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解放色彩曲

合集下载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课件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课件

说说《军队进行曲》的节 拍是怎样的? 二拍子,强拍在第一拍上
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时,你 听到音乐后的感受是什么?
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激昂
把刚才分析的《军 队进行曲》的特点 合在一起,就是进 行曲的特点,导出 进行曲。
欣赏《咱当兵的人》; 《打靶归来》; 《我是一个兵》。作者档案




中文名:郑律成 别名:郑富恩 性别:男 生卒年月:(1918—1976) 籍贯:朝鲜 国籍:中国 爱好:钢琴、小提琴 职业:音乐家、作曲家 毕业院校:朝鲜革命干部学校、 鲁迅艺术学校、中国人民抗日 大学 代表作品:《延安颂》、《八 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志 愿军进行曲》、《延水谣》、 《娄山关》、《我们多幸福》、 歌剧《望夫云》等等。 作品类型及数量:创作有歌曲、 大合唱、歌剧、电影音乐等300 余首(部)。
中国人民解放 军进行曲
歌曲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 行曲》,创作于1939年冬。 《八路军进行 曲》是《八路军大合唱》其中之一。 1950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 , 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军歌》。 1988年7月25日 ,中央军事委 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定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第七讲 马尔库塞的概要

第七讲   马尔库塞的概要

发达的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而是 技术所产生的强大的生产率和破坏率,富有 和贫穷,在不合理统治之下的合理性和非合 理性之间的矛盾。由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这 种不合理中存在着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却 足以遮蔽人们的视野而使人们忽视其中的不 合理性,它使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罩上 了一层合理的、非人为的技术理性的错觉。
只存在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
马尔库塞从“历史是人的产物”的命题出发,认为人处 于历史之中因而也就能认识自己的产物——历史。自然界则 是外在的东西。人们从自然界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某些 东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人们的实践只能是相对的。 因此,只存在作为人类实践结果的社会、历史的辩证法,而 没有自然辩证法。 马尔库塞对自然辩证法的攻击必然涉及到他对马克思主义 的总评价。他从存在主义、现象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 一种“历史性理论”。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证主 义的实践理论,即一种历史理论,因为历史就是“直接的实 践”。
(二)早期马尔库塞马克思观的“新发现”
首先,马尔库塞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他认为,只 有“批判理论”才应成为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应成为一种“历史性” 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被说成一种意识领域内的革命。 再次,马尔库塞断言,“人的本质的确定”才是“马克思 理论的本来基础”。 最后,马尔库塞将共产主义解释成“一种新形式的个人主 义”。
(二)第二阶段(1933—1941)—转向社会批判理论
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 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
马尔库塞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开始从他的 主观辩证法转向“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941年《理性与革命》的出版,他从黑格尔哲学中找到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真正出生地和秘密”。他在马克思和黑格 尔的关系上只看到了某些同一性,而忽视了本质差别性,从而 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其结果是把黑格尔的社会理论 学说和马克思的“社会学说”等同起来,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 其他思想来源和马克思所讲的革命性变革的思想。于是,马克 思主义就被解释为黑格尔哲学的简单延续。

第一讲:物理与艺术(引言)

第一讲:物理与艺术(引言)

“科学无不幻想,而艺术也无不真实。
纳博科夫(V. Nabokov ,小说家,1899-1977)
三、人与自然
“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 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 图用他的某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 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哲 学家和物理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 的方式去做。各人都把世界体系极其构 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 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 找到的安静和安宁。”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因我们脑中已 有的心理现象的影响而产生偏差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只有艺 术家” ——贡布里希(E.H. Gombrich,1909-1993)
《画家与模特儿》毕加索
( Pablo Picasso 1932)
三、人与自然
艺术殿堂=主观
物理世界=客观
经典物理学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描述(物体的运动 和受力) 随着量子时代(20世纪)物理学变得主观化? 经典物理的疑难—— 紫外灾难;光电效应…….
在追求真理和美的活动中,要永远保持孩子般的 好奇心。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二、图像与语言
爱因斯坦语录:
“我的智力发展得比较晚,结果直到长成之后我才开始 对空间和时间感到好奇和疑惑,而这些东西在孩提时就 应该已经想过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和光一起跑,我将看到什么?”
但是, 两者均面对同一个自然,均是人类尝试认知真理的手段。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 高更(Paul Gauguin,1897)
科学的基本问题: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生命是怎
样起源的?人类的未来会怎样?
一、艺术与物理的关系 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 起人们意识中情感的共鸣。 情感越珍贵 唤起越强烈 反响越普遍 艺术越优秀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 字取代图像。 (逐渐制约人的创造力)

