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计算题训练题(1)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奥数综合思维训练检测

四升五数学能力测试题总分:120分 姓名:一、择优选取(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的数中每个零都要读出的数是( )A 、305020B 、30809020C 、9050801D 、407050122.大于0.4,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 )A.1个B.无数个C.9个3、个长方形长减少 3 厘米后变成一个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A 、30B 、40C 、24D 、364、用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拼正方形,最少要用该长方形纸( )张。
A. 8B. 6C. 24D. 125、280 ÷36 = 7 ……28,那么 2800 ÷360 =7 ……( )。
A 、 2.8B 、28C 、280D 、无法确定6、苹果a 千克,比梨子的4倍多b 千克,梨有( )千克。
A.b a -÷4B.()4÷-b aC.()4÷+b aD.b a -47、一组图形按下面顺序依次排列:△○○□□□△○○□□□△○○□□□……,第 2014 个图形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8、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
A 、8B 、14C 、209、用 0、1、2、3、这四张卡片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A 、12B 、24C 、16D 、181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1.25 小时是 1 小时 25 分;②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④10 条直线可以将一个长方形最多分成 56 块;A 、1B 、2C 、3D 、4二、填空乐园(每题2分,共20分)1、截止北京时间5月15日15时,经我国人口委员会统计,我国共有十三亿四千九百二十万六千零八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
2、小明今年a 岁,小东今年()4-a 岁,再过5年,他们相差 岁。
3、一根木料锯成 6 段要付锯费 12 元,若要锯成 12 段,则要付锯费 元。
小学4升5数学练习题

小学4升5数学练习题1. 计算题1.1 请计算:12 + 8 = ________1.2 请计算:25 - 9 = ________1.3 请计算:7 × 6 = ________1.4 请计算:32 ÷ 4 = ________2. 完形填空请根据下面的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中。
今天是星期一,小明心情很好。
他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刷牙和洗脸。
然后他去餐桌上 2.1 早餐,吃了一碗面条和一个鸡蛋。
小明喜欢 2.2 到学校,因为他喜欢学习。
他每天都听得很认真,并且会参加课堂上的讨论 2.3 提出问题。
中午,他和同学们一起吃午餐,他的午餐有米饭、鱼和蔬菜。
课后,小明参加 2.4 课外活动,他喜欢参加足球训练班。
他觉得踢足球既有趣又有益健康。
晚饭后,小明完成了家庭作业,妈妈夸奖他做得很好。
他很开心,因为他知道今天是一个充实的一天。
2.1 A. 吃 B. 喝 C. 出发 D. 玩2.2 A. 走 B. 跳 C. 跑 D. 坐2.3 A. 以外 B. 而且 C. 为了 D. 或者2.4 A. 开始 B. 上 C. 下 D. 参加3. 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3.1 请判断下列数字中,哪一个是4的整倍数?( )A. 12B. 15C. 18D. 213.2 已知数x = 5,数y = 8,求x + y的值是多少?( )A. 13B. 18C. 40D. 563.3 小明有15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位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苹果?( )A. 3B. 5C. 8D. 153.4 × 4 = 16,那么16 ÷ 4的结果是多少?( )A. 2B. 4C. 12D. 164. 应用题小明去购物,他买了一本数学书,价格是23元,又买了一支钢笔,价格是8元,最后还买了一个橡皮擦,价格是5元。
请计算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5. 解答题5.1 请用适当的算式计算:13 × 4 = ________5.2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一边长是6c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 )5.3 请列举一个大于20但小于30的偶数。
人教版四升五数学暑期衔接提优卷(四)含答案

人教版四升五数学暑期衔接提优卷(四)含答案一、判断题1.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143×27-43×27=(143-43)×27。
()3.在5.6、20.7、0.9、7.16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20.7。
()4.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分位进一。
()5.我们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只能看到2个面.()6.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这道题列式为:35+50÷10-5。
()7.小明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4分、91分和88分,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
()二、填空题8.0.26里面有________个0.01,它再加上________个0.01就是0.5。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度,一个底角是________。
10.56×99+56可以看作________个56加上________个56,一共是________个56,所以56×99+56=________(填得数)。
11.我们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少可以看到________个面,最多只能看到________个面.12.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相加的和是38,被减数是________。
13.0.09里有________个0.01;7个0.1是________。
14.一辆货车第一天运货35吨,第二天运货37吨,要使三天运货的平均质量是28吨,这辆货车第三天应运货________吨。
15.李刚到家具城买了椅子和凳子共19把,每把椅子35元,每把凳子20元,共付现金440元.椅子买了________把,凳子买________把.三、选择题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50°和80°,则第三个内角是()。
A. 50°B. 80°C. 50°或80°17.下列各组数据相差最小的是()。
四升五暑假作业口算题+简算计算题大全

