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三邵瑞庆

合集下载

会计学原理(邵瑞庆第三版)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邵瑞庆第三版)第一章

会计准则 体系
企业会计 准则
应用指南
解释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存货准则
固定资产 准则
无形资产 准则
……
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职能 二、会计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
➢ 核算 ➢ 控制
会计的其他职能:基本职能的延伸
➢ 会计预测、会计决策 ➢ 会计预算、会计分析 ➢ 会计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1)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3.260 5:32: 1005: 32Mar-2126 -Mar- 21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5:32:1005: 32:10 05:32 Frida y, March 26, 2021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1.3.2 621.3. 2605: 32:10 05:32 :10M arch 26, 2021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点
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 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 货币量度具有综合性,可比较
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 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会计的观念
会计的用户观念
➢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能够满足其用户的需要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什么是会计 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第四节 会计学科与会计职业
第一节 什么是会计
一、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的特点 三、会计的观念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具 会计是一种提供经济活动信息的技艺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 会计是一个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决策的 信息系统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课件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课件

经营
采 人 生 购 力 产 资 源 管 理
市 场 营 销 与 售 后 服 务
利 润 形 成 与 分 配

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资金投入 资金循环和周转 资金退出
28
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经理人员 企业员工 监事会

现代公司的责权利划分:我国公司治理结
构具有四个组成部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 事会和执行机构

4
二、学习要求
– 阅读教材 – 加强练习 – 掌握与应用相关学习资源 – 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 – 完成其他学习任务
5
三、相关资源
(一)主选教材简介 陈少华.会计学原理(第二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8 陈少华.会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厦门大学 出版社.2005.9 (二)参考教材与书籍 吴水澎.会计学原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4 [美]穆利斯等著.马卫东等译.会计游戏The Accounting Game[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 会计制度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是财政部主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国内外 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刊物,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刊。现为月刊,每期 80页,采用国际流行的大16开本、彩色印制。

《财务与会计》
从千余种专业与综合性报刊文献中收集财会理论与实务的精粹,该刊在保 持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实用性与可读性,注重财会技术与业务知 识的介绍与探讨,回答和解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 企业演变 企业分类

18
1、企业

2023-会计学原理(邵瑞庆第三版)第二章

2023-会计学原理(邵瑞庆第三版)第二章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是为了保证经济业务 的合法合理,登记入账的会计记录正确、 完整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 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四、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 账簿中连续、完整与分门别类地记录和循 序地聚集计算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一种方 法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登记 账簿
编制财务 会计报告
经济业务 确认
本钱计算 财产清查
计量
记录
会计信息 报告
本章要点概览〔1〕
会计核算需要确定一定的假设条件来对会 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以及计量方 式和方法所作的设定。会计的根本假设包 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 计量等四项
本章要点概览〔2〕
会计核算需要确定基准,企业以权责发生 制为根底来进行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是 指收入和费用应按实际发生的期间进行认 定和归属,并与有关资产或债务一起记录 为该期间的经济业务,而不管与该项收入 和费用有关的现款是在什么期间收到或支 付
本章要点概览〔3〕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依据会计信息 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必须符合 一定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 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 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
第二节 会计根底〔4〕
权责发生制 但凡按收入实现原那么应属本期的收入工
程项目和按配比原那么应属本期的费用工 程项目,不管其是否已收到或支付现款, 也不管何时收到或支付现款,都应当作为 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 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
第二节 会计根底〔5〕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根底进行会计确 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学原理_第三版 课后答案_复旦大学出版社 (徐晔_张文贤_祁新娥_著)

会计学原理_第三版 课后答案_复旦大学出版社 (徐晔_张文贤_祁新娥_著)

会计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2.C3.A4.A5.D6.A7.D8.A9.A10.B二、判断题1..l入,实际付出现金时作为费用。

