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A. 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C. 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pH应该是由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等于或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 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该图表示的是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稀硫酸的质量相同,设溶质硫酸的质量为98g,根据 和 计算可知,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2g,铁与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54g,故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大,故A正确;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pH只会接近7,故A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变化的是
A. 向等质量等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和铁粉
B. 向pH为3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一定质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将一定量的红磷置于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二、足量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酸(盐酸、稀硫 酸)反应
1、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 2、反应完全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
质量就是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此图反映的两种情况: 1、金属足量等质量时,金属 至少一种过量(相对原子质量 小的过量); 2、金属足量不等质量时,放 入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 气 的质量恰好相同。例如: 6.5g锌和5.6g铁。
A.相对原子质量:x<y B.金属活动性顺序: x > y C.b点时,x、y两种金属均完全反应 D.a点时, x、y两种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
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题型对应练
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 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 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
+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3.(2018河北中考)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
微专题11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图像分析-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

微专题11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图像分析1.(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B.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C.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D.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答案】C【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镁>锌>铁,质量相同的三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理论上产生氢气由多到少是镁>铁>锌。
A、图中可以看到,金属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上升是最快的,所以金属镁反应速率最大,A 错误,不符合题意;B、镁反应速率最大,金属活动性最强,B 错误,不符合题意;C、图中可知,金属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最高,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多,C 正确,符合题意;D、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稀硫酸,产生的氢气越多,消耗的稀硫酸质量越多,镁应该是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的金属,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现有质量相等的X、Y、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 不发生反应,Y、Z 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Y、Z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突破一、金属与酸反应A.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B.相对原子质量:Y>ZC.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ZD.Y 与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42Y+H SO YSO +H ↑=【答案】D【解析】A.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X 不发生反应,则X 活动性最弱;由图可知,Z 反应速率最快,则Z 最活泼,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 >X,错误;B.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金属的相对金原子质量属化合价;Y、Z 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且Y 生成氢气质量大,则相对原子质量:Y<Z,错误;C.由图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Z,错误;D.Y、Z 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Y 与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42Y+H SO YSO +H ↑=,正确;故选D。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解析

变形:
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中X、Y轴所 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 出现不同的情形。如果X轴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 Y轴表示 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定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进行反应,如 图所示。假设三种金属分别为铝、镁、铁,你能找出其中代表铁 的线条吗?
例1:将等质量的铁和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中正确的是 ( )(铁-56,锌-65)
A.铁产生的氢气多 B.锌产生的氢气多 C.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D.无法比较
如图3,假定A,B均为+2价,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金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一练 图11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 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 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课堂总结
看图像 分析 金属和酸的反应
一看坐标 二看点 三看线
生成物的量与反应物的量 有关系
反应速度与金属的活动性、 酸的浓度有关系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2009普陀二模)45、X是某种金属,在化合物中显 +2价,相同质量的X和Mg与足量同浓度的酸反应, 产生气体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不能得到的结 论是………(C )
练一练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 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 生 中成 所H提2供的的质信量息与,反得应出时的间结的论关正系确如的图是8所(示。)根据图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4-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分析

⑤滤渣_____________;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
法正确的是( B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不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AgNO3、Fe(NO3)2
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咸宁)将一定质量的锌粉、铁粉混合物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微专题4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返回目录
1.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锌、铁三种金 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B )
返回目录
5. (2020天水)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 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 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 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滤渣中一定有Ag
③滤渣_A__g_、__F_e__;滤液_F_e_(N__O_3_)_2、__Z__n_(_N_O__3)_2_; ④滤渣_A_g_、__F__e_;滤液_Z_n_(_N__O_3_)2__; ⑤滤渣_A_g_、__F__e_、__Z_n__;滤液_Z_n_(_N__O_3_)2_。
返回目录
微专题4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A. 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pH只会接近7,故A不正确;B、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B不正确;C、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完整版)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樊茂225711一、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例1.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解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有下列两种情形:第一种: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稀硫酸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金属的质量决定。
设镁和铁的质量分别为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 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24 2 56 2m x m y24:2=m:X 56:2=m:Yx=m/12 y=m/28x>y 所以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图像如图 1第二种:足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
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金属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反应掉的酸的质量决定,根据酸的质量相等计算产生氢气的质量设完全反应掉的硫酸的质量为n,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98 2 98 2n x n y98:2=n:X 98:2=n:Yx=m/49 y=m/49x=y,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此时的图像为图 2就本题,根据题意,显然是第一种情形,因而答案选 A二、氢气质量与加入酸质量之间的函数图像例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解析:对于答案B,该图像是反映加入稀硫酸质量与氢气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初始阶段m1时,代表向金属里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因而此时,金属过量,加入的酸全部反应,用酸的质量去计算氢气质量,酸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也相等。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点睛】
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1.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都为+2价)。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金属可能有剩余
B、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会加快反应速率,则b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a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故B错误;
C、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则沉淀不是一开始就生成的,故C错误;
D、烧杯中原本有溶液,则溶液质量起点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D. 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13;故选项错误;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稀释时碱性减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樊茂225711
一、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
例1.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有下列两种情形:
第一种: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稀硫酸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金属的质量决定。
设镁和铁的质量分别为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 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24 2 56 2
m x m y
24:2=m:X 56:2=m:Y
x=m/12 y=m/28
x>y 所以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图像如图1
第二种:足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
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
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金属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反应掉的酸的质量决定,根据酸的质量相等计算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完全反应掉的硫酸的质量为n,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
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98 2 98 2
n x n y
98:2=n:X 98:2=n:Y
x=m/49 y=m/49
x=y,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此时的图像为图2
就本题,根据题意,显然是第一种情形,因而答案选A
二、氢气质量与加入酸质量之间的函数图像
例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解析:对于答案B,该图像是反映加入稀硫酸质量与氢气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初始阶段m1时,代表向金属里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因而此时,金属过量,加入的酸全部反应,用酸的质量去计算氢气质量,酸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也相等。
在后期m2由于不断加酸,到金属完全反应,直至酸过量,此时用反应掉的金属的质量去计算氢气的质量,而等质量的镁、锌分别与
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少,
综合两点图像如图3,因而B正确。
对于A由于氧化钙与饱
和溶液中水反应,导致饱和溶液中水减少,使溶质氢氧化钙
的质量减少所以错误。
对于C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PH
值应大于7,所以C错误,对于D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
在开始时,没有沉淀,只有当氢氧化钠加到一定程度才有沉淀,所以D错误。
三、氢气质量与加入金属质量之间的函数图像
例3.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解析:对于答案A、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金属,在初始阶段m1时,加入的金属量很少,应完全反应,盐酸过量,此时
用金属质量计算氢气的质量,同等质量m1的铝、铁两金属
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铝比铁产生的氢气多。
在后
期阶段m2时,当金属加到一定程度后金属会过量,盐酸完
全反应,此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用完全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来计
算,由于盐酸的质量、浓度相同,因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会
相等。
如图4。
因而A错误,D正确,对于B ,稀硝酸中
加水溶液的PH值不可能等于7,更不可能大于7,所以B错误。
对于C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在同样时间内比不加二氧化锰产生的氧气要多,因而C错误。
练一练:1.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
2.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
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填a或b)
②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填名称)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