25×23×(40+4)
999X999+1999
口算题:
27X3=
90÷15=
16X5=
48÷4=
630÷70=
60÷30=
24X20=
32X3=
30÷6=
350X2=
50X11=
250X6=
简便计算鹿:
28×4×25
125X32X25
9×72×125
口算题:
6X300=
1800÷200=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第14天
口算题:
16X70=
150X20=
60÷30=
80÷20=
240÷40=
210÷70=
400÷50=
1000÷100=
25X40=
125X8=
300X330=
3X1400=
简便计算题:
3999+498
1883-398
6800X400=
简便计算题:
84x101
504x25
78x102
口算题:
280+270=
4X2500=
6000÷40=
5X1280=
310-70=
400X14=
470+180=
1000÷25=
160X600=
20X420=
290X300=
8100÷300=
简便计算题:
99x64
99x16
638x99
16X3=
28X3=
佳一数学2014年暑期四升五入学试卷(北师版)

佳一数学2014年暑期四升五入学试卷(北师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姓名: 电话: 得分:_____________一、想一想,我会填。
(每空1分,共19分)1.0.057读作( ),四百零五点七六写作( )。
2.把10.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扩大10倍后是( ),10.3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后是0.103。
3.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是5.8,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4.一个梯形有两个直角,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如右图),三角形①是( )三角形,三角形②是( )三角形。
5.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有3班火车,4班汽车,3班轮船,在这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6.平行四边形容易(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 )。
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后,( )不变 。
7.四(3)班同学参加植树劳动,其中a 名同学搬运树苗,其余的人被分为b 组,每组3人。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四(3)班一共有( )人。
(2)如果a=15,b=9,四(3)班一共有( )人。
8.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6厘米,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 )厘米,下底是( )厘米。
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比原来大24.75,原来这个小数是( )10. x ,y 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 ※y=6x+5y ,x △y=3xy ,那么(2※3)△4=( )。
二、计算题。
(共30分)1.口算下面各题。
(4分)2×2.5= 0.07×10= 7.2-5.9= 1.84+6.2=基础知识(80分)12.5×4= 0.6×0.5= 8.1÷0.9= 7.8÷2=2.用竖式计算。
(8分)1.06×25= 94×0.16= 82.08÷27= 67.5÷15=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四升五数学奥数题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例1:计算325÷2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325÷25=(325×4)÷(25×4)=1300÷100=13计算下面各题1; 450÷25 2. 525÷253,3500÷125例2:计算(1)(360+108)÷36 (2)(450-75)÷15【思维导航】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1)(360+108)÷36 (2)(450-75)÷15练习:计算下面各题1.(720+96)÷242.(4500-90)÷453.6342÷214.8811÷89例3:计算158×61÷79×3【思维导航】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因数或除数的位置158×61÷79×3=158÷79×61×3=2×61×3=366计算下面各题1.238×36÷119×52.624×48÷312÷83.138×27÷69×504.406×312÷104÷203例4:计算下面各题,(1)123×96÷16(2)200÷(25÷4)思维导航】这两道题都是乘除混合运算式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两道题的特点,采用加括号或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其方法与加减混合运算添,去括号的方法类似,可以概括为:括号前是乘号,添,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添、去括号要变号:计算下面各题,1.612×366÷1832,1000÷(125÷4)3.(13×8×5×6)÷(4×5×6)4.241×345÷678÷345×(678÷241)第二讲定义新运算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a×3-b×2试计算:(1)5△6:(2)6△5,【思维导航】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练习: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Ob=6×a-2×b。
【小学数学】人教版数学四升五暑假衔接训练:第讲运算定律

2021年人教版数学四升五暑假衔接训练:第3讲运算定律一、选择题1.(2021四下·通榆期中)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A. 交换律B. 结合律C. 交换律和结合律【答案】C【考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解析】【解答】解: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本题据此解答即可。
2.(2021四下·良庆期中)计算105×2021确的是()。
A. 100×2021B. 100×2021×2021C. 100×20210【答案】B【考点】整数乘法分配律【解析】【解答】105×2021100+5)×2021100×2021×2021故答案为:B。
【分析】计算105×2021用乘法分配律,将105化作100+5,然后展开分别乘以2021。
3.(2021四下·京山期中)与35×101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A. 35×100+1B. 35×(100+1)C. 35×100+35【答案】A【考点】整数乘法分配律【解析】【解答】解:35×101=35×(100+1)=35×100+35故答案为: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4.(2021四下·昌黎期中)计算102×99时,小玉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02×100-102,这是依据()。
四年级升五年级计算题

四年级升五年级计算题一、小数乘法1. 计算:公式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小数乘法计算题。
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过程:把公式和公式都看作整数,即公式。
公式有一位小数,公式也有一位小数,总共两位小数。
从公式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公式,也就是公式。
2. 公式题目解析:同样是小数乘法。
计算过程:先算公式。
公式有两位小数,公式有一位小数,共三位小数。
从公式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公式,即公式。
二、小数除法1. 计算公式题目解析: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公式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把公式变成整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公式变为公式。
同时公式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公式。
计算公式。
2. 公式题目解析:计算过程:把公式变为公式,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公式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公式。
计算公式。
三、整数四则运算1. 计算公式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含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计算过程:先算公式。
再算公式,把公式拆分为公式,则公式。
2. 公式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只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过程:先算公式。
再算公式。
最后算公式。