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_1

黄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黄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多年生草本。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能。
主治泻痢、黄疸、消渴、心火亢盛、痈肿疔疮等症。
主产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形态特征】株高20~30厘米。
根茎短粗,倒鸡爪形,黄褐色。
叶基生,3全裂,有长柄。
,裂片羽状深裂。
聚伞花序顶生,花5~8朵,黄色。
瞢荚果.种子7~8粒,长卵形.褐色。
花期2~4月,果期3~6月。
【生长环境】黄连喜凉爽湿润和荫蔽的环境。
忌高温和干旱,耐寒,在海拔1400~170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10℃左右,降雨量在1300~1700毫米,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50%以上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喜肥,土壤上层为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土,下层为保水、保肥较强的微酸性壤土或黏壤土适宜栽培。
忌强光直射,忌连作。
【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每667平方米施厩肥或土杂肥4000千克,整平耙细,做宽120~140厘米、高15厘米的畦,畦面呈瓦背形。
并开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选4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作种用,在5月上旬当果实由绿变黄,种子变黄绿色时及时采收,将果序摘下装入布袋,在室内堆放2天即可脱粒。
种子在0~5℃低温下经1~3个月完成生理后熟后才能发芽,将脱粒后的种子用冷水选种,沥干的种子与5倍的细湿河沙和干净的腐殖质土拌匀,放在室外树阴下穴内,种子摊开厚1~2厘米,上面盖约3厘米的湿沙,加盖并留气孔,经常检查,防止发霉。
10~11月用经过贮藏的种子播种。
用种子体积20~30倍的细腐殖质土与种子拌匀,撒播于畦面,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贴,盖薄细土。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5~3千克。
播后搭80厘米的矮棚或170厘米的高棚遮阴,保持荫蔽度80%以上。
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按株距1厘米间苗,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千克或尿素3千克;第二年3~4月追施1次人畜粪水或腐熟厩肥、草木灰等混合肥。
黄连种植技术与种植技术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种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土壤选择:黄连适合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如壤土或砂壤土。
2. 种子处理:将黄连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备用。
3. 播种时间:黄连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播种时间为 3-4 月份,秋季播种时间为 9-10 月份。
4.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 田间管理:黄连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施肥和浇水,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6. 病虫害防治:黄连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黄连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如果您没有相关经验,建议先进行学习和实践。
同时,黄连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黄连种植技术

黄连种植技术1. 选地整地育苗地,在主产区四川省试行在低山阴坡或半阴坡进行育苗,高山栽培的方法,可提前育出壮苗。
如选用生荒地,于播前清除灌木杂草,堆积焚烧作基肥。
然后,翻耕20厘米,整平整细作高畦育苗;若选用熟地,于翻土前每亩施入厩肥及土杂肥5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后,整细耙牛作1.3米宽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深17-2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随即播种。
栽植地,可选用生荒地、林间、熟地栽培。
(1)生荒地栽连:地势选早晚有斜射光、稍具斜坡的山地或平坦地。
栽前要进行砍山、翻地作畦、铺土等工序。
①砍山,地选后,于头年的秋季,或当年的春季,将灌木杂草砍尽。
除选留搭棚架材料外,将其余的残枝落叶堆集烧毁作基肥。
②翻地作畦,深翻土地20厘米,然后除尽树根、石块和草根,整平耙细作畦。
畦宽视棚桩横距而定。
每畦间沟宽40厘米,深15厘米。
畦长以10-15米为宜。
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排水。
③铺土,将挖起的腐殖质土和落叶混合铺于畦面上,厚15-20厘米。
(2)熟地栽连:地选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千克,翻耕深2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后按上述规格开畦栽种。
(3)林间栽连:选土层深厚、肥沃、荫蔽良好的阔叶混交林,砍去过密的树枝,保持林间荫蔽度70%左右,依其自然地形开畦栽培。
2.搭棚棚校长2.2米,可采用较粗的树干或水泥预制行条。
顺杆用长4米、径粗10厘米左右的树枝或毛竹。
横杆用长2.3米,径粗6-7厘米的树枝或竹杆。
遮盖物和四周的篱笆可用长1.3米的树枝或小竹杆编制而成。
然后,将椰桩或水泥行条理入土内探50厘米,使地面上部桩高有1.7米左右。
桩栽好后,将顺杆用铁丝牢固地捆在桩柱上,再将横杆捆在顺杆上。
然后,在其上面均匀地铺盖遮盖物,使棚内荫蔽度达60-70%。
最后,将围篱、棚栏、棚门装好,以防兽害、风吹和日晒。
2. 栽种一般可于早春2-3月解冻后、夏季5-6月和秋季9-10月移栽。
以采用3年生连苗移栽成活率最高。
种植黄连的方法