第七讲 小调

第七讲 小调

剪靛花调(剪剪花、靛开花)
特点: 具有欢快、喜悦的情绪。 对中国戏曲、说唱音乐影响较大。
鲜花调(茉莉花调)
特点: 流传广、影响大,遍及中国南北。 变体多,常用于民间歌舞、说唱和戏曲(地秧歌、 花灯调、马灯调)。 最基本的旋律形态流传于江苏、浙江、安徽一带。 旋法以曲折级进为主、小跳很少,属典型的南方 色彩 特点。
绣荷包调
汉族各个地区很常见。 内容:爱情生活,少女为情人绣荷包。 曲调:优美抒情,节奏轻快活泼,各地不 同。(四川的高亢、云南的委婉、山西两 者皆有)
对花调 流传于河北、陕西和东北。 以对歌的形式问答,对唱花名。从正月唱 到十二月。 有正对花、反对花。 曲调欢快流畅,节奏工整。四句构成。衬 词较多,有扩充结构的功能。
必须掌握的《曲目》: 《解放区十唱》、《翻身五更》、《茉莉花》、 《无锡景》、《小看戏》(剪靛花)、《瞧情 郎》、《王大娘钉缸》、《花蛤蟆》、《凤阳花 鼓》、《紫竹调》、《孟姜女》、《绣荷包》、 《献花》、《斑鸠调》、《丢戒指》 (剪靛花)、 《石榴青》、《走西口》、《十大姐》、《小白 菜》、《尕老汉》、《丢丢铜仔》。
银纽丝调(银绞丝) 流传年代较长,流传于华北、浙江和其他南方地 区。 内容大多是亲家母之间的抱怨和闲言碎语一类 (探亲家、骂亲家、探亲顶嘴)。 曲调语言性强,旋律通俗明快。长于叙事。风趣。 常被说唱、戏曲采用(单弦、河南曲子、四川清 音、沪剧、锡剧)。
无锡景调
流行于华北、江南、苏皖一带。 音乐曲折委婉、清丽流畅。 流传于北方的偏重于叙事、南方的偏重于 抒情。

(三)小调的种类:吟唱调、谣曲、时调。 1、吟唱调: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吟诵调 2、谣 曲: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嬉游歌。 3、时 调:经常用于商业性卖唱的小调。 时调影响较大的有: 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茉莉 花调) 银纽丝调、无锡景调、绣荷包调、对 花调、紫竹调

第七讲 现当代诗歌

第七讲 现当代诗歌

三、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 年天安门诗歌运动 基本内容:怀念总理,揭露和批判“四人帮” 基本内容:怀念总理,揭露和批判“四人帮”, 控诉封建专制主义,显示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控诉封建专制主义,显示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四、新时期 (1)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抒真情,表达人民 )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抒真情, 心声,体现觉醒意识。 心声,体现觉醒意识。 思考十年动乱, (2)朦胧诗 。思考十年动乱,采用心灵独白 ) 方式,采用曲折的象征、 方式,采用曲折的象征、暗示和隐喻等方式来 揭示时代悲剧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揭示时代悲剧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二)哲学沉思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 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 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生与道德 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 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 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 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互相关联的。 互相关联的。
十月三日
• 第一节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 一个框架中, 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 匀称的风物素描 。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

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

智慧树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 章节答案参考(本人经过初步整理材料筛选的,本人经过初步整理材料筛选的,未经过精加工。

