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发电机是生产、生活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2.了解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知道发电机的功能及组成部分,能使模型发电机发电。

4.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5.从法拉第的发现到发电机制造的事实中,感受发现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器材准备

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直导线,连接导线,开关,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小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1.此实验叫什么实验?奥斯特实验。

2.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话,然后说一说自己想了解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认识发电机

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

课本图17-15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机会,体验操作发电机的乐趣,每组选用两台模型发电机,一台作为电动机用,另一台作为发电机用(输出端接小灯泡),两机的转轴之间用塑胶管对接起来,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就能看见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发出电来了。

说明:(1)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可逆的,即对它通电能转动,使它转动则能发电。(2)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相似,线圈简化也与电动机—样可以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

探究点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在上述猜想与线圈简化为导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由学生选取器材,组装实验,每组给出如下器材: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2-3块、矩形线圈(10匝左右)、直

导线1-2根、连接导线2根、开关1只、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学生把实验装置好。

实验目的: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让学生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书上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播放课件:磁生电

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

实验步骤

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另外: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

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演示17-16所示实验。

1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4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5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

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者静止时却不能呢?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