种植黄连的方法一、育苗1.采种与保存。
栽种2~4年的黄连均开花结果,采收季节为每年夏季,采收时将种子柄轻轻采摘装入布口袋里,阴干,除去壳和杂物即得到纯净的黄连种子。
种子休眠保存期一般采取泥沙拌储。
用1kg黄连种子拌入3kg干湿适度泥沙中,再用透气布口袋装封好放在阴凉通风处,随时检查,以手捏成团、手松散得开为宜,发现沙种过干应喷洒少量清水保湿,等秋冬季再播种下地。
2.整地与做架。
黄连育苗地应选土质肥沃的生荒地,除去树根杂草,用锄头浅挖深度10cm,以1.5m沟排沟开箱,将土壤整细整平。
搭遮阳棚顺着箱地中间每隔2米打一根木桩.木桩长约2.2m.顶端做成“Y”型便于搭放竹、木横条枝丫遮阳。
3.播种与遮阳。
播种时间在深秋初冬为宜.每亩地用纯种子约0.5kg,计泥沙种为2kg均匀撒播,然后用树枝盖在上面防日晒和雨淋,又可保湿防旱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壮苗齐。
每亩苗圃地出苗10万株,可移栽生产面积3~4亩。
4.施肥与防病。
苗期精管很关键,播下的种子在初去气温回升时开始萌芽生长,检查发现60%以上种子已发芽变绿色时就应揭开覆盖物,随即将枝丫均匀地搭放在遮阳架上,接着清除苗箱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
等黄连苗长到4叶以上就可以增施苗肥,每亩用尿素0.5-lkg,干撒或加水喷施均可,春夏秋冬各施一次。
撒施草木灰可以预防白粉病,每亩可施50kg施后用竹、树丫轻轻将叶面上的草木灰扫落,以免烧苗。
如果苗发生了白霉病和白粉病,可每亩撒生石灰1kg也可以选用多菌灵25%可湿性粉剂兑成500倍液喷洒,也可交换使用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汹,每隔5~10天一次,连喷2-3次效果良好。
二、栽培黄连生长于海拔900~1500m地带.喜阴少阳,需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栽后4~5年可收获。
1.选栽壮苗。
黄连秧苗可自己培育也可购买,一般选1~1.5年生的无病嫩苗、壮苗移栽最佳,产量最好,苗龄两年以上为老苗弱苗,栽后产量较低,不宜选用。
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