而权责发生制则是按照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来确认的,而不是以现金实际收付来确认的,所以两种制度计算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不同的。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D5.A6.C7.A8.D9.D10.B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ABD4.BCD5.ABDF6.AD7.ABCE8.ABCE9.ABCD10.ABCDE四、计算实务题123、帐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库存现金790短期借款4000应付帐款960实收资本0原材料8044银行存款975应收帐款2305盈余公积77000固定资产55500 4、56、应收帐款总分类帐××年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5 5 51823略期初余额出售产品,货款未收收回欠款(16000)20000借借(借)12000(28000)(8000)531本期发生额及余额(16000)(20000)(借)(8000) A单位:应收帐款明细分类帐2.AC 4.ABCD 6.BCE8.BCE10.ABE四、业务题(一)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生产成本——甲产品51000——乙产品49000制造费用900贷:原材料100900(2)借:生产成本61560制造费用11400贷:应付职工薪酬72960(3)借:制造费用1200贷:银行存款1200(4)预付租金时:借:预付账款4500贷:银行存款4500摊配本月负担的租金时:甲产品应分配职工薪酬:600×72.96=43776元乙产品应分配职工薪酬:400×72.964=29184元甲产品:51000+43776+10380=105156元乙产品:49000+29184+6920=85104元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05156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05156生产成本(1)100000(2)61560(7)17300(8)105156本期发生额178 860本期发生额105 156期末余额73704(二)首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600000贷:短期借款600000(2)借:固定资产800000贷:实收资本800000(3)借:固定资产20000贷:资本公积20000(4)借:应交税费8500贷:银行存款8500(5)借:银行存款70000贷:应收账款70000(6)借:预付账款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借:管理费用2000贷:预付账款用2000(7)借:银行存款292500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42500(8)借:在途物资——甲材料3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460贷:银行存款44460(9)借:生产成本——A产品6000贷:原材料6000(10)借:制造费用1200贷:原材料1200(11)借:制造费用800贷:库存现金800(12)借:库存现金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30000贷:库存现金30000或者直接编制如下分录:(编试算平衡表时用第一种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13)借:管理费用2200贷:银行存款2200(14)借:生产成本——B产品5000贷:原材料5000(15)借:销售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16)借:应收账款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17)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500(18)借:固定资产25000贷:应付账款25000(19)借:制造费用780贷:银行存款780(20)借:制造费用1800管理费用3200贷:累计折旧5000(21)借:财务费用980贷:应付利息980(22)借:应付股利34000贷:银行存款34000(23)借:生产成本——A产品13680——B产品11400制造费用9120贷:应付职工薪酬34200(24)借:资本公积60000贷:实收资本60000(25)借:生产成本——A产品8220——B产品5480贷:制造费用13700(26)借:库存商品——A产品27900贷:生产成本——A产品27900(27)借:营业外支出5400贷:银行存款5400(28)借:管理费用4200贷:库存现金4200(29)借:主营业务成本155000贷:库存商品155000(30)借:本年利润176480贷:主营业务成本155000销售费用1000管理费用11600营业税金及附加2500财务费用980营业外支出5400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00贷:本年利润300000(31)借:所得税3088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0880借:本年利润308800贷:所得税30880(33)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9264贷:盈余公积9264(34)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33350.4贷:应付股利33350.42、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略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A5.D6.A7.C8.D9.A10.D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多项选择题1.BE2.ABDE3.ABCD4.BCD5.ABE6.ABC7.BCDE8.CD9.ACD10.ABCE四、计算实务题1、(1)借:管理费用1500贷:坏账准备1500(2)借:坏账准备1300贷:应收账款-A企业1000-B企业300(3)借:管理费用1600贷:坏账准备1600(4)借:应收账款-B企业300贷:坏账准备300借:银行存款-B企业300贷:应收账款300(5)借:坏账准备750贷:管理费用7502、发出材料成本(1)先进先出法=120×11+(80×11+100×12+70×12.5)+(80×12.5+70×13)=6185(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11+(100×12+150×12.5+200×13+100×13.5)]÷(200+100+150+200+100)=12.3发出材料成本=12.3×520=63963、(1)X1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1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0(2)X2年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10000贷:管理费用10000(3)X3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8500贷:存货跌价准备85004、(1)直线法年折旧额=50000×(1-10%)/5=9000第一年,第二年折旧均为9000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000贷:累计折旧9000(2)年数总和法第一年:借:制造费用15000贷:累计折旧15000第二年:借:制造费用12000贷:累计折旧12000(3)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借:制造费用30000贷:累计折旧30000第二年:借:制造费用18000贷:累计折旧180005、(1)X1年1月2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50万贷:银行存款450万(2)X1年12月31日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万第9.10年折旧额:33554.43-200000*4%=25554.4325554.43/2=12777.22表2折旧计算表根据资料编制分录(1)借:无形资产—商标权150000贷:银行存款150000(2)借:无行资产—专利技术200000贷:实收资本200000(3)借:管理费用7000贷:累计摊销7000(4)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0贷:无行资产减值准备—商标权30000(5)(6)借:银行存款100000无行资产减值准备—商标权30000累计摊销50000贷:无行资产—商标权150000营业外收入30000(7)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5000—资本化支出70000贷:原材料50000应付职工薪酬20000银行存款15000(8)借:管理费用15000无行资产7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5000—资本化支出70000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6.D7.D8.B9.B10.A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多项选择题1.ACE2.ABE3.ABCDE4.AD5.ACDE6.ACDE7.ABCD8.BCDE四、计算实务题1、现金日记帐某年凭证编号摘要对方帐户收入支出余额月日514 7 12 18银付501现付501现付502现收501期初余额取现暂付差旅费差旅费报销收到赔款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300090015003004000700055005200610031现付503支付罚款营业外支出1000510030发生额合计及余额390028005100银行存款日记帐3、1.有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借:管理费用900贷:银行存款9002.有错误,可以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借:预付账款5400贷:银行存款5400 3.