未经过精加工。

未经过精加工。

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若材料整理有误,谅解,谢谢合作若材料整理有误,谅解,谢谢合作) )第一讲:音乐的史纲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七个阶段、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七个阶段4、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中世纪时期5、一部出现在、一部出现在 1607 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6、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意大利7、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8、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维也纳9、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 19 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 10、本集课程视频的、本集课程视频的 4 分 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 于 20 世纪世纪11、本集课程、本集课程 视频的视频的 4 分 41 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12、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 ,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相同的相同的13、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人声曲形式为主、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人声曲形式为主14、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15、圣咏是单声音乐形态、圣咏是单声音乐形态16、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拉丁文、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拉丁文17、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18、《尤丽迪茜》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尤丽迪茜》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19、古典主义音乐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 1945 年21、本集课程视频的、本集课程视频的 4 分 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魏

第七讲魏、晋、南北朝的绘画黄巾起义结束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豪强武装镇压了黄巾军,冲破中央集权的外壳,形成了军阀豪强割据纷争与疯狂混战的局面。

向来是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遭到毁灭性破坏,户口十不存一。

继起的三国鼎立,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时期,汉魏之战,目的都在争取本集团靠武力恢复统一,赢得对全国的统治权。

曹氏家族建立起来的魏曹不久即被司马氏所篡夺,经历了西晋与东晋。

司马炎灭蜀(公元263年)建晋(公元265年),接着灭吴(公元280年)。

晋武帝时,全国以黄河领域为中心,基本完成了统一。

与此同时,边地游牧部族,亦在相互冲突中互相兼并;晋初,南北朝分别统一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由于晋采取分封子弟为王,以郡为国的制度,在司马炎死后,开始了长达15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导致北方各游牧部族推翻西晋政权的长期大变乱。

从3世纪初至7世纪初,经历了大约三四百年的分裂,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曹操的《蒿里行》曾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描写中原所见,可见兵连祸接,灾难之深重。

在南方,流亡到江南的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建立了东晋政权。

公元420年,军阀刘裕更晋建宋,之后,军阀仿效刘裕,走马灯般相继更替建立了齐、梁、陈。

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

南朝盛行士族门阀制度,各大家族严格按等级享有不同特权。

他们有家学渊源文化素养,生活豪华奢侈。

江南地区,因北人南迁,文化南北融会,经过2百余年的发展,长江流域从地旷人稀,水耨(nou)火种的落后状态变成日渐繁盛的沃野;北方地区,乘战乱之机,西部和北部各游牧部族开始不断地移住内地。

他们或从事农业生产,或被贩卖为奴隶,或成为地主武装的部曲,他们的命运基本同汉族下层人民相同。

这些部族,大致分五个种族,史称“五胡”—鲜卑(在东北内蒙各地)、匈奴(多在山西)、羯(山西南部)、氐和羌(在甘肃、青海一带)。

在军阀混战中,匈奴起兵,于公元311年攻破西晋首都洛阳,大肆屠杀,开始了延续百年的北方大骚乱。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必要性,掌握解放战争的基本历史线索,坚定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

【难点重点】1.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把官僚资本作为革命对象?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学时安排】2课时一、官僚资本的形成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三)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四)第二条战线(五)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三、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一)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这一讲我们学习解放战争,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进程,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

为什么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呢?这就要从官僚资本说起。

一、官僚资本的形成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资本”。

它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其发展经历了清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与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中国官僚资本的典型形态。

它是直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7年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国民党政府通过加入“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了起来。

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它们被赋予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发国币、经募内外公债等项特权。