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黄连是一种在高寒地区生长的药用植物,又叫做味连、川连、鸡爪连,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被广泛药用。
现在随着黄连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大面积的人工种植了,那么今天专业人士就来介绍一下黄连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一、生长习性黄连喜欢在高寒高海拔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其生长期是比较长的,一般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才。
适宜其生长的地区海拔在1400米到1700米之间,黄连植株在8摄氏度到34摄氏度都可以正常生长。
在8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黄连会进入休眠。
二、种植方法1、土地要求:黄连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种植,并且土壤要蓬松,排水性要好。
另外选择的地块阳光不要过强。
因为黄连一般种植在山地,所以在栽种之前要进行熏土,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土层翻起10公分,将土中的石块,树木残枝等扔掉,再将枯叶枯草与没有杂物的表层土壤混合,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熏土完成后,再翻地一次,深度在15公分左右。
再在每亩地使用4吨的农家肥。
2、播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连种子的休眠特点。
黄连种子在4摄氏度的温度下,在湿沙中放置半年时间,就可以解除黄连的休眠期,并且发芽率也能得到保证。
种子的储藏条件对于种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干燥、常温的条件是不利于种子的储藏的,一般要保持其储藏温度在1摄氏度左右,并维持一定的湿度。
如果播种条件具备,可以采取即收即播的方式,如果是经过储藏的种子一般在11月份播种,播种时要将种子和过筛的腐殖土混合均匀,不要直接撒在土壤中,播种之后覆盖一层细土并轻轻压实。
如果种植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则需要盖些草以维持土地水分。
3、移栽:移栽要在阳光不强的时间进行。
可以在雨后晴天亦或是阴天,将健壮的秧苗连根挖出,将根部长度剪枝2至3公分,然后按照行距10公分,株距10公分的距离进行栽种。
这里要注意一点,当天挖出的苗最好当天栽完,如果有剩余,则应该选择阴湿的地方摊开放置,在第二天移栽的时候,用生根粉先进行适当浸泡,可以显著提升秧苗的成活率。
黄连的种植技术

黄连的种植技术一、生长环境黄连是一种高海拔阴生植物,适合山区冷凉、多雨地区。
(1)温度,喜高寒冷凉气候,在8—32℃间能生长,适宜温度为15~22℃,低于6℃或高于32℃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
在—8一—2℃的温度条件下可越冬。
(2)水分,黄连是湿生植物,喜湿润,不耐干旱。
在幼苗期和移栽期如表层土壤干旱,影响生长,降低成活率。
生长期间要求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
虽喜湿润,但土壤湿度太大或积水时,通气不良,易染病,影响根系正常生长,使根茎变黑,甚至死亡。
(3)光照,黄连为阴性植物,喜弱光和散射光,怕强光照射,幼苗期遇强光易灼伤致死。
但过于荫蔽,叶片疯长,地下根茎产量低。
黄连随着苗龄增加对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生产上一般搭棚栽或利用自然树调节光照,做到7阴3阳的散射光。
随着苗龄增加逐渐增加光照。
(4)地势和土肥,本地栽培在700—1500米范围内,在低海拔山区栽黄连气温高,生长快,枝繁叶茂,根茎不充实,品质差,易染病。
黄连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透气良好、表层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适宜,重壤土和沙壤土也可以。
粗沙土和粘重土不宜栽黄连。
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
忌连作。
种过黄连的土地经过2~3年轮作后可继续栽连。
否则产量低,病害严重。
黄连喜肥,基肥和追肥以农家肥为主。
速效性有机肥和化肥用作春季和种子采收后追肥。
氮肥对催苗作用大,磷钾肥对提高结实率和根茎充实有很大作用。
二、定植管理按照“7阴3阳”的该子光照需求或搭棚或遮阳网或套种,拉选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沙壤土生荒地或种过庄稼的熟地。
精耕细作理好定植畦面,然后移栽。
每年2~3月、5—6月、9—10月间均可移栽定植。
以在3~5月间移栽三年生黄连苗成活率高,生长也快。
选阴天或雨后随起随栽,移栽的连苗应具有4片以上的真叶,株高在6厘米以上。
连根拔起连苗,100株一捆剪去过长须根,留约2—3厘米长,洗净泥土,放篮子内。
每亩载8—12万苗。
载后要及时中耕除草,近XX年的生产本地药农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除草技术,保证了低成本,无公害化。
种植黄连如何育苗