有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4.有错误,应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李海波《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李海波《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1.借:银行存款 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2. 借:应收账款 52650贷:主营业务收入 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650 3.借:主营业务成本 57000贷:库存商品 570004.借:销售费用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5.借:销售费用 1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406.借:银行存款 12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07.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贷:原材料 10001.借:银行存款 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贷:库存商品 350003. 借:销售费用 500贷:库存现金 5004.借:管理费用 300贷:银行存款 3005.借:财务费用 2200贷:银行存款 22006.借:营业外支出 500贷:银行存款 5007.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 %%%%%%%%%%%%%%%%%%%%%%%%1.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50300借:本年利润 38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35000销售费用 500管理费用 300财务费用 2200营业外支出 5002.12月份利润总额=50300-38500=11800元12月份应交所得税=11800*25%=2950元借:所得税费用 29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50借:本年利润 2950贷:所得税费用 29503.12月份净利润=11800-2950=8850元借:本年利润 885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8504. 8850*10%=88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85贷:盈余公积 885 5. 8850*15%=1327.50元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327.50 贷:盈余公积 1327.50 6. 8850*10%=885元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885贷:应付股利 885P137 习题六1.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实收资本 4000002. 借:固定资产 180000贷:实收资本 1800003.借:银行存款 50000贷:短期借款 500004. 借:银行存款 500000贷:长期借款 5000005. 借:短期借款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6.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累计折旧 30000贷:固定资产 15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3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营业外收入 10000 7.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累计折旧 10000贷:固定资产 3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8.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P138习题七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21900——B——直接材料 18100 贷:原材料 40000 2.借:制造费用 2000贷:原材料 20003.借:库存现金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4.借:应付职工薪酬 24000贷:库存现金 240005.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80贷:银行存款 1738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5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6.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贷:应付票据 46800 7.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600贷:库存现金 600借:原材料——乙材料 40600贷:材料采购——乙材料 406008.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新华厂 30009.借:应交税费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1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10000——B——直接人工 10000 制造费用 3000管理费用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00 11.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1400——B——直接人工 1400 制造费用 420管理费用 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3360 12.借:制造费用 2380管理费用 780贷:累计折旧 316013.借:制造费用 1400贷:银行存款 140014.制造费用=2000+3000+420+2380+1400=92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200/(10000+10000)=0.4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4600——B——制造费用4600 贷:制造费用 9200 15.A完工产品成本=21900+10000+1400+4600=37900元借:库存商品——A 379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37900(*A单位产品成本=37900/2000件=18.95元/件)16. 借:应收账款 131040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040 17.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贷:库存商品 8000018.借:销售费用 1100贷:库存现金 110019.借:财务费用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20. 借:管理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21.借:营业外支出 112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2022.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23.借:银行存款 2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0贷:原材料 1500(24)“管理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1000+140+780+1200=3120 “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112000“主营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合计=80000“销售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1100“财务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5000“营业外支出”借方发生额合计=1120“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300“其他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2000“其他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合计=1500借: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其他业务收入 2000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114300借:本年利润 91840贷:管理费用 3120主营业务成本 80000销售费用 1100财务费用 5000营业外支出 1120其他业务成本 1500利润总额=114300-91840=22460元(25)应交所得税=22460*25%=5615元借:所得税费用 561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615借:本年利润 5615贷:所得税费用 5615“本年利润”账户余额=22460-5615=16845元(即净利润)借:本年利润 1684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845(26)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6845*10%=1684.50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84.50贷:盈余公积 1684.50。

