃虽然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即分子内部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例如,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烷(碳原子的连接为直链)和异丁烷(碳原子的连接有支链)两种。

二、烯烃
烯烃的化学分子式为Cn
H2n
(n≥2),烯烃的分子结构与烷烃相似,也是有直链或直链上带有支链的,所不同的是在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

当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要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
子少。

因此,碳原子的价键不能完全和氢相结合,只好在两个碳原子之间接成双键。

由于烯烃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没有饱和,故烯烃又称为不饱和烃,其化学性质相当活泼。

烯烃分子中双键的位置和碳键排列的结构不同,都会出现异构现象,所以它的同分异构体要比同样碳原子数目的烷烃多。

烯烃的命名与烷烃相近,即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烯烃称为乙烯,含有3个、4个碳原子的烯烃分别叫做丙烯、丁烯。

低级烯烃的化学式及常温状态见表1-2-2。

三、液化石油气的质量要求
液化石油气的来源不同,其成分和含量也不相同,为了准确了解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和含量,通常采用色谱法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1980年原石油工业部颁发的液化石油气暂定质量指标规定为:液化石油气中C1
与C2
的含量不大于3%(体积分数,色谱法);
硫化氢含量不大于20mg/m3
(乙酸铅沉析法)。

GB11174—97液化石油气标准中提出的质量要求见表1-2-3。

表1-2-2几种低级烯烃的化学式及常温时的状态
表1-2-3液化石油气的质量要求
项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密度(15℃)/(kg/m3
)
报告
ZBE46001
蒸气压(37.8℃)/MP≤
1.38
GB6602
C5
及C6
以上组分含量(体积分数)/%≤
3.0
SY2081
残留物
SY7509
蒸发残留物/(mL/100mL) 报告
油渍观察值/mL
报告
铜片腐蚀/级≤
1
SY2083
总硫含量/(mg/m3
)≤
343
ZBE46002
游离水

目测
硫化物(如硫化氢)是液化石油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不但腐蚀设备和管道,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而且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要尽量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物除掉。

但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为了便于察觉其泄漏,又常用微量的甲硫醇(CH3
SH)、甲硫醚[(CH3
)]等硫化物作加臭剂。

水分也是液化石油气中的有害物质,除和硫化物共同对设备和管道起腐蚀作用外,在寒冷地区还容易结冰,造成管道和阀门堵塞,甚至破裂,因此,应尽量将其排除。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