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及二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战争及⼆战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榜题名。
决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跃龙门【知识梳理】⼀、识记:1、九⼀⼋事变1931年9⽉18⽇,⽇本发动,中国开始了14年的抗战。
东北⼈民和未撤⾛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了。
2、七七事变1937年7⽉7⽇,⽇军发动,⼜称七七事变,侵华规模扩⼤。
3、⼋路军、新四军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共领导的⼯农红军和南⽅各省的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奔赴抗⽇战场。
4、⾎战台⼉庄和百团⼤战及其对中国抗战的作⽤(1)台⼉庄战役1938年春,⽇军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战台⼉庄,取得抗战以来的。
(2)百团⼤战为了粉碎⽇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1940年8⽉,⼋路军在指挥下,组织⼀百多个团,在华北向⽇军发动⼤规模攻击,破坏敌⼈的交通线,摧毁⽇伪军的据点。
百团⼤战是抗⽇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军的战役。
5、“⽂⼣⼤⽕”的时间和地点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执⾏“焦⼟抗战”的⽅针,于1938年11⽉12⽇放⽕焚烧长沙城,造成了空前浩劫。
6、⽇军在湖南的暴⾏举例(1):⽇军以益阳南县⼚窖为中⼼,⽅圆约百公⾥的地区,疯狂屠杀3万多中国⼈。
⾄今在永固垸留有“千⼈坑”,⾣港留下“千⼈坟”。
(2):⽇军在常德地区撒下⼤量的⿏疫杆菌,发动了惨⽆⼈道的细菌战。
7、抗战时期发⽣在湖南的重⼤战役(1)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1941年9⽉、1941年12⽉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均取得抗⽇的胜利。
(2)常德会战:1943年11⽉,⽇军进攻“川黔咽喉”常德,中国官兵浴⾎保卫。
8、芷江洽降1945年8⽉15⽇,⽇本宣布⽆条件投降,蒋介⽯电令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代表到芷江商谈投降事宜。
为中国战区的对⽇受降和在南京举⾏受降仪式做了必要的准备。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 - 日本在中国北平(今北京)发动卢沟桥事变,导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 - 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战斗。
1938年1月28日 - 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成功阻击日本侵略军,减缓了日本侵华势头。
1939年7月7日 - 日本占领山西终南山地区,发动终南山战役。
1940年10月 -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任务的决议》,提出了“全力抗战,全面建设”的口号。
1941年7月7日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四周年的抗日宣言发表,号召全国抗战。
1942年6月15日 - 列宁格勒战役结束,苏联红军成功挫败德国入侵,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战胜日本侵略的信心。
1943年11月26日 - 德国占领意大利境内,意大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同盟的国家,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形势压力。
1944年10月20日 - 西北战场王牌李宗仁率领国民党顶峰部队成功攻占皮山,西北地区形势好转。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年9月3日 - 中国代表团在日本东京湾横滨签署《日本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结束。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双十协定,结束国共内战,重启国家统一进程。
1947年4月22日 - 荣昌战役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反击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1948年12月1日 -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改变了战局格局。
1949年10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启。
以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记录了该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时刻。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正义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持久的斗争,中国最终战胜了日本,并在战后成立了新中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时间轴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国耻日:9月18日)1、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借机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2、国民党政府的态度: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态度: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官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共中央发表抗日宣言,并建立抗日游击队;3、结果:不到半年东北3省沦陷。
日本扶植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4、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又称“双十二事变”)2、目的:逼蒋抗日3、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共派周恩来到西安进行调解)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悍然进攻对卢沟桥和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国民党中央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由此,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3、红军改编: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二、淞沪会战和南京大屠杀:1、背景: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重要战役:①宝山保卫战: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最新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时间轴

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时间轴
八上第四单元历史框架+时间轴整理
八2 陈潇然
伟大的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的开始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
1931.9.18 1936.12.12 1937.7.7 1937.12 1938年春 1940.8
–––––––––––––––––––––––––––––––––––––––––––––––––––––––––––––––––––––––––––––––––––––––––––––––––––––––––––––––––––––––––––––––––––––
九一八事变西安政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地点:沈阳地点:西安(七七事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政策:攘外必先安内人:张学良,杨虎城地点:北平西南地点:台儿庄地点:华北(沦陷区)
(蒋介石不抵抗方针)结果:和平解决的卢沟桥领导人:李宗仁领导人:彭德怀
结果:东北沦陷目的:逼蒋联共抗日影响(标志):结果:胜利意义:书p99
抗日义勇军意义:书p89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意义:书p98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仅供学习交流
徐悲鸿马《愚公移山》
侯德榜“侯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仅供学习交流。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国共解放战争(又称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确立人民民主政权。
以下是该战争及重大战役的时间表:
1. 1927年4月- 1927年12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爆发。
2. 1927年12月- 193年: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领导的红军进行长征,到达陕北地区。
3.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对抗日斗争展开。
4.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展开全面抗战。
5. 1945年8月15日-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6. 1947年11月- 1948年4月:徐州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激烈战斗。
7. 1948年6月- 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今北京)与天津地区消灭国民党军队。
8. 1949年4月- 1949年10月:解放南京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国共双方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些战役和时间都是我国国共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节点,其中前期以对抗日本侵略为主,后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1919年—1949年大事记

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1919年—1949年大事记考研政治史纲要谨记时间线,把握历史大事。
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整理分享史纲时间轴,下面看一看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主要矛盾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整理

军从此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性质)
(德军出动了飞机、飞艇,使用毒气弹)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赛问题上的矛盾)
题上的矛盾)
、波、捷
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亚相继加入)
),声明坚持对日作战,明确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英国→英吉利海峡→法国西北诺曼底(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
,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线兵临柏林城下
神;《波茨坦公告》.中美英.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关于抗日战争的时间轴

关于抗日战争的时间轴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
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1月):日本表面上调整对华政策,军事进攻重心转向共产党的根据地;国民党政府不断对共产党军队制造摩擦,期间发生了皖南事变。
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1月-1945年8月):解放区开始进行局部反攻;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反攻命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了中国人民经过持久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客观依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
《论持久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这篇伟大著作,有力地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谬论,为抗战胜利指明了具体道路,坚定了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喻为“犬牙交错”的战争。
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错”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
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错”这一成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了必胜信心。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指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次侵略行动。
日本
军队炸毁了沈阳的南满铁路,并将其归咎于中国军队的袭击。
这一事
件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日本占领的华北地区,企图
进一步扩大其在华势力,派兵对中国抗日军队进行围剿。
在卢沟桥附近,日本军队偷袭了中国抗日军队,引发了全面战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惨重的一次事件。
日军在占领南
京后,对该城市内的无辜居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导致
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亡,成为战争中的悲剧。
1938年10月25日:淞沪会战开始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地区的一场重要战役。
中日两军
在上海展开激烈交战,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尽管最终中
国军队不敌日本侵略者,但这场战役显示了中国民众坚决抗战的意志。
1939年8月13日: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中国军队发动了全面进攻,对日本占领区内的日军进行大规模的攻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并为后来的反攻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40年10月14日: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是中、日两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一次重要会谈。
中国国共两党和代表日本政府的谈判代表在重庆进行会谈,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然而,由于日本方面的不诚意,谈判最终破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进而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相结合。
这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逐渐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在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结束。
这是中国与盟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宣告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精简地概括了这场持续8年的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经历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抵抗,损失惨重却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历史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