会计学原理第3章共16页word资料

会计学原理第3章共16页word资料

会计学原理主讲:李英贵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第二节设置账户第三节复式记账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P29)会计科目(A c c o u n t i n g s u b j e c t)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项目)。

会计科目可简称叫科目。

如:①把处于现钞状态的资产归为一类叫“现金”。

有关涉及现金的业务,就通过“现金”科目核算。

②把存在银行的款项归为一类叫“银行存款”。

有关涉及存款的业务,就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④把存于仓库的将用于产品生产的物资叫“原材料”。

有关涉及原材料的业务,就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

⑤企业的厂房、办公用房、机器、设备等都同时具有用于生产目的、使用时间长、不改变实物形态,价值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特点,故可归为一类反映,叫“固定资产”,有关涉及固定资产的业务,就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⑥企业采购了材料、固定资产等而尚未支付的款项是负债,把这种负债归为一类叫“应付账款”。

有关涉及这种负债的业务,就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保持会计指标的完整和统一。

2、适应国家经济管理要求及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会计科目的内涵要确切、讲究实用,统一编号。

一个科目只能反映一项内容。

4、会计科目的使用应具有连续性、稳定性。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经济内容分类(p158)(二)按隶书关系分类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关系举例:四、会计科目的名称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是在原已经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基础上制定的。

共设置会计科目85个,与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工、商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均有增减变动,会计科目名称表如下:(P46)《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名称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名称表(续表)会计科目分总账科目、子目和细目。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ppt课件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ppt课件
➢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成本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和 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
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成本类 科目主要包括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和 控制的具体项目,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 各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确定会计科目的意义
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 学的分类
可以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变为有规律的、容易识 别的经济信息,为其进一步转换为会计信息做好 准备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流动 资产类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
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


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
非流动 资产类
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
产、在建工程、与工程物资等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负债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承担并应偿还的 全部负债的状况。

流动负 债类
第四章 设置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设置账户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第一节 设置账户
一、会计科目 二、账户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邵瑞庆 第四章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概念与意义(P69) 会计科目的确定原则 (P70) 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编号(P74)

会计学原理_第二版_(邵瑞庆_杨家亲_张海霞_著)_立信会计出版社_课后答案2

会计学原理_第二版_(邵瑞庆_杨家亲_张海霞_著)_立信会计出版社_课后答案2

(6) 借:生产成本 7200
贷:原材料—B 材料 8800
贷:原材料—A 材料 1920
—C 材料 7200
—B 材料 5280
(2)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120000
(7) 借:原材料—C 材料 4800
—丙公司 17600
贷:银行存款
4800
贷:银行存款
137600
(3) 借:原材料—B 材料 44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 1600
—C 材料 24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9880
账户名称:原材料
200×年