以“四行二局”(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艺术认识 在现实的今天,色彩仍具有社会意义……. 灰色 Grey 政府 军队 社团 科学家 国旗,足球队等等.. 橄榄绿 Olive green 哔叽蓝 Blue serge 工作白 White lab coats 多样的颜色Various colours 光, 色彩 线条和形状 光与色进入人的眼睛,以色彩与形状产生了这个世界的表象。 线条与形状源自我们已有的对世界的认识,又被反馈到 世界中,帮助我们认识与描绘世界。
马蒂斯(德安1905) 德安(弗拉芒克 1905)
二、野兽主义流派
Fauvism = liberation of colour
野兽派之王 马蒂斯( Matisse, 1869-1954) 就绘画而言,色彩就是画; 就是绘画的目的。 树木可以是红的,天空可以 是紫的;人脸中间可以有宽 宽的一道绿条 他的一生在研究形态、分析 光线、追求色彩之美、之真 谛。
一、光的艺术认识 最先感受到 色彩重要性 的是浪漫主 义大师:德 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
《自由领导着人民》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
一、光的艺术认识 有些艺术家曾把色彩作为绘画的主要要素
《冰海》
弗里德里西(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5-1851,德国)
为了解释这个想象,他假设所有星系都在 远离我们而去(多普勒效应)。
他随后发现。星系距离我们愈远,红移现 象愈明显,这表明宇宙在膨胀。
三、光的科学意义
哈勃抽着他的烟斗骄傲地 看着爱因斯坦(1931年) 现代哈勃望远镜
三、光的科学意义 在二十世纪之交,物理学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加热一 个物体,为什么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著名的黑体辐射 问题。
《传播者》凡高( 1888)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凡高最伟大的 贡献:用色彩 和形状表达自 己对绘画对象 的感受和希望 别人产生的感 觉。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传播者》 凡高(1888) “我不是极力 去描绘我眼前 所看到的东 西,而是完全 随心所欲地使 用色彩,以便 更有效地表现 我自己的感 情”——凡高
画面的主题是所有色彩与光之源——太阳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多少年来太阳很少出现在西方的画布 上,这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调色板很 难孕育出太阳本来具有的力量。是凡 高重新给予太阳是万物之灵,光与色 的使者的至高无上地位。 1888年创作的名画《播种者》中以太 阳为主题,巨大的黄色圆盘好象在对 世人呐喊,你们的一切都沐浴在我的 阳光下,传播者所需要传播的正是色 彩的解放。
一、光的艺术认识 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一般取决于两种 或更多种感觉的综合。 听,触 声音 看,触 固体 闻, 尝, 看, 触 液体 一个例外... 看 颜色 色彩一直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皇室 大臣,议员 骑士,随从等 医生,律师 农夫和奴隶 紫红 Purple 红 Red, 金黄gold, 银色silver 其它颜色 其它颜色 黑 Black, 棕褐 brown 你不能品尝红色 你不能闻到红色 你不能听见红色 你不能触摸红色 你只能看见红色
修拉了解当时最先进的科学 成就,如麦克斯韦光学理 论,精通化学家谢弗雷的色 彩对比法则等。 点彩派的科学基础——色彩对 比法则:按照这一法则,红与 绿、黄与紫、青与橙等这些互 补色的颜色被相邻放置时,其 色彩显得最为鲜艳
一、光的艺术认识——点彩派
《抹粉的少妇-玛德莱娜 》
修拉(Georges Seurat, 1889)
夫郎和费吸收线
三、光的科学意义 天文学家胡金斯(William Huggins) 拍摄了恒星的光谱,从中发现恒星的 组成物质与太阳系相同。
胡金斯(William Huggins)
=
三、光的科学意义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 Edwin Hubble ) 首先建立了色彩与运动的关系。他发现从 遥远星系中传来的电磁波谱,与地球上测 量到的同种元素的光谱相比,具有红移现 象
一、光的艺术认识 在现实的今天,色彩仍具有社会意义…….
军队
足球
科学家
国旗
一、光的艺术认识 自然界中,动物的颜色是生死攸关的
《 孔雀与山鸡》(Tobias Stranover 1684-1756)
一、光的艺术认识 如果自然中的色彩如此重要,为什么在经典艺术中被忽视以至于 古典绘画作品大多出现单调的土褐色? 因为与绘画的其它要素相比,色彩几乎被认为没有什么重要性。 “对于绘画和雕塑来说,结构设计是最根本的。 ……色彩能给基本构体带来光彩,增加它的魅力 ,从而以其特有的方式使作品看上去更富活力。 然而,单靠色彩本身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美。” 康德 Immanuel Kant 《判断力批判》 “构图是艺术之本( Drawing is the probity of art )” 安格尔 (Jean-Auguste Ingres 1780-1867) “一幅好画就应该像一把好提琴那样,颜色是深褐的( A good picture, like a good fiddle, should be brown )” 伯芒特(George Beaumont,同时代英国艺术鉴赏家)