起苗
在移栽前一周左右,将黄连幼苗挖起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幼苗进 行移栽。
移栽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移栽密 度,一般每亩种植5万株左右。
栽种方法
将黄连幼苗按照规定的行距和株距栽 种在苗床上,然后覆土、浇水,保持 土壤湿润。
定植后的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黄连 争夺养分。
注意防治黄连的病虫害,如根腐病、 叶斑病等,一般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土壤选择
土壤质地
选择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
土壤酸碱度
黄连适宜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中,pH值最好为5.5-6.5。
苗床搭建
整地
将选好的土地深翻,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 然后整平。
制作苗床
制作宽度约为1.2-1.5米的苗床,长度根据地形 和实际需要而定。
覆盖薄膜
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真菌性病害
黄连斑点病
该病主要危害黄连叶片,造成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应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叶并喷洒百菌清等杀菌剂。
黄连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黄连叶片,造成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的锈斑,应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叶并喷洒三唑酮等杀菌剂。
虫害防治
蚜虫
蚜虫会吸取黄连嫩叶和花蕾的汁液,造 成叶片卷曲、萎缩,应定期检查并及时 清除。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黄连病虫害,如立枯病、根 腐病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结合的方法。
03 苗期病虫害防治
生理性病害
干旱
幼苗期长时间干旱会导致黄连生长受阻,叶片枯黄,应及时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涝害
连续阴雨天或排水不畅会导致黄连根部水分过多,影响生长,应 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通透。
黄连栽培技术

黄连栽培技术回答黄连适合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力强的地块种植,播种前挖130厘米宽的畦,将贮藏的种子拌20-30倍腐殖质土,均匀撒在畦面,然后撒一些牛粪粉或草木灰,当苗子长出3片叶时,结合除草进行追肥,出苗第二年春进行移栽,按行株距10厘米,深3-5厘米移栽即可,后期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一、选地选择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力强、通透性能良好的地块种植黄连。
二、播种与移栽1、挖130厘米宽的畦、间隔的沟宽30厘米,畦面平整、呈弓背形。
将贮藏的种子拌好20-30倍腐殖质土、均匀撒在畦面,再撒一些牛粪粉或草木灰作为基肥。
当苗子长出3片叶时,可结合除草追施清粪水或1:1000:尿素液。
2、出苗第二年春移栽,移栽前清除土壤表面的残枝、落叶、石块等,林内竹根、小树根以及茅草根也要清除干净,按行株距10厘米,深3-5厘米移栽即可。
三、田间管理1、发根一个月后亩施硫酸铵7.5-10千克,10-11月份每亩施腐熟牛马粪30000-37500千克,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再撒一层薄熏土,以后每年春秋各施肥培土一次。
春季每亩施硫酸铵112.5-150千克或人粪尿或腐殖质上15000-22500千克,冬肥每亩施37500-60000千克腐熟牛马粪或饼肥过磷酸钙、石灰等,冬肥施后都要培熏土。
3-4年后少施氮肥或不施氮肥,以磷、钾肥为主,注意收获前不能追肥。
2、畦面保持无杂草,做到除早除小;夏季要勤浇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
3、白粉病多发生在新种的黄连上,先起雪白色粉,后呈水浸状,叶子逐渐变成红暗褐色。
发病后可先浇一些猪粪水,增加营养、使苗返青,再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防治;可用磷化锌和玉米粉按1:20拌成毒饵撒于田间或鼠洞内防鼠。
四、采收黄连种植五年后即可收获。
开挖时,要整株挖出,再抖掉泥沙、剪掉须根,将须根和叶子晒干,可以给家畜吃,增强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的种植技术
黄连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
想要成功种植黄连,下面是一些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1. 形成土壤:首先,需选用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来种植黄连。
黄连是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所以需要调整土壤酸碱度至 PH 值为 4.5 至 5。
2. 种植时间:黄连的种植时间最好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这个时期是植株萌发的最佳时间。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内陆地区做好灌溉准备工作,以保证黄连的生长和发育。
3. 播种方法:在黄连种植区内,需要先进行耕种和整地。
将种子洗净、阴干,然后在沙土中拌匀后,播放到土壤表层。
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淹死种子。
4. 管理技术:在种植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杂草,定期浇灌,进行人工光照,同时要注意黄连的养分摄取。
加强人工控制,再 5 月上旬就可以收割了。
总之,黄连的种植需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相信您可以成功种植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