凭证 编号
4
1
2
6
12
16
18
26
30
总分类账户
摘要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借或贷 余额
期初余额 车间领料 购料入库 购料入库 生产领料 购料入库 生产领料 购料入库
9200 1600
4800
9880


凭证 编号
摘要
明细分类账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借或贷 余额
4
1
3
12
4
30
期初余额 偿还前欠货款 购料款未付
本期合计
17600 17600
贷 平
1600 贷
1600 贷
17600 0
1600
1600
3.“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原材料总账
59040
25480
33920
A 材料明细账
2240
1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全部所有 者权益的状况。
按照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所有者权益 类科目主要包括
➢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和 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
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成本类 科目主要包括
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
产、在建工程、与工程物资等
负债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承担并应偿还的 全部负债的状况。

流动负 债类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 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 负债类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 款、专项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在会计账簿中设置 的账页户头。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或格式, 并能用来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 济业务,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 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可以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据以进行决策的
会计信息
会计科目的确定原则
体现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特点 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 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适应经济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和会计
理念更新的需求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简明适用并具有分类和编号
失、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会计要素、报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会计要素
报表项目
会计科目
资产
货币资金
存货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实收资本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学原理课程要求掌握)
编号
会计科目
1001 1002 1121 1122 1223 1221 1401 1403 1405 1601 1602 1606 1701 1901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三级明细科目 棉布 丝绸
会计科目的编号(1)
根据科目的内容与性质,分别对资产类、 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 和损益类科目以数字1、2、3、4、5、6为 起点进行编号
对总分类会计科目采用四位数编号方法。 其中,第一位数表示总分类科目所属的大 类类别,第二位数表示总分类科目所属的 小类类别,第三、四位数则表示总分类科 目在相应类别中所处的具体顺序。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2)
按照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 总分类科目
➢ 明细分类科目
例如
总分类科目 二级明细科目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 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
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取得收入和发生 费用的状况。
收入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损 (含利得)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类 费用类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
(含损失) 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
会计科目的分类(1)
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 资产类 ➢ 负债类 ➢ 所有者权益 ➢ 成本类 ➢ 损益类
资产类科目
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的状况 资ຫໍສະໝຸດ 类科目又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类科目和非
流动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
➢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 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编号
2241 2501
4001 4002 4101 4103 4104
5001 5101
6001 6051 6111 6301 6401 6402 6403 6601 6602 6603 6711 6801
所有者权益
成本类 损益类
会计科目
其他应付款 长期借款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和 控制的具体项目,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 各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确定会计科目的意义
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 学的分类
可以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变为有规律的、容易识 别的经济信息,为其进一步转换为会计信息做 好准备
可以为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 簿提供依据
会计科目的编号(2)
库存现金”科目的编号为“1001”
➢ 第一位的“1”表示该科目所属的大类类别 为资产类
➢ 第二位的“0”表示该科目所属的小类类别 为货币资金类
➢ 第三、四位的“01” 表示该科目系反映货 币资金内容的第1个会计科目
编号为1002的“银行存款”科目则属于 反映货币资金内容的第2个会计科目。
2101 2201 2202 2203 2211 2221 2231 2232
资产类 负债类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溢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二、账户
账户的概念与意义
➢ 账户的概念 ➢ 账户的意义
账户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 账户的基本结构 ➢ 账户的内容
账户的意义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在会计账簿中设置的账 页户头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企业运用所设置的账户,可以对发生的经济业
务在会计账簿中进行系统的登记,从而将经济 业务所涉及的分散且缺乏有机联系的原始数据, 转化为较为集中的具有一定层次和联系的会计 数据,以有利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提供真实、 可靠与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四章 设置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设置账户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第一节 设置账户
一、会计科目 二、账户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概念与意义(P69) 会计科目的确定原则 (P70) 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编号(P74)
非流动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
➢ 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等科目
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全部资产的状况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流动 资产类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
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


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
非流动 资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