一、光的艺术认识 二十世纪初,诞生了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 相对论 和现代艺术的三大流派: 野兽主义 fauvism 量子力学 立体主义 cubism 未来主义 futurism
马蒂斯(Matisse)
毕加索(Picasso)
杜尚(Duchamp)
一、光的艺术认识
色彩在艺术中一直从属于 构图 composition 主题 subject 线条 line 透视 perspective 色彩是原始的,它领先于文字 。婴儿总是对明亮的,光彩的 物体产生反应。 色彩过去被认为是本能直觉 的(instinctive)和 原始简单 的(primitive) … 所以是不可信赖的
《开着的窗户》 马蒂斯( 1905)
二、野兽主义流派
只用色彩表现形象。画中人椭圆的 脸被一条绿色一分为二,紫色的头 发在头顶挽成髻,衬在三块彼此冲 击的颜色组成的背景前。人物右侧 的绿色重复了面部那一笔生动感; 左侧的淡紫色与橙色则回应了衣裙 的色彩。这是马蒂斯对衣物的独到 处理,是使画面和谐的创造。
《学习时的透纳》
透纳(Joseph Mallord Turner , 1775-1851 ,英国)
一、光的艺术认识 逐渐地,艺术家开始摈弃在绘画中勾勒轮廓线的传统,代 之以模糊的色彩。
《日出印象》
莫奈 ( 1872)
《埃菲尔铁塔 》
修拉(Georges Seurat, 1884)
一、光的艺术认识——点彩派 虽然修拉作为画家所走过的 岁月还不满10年,但在着短 暂的画家生涯中,修拉却创 造出其独特的绘画手法,创 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被看 作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者。 新印象主义虽然短命而终, 却是一个颇具雄心的运动, 其目标旨在将艺术的灵感和 科学的原理结合起来。 人们所熟知的《大碗岛星期 日的下午》是修拉永远的最 高杰作。 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 ) 点彩派的创始人
自画像 1890
1886 1888
最小限度透视 1891 绘画特点: (后印象派大师) 随意、明亮的纯色调
1903
奇异的主题、素材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高更不顾草地是绿色的事 实,而从抒发情感的作用 出发把它画成红色,这一 创新的手法要比将草地表 现为任何一种绿色都更能 左右观画者的情感和使构 图平衡。 《布道后的幻象》
物理与艺术(Art & Physics)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理学院 施大宁
shi@ /phyandart/
第七讲 解放色彩曲:野兽派 / 光的意义
光的艺术认识 野兽主义画派 光的科学意义
上帝说:“要有光” 《圣经》
色彩是看得见的能量 鲁塞耳 John Russell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凡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 保留地呈现在画作上,一如燃 烧的火焰。他的作品赤裸裸地 诉说深爱、痛苦与恐惧,绘画 就是他生命的使命。
1853 1879 1888 1888 1889
出生于荷兰 开始绘画 开始创作辉煌时期 与高更共同创作 住精神病院。 自杀
自画像 1889
1890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秘鲁裔法国艺术家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 ) 高更受到了印象主义、象征 主义、日本版画,以及儿童 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 特别为原始的民族、没有被 近代文明毒化的乐园,以及 他们的文化所吸引,并努力 追寻它们。
1848 1874 出生于巴黎 与印象派相识 布列塔尼,风格形成 与凡高共同创作 塔西提岛,众多杰作。 逝世于马克萨斯群岛
《向日葵》
凡高( 1888)
这也正是色彩的魅力。
一、光的艺术认识——后印象派
画家表现了对宇宙庄严与神 秘的敬畏之心。结合星、空 、月三者的旋涡节奏,令观 者屏息凝神。一方面表达高 亢压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画 面构图又经过精确的计算。 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 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 《星夜》 凡高( 1889)
《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马蒂斯( 1905)
二、野兽主义流派
弗拉芒克早期迷恋凡高,后来 受立体主义影响。喜爱直接从 颜料管中挤出明亮的色彩,通 过其对比强化色调的张力。画 风比马蒂斯更为粗犷,且予人 以压抑感。
《女人肖像》
弗拉芒克 (Maurice de Vlaminck, 1905-6)
二、野兽主义流派 “我们摆弄色彩,就和摆弄火药一样,目的是让它们轰轰烈烈 地发出光来。” ——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
《裸女 》 弗拉芒克(1905)
三、光的科学意义 科学中的光谱学及其发展:
发射光谱
三、光的科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